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會導致貧富差距變大嗎?

互聯網市值高,創造的就業崗位並不算多。加上互聯網的馬太效應,太適合寡頭誕生了。

互聯網會導致貧富差距加大嗎


互聯網可以徹底毀滅階級導致的信息不對稱。

注意是階級導致的信息不對稱,而非消滅信息不對稱。

但是會放大由天賦導致的能力不對稱。


首先給出結論:在自由市場下,貧富差距會被自然拉大;互聯網會加速這種趨勢;即便對於起點相同的人,在互聯網時代人和人的差異也被放大。

1.互聯網加速個體的差異化

本以為互聯網的普及會使得信息能夠更廣泛更快速地傳遞,使得信息對稱,知識和技能的獲取的成本降低,更多的人會獲取有用的知識技能或者信息。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不愛學習的人不僅不會有效利用互聯網帶來的便利和潛在收益,反而會把更多的寶貴時間浪費在網路遊戲、八卦新聞、冗雜的無價值信息上。而那些愛學習的人,他們藉助互聯網能夠更快速地學習到了大量的新知識和新技能,能夠在互聯網上與更多有經驗的人學習交流。這反倒是加速了個體之間的分化。

2. 互聯網加速同一階層的抱團行為

互聯網的普及使得人們的交流變得更容易,但它並沒有拉近不同價值或者不同階層的人之間的距離。相比於花精力和時間去和不同價值的人溝通交流,人們更願意接近那些和自己價值相近的人,依託網路人們更容易地找到與自己價值相近的人。人們更加沒有耐心去理解那些價值不同的人,而更傾向於與那些價值相近的人抱團,這些不同群體非但沒有增進相互理解,取而代之的是互相攻伐。結果就是,在互聯網的作用下,強者與強者更容易抱團合作,弱者更快速地落入弱者的圈子。那些控制資源的人更容易與別的控制資源的人走近,加速了壟斷資源。這顯然會加速貧富差距的拉大。

3.互聯網加速資本的轉移

顯然,資本的轉移是利益驅動,資本轉移速度的增加顯然增強了資本的抗風險能力,增強了資本家的資本收益率。而大眾沒有資本,是無法享受到資本快速轉移帶來的收益。


互聯網會導致貧富差距變大嗎?

整個社會都遵守這樣的規律,富者越富,窮者越窮。

這就是人們生活在競爭社會當中的結果。

5%的人他們擁有這個世界上95%的財富,95%的人他們只擁有這個世界上5%的財富這就是現實。

在互聯網上是1%的人他們佔有99%的粉絲,粉絲都被明星、名人、社會精英佔有,99%的人他們只擁有1%的粉絲。

在互聯網上誰擁有最多的粉絲,他就擁有最多的財富,那些擁有很多粉絲的人,他的粉絲只會越來越多,而那些沒有粉絲的人,他的粉絲會越來越少。

你只有擁有十個粉絲,明星、名人卻坐擁有1000萬的粉絲,他們的粉絲還會不段的增加,可是你的粉絲一直都不會增加。你的的粉絲差距是100萬倍,自然財富差距也將是100萬倍。

因為互聯網快速傳播的速度,他可以讓一個人在一夜間成名,坐擁有千萬的財富,千萬的粉絲,互聯網只會加速財富的差距越來越大。

人們永遠只會記得第一名,只有第一名活的最好,坐擁有最多的粉絲,他可以無限的拉開人與人之間的財富差距。


也許最窮與最富的差距會拉大,整體而言,只會縮小不會拉大。


互聯網加大貧富差距,這是明顯事實。尤其互聯網行業符號馬雲、馬化騰、劉強東之類,財富更是非線性增長,把普通人越扔越遠。

我們不禁要問:互聯網拉大貧富差距,關鍵問題在哪裡?

不是窮人變得更窮,窮人在整體上都更富裕了;但富人財富非線性增長,增長幅度遠大於窮人,導致貧富差距拉大。

這樣說就容易理解:以前窮人財富是1,現在變成5;以前富人財富是200,現在變成200000甚至更多。以前兩者之比是1:200,現在變成5:200000。

前兩年,馬化騰個人財富超過1100億元,西部地區一個普通家庭財富50萬元,馬化騰個人財富是這個普通家庭財富的22萬倍。現在馬化騰個人財富超過2300億元人民幣,如果這個家庭財富增長到70萬元,兩者差距拉大到32.8萬倍。

我們不禁要問:像馬化騰、馬雲這樣的富人,財富非線性增長,原因是什麼?

首先是互聯網行業成本收益非線性關係。以前農業、工業時代,銷量和成本有很強的線性關係。你種一畝地需要花100元種子200元化肥300元人工,那麼種10畝地很可能就是1000元種子2000元化肥3000元人工,規模化產出的前提是成本規模化投入,並且兩者有極其顯著的線性關係制約。

但互聯網行業並非如此,這也是迷人之處。拿騰訊的QQ秀來說,程序員寫出一套代碼,賣給10萬人跟賣給1億人,收益是1000倍差距,但成本增加顯然遠遠低於1000倍;王者榮耀皮膚買賣也是同理。

其次是資本投入成本產出非線性關係。天使投資人經常講的,投100個項目,其中90都會死,為什麼投呢?因為可能投中一個,帶來100倍、1000倍收益。一個成功者的收益可以覆蓋其他90個失敗者。

基金經理管1支1億元基金,跟管一支10億元基金,投入精力其實差不多,但是管理費用卻是10倍差距。金融行業和互聯網有很多類似之處,金融行業互聯網化後,冪率分布、馬太效應、非線性趨勢更是加劇。

相比之下,多數普通人用自身勞力時間換取工資,工資與你的投入呈嚴格線性關係。你的勞力時間是有限的,每天8小時,最多12小時,工資增長有限;而馬化騰個人財富正在以一兩年就翻番的速度增長,你與富人之間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不信?你用過去5年馬雲、馬化騰福布斯財富總額,除以你的工資總額,看貧富差距擴大了多少倍。

對未來感到迷茫和無所適從?微信搜索未來知識圖譜(ID:futureknowledge),回復「投資未來」獲取《未來五年,這7個行業將爆發性增長》


討論這個問題,不應該精英化,行業化,應該從最廣泛的角度去看,因為互聯網的核心屬性是規模效應,也就是人多。

我不同意排名1,2兩個答案中的部分觀點。

1.「互聯網時代雖然帶來了高度互聯,但整體上來說,造成了「去中心化」後的「中心再造」,社團的封閉性反而加劇了,反而導致了信息以內部流動為主,形成了信息的隔絕。」

我不同意 「反而導致了信息以內部流動為主,形成了信息的隔絕」,因為這些內部流傳的信息,在互聯網出現之前就已經是隔絕的,並不是互聯網的出現造成並加劇了這種現象。

2.「互聯網可以徹底毀滅階級導致的信息不對稱」

我不同意 「互聯網消滅了階級導致的信息不對稱」,恰恰相反,互聯網根本無法消滅階級導致的信息不對稱。統治階級的信息根本無法從互聯網上獲取。全世界只有兩個階級,統治與被統治。

在老百姓這個層次,互聯網減少貧富差距是有卓越貢獻的,不僅僅是減少了信息不對稱,它甚至促進了無產和中產的融合。

在統治階級這個層次,互聯網和貧富差距無關。

貧富差距產生的原因大概可以有這些:

地域,教育,人脈,財富,信息,個體素質。

互聯網只是解決了信息中的一半問題,以及教育中的一小半問題,前路漫漫,其修遠兮。。


沒發現拉大,我感覺正好相反,會縮小差距。因為窮人有了無限可能會翻身的機會


相反,看看劉強東,馬雲,馬化騰都是啥出身。會讓屌絲反身得。


傳播學有一種叫「知溝理論」的假說,主要內容是指,社會經濟地位高者會比社會經濟地位低者更快更有效地獲得和利用信息,因此二者之間的知溝在大眾媒介信息流通的過程中,將呈現不斷擴大之勢。

這個理論源於20世紀中葉的美國,當時的美國社會呼籲實現教育機會的平等,因而政府試圖通過大眾傳播來提高貧困兒童的學前受教育水平,著名的《芝麻街》就是這個時候製作和興起的。而事後的研究結果表明其並未能如願,儘管《芝麻街》對貧富兒童都產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富裕兒童對節目的利用更深入,結果就是擴大了貧富兒童學習的差距,並形成了開篇所說的「知溝」。

之所以引用這一理論,是想表明以下觀點:

首先,即使新的傳播技術會增加每個社會成員的信息接觸量,但不意味著其給每個人帶來的利益會是均等的。富裕階層通過對新的傳播技術的壟斷或較早地接觸和使用,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優勢(比如中世紀的西歐的貴族和宗教,比如藉由母親的關係而有機會得到免費上機機會的蓋茨)。

其次,每一位社會成員的「媒介使用能力」並非是相同的,這個不是看把電腦和互聯網當成娛樂消遣的工具,而是如何利用其給自己帶來益處。如此等等,不再贅述。

貧富差距形成的原因是複雜的,而互聯網所帶來的社會結果也不是幾句話就能簡單講清楚的。我只是想說,或許互聯網並不能承擔解決或加重社會貧富差距的責任,一種媒介技術本身也並不必然產生社會善或社會惡,而是看人們如何使用。但就目前我所了解的,仍深感互聯網勢必會加重貧富差距。


互聯網起碼會讓觀察到的、主觀感受的貧富差距變大。現代人的一些精神問題,其實互聯網的透明性要背很大的鍋。

客觀上的貧富差距如何,我說不上來。利用網路得到知識、情報、方法論、價值觀,能夠整合信息或學以致用以克服現實中社會資源/信息的不足,說到底還僅是少數有心人乾的事。未來世界在桌底下默默向人伸出手,至於有多少人能心領神會抓住它,是否足夠多到改變宏觀貧富差距,我覺得是個問題。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個世界的真相依然是冰川,少部分在互聯網的海面上可以看到,大部分依舊默默藏在底下,隱秘、詭譎地運轉。互聯網又能改變多少?利益攸關,有效信息的流通依舊會遭到巨大的阻力和雜訊的干擾,甚至封閉。

偉大變革的產品不一定能促進公平。偉大的革命,促進的是群體大部分的絕對利益,至於是否能夠改善相對公平,還得兩說。第一次工業革命幾乎促進了所有人的利益,但是資本家利用資源差距進一步擴大了貧富差距直至今日。

期待好答案。


根源還是所有制的問題,即使批判起某項工具,金融工具才是貧富差距的最大推手。

在我國,憑藉驚人的槓桿,房地產造富的速度不亞於互聯網,而其規模遠勝之。房地產從業人員少嗎?不少,但多少年的首富都歸於地產商。

股份制保證了,十幾萬人的萬達,每個人賺的錢都有王健林的一份。騰訊也有十幾萬人,用戶每充值1塊,其中3毛到股東手裡,3毛給了碼農。沒錯,騰訊的碼農很有錢,但是需要每周40小時的時間工作。而少數股東,甚至不需要付出任何勞動,其所得也遠遠大於這些碼農。

再來看看華為,它的手機不可謂不貴,但卻仍說沒什麼利潤。這就是社會主義股份制引發的大公司病,股份多的出力少,股份少的想辦法撈錢,供應鏈成本居高不下。如果哪天華為真正股份制了,那麼大公司病就會更嚴重了。

這就是股份制,它大大加速了貧富分化。在一開始,它能給企業一針興奮劑,促進生產力。到後來,它讓企業耳鳴心悸,進行著錯誤的激勵。

再說金融工具,地產公積金,貸款,融資。這些都是批量生產地產商富豪的推手。乃至互聯網,也早就變成融資的比拼。手機打字,不細說了


互聯網之所以可以在這個社會自由發展

只能是因為社會中的所有人,包括你自己在互聯網出現之後,自己的利益或者說權益沒有被損害甚至還有一定的獲利,從中得到好處。

這才是互聯網可以如此迅速發展的本質。

它讓全社會都在踏步前進。

加速了社會發展,提高了社會存在的上限。

那麼,有的人走得快,有的人走得慢。

你說是加大了差距還是縮小了差距?

它加大的不是貧富差距,

而是懶惰與勤奮之間的差距,

是有夢想和混日子之間的差距。


不從事互聯網想尋求安慰,從事互聯網的想彰顯優越。


互聯網增加了一大批中產階級的人數(年薪20w以上)


會,因為現在的互聯網你可以稱它為「資本的遊戲」

在巨頭入駐這個市場時,大多數的普通人已經失去了在這個聚寶盆里淘大金的機會。拿著餐刀的巨頭會私分這一塊大蛋糕,並且不會留下渣子。

現在的互聯網就是一個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自然社會,巨頭擁有最多的機會,他們不斷通過互聯網剪大多數的羊毛,賺大多數的錢。

至於信息,我只能呵呵一笑了。在信息時代下其實最缺的就是信息,對大多數人來說信息是不對等的。

賺錢,不是靠誰信息多,而是靠誰有用的信息多,在大多數屁民手上,能拿到什麼程度的有用信息?繁雜而虛假的多數信息,你不會覺得有用吧?


互聯網發達的地區獲取信息更容易。而與非洲等互聯網欠發達地區差距會越來越大。

有心人利用互聯網充分吸取有用的東西,信息資源,提高眼界能力等。對比下會讓有些人更加迷茫。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