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工智慧學會了攝影,攝影會變成什麼?

如果有一天世界上遍布這麼一種機器,可識別完美的曝光、構圖和色彩,只需等待一個人或一隻動物走入畫面即可湊成決定性的瞬間。

或者一個人走入一個不同環境條件的屋子,在顯示屏上選擇想要的光線構圖拍下一張完美的肖像照。

這項智能攝影技術也能通過學習歸納古今的藝術作品,探索出某種藝術手法的規律,甚至推陳出新進行創作。

或許他們創作的東西有一定價值,但機器們並不明白他們創造的究竟是什麼。但或許等有一天他們有了思想,是否會出現人類攝影和機械攝影這兩種流派?如果到了這一步,攝影的意義是什麼呢,大家怎麼看?


如果有一天世界上遍布這麼一種機器,可識別完美的曝光、構圖和色彩,只需等待一個人或一隻動物走入畫面即可湊成決定性的瞬間。

或者一個人走入一個不同環境條件的屋子,在顯示屏上選擇想要的光線構圖拍下一張完美的肖像照。

以上的描述只是在說機器自動識別判斷拍攝條件,或者按需求提供拍攝條件,以完成一張照片拍攝。這個過程其實並不是什麼高級的智能。這很像在許多拍攝現場,攝影師完成燈光和場景的布置以後交給助手去按快門,或者是找一些參考來作為拍攝的標準。嚴格來說這個水平的人工智慧完成的作品不太能算作藝術作品,更像是流水線的美觀圖片產品。

簡單一點的技術,比如半自動的AV檔和TV檔,全自動的A檔和P檔,還有手機上的完全自動曝光等,都是相機的感應器和處理器自動完成了拍攝條件的計算,這些是人們已經早已習慣的智能輔助了,只是很多人沒有把它當做智能輔助來看待。再稍稍高級一點的,比如索尼現在已經提供了眼控對焦,自動識別追蹤人物的眼睛來進行追焦。那麼以當前的技術發展水平來看,通過AR或者一些別的技術手段,在機身內內置像鋼鐵俠的Javis/Friday一樣的一套拍攝輔助系統完全是有可能實現的。

因此題主上面描述的這種技術水準,通過現有的科技水平,數據分析和攝影師經驗審美的注入,加上一部分機器學習,是在短時間內未來即可見到的應用。

這項智能攝影技術也能通過學習歸納古今的藝術作品,探索出某種藝術手法的規律,甚至推陳出新進行創作。

學習與歸納是人工智慧可以迅速完成的事情,藝術手法的規律對它來說也不難總結。

我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印象派的誕生是一種繪畫史上藝術理念和表達方式的遷躍。現在很多App可以一鍵將照片變成印象派的油畫風格。是的,大眾可以輕鬆獲取梵高、莫奈水平的作品,甚至量產它們了,但這並不會撼動梵高和莫奈作品本身的地位和價值。

問題就在於突破和創造(我認為「創造」比「創新」要更為複雜)。Alpha Go可以自己跟自己下圍棋,從零開始,甚至可以發明新的棋路,但Alpha Go可能在人類給他下達命令之前,沒有辦法去思考和發明新的棋類競技活動,或者說它沒有辦法提出棋盤應該改變形狀、棋子應該增加一個顏色等這類改變格局的想法來。

而這類開創性內容的誕生除了知識和方法的積累以外,有時候還要結合社會的情況,作者個人的心理狀況、情感、人生經歷等,在某個時刻在各種條件的醞釀下產生。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想法可能有很多很多,而其中有價值的,被世人認可和推崇的,能在時代的蕩滌中留存的,又只是鳳毛麟角而已。

所以題主所說的「推陳出新」怕是很難完成的一步,但我仍然是以開放性的心態來看待它。

或許他們創作的東西有一定價值,但機器們並不明白他們創造的究竟是什麼。但或許等有一天他們有了思想,是否會出現人類攝影和機械攝影這兩種流派?如果到了這一步,攝影的意義是什麼呢,大家怎麼看?

這段話其實談了好幾件事,首先就說一下價值。什麼是有價值?商業價值?社會價值?藝術價值?情感價值?這個問題的範圍定義太模糊了。客觀一點說,攝影產生的產品就是滿足人們期待的圖像,但我們要的究竟是視覺上完美的圖片文件還是從未有過的突破性的藝術品呢?

這個價值是人工智慧無法自己去界定的,因為人工智慧可能自己本身並沒有拍照片的需求,或者是人工智慧眼中有價值的圖片文件和人類並不相同,他們也許更喜歡1和0構成的電子信號。題主把人類的作品拿去和人工智慧做比較的時候,忽略了人工智慧也許壓根不想跟人類多逼逼,更遑論還跟人類分個流派了。

攝影的意義是大家都在思考和討論的問題,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義。不要去否認那些看似粗淺的意義,也不必去強求自己根本未觸及的目的。換句話說,不要為人工智慧的攝影去尋求人類思維層面的意義。

題主的思維其實被限制住在了一個框架里,你一直在描述的是「人工智慧能為人類攝影帶來什麼幫助和變化?」而不是真的在問「人工智慧學會攝影究竟會發生什麼?」畢竟人工智慧可能真的不一定對捕捉靜態影像並留存和欣賞有多大興趣。

對人工智慧而言,電子信號才是它的感官。全自動無人機也許是個很有趣的選擇,但這也是從人類視覺的角度去揣摩的,就像你肯定想像中未來的攝影依然要通過相機來創作。其實影像記錄技術本身就在革新,也許以後不需要對焦(光場相機),也許以後也不需要準確的曝光(全自動包圍曝光),也許以後也不需要把照片以平面的介質呈現(3D和VR技術),甚至也許以某一畫面是直接以信號的方式傳進大腦里的360度全感官體驗,那麼我們也不再需要討論人工智慧會怎樣去拍攝平面的靜態圖片文件了,對吧?

腦洞還要再大一點才好。


已經有了啊,Google clips


機器能識別出最具美感的構圖與色彩,但不能理解老人臉上的皺紋也是美。機器能將人體最和諧的放在圖片之中,卻不能捉捕ta最開心的瞬間。同理,機器可以寫詩,可以寫毛筆字,但它寫的出裡面的萬般愁緒,幾年離索嗎?ai確實比以前智能很多啦,但至少現在還是為人的需求服務的。當什麼時候ai能夠先於人的想法而想到人的需求,那可能才是可以取代人類的時候吧。


看到日報點進來的…本喵不懂攝影,但其實這個問題同樣適用於各行各業,尤其指向那些帶有「藝術」「創作」標籤的行當。

於是想就著這個問題閑扯一些所知所思的哲學論題。閑扯難免有所不精確,在不影響理解的不確上,請求知乎大佬的諒解。

第一個部分,也是有些答主的答案所關涉的,扯一下心靈哲學的熱門問題:機器與心靈。

人工智慧,或者,機器,取代人類?大約兩百年前,當第一台(一般意義上的)電腦the Analytical Engine誕生時,這還是天方夜譚。然而現在,機器在許多行業取代人類,已成為事實。而且,更「可怕」的是,機器似乎還將在越來越多的行業取代人類。

這迫使人們思考,人類是否擁有對機器的絕對優勢,或者說,是否存在機器永遠不能取代人類的行業。

答主@婁良 提到,機器很難實現創作,雖然其對此仍然保持開放的態度。而上述the Analytical Engine的設計者Lovelace女士就提過:機器只能做人們命令它做的事情。這意味著,機器無法做到創新,遑論藝術創作。然而圖靈大佬(是的,就是《模仿遊戲》中主角的原型,圖靈測試的提出者,在哲學界掀起波瀾的計算機科學大佬)卻認為,人類並沒有我們以為的那樣具有創新性,創新、創作仍舊是經驗積累的產物。

今天的計算機科學界對此可能有更為細緻的刻畫:所謂創新,就是經驗素材作為input,通過一定的程序(演算法),最終得到的output。只要我們能夠找到這樣一種演算法,就能讓機器具備創新的能力。今天剛剛看到一個專欄,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通過藝術圖靈測試的人工智慧演算法詳解 -劉斯坦。

對於計算機科學界外的人來說,這樣的觀點是極度反直覺的。事實上,這一觀點是有一些行為主義的:在創作上能夠矇混人類,就意味著機器懂得創作嗎?懂得創作是什麼意思?正如題主的問題關涉的,人們會認為,藝術創作不只是作品的產出,更要求創作者對美,這種抽象的意義、價值有所領會。而機器對此毫無認識,他們只是機械的執行演算法而已。

這事實上指出了藝術創作「不可替代」的根本原因:只有人類懂得意義、價值,機器不能,這就是人對機器的絕對優勢。

But~事實真是這樣嗎?比起一廂情願的這樣認為,實際問題可能遠為複雜。什麼意義上,人類能夠領會意義,而機器不能?一個習見回答是,人類具有心靈(Mind),而機器沒有心靈。如果我們接受這一條件,那麼問題也就轉向了,機器是否具有心靈。與這一問題相關的是,究竟什麼是心靈。對這些問題的討論著述汗牛充棟,其中不乏有趣之處。既然說了是扯閑,在此就不做沒人會看的冗長的文獻綜述了。(哦不過[2] Searle, J. R. (1980). Minds, brains,

and program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3(3), 417-424.真的有人會看到這裡嗎那不如點個贊再走吧(⊙v⊙))

需要認識到的是,我們並不能斷言機器沒有心靈;甚至,即便機器就是沒有心靈,「懂得意義」也未必成為人類對機器的優勢之處,或者說成為機器不能取代人類的根據。例如,按照行為主義(Behaviorism)的觀點,只要機器可以通過圖靈測試(人工智慧的發展使這個目標變得不再遙不可及,上述CAN的例子就是一種證明,雖然實際上用美術作為圖靈測試的主要選項還是有些取巧的),機器就擁有心靈。或者按照功能主義(Functionalism)觀點,能夠實現特定的功能結構、狀態,機器就擁有心靈。當然,行為主義和功能主義實際上都是不同版本的物質主義(Materialism)。還有如Epiphenomenalism(中文似乎翻譯為副現象論,百度百科說的極其不詳而且大有硬傷,有興趣了解的別看百度百科)認為,心靈並不影響現實世界,心靈和行為是由大腦活動所共同決定的。如果按這一觀點去看,懂得意義並不能視為藝術創作的充分或必要條件。

那麼回過頭來,如果懸置「機器有無心靈」這一問題,並從一個外在的、行為的方面去檢視,那麼現有的事實證據彷彿更加偏向於對機器創作提供肯定的結論。(注意,這僅僅是一個「如果,那麼」的條件句,不是一個結論)擁有豐富的內在體驗的我們當然可以認為,這種視角是極度局限的;但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我們對於他人心靈、品質和美學的認識也都最初來源於他人的行為舉止與語言呈報。

另外,第二個部分,嚴格來說屬於技術哲學領域,個人的理解更有限,也將更加扯淡(個人腦洞哦不負責哦)一些。

機器、技術,自身真的不包含價值理念嗎?(我們常常說,技術是價值中立的)即便機器自身不懂得價值,這能夠成為機器不能從事價值相關行業(以及從事創作活動)的理由嗎?

曾聽到一句印象深刻的話:演算法是基於觀念的代碼(似乎是這樣表述的)。演算法最初由人創造時,就帶有了某種目的,這種目的不因演算法自身是否有意識而轉移。在我個人看來,這在兩個意義上關涉人類的價值觀念:演算法本身傳達或傳遞的價值,與演算法大規模應用背後透露的價值。從演算法本身來說,例如單位設立一套用人考核、獎懲演算法,對於各種因素應當如何考慮?結果第一,還是關注員工態度,員工態度通過什麼什麼體現,諸如此類,都是價值的取捨。即便機器學習使其可以發展自身,這也總是基於原初的設定。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演算法成為人類價值的某種『載具』。而第二個層面則是:當演算法被大規模地應用於社會,參與到各行各業中去時,這種允許背後也似乎包含了某種價值的取捨。

那麼回到最初的問題,談到機器創作,在上述第一個意義上,我們尚且可以聲稱:機器的創作能力、價值取向仍舊是人為注入的,人在此仍站在優勢地位(但這與「演算法取代創作者」這一可能性並不矛盾)。而在第二個意義上,一切或許更加不確。這裡我無法作精準的分析和結論,但我們無法否認,當演算法進入越來越多的領域後,整個社會的價值理念本身是否會動搖和改寫,如「美」這樣的概念又是否會變得多餘。

非腦洞部分的參考文獻:

[1] Turing, A. M. (1950). 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 Mind, 59(236), 433-460.

[2] Searle, J. R. (1980). Minds, brains, and program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3(3), 417-424.

[3] Jackson, F. (1982). Epiphenomenal qualia.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32(127), 127-136.


我擔心的是如果有一天機器人學會了自己開發機器人,啊,,,他們就開始繁衍了


好可怕的腦洞,但可以給他一句話摧毀這個人工智慧,攝影的本質是記錄生活點滴的美好。而不是追求合成的完美。


攝影是一中藝術(技術)

這東西不需要學 沒有門檻

美感好的人咋拍咋好看

美感不好 才需要學什麼構圖 什麼光

就像 歌唱有天賦 咋唱咋准

沒天賦的 才需要連拍子 連氣息


所謂「完美的曝光」其實是不存在的。照相機的成像原理和人類視覺成像原理完全不同,這從本質上導致了照相技術離人類視覺相差太遠。

視覺是一種神經感覺,是以視網膜為主要「介質」的一套複雜成像系統,竊以為是「全息動態/靜止+圖」,它的主要特徵是「雙眼」(不是單反)、視覺生理聚焦/象散隨機移動、補色生理平衡/視神經生物機制……的三維視覺經驗。而僅僅依賴正/負片、光觸媒和目前掌握的感光信息採集技術要想達到與人類視覺神經感受到的「曝光效果」相一致,人工智慧還任重而道遠。這樣說來,「完美的曝光」就有很多不確定性。(視神經感知方面的專業知識有待專業人士補充並指正)

印象主義繪畫的色彩理論中有運用補色原理完成暗部細節解釋的實踐和成果,顯然也是在努力達到「完美曝光」的目的。這些成果目前尚未引起人工智慧感光技術開發上的重視,也是一個缺憾。


真的到了哪一天,ai應該不需要拍照,直接自己合成了吧。想要啥樣就啥樣


推薦閱讀:

求攝影大神推薦,想入一台兼顧拍照和視頻的微單,是入索尼 a7呢還是入松下 g7/gx8?
如何才能玩轉手機攝影呢?
相機畫質好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如何評判一款相機的畫質?

TAG:藝術 | 人工智慧 | 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