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王不過霸,如何評價項羽?

讚歎千載歷史血雨腥風蒼茫路,萬里征程多少豪傑已故。中原逐鹿項羽出征誰能阻,豪氣萬丈傲視群雄爭榮辱。獨項羽為紅顏衝冠一怒為紅顏,唯項羽惹天下英雄盡妒。又怎奈烏江水邊一代英雄白骨枯。


謝邀。

周總理評價:

具并吞八荒之心,叱吒風雲之氣;勇冠萬夫,智超凡俗;戰無不勝,攻無不取;敵邦聞之而震魄,婦孺思之而寒膽;百世之下,猶懍懍有生氣,豈僅一世之雄哉!是猶其勇之著於外也。若其關係於世界之進退,人類之盛衰,又非一時豪俊、二三學者所可同日而語。雖以帝王之尊、宗教之力、金錢之勢,莫以易之。

斯以為:總理評價中肯。

重情重義,且不說他與虞姬的愛情故事,單單戰鬥力,讓後世就尊奉為:戰神。

那些說項羽扣,不肯封賞下屬的人,希望多讀讀史書。

而我想說的是:

項羽身上,其實有一種現代中國社會缺少的契約精神。

項羽想稱王嗎?想啊,當年一句:彼可取而代之,多少英豪為之傾倒。然最後,項羽為何不再鴻門宴上殺劉邦?優柔寡斷?可笑!!!可笑!!!!你見過為將且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者優柔寡斷?

「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也,非戰之罪。」 《史記—項羽本紀》

究其自身原因,或許因為那一份約定:先入咸陽者,為王。劉邦先入(項羽和秦軍交戰之際,劉邦搶先)。

再說戰神:

可以說,大漢天下,有一半甚至一多半,是項羽打下來的,戍卒叫,函谷舉,這是形容秦軍的。多麼強大!當年的秦軍之強大,非楚不能滅。

何出此言?

「秦滅六國,唯楚無罪,楚雖三戶,滅秦必楚。

楚懷王被扣留,最終死在秦國,楚人能不氣憤?哀兵必勝,就是這個道理。

然,

楚漢之爭時,劉邦兵圍彭城,56:3,56萬圍困項羽3萬,但是,僅僅用了兩個時辰,嗯,也就是4個小時,劉邦就被打的找不著北了。

可見項羽之神勇。戰神之名,當屬項羽。

但是,項羽最終失敗,勝王敗寇,楚霸王之名,留於後世。劉邦做的比較正確的事,就是沒有污衊項羽,給後世留下美名傳。

當今社會,捧項扁劉,過也,勝利者,自然有勝利者的原因,但是,失敗者,也有失敗者的理由,恐怕就是另一個問題了。本人也姓劉,查看家譜,祖上或許歸於劉。車上答題,碼字辛苦,思維略微混亂,將就將就,謝謝謝謝。


謝邀!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是後世對項羽的評價。

項羽=名將項羽+情種項羽+帝王項羽

一、名將項羽;如果項羽無謀,為何他的軍隊戰鬥力這麼兇猛,屢戰屢勝,甚至兵仙韓信也不敢和他正面作戰。

《史記》記載,項羽叔父項梁找人教項羽學武,項羽不肯學;項梁很生氣,批評項羽,項羽說:我不學十人敵,我要學萬人敵。項梁心中暗喜,於是找人教項羽兵法。項羽學習後大喜,但不做深入研究。說明項羽懂謀略,但是沒有精研到政治人性厚黑學的層面,所以范增是對他最好的補充;范增深深的喜歡項羽這個孩子,范增太熟悉腹黑學了,他見到劉邦的第一眼就看穿了劉邦。可是,項羽沒有看穿,項羽不諳世事的複雜和人性的貪婪。

項羽作戰,幾乎全是以少勝多,巨鹿之戰,破釜沉舟八千江東子弟大破數倍於己的秦軍,俘獲敵將王離(王翦的孫子);彭城大戰,項羽三萬軍隊與劉邦五十萬聯軍作戰,打得劉邦倉皇出逃。在項羽征討齊地的時候,用兵神速,幾乎滅掉了齊國。在這些戰役中,你能說項羽有勇無謀?最後的決戰時刻,劉邦追擊項羽,項羽回擊劉邦,劉邦立刻大敗。直到兵仙韓信帶領六十萬大軍前來,加上劉邦彭越的兵力,百倍於項羽,在垓下對項羽的楚軍十面埋伏;並且讓漢軍士兵唱楚歌,虞姬的自殺讓項羽徹底的心灰意冷了。劉邦韓信雖然消滅了大部分楚軍力量,但幾十萬大軍對項羽來說依然如無人之境,這就是霸王的勇武。如果硬要說項羽沒有謀略,那就是項羽缺乏厚黑學,不會給部下畫大餅。

二、情種項羽;項羽為何不肯過江東!項羽是個情種;如果女人結婚男人交朋友項羽是不二人選。

現代科學研究,人的大腦下部是腦幹,負責情緒,大腦皮層是從腦幹發育而來,負責思考理性。也就是說,項羽的腦幹的發達程度高於大腦皮層。大腦皮層是計算利益得失的,腦幹是計算情誼情緒的。

情種在這裡不是貶義詞,項羽是一個感情豐富而專情的人。你聽說過項羽有小老婆嗎?那可是一個男人可以三妻四妾的年代。項羽作為霸王他取七八十個也沒人問說他,但是項羽只愛虞姬一個人,而且只娶了虞姬一個人。這放在那個年代不是情種是什麼?再看看劉邦,首先和村裡的寡婦曹氏私通,生了個兒子叫劉肥;後來娶了呂雉,過了幾年,在出兵的路上看到戚夫人漂亮,娶了戚夫人,進了秦朝皇宮二話不說先幹了秦二世的妃子。

項羽的朋友裡面,項羽對他們還是不錯的。從來沒有什麼陰謀詭計和猜疑。唯一的是中了劉邦的反間計,趕走了范增。但是對范增卻不曾迫害,你看看後來的劉邦,殺韓信、拜把子兄弟燕王盧綰被猜疑逃往匈奴,把彭越剁成肉醬讓英布吃,還差點把樊噲給殺了,幸好陳平腦袋機靈好使,先抓了樊噲並沒有殺,蕭何為了自保給自己潑髒水,張良早早隱退。和劉邦做朋友,你每天提心弔膽。但是如果你走進項羽的朋友圈子,那麼項羽會對你信任有加,沒有猜疑沒有陰謀。項羽的心理處理人際關係的時候,項羽雖然在發放官職的時候扣門,用韓信的話說,手裡的印磨圓了還不捨得給別人。這就是缺乏畫大餅的能力;他不懂利用人的貪婪之心和虛榮之心為自己賣命。

虞姬的死,是壓垮項羽的最後一根稻草。虞姬不死,項羽不敗。虞姬擔心自己拖累項羽,為了讓項羽去爭奪天下,自刎而死。在這一刻,項羽的心死了,也碎了。在烏江邊,他把自己的幾個兄弟部下弄上船,自己卻走向了劉邦韓信大軍。這一刻,這些為了掙賞金的人全都震撼折服了,以至於沒人敢靠近他。戰神的氣魄,義無反顧的赴死!人不都是講利益的嗎?為了利益不是在出賣朋友嗎?原來,戰神並不暗黑。一直被封賞所驅動的漢軍突然發現,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道義的存在,真的有真情的存在。項羽自刎後,長時間漢軍不敢靠近他。這就是人心,普通人喜歡利益,但是普通人更敬重一個值得尊敬的人;哪怕他最後失敗了,但是那一刻他的影響已經不可能再消除了。

坑殺秦兵二十萬,火燒秦宮室;這兩個為項羽留下了殘暴的名聲。如果你了解歷史,你就知道有其合理性。諸位莫急,且聽我講,秦國滅六國的時候,為什麼說楚國最慘?因為秦國坑楚國坑的太厲害了,張儀相秦後坑了楚國商於之地七百里,跟楚國結盟後,總是趁楚國跟別國打仗偷爆楚國的菊花。更誇張的是,扣留楚懷王,導致楚懷王客死他國。這是對楚國最大的羞辱,等於秦國就是壓根不把楚國當回事:勞資連你的國王都敢玩,怎麼地吧。這是赤裸裸的挑釁和侮辱。秦國的流氓政治對楚國不止一次的使用。最後王翦滅楚國的時候,六十萬秦軍對陣項燕(項羽祖父)四十萬楚軍,名將對名將,誰也不敢輕舉妄動。關鍵時刻秦國再次用了反間計,還是楚國內部的二逼領導幫了秦國的忙;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這個豬隊友還是領導;命令項燕回撤。王翦一看:卧槽,機會來了。王翦立刻全軍追擊奔襲,項燕留的斷後的人根本擋不住名將王翦的六十萬秦軍,被偷襲的四十萬楚軍幾乎全部戰死,項燕也被殺身亡。上百年的侮辱、欺詐、仇恨的種子早就種在了楚人心中,尤其是項羽。從感情上,極難接受秦軍。而劉邦也是楚人,只不過,劉邦沒有像項羽那樣有切膚之痛,雖然他也不喜歡秦朝,但是他對秦人也不仇恨。情種項羽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他講的是快意恩仇,他不會計算利益得失。不論是燒秦宮室,坑殺秦降卒,都是他的感情驅使,為了他祖上報仇雪恥。所以項羽缺乏政治謀略;但是他是一個值得交往的好朋友。

甚至項羽死前,也是死在呂馬童(曾經項羽的部下老鄉)面前,把自己的屍首交給他回去領賞:與故人。呂馬童不敢直視項羽。這樣的人交朋友,難得難得!

三,帝王項羽;推翻了秦朝的項羽,敗給劉邦的項羽,把他的影響力植根在了中國的文化里。

從此以後,項羽的精神和劉邦的哲學共同在這個帝國里生根發芽。漢文帝漢景帝的隱忍,漢武帝的英姿勃發,以及武略。

項羽作為西楚霸王,以及他身上的那種英氣。那股子純粹,那股子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傲氣。深深的植根在了中國人的文化里。司馬遷在寫世紀的時候,把項羽寫到了本紀里,要知道本紀是寫帝王的。現在大家最多的批判是項羽的婦人之仁,做不了皇帝。但是,一個好的帝王不應該有項羽的這種霸氣嗎?不屈服不妥協的精神!

中國歷代的盛世締造者,都是帝王項羽+帝王劉邦,漢武帝劉徹、光武帝劉秀、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洪武大帝朱元璋。這些人既有項羽的霸氣又有劉邦的政治智慧,王道以德服人,霸道以力服人,要安天下,就要王霸並用。

最典型的栗子就是宋朝。從太祖趙匡胤之後,北宋無將,南宋無相,導致了兩宋的滅亡。

所以項羽有謀略,只是他不夠暗黑。


項羽,是悲劇色彩濃重的英雄。

也是整個戰國貴族精神的崩潰的象徵。戰國時代打仗是非常講究武德的(什麼是武德自己百度)

從他身隕之後,光明正大的貴族規則徹底崩潰,龍虎一樣的貴族精神被平民狼群精神所取代。

從各種角度來講,劉邦真的不是英雄,甚至也不是梟雄。他是個小人,徹頭徹尾的心思毒辣,冷酷無情的真小人。

但很殘酷的是,在現實之中能挺到最後活的成功的一般都是真小人。

因為真小人不講求任何道義,也不講求任何榮耀,只求活著,活的更好。以這個純凈的目標作為基石,劉邦的做法簡單而又有效果。打不過?跑。不會打仗?找人代替自己打仗。不會謀劃,找人代替自己謀劃。自己的老爹被人活捉了要吃掉?那你吃啊,反正我是不會出來的。有一場可能會死但又避不開的宴席?拍對方馬屁,和對方講榮耀,講契約精神,反正怎麼能活下去怎麼來吧!當然,毫無道義的人多了去了,為什麼劉邦是皇帝,其他的人是農民?

除了以上的那些,劉邦還有最強的一個優點,那就是完全無視階級屬性帶來的壓迫感。他不怕皇權,皇帝就能吃好的,穿好的,隨意使喚別人,那他就要做皇帝!他就這樣毫無理由的堅信著自己絕對能坐上皇帝的寶座,因為除了這個之外他別無所求,所以他能利用一切優勢去實現。

說句實話,劉邦這種人也就是趕上了一個好時代,放到現在,雖然也能混的不錯,但絕不會混到那樣的高度。

項羽所遇到的就是這樣的敵人,在戰國貴族規則的禁錮下,他根本無法敵過這樣無恥而高效的敵人。項羽是英雄,而且幾乎是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戰國貴族式的英雄了。


天縱英纔則難免剛愎自用。

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聽著是英勇無敵,英勇無敵的背後呢?

凡久攻不下的城池,項羽佔領後就開始屠城,也意在示威,不投降我項羽就是這個下場。

你是平頭老百姓你會放心讓這樣的人坐上王位?

即使他僥倖坐上王位,與秦始皇並沒有本質區別,不過是一個暴君取代了另一個暴君。

強權與專制註定無法長久。

得人心者得天下。


恃才傲物,宜謚曰驕。


劉邦評價項羽很對,項羽用人不當,雖然劉邦這句話是建立在勝利者對失敗者的俯視的眼光之上的,楚漢相爭的轉折點就是成皋之戰,在項羽佔領成皋後特地叮囑曹咎千萬別出出戰結果曹咎受不了辱罵出戰戰敗導致項羽不得不回軍,導致戰況直接轉向漢軍的絕對優勢。後來逼得項羽與劉邦簽訂鴻溝條約的一點就是齊國地區被漢軍平定,項羽派龍且率領二十萬人支援齊國結果被韓信打得全軍覆沒,縱觀史記,項羽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永遠的救火隊隊長,被人玩弄於鼓掌之間,可以說項羽是個天才,一個絕對的軍事天才,他可以當一個指揮數十萬軍隊的元帥,可以打一個大規模的戰役,可以正面打贏任何一支軍隊,但是讓他參與了政治,參與了國與國之間的對抗,那麼就註定了他的失敗,項梁如果還活著,讓項梁指揮楚國項羽專心參戰,那麼楚漢相爭很可能就是另一個結局了。

當初看港漫火鳳燎原的時候,每一個武將出場的時候都喜歡自吹不下呂布,然後呂布當著曹操諸將的面說了一句話:曹操,我在想,如果我專心於戰場,還有誰敢誇口能打贏我?然後呂布一人吊打了曹操手下所有武將。此時項羽和呂布想的應該是同一句話吧。


難免有片面之詞,轉自貼吧 童某

或許很多人需要的不是項的真實存在,而是一種象徵。所以爭論這些意義不大。很多好的資料都被項吹刪除,這個勉強獻上。


項羽的正面作戰能力可以說是無敵的,而統領全局的能力就略差了


項羽是一個充滿爭議與矛盾的人物,但我絕對不會把他認可為一個英雄,我不知道近幾年來網路風向的變化是怎麼了,各種捧項貶劉,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劉邦能得天下,而項羽沒有了?


項羽直到臨死,還要拉上僅剩的二十八騎,一起來個壯烈,拜託,人家也都是有家有口的好不好,跟你一輩子有多大仇,就為了證明你行?


推薦閱讀:

《芳華》中黃軒飾演的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戰鬥英雄原型人物是誰?
世上是否真的存在天妒英才這種情況?
歷史上哪些人英年早逝或突然逝去改變了歷史進程?
有沒有憑一己之力逆天改命的英雄?

TAG:中國古代歷史 | 英雄 | 悲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