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徵兵真的不要窮人嗎?
這本書上寫的秦軍徵兵主要對象是中產階級,這是真的嗎?
秦人聞戰則喜 因為對底層貧僱農,奴隸來說,軍功是讓全家擺脫奴隸身份的唯一途徑,好像是兩級軍功爵就可以折算為給一位親屬解除奴隸籍。除此之外只能花錢贖身,奴隸沒有工資,永遠不可能自贖。只能世世代代為奴。
這些人報名參軍可能會有些限制,畢竟授予軍功的重要一項,就是要分配家庭奴隸和僱農,全刷成自耕農也不可能,但這群人基數龐大,是秦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軍功可以惠及家人,所以戰鬥意志強,不要命。
想想看,你是一個奴隸的兒子,住在主人家的馬棚里,過著牲口一樣的日子,現在只要上戰場,砍一顆人頭,就能成為自由人,再砍兩顆就能讓你媽變自由人,再砍幾顆,國家就分給你土地和農奴,翻身當地主了。那你肯定天天就盼著打仗參軍啊。哪怕戰死都比活著強。
戰國策里張儀對韓王說,秦軍不穿盔甲光著膀子,追著打全副武裝的六國軍隊,左手拎著人頭,右手夾著俘虜,就像勇士吊打嬰兒一樣。因此秦國如果攻打六國,如同千鈞之力壓在雞蛋上,必不可能倖存。
------------------------
大家對黑夫家書感興趣,我索性粘貼過來。雖然和題目關係不大,黑夫家在當時真不算最窮的。
第一封應該是二哥黑夫親筆,以黑夫和弟弟驚的名義,寫給大哥衷。
「二月辛巳,黑夫、驚敢再拜問衷,母毋恙也?黑夫、驚毋恙也。前日黑夫與驚別,今復會矣。黑夫寄益就書曰:遺黑夫錢,母操夏衣來。今書節(即)到,母視安陸絲布賤,可以為襌裙襦者,母必為之,令與錢偕來。其絲布貴,徒〔以〕錢來,黑夫自以布此。黑夫等直佐淮陽,攻反城久,傷未可智(知)也,願母遺黑夫用勿少。書到皆為報,報必言相家爵來未來,告黑夫其未來狀。聞王得苟得…(轉背面)
「毋恙也?辭相家爵不也?書衣之南軍毋……不也?為黑夫、驚多問姑姊、康樂孝須(嬃)故尤長姑外內(?)……為黑夫、驚多問東室季須(嬃)苟得毋恙也?為黑夫、驚多問嬰記季事可(何)如?定不定?為黑夫、驚多問夕陽 呂嬰、匾里 閻諍丈人得毋恙……矣。驚多問新負(婦)、妴(婉)得毋恙也?新負勉力視瞻丈人,毋與……勉力也。」
先說了正事,要錢要夏天衣服,如果家鄉布貴,就光寄錢就行,自己做。要攻城打叛亂的淮陽,時間長。
正反面翻面前後估計損毀了部分文字,大概是之前立論軍功,問家裡爵位收到沒,有沒有辭謝來送文件的人,聽說國王只要有軍功就會授爵。
後面問候了下七姑八大姨街坊鄰居,又問候了驚的新媳婦,和婉,可能是妹妹。
然後另一封書信,是弟弟驚寫給大哥衷的。木牘下部損毀,缺了很多字。
驚敢大心問衷,母得毋恙也?家室外內同……以衷,母力毋恙也?與從軍,與黑夫居,皆毋恙也。……錢衣,願母幸遣錢五、六百,布謹善者毋下二丈五尺。……用垣柏錢矣,室弗遺,即死矣。急急急。驚多問新負、妴皆得毋恙也?新負勉力視瞻兩老……(轉背面)
「驚遠家故,衷教詔妴,令毋敢遠就若取新(薪),衷令……聞新地城多空不實者,且令故民有為不如令者實……為驚祠祀,若大發(廢)毀,以驚居反城中故。 驚敢大心問姑秭(姐),姑秭(姐)子彥得毋恙……?新地入盜,衷唯毋方行新地,急急急。」
和黑夫說的一個事兒,只是直說要錢五六百,布至少二丈五尺。這貨欠了垣柏的錢,誇張的說要死要死,趕緊寄錢。
另外讓大哥別教婉去太遠的地方砍柴。聽說新地,可能是指秦國新征服的地盤,城市都空了,六國故民不遵守秦國法令,有盜賊出沒,讓衷別去這些地方。還說了祭祀的事情,可能是求籤之類,沒看懂。
我聽到的說法是這樣的。
想像一下,秦國的制度,殺敵立功可以換爵位,爵位越高你約有錢。如果你是有錢人,說明你一定是勇敢善戰的人,另外中產階層營養狀況比較好,身體素質強,會進一步加上他們作戰能力。
所以,軍隊的主力當然是中產,只是到了秦朝後期,民力已經發掘殆盡,為了更多的獲得兵員,才開始徵發窮人當兵。
史記里說發閭左當兵,實際上是想告訴讀者,這個時候的秦王朝已經快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了。
實際上,中上階層真正開始逃避兵役是因為科舉制的發展。因為軍功在此之前一直是升官發財,徹底改變家族命運的幾乎唯一途徑。所以,中產階層在那個時段還是對軍事很感興趣的,他們不但不會逃避還會很積極。
然後隨著科舉制的發展,富人發展當官可以通過讀書來達到。讀書考試不用承擔上陣殺敵的死亡風險,安全可靠。而且隨著國家穩定,戰爭越來越少,想靠當兵改變命運,機會越來越渺茫。
所以,唐代中期開始,中產階層開始逃避兵役,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府兵制的瓦解。而中央不得不用募兵來代替徵兵。陳涉瓮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
——《過秦論》
秦末時,蒙恬的北方軍團30萬,任囂、趙佗的南方軍團50萬,和咸陽附近的衛尉、中尉、都尉三軍大概十三萬,野戰兵力將近百萬,另外不可忽視的還有龐大(理論上)地方守備軍數量了,誰會相信這些人全是中產階級?
況且他們還有父母妻子兒女呢,以野戰軍來算,根據大媽2的理論,男性人口佔總人口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說單單說士兵的話就有將近四百萬的中產階級群體,秦末總人口不過2500萬-3000萬之間。。。。
所以不管是秦末士兵的數量還是徵召兵的階級,結論如下:
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不信
--改編自鐵道部發言人王勇平
羅馬帝國的徵兵對象主要是公民,後來數量不足了補充歸化的日耳曼人,高盧人,再後來是奴隸,然後就滅了,軍隊素質明顯遞減。這裡顯然不是身體上的考慮,而是士兵的歸屬感,忠誠度以及紀律性等。精英的軍隊幾乎都有類似特徵,亞歷山大的重步兵,蒙古騎兵,二戰德國等,都是血統純正很有歸屬感,責任感的。馬穆魯克特殊點,那是職業化軍隊了。
1、從現有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資料來看,秦人自立國到秦始皇統一中國為止,對於徵兵只有年齡、年限以及服役的種類(如更卒、正卒和戍卒),沒有證據表明秦人在徵兵時刻意的不要窮人。
2、秦軍一般會提供武器、軍械,偶爾提供軍糧,衣物,大部分時候,都是從軍之人自備糧草衣物(這一點從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的秦簡可以佐證,其中有關於一名較「黑夫」的秦軍要家裡寄衣物、糧食或錢物來)。
題主提供的書上說「 有恆產者有恆心」,出自《孟子》卷五 《孟子·滕文公上》,表達的意思是「老百姓中形成這樣一條準則,有固定產業的人會有穩定不變的思想,沒有固定產業的就不會有穩定不變的思想。如果沒有穩定不變的思想,那麼違禮犯法、為非作歹的事,沒有不去乾的了。」,這主要是跟國家治理有關的內容,拿來指代秦軍,有些不太合適,應該是書籍作者考慮不周密,才使用的。
現在公認的秦軍強大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商鞅變法,解放了大批的奴隸成為自耕農,極大的提高了秦國的糧食產量(奴隸和自耕農的生產積極性差距很大),兵員的數量和素質(當兵可以最快速度的獲得爵位,爵位就是土地、糧食、錢財。所以之前的奴隸炮灰軍為了軍功爵位,戰鬥力瞬間爆炸有沒有)。考慮從軍奪取軍功爵位,事實上,秦國的奴隸和窮人蔘軍的熱情一定比所謂中產者要高。戰鬥力也要高一個檔次。
至於說有的答友認為秦人中產者因為有足夠的資金可裝備更好的武器、護具,所以更有戰鬥力,甚至有可能「秦銳士」都是有中產者組成的,我認為這些觀點都是錯誤的。
首先,根據郭淑珍先生、王關成先生編纂的《秦軍事史》(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和王關成先生的《再論秦代士兵的服裝供給問題》(三秦出版社2004年出版)來看,秦軍是會給部隊提供武器和軍械的,當然也可以自備武器軍械。
理論上來說,自備的武器肯定比批量裝備的武器要好一些(單挑的時候作用更大),但是在冷兵器時代,這種差距並不是質的差距,不足以形成絕對優勢,尤其是軍隊這種團體作戰的單位。不是說你拿把好武器就更能打,戰場上,充足的體力比一把好武器更重要。
奴隸和窮人因為長時間的勞作,體能上肯定要比中產者會好一些。古代戰爭,兩軍對戰的時候是很難產生大量傷亡的,大規模的傷亡一般都是在一方被打敗逃命的時候被勝利一方追殺,或者一方被引入保衛以後的圍殲戰,又或者是攻城戰。總之,兩軍正面對壘,部分勝負的時候可能會很激烈,傷亡絕對不可能在整場戰鬥中戰很大比例。
由於秦軍的軍功爵位是以斬首數量計算的,所以無論是對壘、追擊或者圍殲的時候,體能更好的奴隸(窮人)會比中產者獲得更多的首級(軍功)。
關於「秦銳士」,只有在《荀子.議兵》和《漢書.刑法志》中有一些記載,具體組成制度卻不可考。應該說如果要組建一支戰鬥力強悍的部隊,肯定是從一般部隊里挑選強悍、訓練有素的士兵,而不會特別看中是不是中產,畢竟軍隊是拿命吃飯的地方,摻不得沙子。
最後,我對題主的書很感興趣,請告之書名,謝謝。
這是孫皓暉的書,
這本書我是買了而且看過了的,但叫什麼名字我忘了(《中國文明正源新論》?或者是《中國原生文明啟示錄》?)而且我現在不在家。
孫皓暉是一位法學教授,寫歷史方面的東西難免錯誤很多。記得有秦國的士兵斬殺一級還是二級就可以讓自己做奴隸的父母恢復自由。
奴隸之子是中產?你逗我?「發閭左謫戍漁陽」——《史記·陳涉世家》
商鞅變法之前全是部族補充兵源,比如電視劇演的孟奚白等三族,這種部族是有土地的,是比較富有的部族,而當時窮人是沒有的,只要是窮人就都是奴隸,所以當時的秦國子民非部族人員便是奴隸罷了,奴隸是屬於部族的私有財產,廉價勞動力,即使是王室也不能隨意的侵佔別人的私有財產吧。所以不是不要窮人,是沒辦法要。(當時秦系社會並沒有現在所謂的窮人,要不是有土地的部族人員,要不就是部族人員的奴隸)經連年大戰部族人員人口嚴重流逝兵源補充不足(這只是一部分原因)商鞅才廢除奴隸制繼而推行軍功制。(這就是當初為啥商鞅推翻奴隸制後天下震驚的原因,原因就是觸犯了部族的利益,而當時國家戰爭財源等國力都必須依靠這種部族得以補充)。個人見解。歡迎評論指點糾正。
現在最高票回答最靠譜。補充一點,閭左這個名詞,爭議非常大,至今無法確認它究竟是啥意思。我傾向於認為不是指下層賤民,而是徵發人民時,進到里巷裡頭,按次序從左往右上門拉壯丁。因為次序總是習慣從左往右,故此叫閭左。至於謫戍,是一種懲罰措施,並不是說此前不去,現在跑去平民家裡拉壯丁說明秦朝已經油盡燈枯了。
推薦閱讀:
※如何從台灣媒體近幾年對大陸稱呼的改變,看520之後的台灣!?
※清朝應該怎樣應對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軍的入侵才能獲得勝利?
※為什麼這麼多人誤以為圓明園是八國聯軍燒的?
※如何評價西漢梁孝王劉武?
※為何清兵入關時漢人極力抗拒剃髮梳辮而辛亥革命後又不願剪掉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