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俠」,你的理解是什麼?

俠,是林衝風雪山神廟那份孤獨?

是勾踐忍辱負重心存天下那種大志?

是李元芳大戰鐵手團時那滿腔憤怒?

是掃地僧擠壓群雄的那片淡然?

是狹路相逢敢於亮劍的豪氣?

都是。

可能我們這個年紀的人小時候在電視劇里看到的各種都有些一種俠的精神,於是立志長大了也要做一名大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那種。

然後,長大了,發現自己不會武功,腰間也沒有三尺長劍。那就路見不平一聲吼?想想算了,多管閑事的下場見得太多,希望會有厲害的人來管一管。

是啊,我們猛然發現,原來所謂大俠都是武功高強無牽無掛的人啊,我們有太多牽掛,我們有太多顧慮,我們只不過是那些大俠眼裡的平民而已。不給他們添麻煩,就夠了。

後來,江湖消息通過網路傳達迅速,我們知道很多不公不平之事,然而又能如何,網路俠終究只是在網路上,現實中只有沉默。

我骨子裡的俠客,刀已生鏽劍已鈍,可我在等待著,等待俠客們蘇醒的那一刻,因為你和我還有他,都是:


雖千萬人,吾往矣,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

謝不邀。

三天之前,江湖上沒人知道劉去疾的名字。

如今劉去疾名滿江湖,卻沒有一個人羨慕。

因為此人的揚名方式,是被全天下人通緝。三天之前,劉去疾在明月樓前劍殺當朝宰輔,還口出狂言,要刀斬天子。

江湖人想,此人大抵是腦子進水了。

好在這世道不太平,北方外地入侵,名將冤死,連年戰敗,和談之後俯首稱臣,歲貢無數,引來不甘寂寞的人紛紛響應。

但劉去疾又說,你們都是辣雞,誰要跟你們搞事?

叛臣不服,說你憑什麼這麼裝逼,你自己能成得了什麼事,還敢看不起我們?

劉去疾大笑飲酒,說你們一個個庸碌無為,還要靠他人來振臂一呼,所圖不過王侯將相寧有種,我看不起你們,難道有錯不成?

那群人怒了,感覺自己受到了侮辱,在江湖中放話,要取劉去疾腦袋祭旗。

於是忠臣義士,叛將賊子,全天下都在通緝劉去疾。

而只有很少的人才知道,劉去疾身中劇毒,本就已經活不過三個月。

王侯將相,功名利祿,都不是他出手的理由。

人們只知道劉去疾身邊還有個姑娘,清清冷冷,笑起來如月宮仙娥,竟然在這種時候還不離不棄。

姑娘叫陳小八,有人勸姑娘離開劉去疾,姑娘說,對滿目瘡痍,所有人手足無措,劉去疾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我覺得他很好。

有人就說,你跟著他,會死的很慘,你這麼美,還可能生不如死,你懂我的意思。

姑娘笑了笑,說我青樓歌女,什麼沒見過,生生死死,有什麼重要?

這人嘆了口氣,說劉去疾,你有一個好姑娘。

劉去疾笑了,說這可不是我的姑娘,她是韓萬里的前女友,韓萬里死了,她跟我走一程而已。

來人名叫范停雲,在湖心亭與二人對飲。

范停雲放下酒杯,唏噓道:「人皆欲殺,我獨憐才,劉去疾如果你安分一點,我有辦法替你解毒。」

劉去疾笑了,說不如等我殺進皇宮,活著出來,你再替我解毒不遲,否則你醫術這麼高,浪費很可恥的。

姑娘在旁對景飲酒說,與其替他解毒,不如為我買酒,黃金白璧買歌笑,我為公子舞一曲如何?

范停雲看看劉去疾,又看看陳小八,笑得很愁苦,像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湖面上吹來清冷的風,范停雲還在做著努力,「我知道,你是想為韓萬里報仇,想為北伐的弟兄們報仇。皇上阻止北伐,一心和談,雖然有所不妥,但如果你真的殺了天子,還不是親者痛,仇者快?」

劉去疾看傻逼一樣看著范停雲,說你智障嗎,我的仇者就是皇上啊。

范停云:……

姑娘撲哧一聲笑出來,宛如湖面之上盛開朵朵蓮花,接天映日,蒼茫山水盡皆失色。

范停雲放下酒杯,說哥們你別這樣,韃子長驅直入,還不如等個改變皇帝的機會。當年都在同一個軍營里睡過,你是了解我的,我真想阻止你,你成不了事。

姑娘說,你不用勸他,他不會聽的。

劉去疾補充道:「或許三杯兩盞酒後,你反而會聽我的。」

范停云:???

那天落日熔金時分,壺中酒干,暮雲四合,三個人在亭中對坐。

范停雲神色變換不斷,良久,終於狠狠拍了下桌子。

「好,我信你一次!」

范停雲開始幫劉去疾謀劃如何刺殺皇帝,從軍的時候,范停雲就是軍師祭酒,出謀劃策,決勝千里。

但這一次的籌謀特別艱難,所能依靠的只有劉去疾一把長劍。

范停雲嘆了口氣,說朝中還有人主戰,我試試能不能騙幾個盟友,如果局勢一旦失控,我做鬼也不會放過你。

劉去疾在旁邊嘻嘻笑著,說你放心,事情總要有人去做。

不久之後,范停雲成功將劉去疾安插進宮裡,禁軍龍驤營的侍衛統領岳珂睜一隻眼閉只一眼放行了。

那天,倆人在宮中喝酒,月色清寂,姑娘有了興緻,準備獻舞一曲。

范停雲看著姑娘婀娜的身姿,不由搖了搖頭,說老劉啊,我發現我真的老了,你想要做的事情,年輕時孤身從軍的我一定也做得出來,但現在不行了。

劉去疾笑著罵,說滾犢子,那是因為你還有命,像我一樣只剩三個月性命,你也能做。

范停雲搖搖頭,雙目望著虛空,說不會的,我不會刺殺皇帝,更想不到刺殺皇帝只為了做做樣子。

幾天前,劉去疾對范停雲說,其實刺殺皇帝未必要真的達成目的,我是想讓皇帝知道,在他的頭頂上還懸著把劍。如果律法制裁不了他,兵戈影響不到他,這個世界上還有個俠客。

能十步一殺。

范停雲喝了口酒,對起舞翩翩的姑娘低低唱道:「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余幾?」

劉去疾跟著唱和,低聲說,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這一句二人齊唱,相視一笑,舉杯對酌,宮外明月映襯處,淮山隱隱聽天鳴。

范停雲開始四處走動起來,計劃一步步落實,他鼓動三寸之舌,躋身當朝大將軍的幕僚團隊,繼而布置出個可怕的局面。

京城搬空,任由叛軍攻城,叛軍不過是拿起鋤頭的農民和想要功名權位的野心家。

那麼京城到手,軍隊必然散漫起來,朝廷要做的不是一點點征繳,那會操練出一批精兵,沒有意義。

將軍聽了。

而范停雲又將這一切告訴了叛軍首領,讓叛軍首領在京城人馬撤離的時候,伏擊皇帝。

「那是你唯一出手刺殺的機會,你要抓住。」

范停雲定定看著劉去疾,劉去疾正躺在樹上,仰頭飲酒。

姑娘在樹下,彷彿對身遭一切都漠不關心,眼中閃爍的光,都是對劉去疾的意氣相投。

范停雲忍不住了,說老劉你給我句實話,你到底準備怎麼做,我信你歸信你,但你不會故意製造機會讓叛軍殺了皇帝吧?

劉去疾一揮手,說我是那樣的人嗎?

范停雲鬆了口氣。

劉去疾說,我會親手殺了他的。

范停云:……

范停雲說,你那晚明明答應我不殺他的!

劉去疾頓了頓道:「哦,我騙你的。」

范停雲瞪大了眼睛,一躍而起,劈頭蓋臉就要砸向劉去疾。

然後打到了劉去疾的膝蓋。

劉去疾咧嘴一笑,說小雲吶,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你給他一個改過的機會,誰給死去的弟兄一個改過機會?

范停雲滿是悲憤,說那你呢,北定中原是當年我們所有人的夢想,如今你殺了皇帝,天下大亂,不知會死多少無辜,你擔當得起?

劉去疾說,難道因為殺了皇帝,事情會鬧大,皇帝犯錯,就再不能殺嗎?

劉去疾盯著范停雲道:「如果皇帝有這樣的免死金牌,任俠十步一殺,又有什麼意義?」

范停雲沉默下來,姑娘在旁眨眨眼,很好奇他接下來會怎麼做。

范停雲退了兩步,搖著頭,說我跟你不同,我讀過幾本書,腦子裡想的是致君父為堯舜,他犯下罪過我要幫他改正罪過,我是不會讓你殺他的。

殺了他,生靈塗炭。

劉去疾說,哦,其實並不會。

范停云:???

劉去疾說,我之前把你的計劃告訴岳珂了,他會出城剿匪,順便收下我這個刺客的腦袋。那樣的話他不僅有平叛之功,說不準還能再重新輔佐個皇帝,成為託孤大臣,你說他會不會這麼干?

范停云:……你這麼棒棒,還要我幹什麼,來來來,刀你拿好,殺了我得了。

劉去疾笑了,說我殺你做什麼,韓萬里我都沒殺。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余幾?

劉去疾翻身而下,沖姑娘笑道:「你看好小雲,我如果回得來咱們去燕地賞月飲酒,我若是回不來,你就陪小雲玩幾天。」

姑娘撇了撇嘴,說我能不能不陪他,他太無聊了。

范停云:……

當狼煙起時,劉去疾已經混到皇帝身邊。

岳珂不知什麼時候會到,叛軍卻已經不要命般殺向皇帝,皇帝倉皇,驚恐,不知所措。

皇帝大喊著,能擊退叛軍者,賞千金,封萬戶侯!

重賞之下,未有勇夫,這是叛軍唯一的機會,不要命般沖向皇帝。

刀光一閃,劉去疾拔刀。

如青山聳立,亘古已存,劉去疾拔刀站在皇帝身前,刀光揮灑如匹練,鮮血濺滿長空。

叛軍的血。

劉去疾一夫當關,站在皇帝身前,竟然再無叛軍能進一步。

叛軍很拚命,這是他們最後的機會,不成就可能會死。

劉去疾不要命,成與不成,他都註定會死。

所以刀出如狂,狂歌痛飲,飛揚跋扈!

縱橫間,劉去疾還有餘力指揮兵馬,切割叛軍,再過幾刻甚至能一舉擊潰。

皇帝大喜過望,說你叫什麼名字,大將之材,朕必將重用!

劉去疾回頭一笑,說本人劉去疾,要斬你龍頭的那個劉去疾。

天地間有難言的寂靜,空氣中的殺氣與血腥凝固下來,皇帝錯愕,呆若木雞。

叛軍首領率先反應過來,大聲吼叫著,說你這是什麼意思,你告訴我這究竟是個什麼意思!

劉去疾笑著,遙遙沖叛軍首領喊話,說你不服?不服憋著。

首領氣憤,悲憤,暴怒下令,不顧一切要殺死劉去疾。

首領說,你個反覆小人,說話不算話,老子今天先殺了你,再殺狗皇帝!

劉去疾說,你哪裡見到我反覆無常?

「只是我不能讓你殺了皇帝,你殺皇帝,你當皇帝,那這個世道還會像從前那樣輪迴,昏君仍舊會無所畏懼,以一人之心奪萬民之心,那不行。」

「我要讓天下人都知道,要讓前前後後的皇帝們聽清楚,他們頭上始終懸著一把劍。」

那是殺不盡的俠氣,仗劍平生了恩仇。

劉去疾揮刀,叛軍敗局已定,皇帝卻更加膽寒,他指揮著身邊的侍衛,讓他們攔住劉去疾,還是賞千金,還是封萬戶侯。

北風忽起,狂沙遍地。

有歌聲響起在風沙里,刀光掩映,隱約聽見是「回首叫,雲飛風起」。

那個高聲喊著賞千金,封萬戶侯的人,在眾目睽睽之下,身首異處,大好頭顱高揚上天。

這個時代從來不缺名將,從來不缺浴血拚殺的漢子,卻只能彼此刀槍相向。

劉去疾說,我死之後,希望你們能北定中原,在我墳頭敬一杯酒。

叛軍也好,侍衛們也罷,看著風沙之中的劉去疾,忽然有自慚形愧之感。

那種感覺來的還不夠強烈,不遠處就已經有馬蹄聲響起。

岳珂終於來了,刻意姍姍來遲,收拾殘局,他就是唯一的贏家。

劉去疾動了。

劉去疾提著刀,帶著笑,對叛軍和侍衛們說,借過一下,本人還要去提刀殺人。

叛軍首領目瞪口呆,說你要去殺岳珂?

劉去疾笑著點頭,說對啊,這傢伙卑鄙,卑劣,無恥小賊,雖然我早就算準了他會這樣干,但他真的做了,他就該死。

首領說,你他媽瞎嘛,你帶著幾千兵馬,你一句該死他就會死?

劉去疾說,這個時代還有俠客,那麼所有卑劣的,陰暗的,背信棄義,投機上位的小人,就都註定滅亡。

首領瞠目,而他大聲笑著,唱那曲未完的歌。

歌曰: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有刀光橫亘,縱橫捭闔斬盡人間花落。

完。

賀新郎·甚矣吾衰矣——辛棄疾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里。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所謂俠者,以鋤強扶弱為己任,以熱血悲心為胸懷。其人可向世間一切弱小低頭,獨不能向任何強權、強力屈膝。」

——馬舸 《傲君刀》

傲君刀-第四章 神宮:

朱棣煩惱道:「朕一生只有兩大隱憂:一者蒙寇未滅,將來必害朕子孫;二者所謂江湖之上,多凶邪之徒,都存了亂典逞志的賊心。朕死後太子懦弱,久則必生不善。你為何不體諒朕心,幫朕去此毒瘤?」

任九重正色道:「江湖上亦有真俠真義,陛下豈可一概而論?」

朱棣冷笑道:「什麼江湖?不過二三跳梁,偽俠義之名,行險造禍罷了。你還不醒悟,後果不堪設想了!」

任九重濃眉一軒,忽又笑道:「陛下真是一點沒變,還是當年逼我就範時的腔調。我也回復陛下:任九重心如太岳,仍是不能轉移。」

朱棣聞言大怒,想了一想,卻終未發作。

二人互不相望,直過了一盞茶的光景,才聽朱棣道:「當年朕囚了你父母妻兒,卻沒有薄待他們。令尊令堂故去時,也都厚葬盡儀,可惜你無法盡孝了。朕如今還是不明白:當初朕方一得國,即邀你趕去應天,原只盼你在眾多江湖人物面前,向朕屈膝獻刀,藉以壓服諸多草莽的邪志,也就罷了。誰想你竟說出那番話來,令朕當眾出醜。朕一氣之下,才以你家人為質,令你到京畿一帶乞食。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朕實在有些累了,想來你也累了吧?朕還是想問問:你是因朕得國不正,才不肯屈膝獻刀么?」任九重微微搖頭。

朱棣道:「那是因朕滅了方孝孺的十族,連學生、朋友也不放過,你便視朕為暴君了?」

任九重聽了這話,不禁失笑道:「我早認陛下為雄主,那些事也不算什麼。可惜陛下二十餘年想著任某,卻還是不懂我究竟為了什麼,我說出來就更沒趣了。我也有句話要問陛下:為何老抓住江湖不放?難道江湖中人,真能動搖陛下的江山么?」

朱棣聞言,也笑了起來,說道:「這就是小兒之見了!草莽之士既無恆產,哪有恆心?稍有風吹草動,即敢鋌而走險。朕本側妃所生,朕母寒門之婦,素為太祖所輕。朕四歲時,即在太祖營中與諸軍士玩耍,可說最識彼等之肺腑。此輩勇毅果敢者,多為江湖任俠捨命之徒。太祖用之,竟能將元人逐出華夏,登基稱帝;若有人擅於蠱惑,焉知不能攪亂國朝?朕聞蓮教及拜火教諸逆,已暗中廣聚勢力,只待朕死,便要興風作浪。難道你一點都不知么?」

任九重道:「陛下所慮雖有道理,但我心中的江湖,絕非作亂的淵藪。那裡面有真俠真義,至性至情,更有大痴大真。陛下高高在上,只是看不到罷了。」

朱棣冷下臉道:「你一味與朕說俠,難道俠就不是朕的赤子?不是朕的臣民?王土之上,難道不依大明的法度,卻要照著你們的規矩,自成一系么?」

任九重道:「俠的規矩,只是血性天良。陛下果為堯舜之君,四海再無孤寒,也無不平,俠光自然泯滅。可惜千百年來,百姓皆啼飢號寒,而君門萬里,何能仰述?我只恨俠光微弱,不能救萬民於水火。」

朱棣聽了,勃然變色道:「你這是大言欺君了!照你說來,區區江湖俠義,竟可與朕分庭抗禮了!」

任九重色不稍改,說道:「我還是當年那句話:朝廷就是朝廷,江湖就是江湖。陛下以法,我等以心,同為匡世濟民,何以非鬧到水火不容呢?」

朱棣大怒道:「你可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只要一句話,即可滅你江湖!」

任九重傲笑道:「這話陛下當年也說過。任某要了這些年飯,仍覺王土之上,遍布俠光。」

朱棣怒極,忽沖殿外叫道:「你們都滾進來!」

聲音傳出,十幾人魚貫而入。當先一人白須白眉,竟是少林方丈智賢,後面跟著武當玄一以及十幾派的掌門,個個面色發白,顯已聽到二人談話,進來後皆伏拜在地。

朱棣眼望眾人,怒氣衝天道:「你們說給朕聽!普天之下,可以有人借俠義的名號,便無視朕躬么?可以有人借江湖的殘旗,便與朝廷對峙么?你們快說!」眾人聞言,直如萬均壓頂,都以頭碰地道:「陛下息怒。俠光再熾,也不及陛下的天威;江湖再大,也存於王土之內。陛下乃域中四大之一,塵寰萬類,皆受陛下的恩澤。」

朱棣猶未止怒,說道:「此人與朕相持二十多年,只為給江湖守著體面。你等在朕面前,有什麼體面可言?朕叫你們去死,你們誰敢偷生?朕叫江湖絕滅,你們誰敢稱俠?朕夢中囈語,也是聖音,你們敢不聽么!」說話間面泛潮紅,忽覺頭暈目眩,一頭栽在枕上。眾人見他如此盛怒,話也不敢說了,只是叩頭如搗蒜。

忽聽任九重嘆道:「陛下這番話,真令我悵然若失。任某再說一遍:我絕非為江湖守什麼體面。尤其見了今日這等場面,更令我不屑為之了。陛下信也好,不信也罷,我再不自辯了。」

朱棣又添新火,強撐起身道:「你不為此事,莫非故意犯上邀譽?你手上有刀,儘管做來!朕聽說這口刀大有名頭,人都叫它『傲君刀』。君父也是可以傲的么?你索性換個招牌,叫它『弒君刀』好了!」眾人聽了這話,無不大抖起來,驟感自家命懸一線,今夜已是死期!

只聽朱棣又道:「你與朕打擂二十年,卻不說到底為了什麼。朕問問旁人,看他們是否懂你的貞心烈志。智賢,你說他究竟為了什麼!」智賢低宣佛號,合掌道:「我佛家只講三步功夫:一曰看破,二曰放下,三曰自在。陛下所問,恕老衲愚鈍不知。」

朱棣冷笑道:「世人耗費錢財,只為爾等身居廣廈,龜縮避世么?朕一定要你說!」

智賢佛號又起,神情肅穆道:「陛下一定要老衲講,老衲又怎敢不說?其實陛下也知道原因的,何必非讓老衲說出來?」

朱棣見他竟敢出言頂撞,拍榻道:「你快說!朕急欲知之!」

智賢忽露莊嚴之情,說道:「所謂俠者,以鋤強扶弱為己任,以熱血悲心為胸懷。其人可向世間一切弱小低頭,獨不能向任何強權、強力屈膝。如反其道而行之,則萬古俠光盡滅,江湖永世黑暗,無復光明。老衲雖然迂拙,青燈古佛之下,也漸漸明白何為真正的俠義精神。果真俠真義者,不啻世間行動之佛,我釋家子弟,也遠不及他的。」此一番話說出,眾人無不動容,眼眶盡都潮濕。

最後,還是向大家推薦下馬舸的小說~據說他已經封筆了,但願不是真的::&>_&<::


忽聽十餘丈外屋頂上一人縱聲長笑,跟著錚錚兩聲大響,金鐵交鳴,正是金輪法王到了。


郭靖臉色微變,順手一拉黃蓉,想將她藏於自己身後。黃蓉低聲道:「靖哥哥,襄陽城要緊,還是你我的情愛要緊?是你身子要緊,還是我的身子要緊?」


郭靖放開了黃蓉的手,說道:「對,國事為重!」黃蓉取出竹棒,攔在門口,心想自己適才與小龍女所說的那番話,她尚未轉告楊過,不知他要出手禦敵,還是要乘人之危,既報私仇、又取解藥?此人心性浮動,善惡難知,如真反戈相向,那便大事去矣,是以雖然橫棒守在門口,眼光卻望著楊過。


郭靖夫婦適才短短對答的兩句話,聽在楊過耳中,卻宛如轟天霹靂般驚心動魄。他決意相助郭靖,也只是為他大仁大義所感,還是一死以報的想法,此時突聽到「國事為重」四字,又記起郭靖日前在襄陽城外所說「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那幾句話,心胸間斗然開朗,眼見他夫妻倆相互情義深重,然而臨到危難之際,處處以國為先,自己卻念念不忘父仇私怨、念念不忘與小龍女兩人的情愛,幾時有一分想到國家大事?有一分想到天下百姓的疾苦?相形之下,真是卑鄙極了。


霎時之間,幼時黃蓉在桃花島上教他,那些「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語句,在腦海間變得清晰異常,不由得又是汗顏無地,又是志氣高昂。眼見強敵來襲,生死存亡系乎一線,許多平時從來沒想到、從來不理會的念頭,這時突然間領悟得透徹無比。他心志一高,似乎全身都高大起來,臉上神采煥發,宛似換了一個人一般。


他心中所轉念頭雖多,其實只是一瞬間之事。黃蓉見他臉色自迷惘而羞愧,自激動而凝定,卻不知他所思何事,忽聽他低聲道:「你放心!」一聲清嘯,拔出君子劍搶到門口。


金輪法王雙手各執一輪,站在屋頂邊上,笑道:「楊兄弟,你東歪西倒,朝三暮四,成了反覆小人,這滋味可好得很啊?」


若在昔日,楊過聽了此言定然大怒,但此時他思路澄澈,心境清明,暗道:「你這話說得不錯,時至今日,我心意方堅。此後活到一百歲也好,再活一個時辰也好,我是永遠不會反覆的了。」

---------金庸《神鵰俠侶》第二十二回

楊過天生繼承了乃父的三分憊懶,七分無賴。出場之時,確實只是個無父無母、是非不分、只看誰對他好的小混混。

桃花島上受欺負是一劫;

重陽宮裡遭凌辱是一劫;

孫婆婆去世是一劫;

古墓學藝暗生情愫是一劫;

流落江湖是一劫;

天下英雄反對是一劫;

小龍女離開是一劫;

得知郭靖是殺父仇人是一劫;

絕情谷小龍女嫁人是一劫;

中毒垂死是一劫;

金庸小說中,確實沒有比他更慘的男主了。(狄雲傻人傻福,令狐沖有任盈盈倒貼,這兩個比起楊過半生顛簸受盡委屈凌辱滋味,差的遠了)

而正是這一次次劫難,才把那個輕狂無賴的少年變成了日後的神鵰大俠,其中最重要的臨門一腳,便是此刻。

言傳不如身教,他心中其實早就隱隱有了念頭,「我爹可能遠遠比不上郭伯伯」。他恨郭靖殺他父親,卻又實實在在是仰望著郭靖背影長大的。而到了這危機時刻,千鈞一髮之際,他終於找到了自己的道路。

因為郭靖用自己的言行一次次告訴了他,什麼才是「俠」。

至於為什麼我想起來這一段。

其實是看完大魚海棠之後

就忍不住想了起來

簡直是啪啪地打「對錯是別人的,做自己喜歡的就好」這種爺爺教孫女的臉……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陰房闐鬼火,春院閉天黑。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癘自辟易。

嗟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老外的騎士守則,我覺得可以套用一下

———————————————————

謙恭,正直,憐憫,英勇,公正,犧牲,榮譽,靈魂!

  強敵當前,不畏不懼,果敢忠義,無愧上帝,忠耿正直,寧死不屈,保護弱者,無違天理!

  我發誓善待弱者

  我發誓勇敢地對抗強暴

  我發誓抗擊一切錯誤

  我發誓為手無寸鐵的人戰鬥

  我發誓幫助任何向我求助的人

  我發誓不傷害任何婦人

  我發誓幫助我的兄弟騎士

  我發誓真誠地對待我的朋友

  我發誓將對所愛至死不渝


不混淆是非,不辜負情義,不屑於名利。

不明是非,容易成魔頭

負人情義,那就是小人

貪圖名利,被束縛於俗物,能稱俠?


為了不能作戰的人而戰,為了曾經付出的人而付出


想了想還是匿名

我們家老爺子 一輩子沒有撈下萬貫家財 青壯年時期高朋滿座 後來沒落 但是一直自我感覺特別良好 對家庭來講 干過很多操蛋的事情 但是我卻一直拿他當做偶像 我母親 一輩子跟他死心塌地

他年輕的時候 有一個把兄弟殺了人 過激殺人 進去了 他告訴那個兄弟 從此你母親就是我母親 十年時間 真的把兄弟的母親當親媽對待 連他們家蓋房子都是我父親帶著人蓋的 後來那個把兄弟出獄了 沒有道謝 帶著老娘 賣了房子 走了 再也不和我們家老爺子來往了

所有人都和我父親說 這個人真是忘恩負義 包括我母親也這麼和我父親說 但是我父親說 人家出來了 不過想從新開始 我照顧他又不是為了回報 從此再有人談這個事 他也不過付之一笑

若干年後 那個把兄弟的母親去世 通知我父親去 很多人都說他不應該去 但是父親還是去了 幫著那個人操持葬禮

俠在民間 義字無邊


寧在直中取,莫向曲中求。


俠,從字形上來看,庇護他人,給人依靠。

圖片來自網路。


謝邀。

企圖行俠仗義,替天行道的人,希望用私力去懲戒和救濟。

不算中二的話,俠所做的事,其實就是國家刑法要做的事。有時候國家太不給力,所以人民會寄希望於俠,一旦國家真正做到了正義和高效,俠就趨於湮滅。

俠的生活讓我們嚮往,但實際上是一種偏封建時代的精神(這個封建精神指商周時代,秦漢時期還有,三國以後就越來越少了)。呂思勉評價:

封建時代,統治者階級的精神,最緊要的有兩種:一是武勇,一是不好利。惟不好利,故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惟能武勇,故威武不能屈。這是其所以能高居民上,維持其治者階級的地位的原因。在當時原非幸致。然而這種精神,也不是從天降,從地出;或者如觀念論者所說,在上者教化好,就可以致之的。人總是隨著環境變遷的。假使人而不能隨著環境變遷,則亦不能制馭環境,而為萬物之靈了。在封建主義全盛時,統治階級因其靠武力得來的地位的優勝,不但衣食無憂,且其生活,總較被治的人為優裕,自然可以不言利。講到武勇,則因前此及其當時,他們的生命,是靠體力維持的,取之於自然界者如田獵。取之於人者,則為戰爭和掠奪。自能養成其不怕死不怕苦痛的精神。到武力掠奪,懸為厲禁,被治者的生活,反較治者為優裕;人類維持生活最好的方法,不是靠體力取之於自然界,或奪之於團體之外,而反是靠智力以剝削團體以內的人;則環境大變了。統治階級的精神,如何能不隨之轉變呢?於是滔滔不可挽了。在當時,中堅階層的人,因其性之所近,分為兩派:近乎文者則為儒,近乎武者則為俠。古書多以儒俠並稱,亦以儒墨並稱,可見墨即是俠。儒和俠,不是孔墨所創造的兩種團體,倒是孔墨就社會上固有的兩種階級加以教化,加以改良的。在孔墨當日,何嘗不想把這兩個階級振興起來,使之成為國家社會的中堅?然而滔滔者終於不可挽了。儒者只成為「貪飲食,惰作務」之徒。見《墨子·非儒篇》。俠者則成為「盜跖之居民間者」。《史記·遊俠列傳》。質而言之,儒者都是現在志在衣食,大些則志在富貴的讀書人。俠者則成為現在上海所謂白相人了。我們不否認,有少數不是這樣的人,然而少數總只是少數。這其原理,因為在生物學上,人,大多數總是中庸的,而特別的好,和特別的壞,同為反常的現象。所以我們贊成改良制度,使大多數的中人,都可以做好人;不贊成認現社會的制度為天經地義,責成人在現制度之下做好人,陳義雖高,終成夢想。直到漢代,想維持此等階級精神,以為國家社會的中堅的,還不乏其人。試看賈誼《陳政事疏》所說聖人有金城之義,董仲舒對策說食祿之家不該與民爭利一段,均見《漢書》本傳。便可見其大概。確實,漢朝亦還有此種人。如蓋寬饒,「剛直高節,志在奉公。」兒子步行戍邊,專務舉發在位者的弊竇,又好犯顏直諫,這確是文臣的好模範。又如李廣,終身除射箭外無他嗜好,絕不言利,而於封侯之賞,卻看得很重。廣為衛青所陷害而死,他的兒子敢,因此射傷衛青,又給霍去病殺掉,漢武帝都因其為外戚之故而為之諱,然李廣的孫兒子陵,仍願為武帝效忠。他敢以步卒五千,深入匈奴。而且「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與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見《漢書·司馬遷傳》遷報任安書。這真是一個武士的好模範。還有那奮不顧身,立功絕域的傅介子、常惠、陳湯、班超等,亦都是這一種人。然而滔滔者終於不可挽了。在漢代,此等人已如鳳毛麟角,魏晉以後,遂絕跡不可復見。豈無好人?然更不以封建時代忠臣和武士的性質出現了。過去者已去,如死灰之不可復燃。後人談起這種封建時代的精神來,總覺得不勝惋惜。然而無足惜也。這實在不是什麼好東西。當時文臣的見解,已不免於偏狹。武人則更其要不得。譬如李廣,因閑居之時,灞陵尉得罪了他,如灞陵尉之意,真在於奉公守法,而不是有意與他為難,還不能算得罪他,而且是個好尉。到再起時,就請尉與俱,至軍而斬之,這算什麼行為?他做隴西太守時,詐殺降羌800餘人,豈非武士的恥辱?至於一班出使外國之徒,利於所帶的物品,可以乾沒;還好帶私貨推銷;因此爭求奉使。到出使之後,又有許多粗魯的行為,訛詐的舉動,以致為國生事,引起兵端,見《史記·大宛列傳》。這真是所謂浪人,真是要不得的東西。中國幸而這種人少,要是多,所引起的外患,怕還不止五胡之亂。


英雄志里一段,寫的很好。


俠,一個人,一個夾字。

很多人都是夾著尾巴做人罷了。

而俠,就是一個人再也不夾著尾巴唯唯諾諾了。

就是一個人突然有了對抗不公的勇氣。

但同時,由於這種對抗。

俠會把自己的出路堵得越來越小。

自己在夾縫中求生存。

這就是俠。

不願意夾著尾巴做人,哪怕自己因此要在夾縫中求生存的人。


瀉藥

俠我覺得和君子可以對應

君子是文人中的俠

俠是武者中的君子


非匹夫之勇,無婦人之仁。其心正直,常懷悲憫。熱愛生靈,一視同仁。排除裹挾,深思熟慮。不做簡單道德判斷,胸懷寬廣能容萬物。於死有懼,卻無後悔。



俠,人字邊,右邊一個夾字,意思是,夾著尾巴做人。__白敬琪


凡你我俠義做事,不要聲張,總要機密,能夠隱諱,寧可不露本來面目,只要剪惡除強、扶危濟困就是了。」(《三俠五義》第六十回)


一片笑聲中,聽得天絕僧淡然道:「原來如此。只是道長口中的俠客,與貧僧所知略有不同。」不孤子嗤了一聲,冷冷地道:「那照老弟說來,俠客該是什麼樣子?」

天絕僧道:「貧僧生平所知的俠客,是一群執迷於恩仇的人。你若幫助過他,他至死都不忘恩情,可同樣的,你若害了他、殺了他的親人,他便會不計一切代價,死也要你償命。」

不孤子笑道:「老弟啊,你口中的俠客便是我啊,卻有什麼不同呢?」

天絕僧淡淡地道:「用心不同。」眾人蹙眉道:「用心?」

天絕僧點了點頭,道:「殺人不過頭點地。畢竟死者死矣,無論怎麼殘殺仇家,卻永遠無法讓死者復生,縱使報仇得手,卻又能改變什麼?是以貧僧所知的俠客復仇,用心本就不在殺人。而是在於貫徹公道的是非。」不孤子大吃一驚,顫聲道:「公道的是非?」

天絕僧頷首道:「正是。人死不能復生,然而天下的公道卻不能死。所以俠客復仇時必然不忘自己的良知,無論結果如何,他們也不會背叛起初下海的志向。否則心中的公道已死,又何必再奢談天下人的是是非非?」

眾人聽了這話,都是微微一凜,各自思索天絕僧的話意。

武林中人快意恩仇,動輒殺人全家,手段殘忍,猶覺不足。然而細問這些人報仇的用意,卻往往道不出個所以然來。說到底,其實這些人復仇的動心,都在於泄憤而已,徒令雙方子孫冤冤相報,永無休止的一日。

大俠不同。大俠復仇,用心本就不在殺人,而是要貫徹公道的是非。正因動心如此,他們的報仇之路總是崎嶇坎坷,種種良心教條,將他們緊緊捆縛。然而復仇之路越是艱辛,天下越是側目,到得身死殉道、而公道猶不能雪的那一刻,每每上震朝廷、下動萬民,足使天地哭而鬼神泣、亂臣忌而賊子驚,那氣勢便如聖光降臨,足以一舉撼動整個天下。

大俠之仇,是謂「國讎」。眾人身心俱醉,遙想著大俠的風骨點滴,都不禁為之動容。

天絕僧道:「諸位施主,崔老英雄或許救了一個壞人,但他並未做錯事。他的所作所為,全都本於做人的良知,縱使外人以刀劍相逼,他也不曾改變初衷。在貧僧眼中,他實乃頂天立地的俠義中人,足稱「國之大俠」而無愧。」

天絕僧說法已畢,眾人盡皆合十。只聽不孤子長歎一聲,拱手道:「慚愧了,慚愧了,老道活了七十多歲,見識卻還比不上你一個小老弟,一把年紀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隆慶天下


究其本意,俠是遊離於制度之外的士人,換成現代政治語言,那就是小布爾喬亞和小知識分子中的無政府主義者。


其實,文學作品裡的俠,大都是武俠。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有實力用拳頭打破既定的規則與束縛,為身處低微的群眾反抗所見不平之事。

是俠的一種體現。

在金庸的小說里,經歷了幾個很明顯的階段:儒俠,道俠,反俠。

而我們的人生對於俠的理解,也大抵經歷這三個階段。

我們從小接觸的價值體系,所受的教育,敬佩的文學塑造的人物,都提倡幫扶弱者,不懼強權,是為了平衡。

步入壯年,對世事有了些許見解,對社會有了正反兩面的認知,明白了個體的局限性和主管認知的偏差,開始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與洒脫,或者是物質上的相對舒適,對於為國為民這樣的偉大目標,開始有了更清楚的理解。

等到看遍人情冷暖,閱盡紅塵滄桑的年紀,也許不再執著的追求,也許放棄從小堅持的理想,甚至在心裡反對幼年對於正義與抗爭的認知。

但是啊,還未到步履蹣跚的耄耋之年,為什麼要讓自己的精神步入惹人可憐的蒼老之態?

我們希望這個世界少了欺凌,少了不公,少了惡意,我們願意站出來,我們願意改變世界。

有一首詩,是沒有俠的世界的樣子:

起初,他們追殺共產主義者,我不是共產主義者,我不說話;

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我不是猶太人,我不說話;

後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我不是工會成員,我不說話;

此後,他們追殺天主教徒,我是新教徒,我不說話;

最後,他們奔我而來,再也沒有人站出來為我說話了。


俠就是堅持自己本心,在這浮躁的社會有自己原則的人,敢於為了心中那份堅持做令我們砸舌的事情


雖千萬人,吾往矣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而國局動亂,世人不安,祿蠹當道,俠濟民於水火,儒濟世於亂政。


俠就是以武犯禁快意恩仇的性情,那種恣意人生無拘無束的觀念。

很多人都用金庸的觀點來解釋。其實金庸是多此一舉,郭靖在襄陽說出【國事為重】四個字來,這個性格行為有專屬的名詞:義。

郭靖的言行,叫做【義薄雲天】。

有現成的詞兒不用,非得扯到俠上去,還弄出個俠之大者來……也是閑的。


瀉藥,既然是說我的理解,就不玩名詞解釋了。

先說一句,題主舉得那些例子都算不上俠。

水滸里,除了魯大師之外,一百零七個全是二百五。

先秦時代,墨翟大概算是一個俠客。

7.17日修改

當俠,自然應該是首先助人為樂的。

在此前提下,首先應當是「無私」。

《陸小鳳》里有這麼兩段:

「他自己的事情他當然很糊塗,因為他根本沒為自己考慮過。」

「他看著那些孩子吃糖吃得開心,比自己吃了三百斤糖還開心。」

這即是最簡單的註解。

在助人為樂的時候,並不考慮自己的得失,而以他人的快樂為快樂。

很多人倒是不反對助人,但是幫助別人的時候,想到的卻是自己的得失。

名利雙收、財色兼收最好是四大皆收,一旦收不到就不願助人了。

我呵呵。

(當年我中二的時候呢,總喜歡「思考」一些奇特的問題,比如說辯證本身是辯證的么?

實踐檢驗真理這句話怎麼檢驗的?唯物主義這個觀念是不是唯心的?都物質與意識分離了還能叫唯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句話是具體的么?

後來長大了才知道,說好聽點叫文字遊戲的一種,說難聽點就是矯情抬杠,連說相聲的砸掛抖包袱都很少用的。保安問從哪來到哪去幹啥的,本來很直白,非說這個是哲學問題,那叫閑的,不是賢的。

好,不再扯遠了,回到本題,我這段已經寫了以他人的快樂為快樂,後面也謝了名利、財色,意思寫的很清楚了,沒有特別的歧義和難懂的地方,非扯上啥追求無私算不算自私這種話,只有三種比較大的可能:1.不仔細看答案,甚至也沒興趣仔細看,只是隨手寫個回復怒刷一波存在感,如果是這樣,我解釋過了,也不再貼一遍來個重說三。也就別再往下看了,另外兩種我寫在最下面。)

在無私的之後,其次是「有道」,這當然不是詞典或翻譯。

《拳頭》里小馬說過:「這是我的規矩。」

深入下去,可能包括相對完整的道德體系,以及邏輯統一的認識與行為,

分析起來可能要有數萬字,簡而言之就是

「有所不為,有所必為」。而且要「知道為何要不為或必為」、「能夠盡量的推斷知道有所為和所有不為的結果」,在做一件事的時候要對這個行為盡量的能夠了解,而不是傻傻的偏執的去做。狷狂並不與俠義衝突,但是愚昧與盲從才是。

最後,在前兩項的基礎上,就是「承擔責任」。

就算做到前兩點,也因為個人的局限性未必能獲得預期的後果。

但是「錯就要人,打就要站」。

《邊城浪子》里的一段:「你殺錯了一個人,就再也沒資格問別人為何殺你。」

有錯就要認錯、道歉、反省,要盡量彌補以及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達到上面三點大概就是俠的標準了。

總結下就是:某種精神疾病等級的利他主義以及高智商、高知識支持下的知行合一。

算是基本要求。

(未完待續)

(2. 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還停留在中二期,那不好意思,我沒時間和精力教人從中二期上升到大二期,祝玩得開心。3. 就是找茬抬杠的,我不接著抬,祝自己抬得開心。)


所謂言必行,行必果,己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阨困,千里誦義者也。荀悅曰,立氣齊,作威福,結私交,以立強於世者,謂之遊俠。——《史記·遊俠傳》以上是司馬遷給俠的定義。

我更喜歡這一句:俠以武亂禁,儒以文亂法。

俠就是有能力破壞法禁的個人武力,俠如果成了組織就是土匪,如梁山、瓦崗寨。相對的儒有了組織就是黨派。

後人對俠的美化主要源於對無能政府的不滿,由於法禁的加強,當代已無俠和儒的生存空間。


受邀而來。

金庸老先生說過,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從更廣闊的視角來看,俠之大者,拯救生命。(而不止是拯救人類)

武俠小說我看的較少,武俠漫畫下載下來,我也僅是研究其線稿繪畫。

但我覺得,俠,一定是正義的。


謝邀。

在當今,憑良心做事,碰到事不為自己的軟弱找任何借口我覺得就算是俠了


俠,在我看來就是為了增加或維護他人利益(或團體利益、國家利益),而損失自身利益,稱之為俠。

簡單的說,就是要損己利人。

而 損人利己,損人不利己不損己,一般被認為是惡,是俠的反義。

損人損己,現在被稱為雙輸,就是大家一起輸,很多戰爭的結果就是雙輸。

而利人利己,現在被稱為雙贏,可以說是經濟學上的最佳解,比如在國家危難之際,企業家為自己的國家生產武器,只賺取極低利潤,可以說是企業家與祖國雙贏。但是 這種雙贏 並不會稱為俠。

不利己不損己而利人,和俠有點接近,但也不是俠。


金庸名著《神鵰俠侶》其中一段很感人的對「俠」的闡述。

第二十回郭靖之口說出俠之大者

「我輩練功學武,所為何事?行俠仗義、濟人困厄固然乃是本份,但這只是俠之小者。江湖上所以尊稱我一聲『郭大俠』,實因敬我為國為民、奮不顧身的助守襄陽。然我才力有限,不能為民解困,實在愧當『大俠』兩字。你聰明智慧過我十倍,將來成就定然遠勝於我,這是不消說的。只盼你心頭牢牢記著『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這八個字,日後名揚天下,成為受萬民敬仰的真正大俠。」


所有徹底踐行自己理想的人,都是俠。


俠以武犯禁

越是穩定法制的政府,越是不需要「俠」這類人的出現...

嗯...後面不敢說了...


Be without fear, in the face of your enemies.

Be brave and upright that God may love thee.

Speak the truth, Even if it leads to your death.

Safeguard the helpless. That is your oath.

Rise a Knight!

Rise a Knight!


居然沒有人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一個仁,一個火,既有仁心,亦有怒火


「這個字念「俠」,這個字的左邊是一個「人」字,它表示一個人的行為;而右邊是一個「夾」字,是一個大的人帶著兩個小的人,它是說:有力量的人幫助弱小的人。」——蓋聶《秦時明月》


俠客如酒,酒有三層境界

酒至一層,是文人形象,儒雅書生意氣,是為英風仁俠。如段譽。

酒至二層,是武夫氣概,路見不平一聲吼,倚馬揚鞭仗劍天涯,就是豪邁。如喬峰。

酒至三層,是狂士,半世癲狂,玩世不恭,不拘禮法,自在逍遙。如周伯通、黃老邪。

佛家仁慈,儒家濟天下,道家縱情逍遙。

中國千百年來理想人格,熔為一個俠字。


我蓋聶大叔說了,俠就是強大的人保護弱小的人。


不曾記得是哪位先生說過,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儒生,一個隱者,和一個俠客。

看不開放不下的是儒士,看得開放得下的是隱士,看開了卻放不下的是俠士。若不是滿腔熱血,又怎會嚼齒眥裂?


說一個我自己小時候的事。真人真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在東北的小城裡上初二。那個年代的東北黑惡勢力橫行,整個社會以好勇鬥狠為榮。男生們心中偶像就是社會大哥,人生理想就是以後當黑社會大哥。我也和幾個兄弟一起,組了一個小團體,佔了一塊小地盤,平時偷點兒東西打個劫什麼的掙點兒零花錢。我們只有四個人,但是實力強勁,很快就成了有名的武鬥幫派。以小打大,以少打多,都不止一次。

很多年以後,我弟跟我女朋友形容當年的我:「我哥當年,天天光膀子扛個大棒子。」

有一天下午我們又百無聊賴地坐在馬路邊,盯上了兩個騎車經過的男生。我們趕忙騎上車追了上去,他倆發現我們追上來就拚命地蹬,有一個速度慢的就被我們截住了。

搜了身之後我說,把你朋友喊回來。

那人說,大哥你要劫就劫我吧,他家可困難了,他媽他爸都是撿破爛的。你讓他走吧。

我盯著他看了半天。說,你挺有義氣,你這個我也不要了,你倆都走吧。

他接過錢,跟我說了好幾個謝謝之後騎上車趕上朋友,走了。

很多年以後我還是能回想起他坦蕩的眼神和平靜的語氣。我覺得一個人為了自己的朋友能坦然面對暴力的威脅,絕對稱得上「俠義」。

很多年以後也常常覺得,很喜歡那天的自己。懷揣著江湖夢的小小少年,在那個下午,終於還是秉持了自己對「義」的堅持。這也是一種「俠」,我覺得。

所以什麼是「俠義」?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保護自己認為應該保護的。


她娘的,老子的義大利炮呢?


郭芙蓉:我只是想當大俠而已,沒想到給你店裡添了那麼多麻煩。

佟湘玉:你也知道是麻煩啊?在你心目中大俠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郭芙蓉:就像我爹年輕時候那樣了,縱橫江湖,行俠仗義。

佟湘玉:行俠仗義每個人都想,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做的到的。

郭芙蓉:你覺得俠應該是什麼樣?

佟湘玉:把俠字拆開來,應該是一個人一個夾,這說明什麼呀?

郭芙蓉:夾著尾巴做人?

佟湘玉:哈哈哈,不要怕,這個夾應該是夾道歡迎。

郭芙蓉:什麼意思啊?

佟湘玉:一個人呀,只有心存善念,多為別人著想,自然會受到夾道歡迎嘛。

郭芙蓉:那照你這麼說,只有心腸好就誰都能成為大俠了?

佟湘玉:那還不夠啊,好要注意方式方法,要都像你一樣,動不動就打打殺殺,江湖不就成了血湖了?

郭芙蓉:那不打打殺殺,還能算是江湖嗎?

佟湘玉:我希望你自己能找到答案。


題目描述滿滿的高考作文范


善念一起,即刻為之。吾身雖弱,願為援手。


心存良善,不畏強權,不欺弱小,足以稱之為「俠」



國家約束力弱的時候自然俠義風現。如果國泰民安,一切有法可依,俠義的事自然就少了。


在關鍵的時刻做了對的事。


道之所存,雖千萬人吾往矣;

義之所當,千金散盡不復悔;

情之所鍾,世俗禮法如糞土;

興之所在,與君痛飲三百杯。

武俠是成人的童話世界,是國人的魔法王國,是今人的青春記憶。從三俠五義到金庸古龍,俠的外延總在更新,但俠的內涵卻大致相同,在高樓廣廈的叢林中、在現代制度的重壓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未免大得難以承受,「弄劍載酒、笑傲江湖」更是力所不逮。更何況,那些所謂的大俠們也不是天生大俠,沒有一己的身世飄零、沒有見過關外的結怨相殺,蕭峰也不會是悲天憫人的蕭峰;不曾有生死邊緣的極端考驗、不曾經歷與摯愛的患難成長,令狐沖也未必是那個深解自由的令狐沖。你我一介布衣、蜉蝣滄海,更難有種種傳奇際遇,難道「俠」真的就如鏡花水月、海市蜃樓,與你我相望不相見嗎?

其實,「俠」是一種善良、正義而純粹的人,小說家春秋妙筆,令其機緣巧合、秉性至淳,於是就有了俠。而現實的人,雖不免生活的蠅營狗苟,但若仍能珍藏初心,便已是難能可貴。

雖然苦多樂少、逆水行舟,卻能由我之苦念及他人之苦,「也有饑寒悲懷抱,也有失意痛哭嚎啕」並以同理心待之,即是善良。

雖然山水險阻、舉步維艱,但哪怕藏身網路、斥諸通信,悄悄地為不平振臂一呼,即是正義。

雖然順境易使人得意忘形,挫敗總伴隨焦慮迷茫,雖然往日的種種因成為今朝的重重劫,但是總有人在這載沉載浮中發現不隨之沉浮的東西,如同河伯所見的海神若,天大旱而水不減、大澇而水不增。我們說紅塵煉心,煉的絕非與俗浮沉之心,而是如如不動之心。

我們眼底的俠,許是飛揚跳脫、瀟洒倜儻,全不顧俗世塵心,一如開頭四句寫的那樣;

而我們精神家園中的俠,則是在平凡中默默堅守、在幽暗處不忘星空。

也許,後一種俠,更接近「俠」本身,也更接近在武俠世界中徜徉的你我吧。


俠者,仁義也

心胸狹隘,稱不上俠

濫殺無辜,稱不上俠

奸淫擄掠,稱不上俠

「俠」字當是中華對於武林中人最高的稱讚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郭靖、喬峰自然是俠

一個戰死襄陽,一個自盡雁門

不是武功高強便是俠

姑蘇慕容復便不是俠

他爹也不是

當然,不是武功天下第一亦是俠

自毀容顏,卧底數年,范遙自然也是俠

不恃強凌弱,忠心耿耿,風波惡自然也是俠

而江南七怪,更加是俠

江南七怪在射鵰英雄傳中極早出場

醉仙樓與丘處機大戰更是過癮

身為郭靖恩師,他們教給郭靖的更多是俠義之心

一出場,七俠便是為義

醉仙樓里,焦木大師相求,明知丘處機是強敵,七兄妹依然出手。這份仗義便是俠心。

法華寺中,段天德帶走李萍之時,不怨不恨,幫丘處機解毒,再與其立新約,更是一份俠義

(畢竟被無名小卒所騙,幫錯邊有毀名聲,沒有一錯再錯亦是俠義心腸)

為了一句承諾,從江南到大漠,一路找尋六年,(一七版有一句台詞

柯震惡:找不到也要招滿十八年,十八年後醉仙樓,我們向丘道長認輸

一諾千金,真英雄)

找到郭靖後在大漠一呆十二年,縱使郭靖愚鈍,他們也教滿了整整十二年。十八年不是眨眼就過,而是整整六千五百多個日夜,縱使張阿生客死他鄉亦是不改諾言

他們自稱「江南七怪」

江湖人卻稱「江南七俠」

何嘗不是敬佩他們俠義的心懷

一諾十八年,當得起俠之名號

俠義是武俠小說的精髓

武林中人多是俠義心腸

如何讓我不嚮往江湖

成為俠,必先有一顆俠心

這是對於俠我的理解


我個人覺得是快意恩仇…………求超脫…………天下興亡什麼的恰逢其會就管不關我事就不管…………俠之大者我覺得只是金庸的俠…………


我曾經說武俠我只看金庸和古龍。後來,我看了小椴的《長安古意》,第一部余果老,突然之間一股熱血湧上心頭,又見到了久別的」俠「!


核心是公平與正義大於法治。首先,既然是俠,我們首先可以定義為正的一方。俠的出現,多半在於政府的無作為,催生出一個無組織有紀律的分散群體。所以俠在社會中的存在,是對政府的職能的補充,監督,但又不為政府所承認的群體。


忍得住磨礪,守得了初心。瀟洒是他的佩環,智慧是他的武器,道義是他的骨骼。即使領略過萬事滄桑,體驗過人情冷暖,卻依然能夠在看到一朵小花兒綻放時生出憐愛之心。


俠?我時常聽一些古風類的歌曲,「夢過三生峨眉赴俠肝義膽。」「恩仇趁年華輕劍快馬。……在我看來,俠指的是一種洒脫,無拘無束,一身輕,身無礙,心無疆。也許就是這種「喝最烈的酒,戀最美的人,看雲高海闊波瀾生」吧,不求揚名天下,只求江湖一游。


身隨心走心不黑

拳憑義發義無私

命任情擺情非愛

自在豪氣洒脫人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到任何一個都算是俠了~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頂天立地,不畏權貴,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


我亦有琴心劍魄

與君共流水高山

上濟傾國難

下陷九龍潭

——故城


很大程度上,俠是制度不健全的悲哀,法制不能維護正義的時候才需要俠。

若使天下少不平之事,要俠何用。

最大的俠,是推動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公平正義的人。而憑藉一人之力去打抱不平的人,是小俠,如果觸犯法紀,那就是無知。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此乃刺客精神。

---李白《俠客行》


被遺忘的漫威英雄:1982年誕生的奇俠


推薦閱讀:

邏輯這東西,真的是古典小說的硬傷么?例如水滸傳等諸多不合邏輯的情節,為什麼會被人們廣為稱讚?
在如今這個網路水文噴涌並佔有統治地位的時代,還有可能出現像九州一樣宏偉的世界么?
《西遊記》中「水簾洞」的原主人是誰?有什麼秘密?
為什麼很多人看《紅樓夢》(小說)看不下去?
《日瓦戈醫生》中設置男主角同父異母之弟葉夫格拉夫這一人物是什麼用意?

TAG:小說 | 歷史 | 現實 | 武俠 | 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