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太晚接觸知乎而感到後悔怎麼辦?
01-21
曾經我想增加自己的閱讀量。訂閱了《羅輯思維》的公眾號,每天看他推薦的文章,堅持了3個月多10天。我看《Vista看天下》。但是直到我上了知乎,才發現別有洞天。
感覺之前的時間都被浪費了。如果我之前能夠多來這裡逛逛,現在的腦子裡裝的東西肯定會多很多。
如果你想變聰明,最好還是看書。
可以把知乎當成索引。
泡知乎不能代替任何正經事兒, 你以後也會後悔太晚淡出知乎.
應邀!
恭喜!現在也為時不晚。
時間長了你會發現這裡就是個貼吧…
其實也有不少人覺得,知乎可怕就可怕在你浪費了時間,還以為學到了東西。。。
知乎目前確實不錯,以後嘛。。。反正個大v都不看好!
我記得以前有人評價《羅輯思維》說是「用來製造幻覺」那種給看完之後就像是讀過很多書的幻覺。其實知乎也一樣,整天泡知乎就有種「學到了很多知識的幻覺」,在幻覺中經經歷的年月越多,就越會覺得自己擁有更多的知識。不要沉迷於這種「幻覺」中呦。
不用現在後悔,以後有的是時間給你後悔
個人覺得 任何途徑得來的見識都不如通過親身實踐和閱讀書籍得來的有價值 如果你真的做好這兩樣 會發現 知乎能給你的 只是冰山一角或者只是一個線索
瀉藥。題主,你會這樣想,只是因為你過去,都是為了閱讀而閱讀。事實上,在我們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有三個境界:閱讀,歸納,總結。閱讀,是知識之於你的first moment of truth.是你接觸新鮮的知識的過程,這個階段,你注重的是知識的廣度與新鮮感,你像是個孩童被領到了充滿驚喜的迪士尼,在浩瀚的知識的海洋里充滿了好奇心與野心。有個米老鼠舉著「金融」的牌子微笑著向你招手,你想誒呀做個經濟「磚家」多酷啊,可以在電視上一本正經的扯淡,然後你知道了央行剛剛宣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你知道中國成立了四大自貿區,你知道中國股市現在一發不可收拾了;有個唐老鴨舉著「政治」的牌子向你呱呱呱,你想誒呀Underwood才是人生贏家好嘛,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有木有,然後你知道了中國在熱火朝天的搞一帶一路跟亞投行,美國和歐盟又跟毛子磕上了,習大大帶著450億美元去訪問巴基斯坦了;有個白雪公主舉著「文娛」的牌子,你想我可不要做個書獃子死學霸丫,然後你看了很多電影,你聽了很多音樂,你看了很多人物專訪。你就這樣暈暈乎乎的在迪士尼里逛了一圈又一圈,你卻忘記了閱讀的意義。你看過了許多新聞,你看過了許多雜誌,你迷失在媒體上每一道短暫的頭條;你品嘗了變幻莫測的政治,你踏過妙趣橫生的金融,你熟記書本里每一句,你最愛的真理;
卻說不出,你閱讀的原因,
卻說不出,你欣賞哪一種觀點,卻說不出,在何種場合,如何運用知識裝逼,說不出,閱讀的意義。直到有一天,你遇見了知乎,卧槽你覺得別有洞天啊有木有,你看到了一個問題叫做 如何看待中國建立亞投行背後的戰略意圖? - 中國經濟,你看了幾個高票回答,比如如何看待中國建立亞投行背後的戰略意圖? - alarminwar 的回答後,你著急的直拍大腿,卧槽,我特么的怎麼就沒想到呢,我也知道人民幣國際化丫,我也知道絲綢之路丫,我也知道中國產能過剩丫,我特么的怎麼就沒法這麼回答這個問題呢?你義憤填膺的給答主點了個贊,嘴裡嘟囔著」真特么牛逼啊「。然後你又看到了另一個答案,如何看待中國建立亞投行背後的戰略意圖? - 麥可汗的回答,你學會了在知乎裝逼的神器:」實名反對高票答案「,你看了這個回答,你仔細想了想,卧槽,這位兄台說的也有一定道理呀,人民幣國際化在資本賬戶沒有放開的情況下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呀,盡信書不如不讀書有木有!看了好多這種問題後,你原來精心呵護的迪士尼世界觀崩塌了...你覺得你以前都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你覺得知乎才是那個帶你裝逼帶你飛的人,於是,作為開啟你的裝逼之旅的第一步,你寫下了你這個問題:」因為太晚接觸知乎而感到後悔怎麼辦?「題主,我明確的告訴你,Vista看天下也好,邏輯思維也好,知乎也罷,所有的這些,都是你獲取知識的媒介,你覺得知乎別有洞天,那是因為,知乎幫你做了」歸納「與」總結「這兩件事情,讓你原本雜亂無章的知識能夠connect the dots,讓你看到了現象後的本質。針對題主的問題,咱這麼大的人了,」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的道理就不多說了,題主要仔細想想在接下來的時光里,如何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利用知乎,才是王道。回到剛才說的,題主需要注重的是對知識的歸納與總結。你需要清楚的知道,知乎不是萬能的,整天刷知乎,為了刷知乎而刷知乎,你會把知乎變成另一個之於你的vista看天下,另一個之於你的邏輯思維。下面請看:知乎的正確打開方式。
我對答主的定位是,答主想要成為一個博學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獨立思考能量力的人。首先,你需要幾款APP。1個新聞類APP,比如Zaker/之乎日報;1個你特別感興趣的領域的APP,比如彭博商業周刊之於商業,虎嗅/36Kr之於TMT,豆瓣電影之於電影;1款分類匯總類APP,Pocket強推;1款筆記類應用,evernote或者onenote;當然,還有知乎(這個不能算APP對吧-.-我沒有在黑誰,恩...)挑幾個你感興趣的領域,每天保證你獲取知識的新鮮感與廣度。多花些時間在你感興趣的領域。利用pocket進行歸納,對於每一篇新聞/評論,你需要至少總結出一句所謂的insight,而不是僅僅對於新聞的獲取;對於你感興趣的話題,在知乎上搜索關於該話題的問題與討論,事實上,漸漸你會發現,幾乎每個新聞熱點,都會在知乎上有非常有建設性的討論,這也是我認為知乎最核心的競爭力所在,你看那些高票回答,最重要的,是觀察、學習那些大V思考問題的角度,呈現答案的邏輯,以及聯想問題的洞察力。記住,不要只看高票答案,盡信書不如不讀書,特別學會關注那些「實名反對高票答案」的一些回答,可以非常好的訓練自己的批判式思維。對於一些特別感興趣的領域,想要深挖的領域,去搜索一些此領域的書籍,細細閱讀,並加以自己的思考。最後,逐漸學會自己回答問題,回答問題的好處,請參見回答知乎上那麼多人極力推崇讀書,那麼為什麼不把上知乎的時間都用來讀書? - 曹洋的回答。最後的最後,祝題主早日成為大V,走向人生巔峰~「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二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了。」
知乎並沒有想像中的幫助大。它是打開了一扇新的門,但是要想從門中獲取東西,還得沉下心。
你之前的兩個知識獲取渠道也是不錯的,但我推薦你換個角度思考這個問題。
我是接觸知乎很早但是真正開始認真用也就是今年,而且之前一直都是在匿名抖機靈。。。我個人覺得,獲得知識不一定是要通過知乎,通過知乎獲得的知識往往是無法被你記得特別清晰的,而只能當作一個你和別人侃大山時候的談資。有時候你會發現,除了你專業所知道的知識你對其他領域的知識的了解程度是很有限的,而我每次看完別人的答案都在想為什麼我不可以針對題主的問題去自己查資料,了解相關專業的知識,然後起個義從知識獲取者變成答題人呢?
所以,知乎什麼時候開始認真用都不晚,與其把知乎當作一種知識獲取的方式,倒不如把知乎當作你的命題大作文,每次遇到你感興趣的問題,都是一次自己自學的方式~我希望我可以慢慢做到這一點,新人!共勉!不用後悔,呆在知乎三年你也改變不了什麼。
其實還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都是相對的。
過段日子你又會提問題:「因為刷知乎浪費了太多時間怎麼辦?」「如何戒掉刷知乎?」「知乎軟體卸了又裝根本欲罷不能好痛苦,我該怎麼辦?」
真得好痛苦_(′?`」 ∠)_好懷念不知道知乎的日子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