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對日本歷史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中日在歷史上可以說是恩怨糾纏。在農耕時代,中國是東方世界的不二主宰,而日本不過是東海之外的一個「蠻夷」似國家。而到近代,日本趕上工業革命的東風一躍而起,對中國造成巨大傷害,甚至幾乎讓中國陷入亡國滅種之災。甚至直到今天,日本依然對華夏文明的崛起複興,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對這樣一個國家,我們當然有必要對它歷史、現在以及未來,做一番詳細的剖析。

從地緣格局上看,日本位於東亞海上遠端,由本州、四國、九州、北海道四大主島,以及7200多個小島組成,陸地面積37.8萬平方公里。國土形狀上,日本呈東北——西南長條走向,本土西部跟東亞大陸和朝鮮半島隔海相望,西部則直面太平洋。

而內部地緣結構方面,日本以山地地貌為主,山地成脊狀分布於日本之中央,把其國土分隔為太平洋側和日本海側兩部,山地與丘陵占國土總面積的超過七成,適合人類生產生活的低地平原數量不多,且分布零散。而就是這不多的低地平原,還大多分布在東部太平洋方向,良港亦主要分布在此,西面朝向東亞大陸一側則多是峭壁懸崖。

這種特殊的內外地緣條件,對日本這個國家的歷史發展構成巨大影響:

在農耕時代,華夏文明是東方世界的唯一發達文明。規模與質量上無以倫比的優勢,決定了東亞各邊緣板塊都或多或少的受中國影響。只是,由於地緣關係的不同,各板塊受影響程度也頗有不同。

對日本來說,它跟中國核心區並不算太過遙遠,所以也難免受華夏文明輻射。

只不過,日本所受的影響,在程度上是有限的。具體來說,就是僅限於經濟與文化影響,而非政治控制。

之所以中國政治力量未擴張到日本列島,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東亞大陸龐大而富庶,而周圍的邊緣板塊則普遍零碎貧窮,這種巨大差異,使得古代中原王朝完成對東亞大陸中東部核心區的覆蓋後,就在很大程度上,喪失了海外擴張的動力,甚至連開展貿易的動力都嚴重不足(周邊的經濟規模實在太小,與他們打交道獲利太少,施加政治影響的成本卻很高,得不償失)

其次,中原王朝長期面對塞外游牧武裝的威脅,這種格局嚴重束縛了其之能量釋放,使得其無法再在其他方向投入太多精力。

最後,農耕時代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相對落後,東海的地緣阻斷作用,使得中日之間難以形成緊密且穩定的關係。這種地緣上的阻斷,意味著即便中原王朝有實力攻打日本,但卻不可能形成有效統治,甚至連建立宗藩關係的羈縻都難以做到。

正因為如此,終整個農耕時代,除了忽必烈基於蒙古帝國的擴張慣性,曾兩度出征日本外,其它絕大部分時間,中原王朝都對日本毫無興趣。朱元璋甚至直接將日本列為不征之國。

不過,儘管中原王朝政治上無力征服日本。但並不意味著華夏文明對日本政治沒有影響。實際上,華夏文明對日本政治的影響一直存在,而這種影響,又跟日本特殊的內部地緣結構相結合,從側面襯映出華夏文明的興衰。

這是怎麼說?

我們不妨從日本本部核心區的變遷中尋找答案。

在前文中,雲石君業已說過,日本是一個典型的山地國家,平原稀缺且分布零散。這種地緣結構,意味著日本列島缺乏一個強大到足以壓制四方的本部核心區;再加上日本孤懸東北亞海上,區域內僅有的強勢大國——大國中國又對它毫無興趣,故而日本也沒有集中內部資源以應對外部威脅的必要。這兩種因素,決定了古典時代的日本,很難形成大一統的中央集權政治體制。各次級地緣板塊之間的矛盾,就成為日本的主要矛盾,反映到政治上,就是諸侯割據、四分五裂。

不過,雖然歷史上日本雖然沒有哪個次級地緣板塊能夠一家獨大,可是相對強勢的板塊還是有的,而古代日本的三大主要地緣板塊,分別是以江戶(東京)為核心的關東平原;以京都——奈良為核心的關西平原(又名近畿平原、大阪平原),和四國島、本州島最西端以及九州島西部沿海的低地(我們可將其稱為泛九州地區)。

要是單單以自身規模和生產潛力來說,三大板塊中,要數關東平原潛力最強的、關西平原次之——而且它們都大致處在日本的幾何中心,適合將自身力量投射到日本列島的各個邊緣角落,所以是當仁不讓的日本兩大核心板塊。至於泛九州地區,地緣區位相對邊緣,生產潛力也都遠遜於前二者。

按照常理,既然關東平原規模最大,那它理所當然的是日本最核心的地緣板塊。但實際上,在農耕時代的絕大部分時間裡,關西平原才是日本列島的核心。至於九州和本州西的狹長地帶,雖然自身生產潛力極差,區位又邊緣,但當地的地緣勢力卻長期跟關東、關西分庭抗禮,甚至後來明治維新時,發起倒幕運動的四強藩中,有三藩(長州藩、薩摩藩、肥前藩)都出自這一板塊,剩下的一個土佐藩,也跟它們相距不遠。

地緣實力強的,卻干不過弱的;地緣區位邊緣的,卻能抗衡核心板塊。為什麼日本會出現這種奇怪格局?這從日本跟東亞大陸的地緣關係中或許能夠尋找到答案。

鑒於日本地緣實力實在一般,所以本土原生文明的成色自然不足。可日本列島又偏偏跟農耕時代的全球最強文明——華夏文明一衣帶水、隔海相望。這種地緣格局,決定了推動古代日本文明發展的力量中,來自中土「漢風」,其影響力要遠遠大過本土原生的「和風」。這種文明體系上受華夏高度影響的局面,決定了日本列島中跟中國往來更便捷的板塊,就能夠更好的承接先進文明體系的輻射,其文明程度自然也就更高。

明白了這一點,古代日本的歷史發展脈絡就可以理解了。

首先是以本周西部與九州島為主的泛九州板塊。這篇地區沒有太多適合生產生活的低地平原,不過卻有許多天然良稿,而且九州是日本四大主島中,跟東亞大陸最為接近的一個。特別是九州島上的長崎,距離長江出海口僅僅只有750千米。

跟東亞大陸相對緊密的地緣關係,使得泛九州地區的文明成色獲得極大的提升。雖然其地處邊緣(就日本列島格局而言),且自身生產潛力有限,但憑著來自華夏文明的加持,它卻得以在相當程度上,彌補了這一不足,使得泛九州本土勢力雖不足以統御日本,但卻可以自成一派,跟本州的關東、關西兩大核心板塊分庭抗禮。

其次是關西平原。雖然關西平原的生產潛力比關東平原稍遜,不過位置更靠西,而且,由於關西平原處在風平浪靜的瀨戶內海以內,相對於直面太平洋的關東平原,關西不僅可以直接輻射瀨戶內海的兩岸低地,進而提升整體實力,而且在交通上也更適合古代的水上通行——這意味著其能更好的承接由泛九州地區二次傳播而來的華夏文明影響。

正因為如此,日本從相對可信的彌生時代(這之前的日本歷史記載基本是《山海經》似的不靠譜神話)開始,經古墳時代、飛鳥時代、奈良時代、平安時代,直到幕府時代來臨之前,關西平原一直是大和文明的本部核心。日本的京城雖屢有變動,但也都沒有脫離這塊平原的範圍。

而關東平原就有些悲劇了。儘管關東平原的體量更大,生產潛力也高於關係平原,但因為區位上更偏東北,山水阻隔之下,承接從西南傳來的華夏文明輻射的難度相對較大,故而其空有更大體量,不過文明程度卻一直相對較低,所以在開發程度上,反而不如關西充分。

不過隨著歲月的流逝,及至中國的近古時期(宋元明清),也就相當於日本的幕府時代,這種格局逐漸出現改變。關東平原後來居上,風頭逐漸蓋過關西。

這種此消彼長,有其歷史必然性:儘管關西和九州等地由於區位更偏西南,所以在承接華夏文明輻射上更具優勢,不過歷經千年的歲月,這些文明成果的轉移,也基本上對關東平原覆蓋完全。這意味著關西、關東兩大平原,在文明發展水平上的差距逐漸縮小乃至最終被抹平。在文明程度上的差異被抹平後,關東平原的規模優勢就逐漸顯現出來。

這種變化,從日本京城的變遷徙中就可見一般。飛鳥時代的藤原京、奈良時代的平城京、,都位於關西平原東部的奈良。這裡東倚群山,西面平原,天然輻射關西平原,但跟日本其它地緣板塊——特別是關東平原的往來交通相對不便。

但到了平安時代,日本的京城遷到平安京——也即現在的京都。京都雖整體上仍位於關西平原,但卻是關西與東部陸路交通的咽喉所在。從京都出發,經過位於琵琶湖東南的狹長走廊,就可以抵達夾在關東與關西之間的濃尾平原(東海地區核心,名古屋所在地),再沿海岸走廊向東走,則直達關東平原。

京都的建立,意味著當時的東海與關東,已經開發到了相當水平,日本已經由關西平原的單極核心,逐漸開始轉變為關西、關東二元核心。

而到幕府時代時,鑒於中國的農耕文明的發展已經觸及頂峰,可以繼續傳播給日本的先進文明已經不多;再加上當時的中國跟日本往來甚少(忽必烈征日失敗導致中日隔絕,明朝受倭寇之患、清則閉關鎖國),中國對日本的影響力大幅衰減,這種情況下,關西享受到的外部輻射優勢不斷減弱,關東平原慢慢成長為日本的最大核心板塊。

這種地緣核心的變化,體現在現實層面,便是政治中心的再一次東移。儘管天皇依然在京都;不過日本的實際政治中心——幕府卻已轉移到了關東平原。

不過也僅就於此了。畢竟關東平原的所謂強勢不過是相對而言,並不足以將關西徹底壓制;而農耕時代的文明發展水平,也還不足以把支離破碎的次級地緣板塊們有機的整合到一起。因此,終整個農耕時代,日本仍然是諸侯割據,依託關東平原的三代幕府,儘管名義上號令全國,但割據一方的諸侯,也依然有這極大的自主權,幕府對此無可奈何。

甚至,關西地區還有翻身的可能。著名的日本戰國時代中,以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為代表的關西勢力,就曾力壓群雄,建立霸府。儘管他們最後敗給了關東起家的德川家康,但這也間接證明了。關東平原的優勢還是相當有限。

地緣結構支離破碎,核心地緣板塊又實力不足,無法支撐起一個強大到足以壓制四方的中央政府。正是這種特殊的地緣格局,導致了古代日本政治上的四分五裂。

不過隨著工業時代來臨,形勢逐漸發生變化。

近代日本面臨的國際形勢,與農耕時代已經有了天壤之別。

隨著工業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人類世界的交通能力大大提高,這對日本造成了兩個重要影響:輪船的出現與近代航海技術的發展,使得海洋的地緣阻斷能力較以前大幅削減,日本無法再像古代那樣,以海為牆,天然阻斷外部勢力侵襲的可能。

作為一個地緣實力極差,內部又支離破碎的落後農業國,日本在近代列強可以說是毫無還手之力。隨著歐美列強飄洋過海而來,日本歷史上頭一次面臨亡國滅種的威脅!

怎樣應對這場千年未有之變局?除了物質層面的工業化外和政治上的近代化改革外,在精神領域,日本精英集團也找到了一條法子,概括起來就是四個字——軍國主義。

為什麼近代的日本會選擇軍國主義?軍國主義對日本究竟有何「好處」?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繼續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第33篇——日本之第1節。喜歡地緣政治的朋友,可訂閱雲石微信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地緣政治系列原創文章。


來提點反面意見吧……突然發現我總喜歡和人對著干……

日本從中國學到的,那就是,文化是可以斷代的!

他可以迅速接受中國文化,就可以迅速可以「脫亞入歐」。反正也不是他自己的東西,拿來丟掉都毫不可惜。

其實中國文化也是斷代的。

就這樣……


推薦閱讀:

同樣是中國的鄰國,為什麼日韓受中華文明影響很大,而印度卻沒怎麼受到影響?
為什麼五千年中華文明沒能夠培育出現代科學?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埃及,巴比倫,印度文明都先後覆滅,為什麼唯有中華文明能夠存活至今?
中華文化在哪些方面優於西方?
元朝與清朝屬於中華文明嗎?

TAG:日本 | 中華文明 | 中日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