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為什麼說「事有終始」,而不是「事有始終」?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

從文本對應關係上看,「終」對「本」,「始」對「末」,相似的對應關係還有接下來的「本」對「先」,「末」對「後」。此外,整個《大學》都在表達,知道成人的根本是很重要的,比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

那麼,問題來了,事情的根本是什麼呢?從文中的對應關係來看,事情的「本」是「終」。這和我的預想有些不一樣,我之前都認為事情是從開始作為出發的,我想知道把「終」放在前面的理由。

當然,這也有可能是我理解原文出現了偏差==


禮者,本末相順,終始相應。

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終始俱善,人道畢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終,終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禮義之文也。

我認為這就是語言表述習慣問題,儒家就喜歡用「終始」,道家倒是喜歡用始終一點,比方說

福之起也綿綿,禍之生也紛紛,禍福之數微而不可見,聖人見其始終,故不可不察。


大學之道 ,在明明德 ,在親民 ,在止於至善 。

—《大學》

(止者 ,必至於是而不遷之意 。至善 ,則事理當然之極也。言明明德 、新民 ,皆當至於至善之地而不遷 。—《集注》)

為人君,止於仁 ;為人臣 ,止於敬 ;為人子 ,止於孝 ;為人父,止於慈 ;與國人交 ,止於信 。

—《大學》

(引此而言聖人之止 ,無非至善 。五者乃其目之大者也 。學者於此 ,究其精微之蘊 ,而又推類以盡其餘 ,則於天下之事 ,皆有以知其所止而無疑矣 。—《集注》)

要作得心主定,惟是止於事,為人君止於仁之類…

—《近思錄》

儒家之止不僅僅是佛道意義上心思之止,更多意味著止於事。止至少有兩層含義,一層稍偏向動,止意味著尋找事之當止之處;另一層偏向靜,意味著當止處既得則止於當止之處。

人事之本即其所當止之處,知止則窮事之理,止於當止之處及至事終。故其所當止之處即事之所終。而事理所當然之終,即事之本。

物含事物之意(參見陳來《有無之間》關於陽明心外無物的討論),物之本末即事之本末。

事之所當終即事之本,事之本即物之本。故物有本末,事有終始。


終而有始,取其生生不息之意。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

是排比句,和前面的不一樣,前面的定靜安慮是層層遞進的關係,後面這兩句是對仗。

物有生有滅,從根生,以枝枯,說本末;事物有開始有結束,所以說始終,不說始終說終始,是蘊含天地之間的道理無窮無盡,不是循環往複,而是螺旋交替上升的意思。

建議你看看大學集注之類的文章,不要望文生義。


糜不有始 鮮克有終

慎終追遠 民德歸厚焉

----------------------------------------------------- 補充 ----------------------------------------------------------

為什麼要把終放在前面?

前面我想是想強調因為堅持到底的重要性,後來仔細想想,去做一件事情得先有目標,然後再由此展開計劃和行動。懂得選擇恰當的目標當然對做好事情很重要了。

止於至善就是以至善為重點,以至善為目標。

只有目標明確了,信心才能堅定;

信心堅定了,才不會輕舉妄動;

不輕舉妄動,才不會陷於危險之中;

不陷於危險之中,才能好好安排計劃;

好好安排計劃,才能獲得目標的實現。

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


一切事情都是宇宙的事情,宇宙是物質的,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

所謂終始,是指物質運動一個過程的終結和下一過程的開始,比如昨天24時終結是今天的0時開始。古人還用死生來說終始。《莊子·秋水》:「物有死、生。」又《知北游》:「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

關於本末,《大學》:「外本內末。」《莊子·則陽》:「吾觀之本,其『往』無窮【按:吾觀形上實取其半而不竭之本,其「往」而求解得算術的無窮。《莊子·德充符》:「虛而『往』,實而『歸』。」虛而「往」,見鏈接文的圖1–a7—10—12】」這說的是《莊子》:「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而無為以終【宇宙物質分化過程之終】。

http://user.qzone.qq.com/1052964000/blog/1454061316

【這個鏈接不知能否發出,可訪問QQ號1052964000的空間日誌置頂文章】


你琢磨琢磨倡導三教合一的王重陽為啥把自己住的地叫活死人墓哈哈


推薦閱讀:

學習易經國學要從哪裡開始?
為什麼知乎上書法方面的高票回答如此爛?
有擅長歌行體的大佬嗎?幫忙看看萌新這首七古怎麼樣?
大學學些系統的國學知識,梁啟超的這份書單現在來看是必須的嗎?
讀《莊子》中的疑問,求助!持續更新?

TAG:國學 | 儒家 | 修身 | 儒家經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