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大中華地區的逆向民族主義者這麼嚴重,國外,譬如歐美韓國日本有他們的逆向民族主義者嗎?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賜予香港台灣同胞少數民族身份,促進國家統一
香港是剛剛被拐離家多年最近才回到大家族的家族成員,因為在外漂泊多年,習慣舉止想法都和家裡的成員們有了差異,文化差異習慣差異必然會有矛盾產生,和國內因為民族習慣不同產生的矛盾一個道理。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包容他的習慣,用他能夠理解的方式和他交流,加深理解。既然一國都兩制了,何不兩制配兩族,將香港同胞當作少數民族同胞一樣的優待。不能讓香港漢人因為回歸而降低其社會政治地位,要讓大家都能看到回歸祖國的好處。現在內港的互相表達不滿情緒的網路信息變得越來越多,語氣也越來越重,從始初網民自發的發泄情緒到有人添油加醋,外面伸進來的攪屎棍起來很大的作用。於我國的國際形象和外交局面都極其不利,而且到時候一定就會有一群人拉著台灣的手指著香港說:「看吧,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到最後就是這個下場」。而台灣問題就可能就會拖更長時間,台灣一日不回歸,中華一日不可談復興。
香港同胞賦予少數民族身份後,就能得到民族政策的保護,那些挑拔內港關係的攪屎棍以「破壞民族團結」論處。就算真有小部分極端的港人,站在民族大義的角度包容這些幼稚的言論,忍一忍這點又算得了什麼?何況這個矛盾由來雙方都有責任。我國在維護民族團結方面極有經驗,必定能增強香港族同胞的凝聚力和愛國心,香港族因回歸獲得前所未有的尊嚴和自豪。這在台灣回來之前,政治意義很重大。我相信中央對港經濟政策和政治政策盡量照顧的很大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家的外面還有一個重要成員在觀望著。香港回歸後的經濟意義會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內地經濟發展而必然逐年降低,但他對於台灣的政治意義卻不會降低,甚至更加凸顯。台會一直關注香港回來之後的存在狀態,因為他從之前對我們的仇視到現在的來往,關係日漸接近,大趨勢和平回歸是有希望的。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努力爭取,需要付出的時間還有很長。將香港同胞升級為少數民族同胞,首先會打消台灣族同胞擔心因回歸淪為四等下人的顧慮,輸入提振統一信心的正能量。
台灣回歸廣告詞都想好了:台獨最多給你當公民,統一了就是中華貴族。一國二制之下,58民族之首。有啊,美國有個黑人運動女領袖,明明是白人,偏偏要說自己是黑人對了,還有歐洲那些聖母白左
港台很多並不是不願意當中國人,而是不願當中華人民共和國人
經檢查確定題主是反黨分子,明明共產主義就是要消除民族劃分的,題主卻這麼計較這個(滑稽)
好吧其實我想說的是中國的民族主義者,甚至種族主義者也不少啊,題主不選擇性失明啊(正經)啊?不是說無產階級沒有祖國嗎?怎麼反民族反國家還有罪?哭!
逆向民族主義 指的是 落後民族 狂妄自大 歧視 先進民族,不要亂用
嗯……其實我更贊成將現在的中華民族理解為,共有以下歷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一八四〇年以後,封建的中國逐漸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中國人民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進行了前仆後繼的英勇奮鬥。二十世紀,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偉大歷史變革。一九一一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廢除了封建帝制,創立了中華民國。但是,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歷史任務還沒有完成。一九四九年,以毛澤東主席為領袖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在經歷了長期的艱難曲折的武裝鬥爭和其他形式的鬥爭以後,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此,中國人民掌握了國家的權力,成為國家的主人。也就是說,中華民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這個過程中的)的歷史的創造,我們共用(也應當共有)這段歷史,因為這是在(現在這個)國家層面組織起來的個體應該擁有的歷史感。
同樣,認為自己的中華民族,並不是否定1840~1949前(這個界限可以定的比較模糊),各個民族有自己獨立的歷史——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國家,第一次讓現代中國(大陸)的歷史統一了起來,並且按照法理,這個歷史應該在後續統一港澳台地區——不過可以在這個過程中稍作改變,畢竟對歷史的解讀是可以演變的,只是要保持某種不存在空洞的情況罷了。中華民族雖然有時候被稱呼為黑髮、黑眼、黃皮膚,但這絕對是污衊!
中華民族是生活在中國大陸、港澳台地區的所有民族以及海外華人的統稱。你怎麼敢,怎麼感?台灣大批人想要擺脫中華概念
我就呵呵了,沒聽說過」台灣主體性「嗎?
所謂「台灣主體性」這一提法,最早是由中國台灣旅日學者戴國輝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提出來的,他認為台灣深受美國、日本價值影響而不自覺,對此應有所警醒,「樹立台灣人該保持的主體性」。問題是如今的「台灣主體性」已與提出者的初衷不同,「台灣主體性」作為李登輝、陳水扁等「台獨」勢力人為建構和強力鼓吹的政治概念,在台灣內部已經高度普及化、大眾化,因而一方面有正當性和合理性的內容,一方面也包含有「台獨」的基本觀點、理論和主張,甚至出現了極端化趨勢。
摘自:何謂「台灣主體性」(註:答主我並不是完全認同這一篇文章,只是作為科普貼出來,你們自己選擇)
大陸的歷史(中華民族的歷史),一開始就不是普世的,它之所以出現:大部分的國家形成(尤其是和自己以往的歷史有表面上的割裂的現代國家):
下面的恐怖,可能是暴力(和一段時間的專政)導致的,可能是外部敵人(不過肯定也會造成某種清理內鬼)導致的。通過恐怖,人意識到他的實際所是:虛無。
——科耶夫《黑格爾導讀》
只是在這種經驗之後,人才真正地變得「合乎理性」,並想要實現一個使自由真正得以可能的社會(國家)。……這樣他才理解,他想要在此世活下去,即作為身體也作為靈魂,因為這才是真正得以使他感興趣並得到滿足的事。恐怖使得那些身不由己的特殊意識被迫承認一個國家,在這個國家裡,它們才能以某種分化和有限的方式實現自己。
——科耶夫《黑格爾導讀》
斜體字+下劃線是原來的重點,黑體字和下劃線是我標的重點,這個是大部分國家形成的某種原因(?),或者說過程。
為什麼說蘇聯「生於不義,死於恥辱」? - 歷史 (再讓我曲解一下這句話吧(???????)?
它是在多年的戰爭中孕育的,也是被官僚機構和專政推廣的。其實,你看我說的那麼複雜,是為了什麼?
因為這個敘述是很麻煩的……藥味濃郁……橫跨八十年代與九十年代學術活動的劉小楓,給人的印象一直是詩意的、投入的、基督教價值取向的,可是近年來也突然轉向實證的、解釋性的學術,出了一本40多萬字的新著《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其書開宗明義便是把二十世紀的思想學術分立為自由主義、激進左派、激進右派三大派,指出,面對法國大革命以來發生的社會和思想巨變,自由主義論者多強調對觀代現象的觀察、描述和癥候分析,以及對現觀存知識論述的反思、審理,而左右激進派則「構想多於觀察,詩意鋪陳多於描述性分析,解放主張多於癥候分析,新異的知識話語的建(解)構多於對現存知識論述的審理」,(P10)思想不再是愛智行為,而是意志行為,學術不再是純粹知識,而是『『躁動著難以遏制的現代性知識——感受的慾念衝動和情緒宣洩」。(P4)劉小楓通過這兩種思想學述品質的界定,明確把自己的立場站在自由主義這一邊,表明他將「要求首先抑制現代主義式的主觀感受性表達和現代性的情緒躁動,尋求建立一種有知識學觀察距離的論述體制」,也即要求「知識學上的限制,注重實證性的說明、描述和分析」。(P5)
…… 實際上,當劉小楓把古典社會理論興起的動因與維護自由民主理念、抵制現代主義激進論述相聯繫時, 已經道明了其實證性、客觀性意味著什麼。韋伯曾經指出,一個人的價值傾向雖會影響他所作的工作,表觀在影響選擇哪些分析對象和要研究的問題上,但是,一旦進入某一問題所涉及的事實時,這些事實便不能是某種價值立場的正當性根據。但是,既然一個人的價值判斷會影響其課題的選擇,那麼為什麼就不會影響其方法的選擇?可見,價值傾向性已經在先地決定了一個人是客觀地實證言述還是「主觀感受性地表達」。
周楓:在韋伯與舍勒之間——評劉小楓《現代性社會...
你們啊,畢竟太年輕,國師早就看你們在眼裡了。只需要將學術改成網上的爭論。順便一說,知乎上的自由主義者也屬於被批評的範圍,自由主義這個詞語在這個文章里有別的意思。現在的情況,不過是因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太短,歷史觀沒有內化到絕大多數人身上。
- TG走資,社會割裂,階級分化。
- 討論政治、撕逼,對於青年來說是極好的娛樂。
- 獨生子女多、社會流動性大。
- 新中國其實是被分裂的國家。(要是一開始就認為新中國就是大陸,就沒有那麼可乘之機了)
- 外國人的話語太強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朴槿惠對華態度會發生如此巨大的逆轉??
※如何看待北大屠夫陸步軒?
※為什麼共產國家都那麼熱衷於隊列練習和閱兵?
※英國曼徹斯特音樂會恐怖襲擊將在接一下來一段時間內對世界經濟、政治等其他領域產生什麼樣的連鎖反應?
TAG:政治 | 民族主義 | 中國 | 逆向歧視ReverseDiscri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