二選一:應該讓用戶無阻力地創造內容但通過產品機制過濾低質量的內容,還是用一系列方法培養用戶習慣、儘可能創造高質量的內容?
哪個更有效?哪個更可行?
看你是什麼產品了。如果本身是不對稱傳遞信息的產品,比如內容聚焦性的,應該儘可能降低門檻,讓更多的人參與,來滿足信息源締造者的成就感和創造動力,大家更多的是看信息源,這是不對稱的傳播,你需要更多的人用類似最低成本的「投票」性質的動作鼓勵少數人去創作,所以投票這個行為的成本要低,我也不在意投票質量了,只在意投票結果;如果是對稱傳遞信息的產品,你要過濾掉垃圾,表明信息源和後續傳播具備相同等的價值,這比如wiki,比如知道,我並不在乎誰創造了傳播的起點,不在乎時間早晚,我在乎的是在一個有效時間範圍內是否能產生更有價值的內容。所以我覺得不同產品需要不同的鬆緊程度。
兩個都是可選路徑。面向大眾的產品,應該選路徑一,面向專業人員或特定人群的產品,應該選路徑二。
不過更多的還是兩者結合,讓用戶無阻力地創造內容,但通過產品機制過濾低質量的內容,讓低質量的內容得不到激勵,從而引導用戶創造高質量的內容,並慢慢淘汰低質量內容的創造者。
這方面我能想到的典型例子是Flickr以及國內的複製品,他們都是低門檻的照片分享網站,但Flickr慢慢地成為高質量攝影作品的分享網站,而國內的複製品則常常受困於用戶發布內容的質量,即使偶有高質量的攝影作品,也往往不是原創作品。Flickr的社區、產品和運營的引導作用很明顯。我選前者。我總是投票給制度的。理想的制度會讓劣質內容的製造者產生被淘汰的危機感,這是任何引導、教育都無法實現的。反過來,引導、教育的背後,總歸透著點強權意志。
我選擇第一種方案:
方案一:讓用戶無阻力地創造內容但通過產品機制過濾低質量的內容
方案二:用一系列方法培養用戶習慣、儘可能創造高質量的內容看到這個問題,第一印象是想起了柏拉圖的《理想國》。完美的政治,是睿智英明的哲人王個人獨裁,但是沒有完美的人,所以我們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來約束制衡公權力的操作,這就是民主制。
方案二比較理想化,想要通過培養用戶個人素質來創造高質量的內容,但是現實情況很複雜,不可能有那麼多人通過一個網站就能夠在短時間內改進用戶習慣,創造高質量內容,所以這種哲人王的路線不怎麼現實。
所以我們只能選擇方案一,通過網站的機制架構和演算法改進,創造一套制度來約束監督受眾,建立完善的獎懲機制,這樣才能夠不斷向「網路正義」慢慢前進。
關於知乎的題外話:
最近知乎確實有很多新用戶發言很隨意,隨隨便便寫一句廢話就往上面發的人越來越多了,而且無腦點贊的也越來越多了。有的時候某個答案排前面的完全看不出價值何在,也不切題,還有的甚至是冷嘲熱諷,但是很多人看到就是點了再說,這讓很多後面認真回答的答案沒法推上去,長此以往對知乎氛圍發展非常不好,如果認真回答不能得到社區的價值觀認可的話,時間長了知乎就水了。相比之下看看美國的quora,差距就出來了。其實最影響知乎發展的未必是大牛多不多的問題,有人說quora上面很多名校的教授答題,知乎沒有,我覺得這不是最大的障礙。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草根用戶能否更加珍視自己的每一個回答和操作,當然隨著用戶群擴大,不可能苛求大家都這麼做。
所以我認為,知乎應該在功能構架和演算法改進上面下功夫,讓更多的低質量回答能夠被淘汰,現在的架構,顯然面對目前局面有點力不從心了。我選擇後者
當我在StackOverflow上vote up發現需要15的聲望值時,震驚了但事後想想,這也許是把沒有真正熱情的人拒之門外的最佳辦法。真正的專家是有能力、有耐心和強烈的分享慾望的如果一個問答網站不能讓真正的專家脫穎而出,結局也許就是一個垃圾場。在真正專家匱乏的中國,也許尤其如此。如果你是一個新產品初期,一個方法是用高質量的內容提高產品質量,吸引高端用戶;另一個方法是用內容的數量提高產品用戶數,吸引大量用戶。這兩個方法顯然都有不同的目的性。例如:知乎顯然是內容質量至上,點點肯定以數量為主,當產品處於上升階段,兩者就要進行結合了,因為這個時候產品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不論是質量基礎還是數量基礎,那麼產品已經有了喘息的機會。這個時候先重質量的網站要想辦法提高數量了,因為已經有了之前高質量的基礎,所以這個時期的內容引導就很明顯了;先重視數量的網站現在就要想辦法提高質量了,這個時候提高質量的難度會比較大,因為用戶已經習慣了無任何阻力的創造內容,那麼現在給他上了一層枷鎖,用戶肯定不高興,並且覺得體驗變差了。不論是從演算法上進行過濾還是對用戶進行引導都多了一層阻力,而且對於數據的處理和過濾條件都是一個挑戰。
自由的創造內容會比培養出的內容質量高,問題是如何過濾。過濾機制本身也是阻力,過濾會對用戶進行引導,變成培養用戶。還有,如何制定內容質量標準。
已經有先行者:豆瓣可以作為充分的參考了。個人支持:用一系列方法培養用戶習慣、儘可能創造高質量的內容?讓用戶充分體會到:分享的同時,也是自我知識的一個完善和自我總結,這才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充分境界,豆瓣做的很好,但是有很多失敗的走過的路,知乎完全可以借鑒。
還是要看產品所處的時期,以及面向的用戶,再結合產品本身的特性來引導。如果你的產品面向的用戶多,且內容專業性不高,則應以過濾機製為主,培養為輔,digg就是過濾機制勝出的好例子。總體來講,更推薦過濾機制,寬進嚴出,發動群眾的智慧才是互聯網的精髓!
好吧,看了一些靠譜的答案,我決定修改我的答案。
剛看到這個題的時候,默認為問的是知乎現階段應採取哪種方式,所以我的答案是:肯定是後者。理由是「如果完全無阻力,當大批量用戶湧入,大量水貼出現,一是不好控制,二是再後找補也會打擊用戶的使用熱情」。
後來我發現題目問的是社區運營的普遍問題,而非專指現階段的知乎,我得理解過於片面,於是我的那個答案就顯得不那麼合適了。
還是應該二者相結合,用制度去制約和限制,用引導去鼓勵創造更多的高質量內容。
前期培養好使用習慣,一是高質量的內容比重會增多,二是有助於形成一個良好的社區文化。
通過產品機制過濾低質量的內容,則會時刻提醒每一個用戶關注自己所創造的內容質量,沒有人會希望自己的每一次發言都被屏蔽,通過危機感強化每個人對自身言行的責任感,這本身也是也是鼓勵用戶養成好習慣的一種方式。選擇後者。
這問題有問題。只給了一,沒有二。過濾機制就是在培養用戶習慣。任何網站都需要質量。
要視產品定位,也要視產品發展階段而定,前期可以通過產品機制過濾,然後再培養用戶習慣,產品都需要有一個漸進的過程。
這兩者不應該是二選一的關係。從前者入手,可以降低用戶創造內容的門檻,但機制不僅僅需要過濾低質量內容,還應該引導鼓勵高質量內容,逐漸形成意見領袖,淘汰低質內容。從後者入手,機制就需要鼓勵用戶更多的分享,比如增加輕量級的表達意見方式,如投票或者「like"。究竟從哪個方向進入,取決於做什麼產品,大眾化的從前者進入,例如大眾點評;專業化的從後者進入,例如知乎。
前者, 特別在早期,用戶是無法被約束的。
用戶的點擊行為是很好的投票機制,關注LINK給予用戶最喜歡的東西!!
@keso說的兩者都是可選路徑,但只舉了Flickr這個過濾低質量內容的例子。而培養用戶產生高質量內容的例子,最明顯的是口碑,大眾點評以及去哪兒等旅遊類的專門評點類網站。二者抉擇的關鍵,是產品早期的推廣,是否能吸引到一批願意分享、能夠分享高質量內容的用戶群,並通過顯性內容快速建立第一批高質量用戶群體。而這一群體的產生往往不依賴於被主動培養出來的特徵,而大多是用戶的自覺行為。而社區的內容潛力和未來擴張潛力往往體現在早期高質量用戶的內容和社交貢獻上。這其中的因素相當微妙,也與機遇相關。
培養習慣應該更重要。
傾向於後者通過規則和技術手段進行有效的引導
推薦閱讀:
※怎麼樣在知乎徹底封禁一個人?
※因為太晚接觸知乎而感到後悔怎麼辦?
※請用一句話來形容,使用知乎時比其它任何網站都爽的體驗是什麼?
※知乎存在盲目個人崇拜嗎?
※在知乎上遇到一個很想回答的問題,卻難以用文字梳理好自己的思想回答,或自己的想法不宜公開展示是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