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會有「獨家版權」這個反用戶反音樂的玩意兒存在?

一直使用網易雲音樂聽歌,而現在網易雲音樂裡面越來越多的歌變成灰色,很多音樂被其他播放器買了獨家版權,逼用戶必須換播放器播放,而且有的是在QQ音樂,有的在蝦米,有的在其他播放器,感覺現在智商跟體力都不配聽歌了。感覺現在還不如退回到以前買CD買磁帶的年代。


我從外部觀察者的角度說兩句吧。

題主描述的「獨家版權」現象,是現階段的一種中國特色產物(國外也有但沒這麼分散),是2015以來中國大陸地區的Music Streaming服務商及其背後資本、各大唱片公司、甚至藝人之間博弈之後的結果。其成因還關聯到國家政策,以及題主為代表的「普通用戶」。

首先,「獨家版權」的起源可能比題主想像得早很多,因為早在N年前,比如海洋系(酷狗酷我)就開始了從不景氣的唱片公司手裡買曲庫的「前瞻性」事業。只不過,由於中國大陸地區各家Music Streaming服務商,從創立之始就背負著版權原罪(現在也無法徹底洗清,你看到那些變灰的歌,他們當初亮的時候也是非法的,不管你作為用戶對此是否在乎),多年來向用戶提供了大量來路不清授權不明的音樂,反正為了圈用戶,歌自然「越全越好」,所以獨家版權的價值還不明顯。

然而去年,當國家政策層面至少從形式上強制推行正版化,各家平台無論主觀還是被動地都必然配合。於是儘可能多地積累合法的獨家版權就非常重要,因為要以此來圈地圈用戶,甚至為未來的全面收費打基礎。所以他們要找版權的擁有者——唱片公司談,談成了獨家自然就多了籌碼;而過了十多年苦日子的唱片公司當然樂意抱大腿,因為獨家版權意味著賣出更高的價格,所以你看大家紛紛選擇站隊,去年以來「xx唱片與xx音樂達成獨家版權協議」的新聞簡直此起彼伏。結果就是,你不得不多下載幾個才能完全覆蓋你的音樂需求。

但這種格局不會是一成不變的。首先獨家授權一般都有期限,到期後要重新談,現在獨家授權給蝦米的,以後未必QQ永遠聽不到。而且平台顯然都不想流失用戶,所以其實「聯營」的事情也沒少干。比如我記得好像是網易(記不太清了可能有誤),去年從騰訊手裡買了一部分共享版權過去,價格據說不菲。再說,資本世界風雲變幻的規律也不會放過小小的音樂產業吧,兩年後剩下多少家大的平台,這真不知道。

上面說了很多,但可能都是廢話。因為從資本層面講,人家的動機可能非常簡單,完全不是我們這些外人看到的世界。

下面說點難聽的。從廣義來看,「獨家版權」這事難道有什麼不合理的么?多少歐美大牌藝人把自己的歌獨家給了Tidal,然後從Spotfiy上紛紛下架;多少歷史悠久有個性的廠牌,至今也沒把自己的作品放到任何一家Music Streaming平台上。這是國外正在發生的事情,沒人覺得有什麼大不了,因為只要花錢,不管是給spotify還是給Tidal還是給itunes還是給amazon,不管是streaming還是digital還是CD還是黑膠,你總有辦法能聽得到。相比之下,今天多裝幾個音樂app,你完全可以看做是為了獲得免費服務所付出的微小成本而已,而且我相信花費的智力體力比下X片會小得多。有誰覺得同時裝了微信、微博、陌陌、探探、XX……是一件不能忍的事情?

題主最後一句話說得特別好,「還不如退回到以前買CD買磁帶的年代」。Retail當然不會出這碼事了,amazon不賣我去JD買,itunes沒上我去bandcamp找。問題是,貴國從來就沒有經歷過那個全民購買正版唱片和正版數字音樂的年代,貴國人民並不喜歡那個只要花錢就沒有限制的時代,而那個時代也永遠地過去了。所以,歡迎來到我們親手創造的這個時代,然後適應它的商業邏輯,並保持樂觀吧。


能不能集中一個app。給錢就給錢。


我覺得樓上好幾個人都沒搞清楚問題的重點是什麼。樓主是不喜歡"獨家"版權,不是反對版權好嘛?我跟樓主的感受是一樣的,對於收費這種東西,我支持。畢竟現在做音樂不容易,所以很多歌手都開始做演員。但是如果版權開始獨家,今天我想聽蘇打綠需要用qq音樂,明天我想聽五月天需要用蝦米,後天我想聽bigbang要用酷我,是不是一個用戶要裝齊市面所有的音樂app都買上付費音樂包才能隨心所欲聽到自己喜愛的歌手呢?這可能還意味著我的手機內存必須足夠大,否則真是裝不齊鱗次櫛比的app呢。


--------------------------------------如果轉載請聯繫我,未經允許禁止轉------------------------------------------------

2015年對中國音樂界來講無疑是重要的一年,自從7月下令11月底徹底清掃,中國音樂好像就此告別了免費的盜版時代,正式進入了版權時代,可稱為正版元年。呼喊了好幾年的正版正版現在終於到來,無數地上地下大眾小眾的音樂人相擁而泣內牛滿面,彷彿又重新看到了靠著自己的才華和作品可以賺到錢的曙光。持續低迷下行已經N年的華語樂壇也是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互聯網給傳統唱片行業帶了了巨大的衝擊,數字音樂的全面到來使得專輯銷量節節下跌,十萬的銷量也已經是令人仰望的高度。與之相反則是網路音樂的全面開花,不止從一開始的實體唱片分享MP3格式到網上,到發行數字專輯(無實體或者限量少數實體)。從分享平台到作為主流宣傳互動手段,甚至作為培育的土壤,網路歌曲和網路音樂人也在從一開始的《香水有毒》、《那一夜》之流一步步走向正規走向精品,培育出了一批新的自己的優秀音樂人,比如蝦米尋光集。互聯網+是一個在今天已經被說爛了的詞語,它的顛覆性是一把雙刃劍對於音樂界也是如此,從開始的對立被衝擊,開始調整學習換一種玩法,也正是互聯網給已經瀕危的音樂節唱片界帶來了嶄新的希望。央視一檔關於音樂和版權的討論節目就很能反映出一些問題,請的嘉賓也是從各個不同角度來考慮,相對比較全面。《對話》 20160214 音樂 想說愛你不容易

但是中國的互聯網也依然是盜版橫行,從這個環境里脫身的互聯網大佬們還信奉著他們賴以成名的免費是至高準則。 但是免費的美夢還能做多久?這個肥皂泡何時會被戳破主要取決於大眾何時能改變一聽到要錢就如要他命一般的心理。別說像國際標準看齊的免費試聽有限次,再在線聽或者下載都是需要付費的模式,但就下載收費這一點許多國人也是十分抵觸,付費用戶現在佔比不到2%。不過參照電影行業的有力打擊盜版之後帶來的票房井噴大眾慢慢習慣走進影院,相信音樂界復興也離得不遠了。

為什麼付費?一張好的專輯,從篩選作品的最初階段,或者對於原創音樂人來講就是寫歌的階段,到後面的一系列必須會面對到的錄製階段製作階段,每個階段都需要用到大量的專業設備來保證它成品的質量。一間優秀的錄音棚和隨便用手機錄製下來的效果差別,可能有東非大裂谷那麼大。音樂人當然要收回成本才能繼續搞出新的優秀的內容再來回饋,那麼這其中的成本,就會轉化成實體專輯的定價,就會轉化成數字音樂時代的點擊和下載流量賺取的費用,以及電視電影節目等對音樂作品的使用所付的版權費。

為什麼會有獨家版權?外國的音樂流媒體大多是統一而方便的,而不像現在國內的這麼混亂而分散。其實集中統一的服務也更有利於公司和藝人的利益,比如音樂工業流程已經相對成熟了的韓國,主要網站就是melon。我們什麼時候能從這支離破碎的割據戰中走出來,這個問題就要從上面提到的接著講,上文也提到了,在國內之前盜版橫行免費思維根深蒂固的前提下,唱片行和藝人們拿不到這筆本該屬於他們的經濟回報已經很多年,所以才商演走穴盛行。現在剛剛推行音樂的正版,讓他們看到甜頭了,但是他們馬上就能變成全平台分享音樂達到收益的美好狀態嗎?好比乞丐食不果腹很久不能突然改成頓頓山珍海味,相讓這些音樂巨頭們一下就變成成熟的形態幾乎是不可能的,問題出在「音樂軟體過剩」。海洋系的酷狗酷我,阿里系的蝦米音樂天天動聽,騰訊系列的QQ音樂,和後起之秀網易雲音樂。各有優劣,但是都有一定用戶基礎,誰都不想被這個市場淘汰。於是就開始想盡方法留在擂台區。但是又同質化的厲害沒有什麼特色這該怎麼辦呢?他們想到了一個方法——獨家版權。這樣我就有我自己獨有而別人沒有的特色了啊,這樣就輕鬆的躲過了要注重和不斷維護用戶的產品體驗這個麻煩的事情,看似一勞永逸了。而之前已經餓過頭的唱片公司,看到獨家版權這樣高價的誘惑,自然也是飢不擇食先吃了補一補虧空再說。

但是裝上4~6個app,還要不停切換,這對用戶來說宛如一場災難。之前網上盛傳的聽歌指南

http://bbs.ent.163.com/photoalbum/jiepai/588071297.html#p=E235B6F0380AE912

同樣宛如災難的,還有永遠小蘋果和鳳凰傳奇第一的排行榜和遍地廣告的音樂播放器,之前知乎做過的各類音樂app比較還在這裡:從用戶角色、使用場景上分析,主流音樂 APP(QQ 音樂/百度音樂/蝦米/網易雲音樂等)在體驗上存在哪些問題? - 用戶體驗設計

這麼多災難,許多人憤怒了,可能像樓主一樣的估計也在OS寶寶心累我只是想聽歌啊!調皮一點說,我可能就直接選擇狗帶!不聽了!

萬一是16G的用戶,可能就只能做一個悲傷的表情byebye。

所以大家紛紛抱怨之下,當然這些大佬們也不是傻的,業界的重新洗牌已經開始。10月中旬,QQ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合作,QQ音樂以預付+分成的方式向網易雲音樂轉授包括索尼音樂、《我是歌手第三季》等音樂版權150萬首。換言之實際上就是網易買了150萬首歌以維護它自己的高逼格和好的用戶體驗,騰訊先拿這些錢堵一下之前版權買買買出的血。2016年1月,酷狗、酷我兩個海洋音樂系與QQ音樂達成合作互授大部分歌曲版權。阿里音樂將高曉松、宋柯、何炅收入麾下組成三劍客,意在音樂內容、產業、渠道三個方向出拳。此外阿里音樂入股韓國娛樂巨頭S.M公司,擁有4%股份並成為擁有東方神起,super S uper Junior、少女時代、f(x)、EXO等炙手可熱的韓國偶像團體S.M公司在中國的獨家。

從中不難看出,其實各路混戰已經開始有大方向顯露出來,阿里和騰訊的對決才是重點,剩下的大概離淘汰或者併購(收購)也都不遠了,16年和17年是關鍵的兩年,保守估計也就最晚2018年就可見分曉。但是兩家的缺點也都很明顯,希望在這一輪淘洗中可以真正淘沙見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和更完美的體驗,給用戶。這才是我們真正所關心和希望的。


來自薛之謙1月20日的微博,所以題主,你懂了么?


獨家版權不反音樂,也談不上反用戶。

CD現在也還在賣的,題主不必懷念,自己去買就行。


我不是不願意給錢,

我只是希望版權共享,我可以少下幾個APP。

而且「版權共享」這個事,前幾天已經有上頭領導發話了。


獨家版權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其他國家也經歷過,而很多比我們早發展音樂產業的國家,都還沒有實現「天下大同」。題主請你對中國如今的音樂現狀多些支持,畢竟你不知道,在你可以隨便聽音樂的時代里,音樂人們活的有多苦。


電影既然都可以獨家版權,為什麼音樂就不可以?


跑馬圈地 圈錢啊

話說,網易雲音樂 也有很多獨家版權啊


獨家版權並不反用戶,這是合同相對性問題,音樂完全免費不現實,為了激勵上游,需要合理的制度安排。


現在就不能買CD了嗎?亞馬遜京東一大堆的,加上音樂CD幾乎沒有違禁品,完全沒人阻止你買CD啊


推薦閱讀:

TAG:音樂 | 音樂版權 | 流媒體音樂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