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張尚芳系統的上古音究竟是如何擬的,哪位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闡述?
一直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網上面向普通網民的鄭張系統上古音朗誦視頻也很多,不知是否有人願意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我們普通網民闡述一下究竟是如何擬的?
那要看你對於上古音的基礎如何了。從顧炎武一直到黃侃、王力,雖然也分審音派和考古派,離析唐韻始終是一個基本手段,換句話說,詩經押韻不押韻,怎麼算作押韻,都得參考廣韻(離析唐韻,考慮詩經韻部同廣韻韻部之間的分合關係)。董同龢分元部為寒部和山部,貌似是以諧聲為基礎,其實還有廣韻的影子,廣韻本身分二等重韻,雖然分得不是很清楚。後來雅紅托夫提出o母音說,跟廣韻也不無關係。廣韻中低母音一等韻舌齒音有合口,牙喉無之。講漢語歷史音韻學,不論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乃至現代方音,不可忘記我們都是以廣韻的韻譜(同音字表)作為參考的。鄭張尚芳的6個母音系統除了以上所說的董同龢和雅紅托夫的發現(李方桂就不信這種發現,李方桂的上古漢語擬音只有4個母音),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二等韻有介音說。其實二等音節有介音在對音上是絕對找不到切實可靠成系統的證據的,在諧聲方面證據也不充分。但是為啥學術界願意相信二等音節有介音呢?因為如果二等音節有介音,那麼每個韻部就可以只擬一個母音,使擬音看起來很整齊。高本漢的上古音系統中,二等同一三四等仍分用不同的主母音。王力強行確定二等有e、o兩個介音,這樣王力的系統里二等同一三四等有相同的主母音,主母音數量就減少到6個。上古漢語畢竟都是一些假設,跟猜謎差不多。
鄭張的複輔音聲母系統的特點。複輔音的結構,除了基本輔音(聲基)以外,還有前置續輔音和後置續輔音。後置續輔音包括j、w、l、r四個。j用於中古章組字和其他某些三等字(比如麻韻),除此之外,三等字都不用j介音,而是以母音長短同一二四等區分。w只能出現在k組、q組的聲母和零聲母后面。r用於二等和重紐三等。l諧聲的基礎是以母(喻四)。前置續輔音主要有s、h、濁h、喉塞以及塞音。其中喉塞用於s前看來是敗筆,這個前置輔音的分布非常不平衡。次濁有三式,普通次濁,清次濁(次清與次濁諧聲者),前冠h者(曉母與次濁諧聲者)。塞音的前置續音分布不平衡,一種是隨意的(古怪的諧聲難以解釋的),還有一種鄭張尚芳本人不承認是前冠塞音,而是基輔音,後面的流音有塞化傾向,潘悟雲把這種音節的基輔音當成流音,塞音前冠(他稱之為「次要音節」)。基輔音當中,輕唇歸重唇,舌上歸舌頭,都是清代以來公認的。章組分屬端系、見系也確實有諧聲上的依據。影組擬成小舌音,以方便解釋影組與見組的諧聲關係。還有喻四、邪紐都寫l,與喻四諧聲的定紐也當成l。再者就是精母的擬法,前面已經批評過了。心紐大多由前冠的s變來,而做基本輔音的s,到中古多變作清紐。
聲調方面,平聲無特殊韻尾。上聲喉塞尾(恐不確,朱曉農以為上聲假聲較為合理。假聲音節不必帶喉塞尾)。去聲有s尾。入聲有塞尾。王力所謂「長入」者,可以當成塞尾+s尾的複輔音韻尾。
1. 隋代人記錄了當時上萬個漢字的讀音,破譯一下就能用。(基礎)
2. 大部分漢字是形聲字,據考證大多成形於春秋戰國時代,含有很多與當時的讀音有關的信息。(主要工具)3. 詩經寫的是詩,要押韻。(補充)4. 漢代通西域時的一些地名音譯。(補充)
5. 白語、藏語等親屬語言的相互比對。(補充)橫向比較之下,鄭張做得比較好的是漢字字形考證(輔助了第2點)與第5點。————————————————————————————補充:以上就是散落在兇案現場的各種蛛絲馬跡。名偵探鄭張在現場轉了一圈,利用其豐富的經驗與過人的邏輯推理能力還原了事發的經過。我也很感興趣也很質疑,一個漢字那麼多輔音,讀一句話難受嗎?很想知道他自己讀的出來他擬的音嗎?
推薦閱讀:
※漢語中的多音字(一字多音現象)是怎樣形成的?
※相比印歐語系,為什麼東亞語言有更豐富的語氣詞?
※「一粒蛋糕」中的量詞「粒」是哪裡來的?
※古代君王用作自稱的「孤」、「寡」是「我」、「吾」的變音嗎?
※兒化音中的「兒」要不要算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