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會讓歐盟解體嗎?
總懷疑英國脫歐有美國CIA的運作的影子。至少這個事情會極大的削弱歐元。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謝邀。
先說下結論吧:歐盟解體只是時間問題,英國脫歐會加速歐盟的解體。
首先,我們來看看歐盟的歷史。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是根據1993年生效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也稱《歐洲聯盟條約》)所建立的政治經濟聯盟,現擁有28個成員國。規範歐盟的條約經過多次修訂,目前歐盟的運作方式依照《里斯本條約》。政治上所有成員國均為民主國家,經濟上為世界上第一大經濟實體(其中德國、法國、義大利、英國(已退出)為八大工業國成員),軍事上絕大多數歐盟成員國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歐盟的歷史可追溯至1952年建立的歐洲煤鋼共同體,當時只有6個成員國。
1958年又成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
1967年統合在歐洲各共同體之下,1993年又統合在歐洲聯盟之下,歐盟已經漸漸地從貿易實體轉變成經濟和政治聯盟。同時,歐洲經濟共同體和後來的歐盟在1973年至2013年期間進行了八次擴大,成員國從6個增至28個。
但在2016年6月23日的公投中,英國的脫歐派勝出,並將會退出歐盟,屆時成員國的數目將變為27個。
初推動歐盟建立的動機,是渴望重建二戰後損失慘重的歐洲,以及擔憂歐洲會再度陷入戰爭泥潭。
歐盟的主要機構有歐洲理事會(成員國家首腦組成)、歐盟理事會(成員國家部長組成的歐盟的上議院)、歐盟委員會(歐盟的行政機構)、歐洲議會(歐盟的眾議院)、歐洲法院、歐洲中央銀行等。此外,歐洲原子能共同體也在歐洲共同體的管轄範圍之內,但在法律上是獨立於歐盟的國際組織。
(以上參考自 維基百科)
再來看下英國與歐盟的關係史:
1960年,英國首次申請加入歐盟前身的歐洲經濟共同體(EEC),唯遭法國總統戴高樂否決;
1973年,英國首相希斯(Edward Heath)重新就加入歐共體談判,終成為成員國;
1975年,英國首相威爾森(Harold Wilson)舉行公投,決定英國繼續留在歐共體;
1984年,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成功令歐共體同意英國預算貢獻獲得部分退款;
1997年,英國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計劃在97年後加入使用歐洲單一貨幣歐元,遭到當時財政大臣戈登布朗(Gordon Brown)阻止。
2016年6月23日,英國針對「脫歐/留歐」進行全民公投,脫歐選票佔比51.9%,約有1741萬人支持退歐,留歐選票佔比48.1%,約有1614萬人選擇留歐。英國將不再保留維持了43年的歐盟成員國身份,這一公投結果也使英國成為歷史上第一個退出歐盟的國家。
注意到1975年英國就已經就「脫歐/留歐」進行過全民公投,當時最終的結果是67.2%的選民支持英國留在歐共體。雖結果是留下,但之後疑歐情緒仍在英國社會存在和發酵。而2009年爆發的歐債危機改寫了英歐關係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格局,不僅使英國疑歐之心快速發酵,也加快了英國脫歐的腳步。
2013年1月23日,卡梅倫就英國與歐盟關係前景發表講話,表達了英國對非歐元區國家遭受歐債危機拖累的不滿以及對歐洲一體化進程可能損害英國利益的擔憂。他承諾如果其領導的保守黨贏得2015年大選,將在2017年底前舉行「脫歐」公投,以回應保守黨和極右翼政黨英國獨立黨日益高漲的「脫歐」呼聲。
也就是說,英國在加入(1973年)歐盟的第二年(1975年)就進行過全民公投。
英國脫歐可以稱之為一個歷史遺留問題了。
接下來從三個角度論述下歐盟解體的必然性:
第一,從歷史規律的宏觀角度來看,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無論是之前的國際聯盟,還是蘇維埃聯盟。
美國自獨立戰爭以來,政治、經濟開始了緩慢的發展。自南北戰爭後,美國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加速發展的時期。二戰後的美國成為了世界超級大國,並成立了北約。此後美國的各個領域都走在世界的前面。直到 19 世紀末,日本經濟的崛起才從經濟上超越了美國。事到如今美國發展的速度也明顯放緩,特別是經濟方面,政府基本靠借債維持。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終究還是撐過了次貸危機。 但歐盟就沒有那麼幸運,持續四年之久(2007年-2010年)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讓其陷入尷尬境地。它畢竟是有多個國家組成的,各個國家各自為戰,各自考慮自身利益。大自然的規律就是以舊換新,只有把過時的東西拋棄(我對過時的理解是不能創造效益的就是過時的),才能創造出更完美的東西。歐盟是歷史發展的產物,在歐盟產生的時候正是需要它的時候。如今的歐盟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輝煌,內部矛盾接連不斷;各成員國之間的意見很難統一等等,各種新舊問題接連出現後的歐盟更是雪上加霜。第二,在英國脫歐之前,歐盟內部就出現了各種危機(1)歐債危機作為美國次貸危機的延續和深化,2009年以來在歐洲部分國家爆發了主權債務危機,其本質原因是政府的債務負擔超過了自身的承受範圍,而引起的違約風險。2009年10月20日,希臘政府宣布當年財政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將超過12%,遠高於歐盟設定的3%上限。隨後,全球三大評級公司相繼下調希臘主權信用評級,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率先在希臘爆發。早在2008年10月華爾街金融風暴初期,北歐的冰島主權債務問題就浮出水面,而後中東債務危機爆發,鑒於這些國家經濟規模小,國際救助比較及時,其主權債務問題未釀成較大全球性金融動蕩。
2009年12月,希臘的主權債務問題凸顯,2010年3月進一步發酵,開始向「歐洲五國」(葡萄牙、義大利、愛爾蘭、希臘、西班牙)蔓延。美國三大評級機構則落井下石,連連下調希臘等債務國的信用評級。至此,債務危機蔓延全歐,由此侵蝕脆弱復甦中的世界經濟。歐洲穩定機制ESM執行董事、歐洲穩定基金CEO克勞斯·雷格林日前表示,歐債危機的發生歸結於三大原因:一是貨幣聯盟設計自身存在很多問題;二是各個歐盟成員國之間的政策協調性還有待提升;三是預防機制不健全。雷格林說,這三個原因使得歐債危機發生之後的歐盟各國措手不及,歐區國家經濟更是受到重創。(2)歐債危機衍生的歐元危機2008年10月金融危機爆發之際,冰島由於國家債務嚴重超負荷陷入國家破產狀態,之後歐元區成員國由於各自負債比例過高,相繼成為繼冰島國家破產之後的多米諾骨牌中的一張,希臘、愛爾蘭、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相繼陷入國債危急中。2009年10月20日浮出水面的希臘債務危機為歐元危機正式拉開了序幕。
2010年上半年希臘債務危機爆發後,葡萄牙等歐元區各國又相繼爆出債務問題,歐元兌美元匯率大幅下跌,歐元區一系列的問題接踵而來,債務演變為歐元危機。
這股債務危機挑戰了歐元區整體的穩定性,使其在全球貨幣體系當中的角色受到挑戰, 歐元區由於其聯盟國家的債務負擔過重導致國家破產,影響了歐元區貨幣體系的整體穩定性,從而導致歐元持續走軟的現象。
(3)致力於打擊歐元是美國的戰略目標瓦解歐元,是美國的戰略意圖。在歐元沒有推出之前,世界是美元的天下。美元是世界貿易的唯一結算貨幣。歐元推出之後,首先歐洲不再是美元的地盤,因為他們貨幣獨立了,這讓美國失去了一大塊肥肉。
美元之所以強勢,也是因為有歐盟和日本等發達工業體系的支撐,這才使美元成為世界必需品,所有國家要發展貿易,要進出口都必須依靠美元。所以,打壓歐元成為美國 的戰略首選。因為歐元,使世界貿易結算有了第二種貨幣,而且是以歐洲強大實體經濟作為戰略支撐的貨幣體系。歐洲和美國是真正的戰略對手,同時也是貌合神離的所謂戰略盟友。這正應了英國丘吉爾老哥的一句話:世界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美歐的利益目標已經不一致,歐洲的崛起,不再甘心做美國的殖民地,這是美國世界霸權體系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國在2008年陷入金融大危機的時候,美國布希政府召集二十國首腦到美國開會,一再號召世界各國一起參與美國的「共同救市」行動。現在陷入歐債危機的一些歐洲發達國家,不假思索的都積极參与了共同救市。在2008年,美國陷入史無前例的金融大危機的時候,當時的歐洲自身並沒有什麼危機。歐洲也沒有美國金融市場中的種種亂七八糟的金融衍生品的危害產品,歐洲的金融市場有著較為嚴格的金融監管制度和傳統的金融投資理念,使得美國的房屋次級債之類的毒藥產品在歐洲金融市場中根本沒有生存之地,也就沒有美國式的金融危機。但是,當美國的一聲召喚,西方發達國家無一不立即響應,個個如過江之魚,踴躍奔向美國布下的「共同救市」的這個戰略大局,自投羅網。很多歐洲國家盲目採取了一些不應當響應美國的救市政策和措施,給自己留下了嚴重的財政和債務問題。現在歐洲自身陷入了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和一些美國政要不僅公開說,「美國不會救歐洲」,美國的評級機構還乘勢落井下石,要把歐元國家經濟推入絕境,直至歐元崩潰。以一勞永逸地解除歐元對美元霸權的威脅。(該觀點參考繼續致力於打擊歐元是美國的戰略行動博文)(4)難民危機2015年夏天,深受戰亂、貧窮困擾的中東、非洲難民們鋌而走險,一路顛沛流離、風餐露宿,前往心中嚮往的歐洲,造成了歐洲難民危機。源源不斷的難民主要來自敘利亞、利比亞等中東、北非地區。2015年上半年,這一地區戰亂不斷、持續動蕩,加上「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的猖獗活動,使得大批難民外涌,成為這次歐洲難民危機的導火索。
希臘和義大利作為中東北非難民登陸歐洲的起點,早已不堪重負。非法移民問題不僅令希臘、義大利頭疼,更是歐洲各國的共同難題。數量急劇上升的難民潮,顯然已經超過歐洲各國的收容能力。同樣作為接受非法移民的「前線」,義大利的「南大門」蘭佩杜薩島就常年面臨安置來自北非移民的壓力。蘭佩杜薩島市政府發言人塞米納拉對此苦不堪言。此次難民潮可稱之為戰亂綜合後遺症,是幾個因素疊加的結果:十年前美國入侵伊拉克、利比亞造成的亂局持續發酵,幾年前橫行北非中東的顏色革命惡果繼續顯現,再加上敘利亞內戰和伊斯蘭國乘亂興風作浪。因此,這波難民潮就具有難民人數多、來勢洶洶和解決難度大的特點。第三,英國脫歐成功後,會導致歐盟其他成員國家可能紛紛效仿蠢蠢欲動,從而加速歐盟的解體作為英國現代歷史上最重要的公投之一,此次公投結果會對全球經濟以及歐洲地緣政治產生長遠影響。
YouGov最近的一次民調顯示,如果英國退歐,在受訪的七個國家中,有六個國家認為之後會有更多的國家退出歐盟。 Teneo智庫的一名政治風險分析師Carsten Nickel表示:「從整個歐洲的視角來看,關於公投結果的疑慮是一方面,但縱觀全局我認為此次公投體現了歐洲大陸當前盛行的歐盟懷疑主義以及民粹主義。」
「尤其要留意丹麥和瑞典,因為他們的地位都受到了嚴重削弱,」他補充道。 同時要留意的還有荷蘭。 相對於歐盟其他成員國,這些國家在歐盟內部的地位較低,因而他們考慮脫歐的幾率也會更高。 同時,這些國家經濟富裕、政治機構運轉良好,他們有可能會視一些歐洲南部國家比如西班牙、葡萄牙等為負擔。 英國退歐還會造成其他一些嚴重後果,首先是「一體化是歐洲的最終歸宿」的理念將會徹底粉碎。
此外,歐盟中的非歐元區國家比如丹麥、瑞典以及緊鄰英國的愛爾蘭會愈發邊緣化,而德國將居於統治地位。
最終的結果是將導致一個缺乏競爭、保護主義盛行的歐盟。
另一方面,歐洲各國右翼政黨領導人紛紛表示將效法英國,在各國國內開啟脫歐公投。
法國極右翼民粹主義政黨黨國民陣線黨(National Front)領袖馬琳·勒龐(Marine Le Pen)稱,英國退歐公投釋放了一個明確信號——28個國家組成的歐洲聯盟已在衰敗。她向選民承諾,一旦入駐愛麗舍宮,將針對法國是否退出歐盟舉行公投。
荷蘭右翼領袖海爾特·威爾德斯(Geert Wilders)呼籲,荷蘭應在英國退歐公投後也針對是否退出歐盟舉行全民公投。
德國極右翼政黨MEP領袖貝婭特麗克絲·馮·斯托奇(Beatrix von
Storch)表示,樂見英國退歐結果「在6月23日是歷史性的一天!它是英國的獨立日。可以看出,歐盟是一個失敗的政治聯盟。」
總結:
歐盟解體是必然結果,導致這一事件發生既有客觀原因(歷史規律),又有主觀原因;
既有內部原因(內部矛盾、各自為戰、債務危機、英國脫歐等),又有外部原因(美國打壓、難民危機等)。
歐盟解體只是時間問題,英國脫歐加速了解體的過程。
正如政治風險分析師Carsten
Nickel所言:歐洲緊密聯合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
參考新聞:
歐洲遭遇前所未有的難民危機:困境與出路
英鎊暴跌11%,歐洲各國極右派歡呼:效仿英國啟動退歐公投
英國下月舉行「退歐」公投 歐八國近半受訪者冀效仿 04-國內?國際
先佔坑,立下字據,多年以後歡迎打臉。
其實我的看法跟所有人相反,我認為英國脫歐,反而有助於實現歐盟的進一步整合。對歐盟是有有利的。
另一個角度來說,脫歐對英國也是有利的。英國維持了其獨特的地位。
我完全認可英國脫歐,我認為這事實上是雙贏,而不是雙輸。而且我認為歐盟肯定不會解體,歐洲聯盟對於其內部每個成員國都有經濟上的利好,它不會解體,也解體不了。
歐盟需要在某些地方改革。但,我看好歐盟的未來,它還會擴大,吸收更多的國家,這是一種必然。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塊已經倒下。另禾小惠趕緊吃翔,卡梅倫玩脫了辭職,你玩脫了至少寫個翔字直播吃下去。言而無信還抖機靈,我呸!
這幾年歐盟已經搖搖欲墜了....
早該垮了英國帶了個好頭
馬上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脫歐反正歐盟垮是遲早的事英國脫歐也是遲早的事至少有很大的分裂烏雲飄過歐盟。歐盟當初的成立也是希望抱團不要再打架,如果之後德法之一或者任何西歐國家再動搖。歐洲的局勢會極度動蕩,民族感再次到處滋生。如果戰爭再起,真的就是吃不了大家都兜著走了。
推薦閱讀:
※通過UCAS申請英國大學的相關?
※傲慢與偏見中bennet一家在當時到底有著怎樣的社會地位?
※英國退歐事件對黃金價格的影響?
※英女王對於圖靈的「Pardon」可否翻譯為「平反」?
※英國人拍《水滸傳》會拍成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