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要放棄美式的大學教育方法?
我最近看到很多國內的新聞,比如中國要逐漸放棄211,985的大學分類。要平衡大學間的差距。不在像美國那樣搞大學的精英聯盟。以前搞素質教育,現在又要慢慢弱化素質教育的選材。要更加重視技術工人的培養。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轉向呢?
懇請給位分析給些意見。謝謝。我更新下:我一在國外的都知道中國教育部先否認,後來官方承認要破除211,985壁壘。11月21日,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出席「2014年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工作研討會」時明確表示,今後,更多的國家重大項目將會在支持範圍、遴選條件等方面對地方高校一視同仁,破除「985」、「211」等身份壁壘,更加註重績效評價。
澎湃新聞獲悉,這是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就「985」、「211」高校存廢的首次公開表態。教育部官員首次公開表態:破除985、211身份壁壘
謝邀。
這個題目我很認真的回答。先擴展一下,很多人都有一個錯覺:美國的頂尖大學招生是看智商的,智商高的學生進名校。中國也該這樣,把學生分層,把智商更高的學生挑出來,去念好學校。
這是關於教育的一個天大的誤解。不僅誤解了美國,也誤解了中國。
關於美國大學招生的錯覺,我講件很有趣的事情。我有個朋友大學前自己去美國考察,在一家中餐館遇到老闆聊天,老闆和他講,他自己的兒子成績也很好,但是美國的名校裡面讀書太辛苦了,太累太精英,沒必要去讓自己那麼辛苦。後來老闆的兒子來店裡幫忙,他去找那位攀談了一下。那位的回答一模一樣,名校辛苦,讀州立大學生活質量更好。可是聊天中他發現,老闆的兒子也申請過不止一所名校的獎學金。這樣的情形,他遇到過不止一次。
美國的名校讀書沒那麼辛苦,競爭也沒那麼殘酷。其實最關鍵的原因是:錢。也就是學費。
美國絕大多數排名靠前的學校都是私立的。這些私立大學擁有著美國最好的教育資源。同時,他們的學費對普通人而言非常昂貴。每年3萬5千美元對於很多普通的美國家庭也很難承受。也就是說,這些頂尖大學有著兩批完全不同的申請者:需要獎學金的和不需要獎學金的。
需要獎學金的,可能得500人爭一個位置。而不需要的,可能只是5個人爭一個位置。
那他不能貸款念名校嗎?我以前也問過這個問題。助學貸款啊。名校畢業了有更好的前途啊。
錯了。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念州立大學畢業可能一個月掙5000美元,念哈佛畢業可能是5500美元。可是學費,一年超過35000美元。貸款也是要還的。貸款念哈佛的性價比並不高。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因為美國整體的社會流動性非常低。也就是說,父母的收入情況很有可能才是決定一個人畢業後收入的決定性因素,而不是學歷。
在中國,其實慢慢的也在變成這樣。畢竟我們的社會階層也在越來越固化。我幾年前讀到過一篇麥可思關於中國大學畢業生的收入調查報告。清華第一,我非常理解。可是本科畢業月薪那一欄讓我覺得非常驚訝,一個月5000多。北大4000多。這完全不符合我對名校的理解。我想再次清華畢業的收入也應該在四大的收入線上吧。我當時覺得這個數據真的不可信。可我後來一問,才知道這個數據絕對是靠譜的。原因很簡單,名校畢業家庭條件不錯的人,大多數的主流是繼續深造。但是家境普通的少部分人本科畢業其實出路並不是太多。特別是學文科的,要是考不上公務員,很多會去選擇和師範類畢業生一樣當高中教師。收入自然不高。漲薪幅度也並不見得能超過他人很多。畢竟都是按照體制逐年逐級的在加。
現在我們可以設想一下,清華也一樣,拿出一半的學習位置來給獎學金獲得者。其他的學習位置收40萬一年的學費。作為一個年收入不到5萬的家庭出生的小孩,他應該貸款念清華嗎?
讀到這裡你是不是感覺有什麼不對?我相信很多人和我從前的想法一樣:大學不應該是給最優秀,最聰明的人去讀的嗎?
錯了。一個初中生合格的完成了初中學業就應該得到接受高中教育的許可。一個高中生合格的完成了高中教育就應該得到接受大學教育的許可。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公立大學才應該擇優錄取。
我們的學校為什麼不能像常春藤一樣搞精英化,貴族化的教育?
因為我們國家的大學是公立的,常春藤都是私立的。拿著全民的錢就要優先照顧全民的利益。所以中國需要的不是再集中資源建10所北大,而是努力讓中國多出100所浙大。努力彌合大學間的差距,提高大學的綜合教育水準。
同時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加強職業教育。過去的中國一直缺少職業教育,職業教育的缺口必須要填補,這方面德國經驗相對較足,所以會在學校改制方面偏向德式。還有一個常見得誤解,就是德國的高等技術學校培養的是高級技術工人。因為單獨的學校是不可能培養出高級技術工人的。高級技術工人是企業和學校一起培養的。而與此同時,德國的高等的科研人才也是學校和研究所一起培養的。
所以中國的教改,慢慢的取消211,985這樣的重點扶植,把資源轉而加強普通高校的教育質量這個方向是正確的。在學習位置固定的情況下,拿出固定的學習位置給貧困生也是應該的。這當中的執行當然很困難,但是整體的方向,並不是錯的。
對於一所學校來說,家庭條件更好的學生確實更受歡迎。相對來說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去做出更大的成績。綜合素質選材選出來的就是家境優越的學生。但是,公立高校相對而言更加偏重公平也是必須的,因為全民的學校也對全民有社會責任。
有人問,為什麼要找那些看不出聰明,英文發音不標準,沒見過什麼世面,不知道Dropbox怎麼用的人來985大學裡面讀書?
不為什麼,這叫教育公平。公立大學就應該給窮人家的孩子更多的機會。真的覺得他們拉低了985的水準,不配和你站在一起,那就自費去讀那些頂尖的私立大學吧。---------------------------------------------------------------------------------------------------------------------------注意一點,我在這裡並沒有說美國一流大學的收入主要來源是學費。一流私立院校的經費來源也並不像有人說的那樣都依靠校友捐贈。與之相對的,這些大學的收入主要來源是投資。給第一那位答主。我相信你的心是好的。但是你自己看看評論就應該知道。
中國的窮人窮的不只是教育機會。你再怎麼建議都是沒用的。
我給你的想法點了贊,但是現實,我覺得你應該知道。
綜合素質是有道理的。很多資源給了也是浪費。中國要逐漸放棄211,985的大學分類。要平衡大學間的差距。不在像美國那樣搞大學的精英聯盟
這句話本身就是錯誤的。
可能和大多數人的認知不同,美國大學之間的水平是非常接近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申請美國研究生的時候有這麼一句話「美國排名50名左右的大學也是很值得一讀的」。這話說得非常正確。
拿本校舉個例子。南部工程第一強校。其中工業工程全美第一,土木第二,航天工程和環境工程第三,生物工程第四,機械工程第五,計算機第六。
這樣的學校,在全美綜合排名你猜排了多少位?第35位。
卡耐基梅隆,計算機排名第一的學校,你猜綜合排名排了多少?第25。計算機領域如雷貫耳的德州奧斯汀,綜合排到了50名開外。
美國大學各有各的優勢,各有各的絕活。很多強校有弱項。很多弱校也有強項。比如Texas AM德州農機,這所名字聽起來特土的學校,綜合排名68位,但人家的生物農業工程排名第二,核工程排名第三。
這才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而中國大學的專業排名基本上是由10-20所大學所壟斷的。要打破這種壟斷,恰恰就是要向美國學習。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要激勵大家幹活,就得按勞分配,誰幹的好獎勵誰。不能給你頭上貼個標籤寫個211,從此你不幹活也拿錢。所謂破除「985」、「211」等身份壁壘,更加註重績效評價
就是這個意思。至少字面上是個這個意思。
---
@Sven 的答案都給我看笑了。引用一段: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念州立大學畢業可能一個月掙5000美元,念哈佛畢業可能是5500美元。可是學費,一年超過35000美元。貸款也是要還的。貸款念哈佛的性價比並不高。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因為美國整體的社會流動性非常低。也就是說,父母的收入情況很有可能才是決定一個人畢業後收入的決定性因素,而不是學歷。
既然州立大學學費便宜,畢業後工資和哈佛也差不多,那不正好是窮孩子的上升通道嗎?這個階層固化的結論到底是哪兒來的呢?
這個答案可謂情緒飽滿,道德激昂。至於結論嘛,沒看到有什麼可取之處。
---
好吧。再上一堂基本思考方法課。這個問題怎麼就跟美國階層固化扯上了關係了呢?你說有關係。那你需要論證以下幾點。有了這幾點,才能構建一個完整的邏輯鏈條,才不產生跳躍性思維。就算有些問題數據不好找,至少你得提供一個思路,否則沒辦法服眾。
1. 美國階層確實固化了。我不知道是不是固化了。兩方觀點我都看到過。我還沒有做出結論。但是,如果你主張本問題和美國階層固化有關係,那你必須首先論證這一點。
2. 你得論證階層固化是美國大學導致的,而不是中學小學。美國中小學的差距比較大,因此很多窮孩子還輪不到大學就已經淘汰了。如果是大學的問題,那我們要在大學搞改革。如果是中學的問題,你扯大學有用嗎?說不定大學還緩解了階層固化也說不定。
3. 你還得論證儘管中國的情況和美國不同,但是大學導致階層固化這點是一致的。所以我們才要改革大學。而改革大學就是要改得和美國不一樣。中國階層固化我覺得是存在的。但這又回到了老問題上來:階層固化到底是什麼引起的呢?
有著這三點,才能構建出一個完整鏈條:美國的大學導致了美國階層固化。中國的大學,因為學了美國,同樣導致了階層固化。因此,我們必須跟美國反著來。
這麼多答案裡面,沒有一個論證了第二點和第三點,就連提都沒提過,想都沒想過。誰在詭辯?大家好好想想。反正英語大家都看的懂。一起讀讀唄。
Improving Opportunities for Social Mobi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American」 Dream?
The United States is often hailed as the 「land of opportunity,」 but opportunities for upward income mobility in the U.S. are actually lower than in other countries (Corak 2013). A child born to parents in the bottom fifth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has a 7.5% chance of reaching the top fifth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in the U.S., far lower than peer developed countries.
Improving the rate of upward income mobility i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policy makers not just because it is one of the core principles of American society but also because improving mobility can have substantial implications for overall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ldren from disadvantaged backgrounds naturally benefit directly from higher levels of upward mobility, but affluent individuals benefit as well, because upward mobility contributes to economic growth both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for example by reducing transfer payments.
Data from the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Project offer new information on how to improve social mobi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results – based on anonymous earnings records – reveal that mobility has been low in the U.S. relative to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for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While mobility has been stagnant over time, there is substantial geographic variation in mobility within the U.S., with some areas offering rates of upward mobility comparable to the most mobil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such as Denmark. The large differences in mobility across communities within the U.S. suggest that mobility can in fact be improved. Based on this evidence, we can begin to think about a set of policies – including place-based initiatives and investments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rimary education – that can increase upward mobility.
Geography of Mobility
In our research, we characterize geographical variation in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across the U.S. (Chetty et al. 2014b). We construct measures of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for 741 「commuting zones」 (CZs) – which are analogous to metropolitan areas – and assign children to a CZ based on their location at age 16 (no matter where they live as adults), so that their location represents where they grew up. When analyzing local area variation, we rank both children and parents based on their positions in the nati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to provide a measure of how well children do relative to those in the nation as a whole rather than those in their own particular community.
Looking at the probability that a child who grew up in a bottom-quintile income family reaches the top-quintile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across areas of the U.S., we find substantial variation across regions. In some parts of the U.S. – such as the Southeast and the Rust Belt – children in the bottom quintile have less than a 5% chance of reaching the top quintile. In other areas, such as the Great Plains and the West Coast, children in the bottom quintile have more than a 15% chance of reaching the top quintile.
There is substantial variation in upward mobility even among large cities that have comparable economies and demographics. Cities such as Salt Lake City and San Jose have rates of mobility comparable to Denmark and other countries with the highest rates of mobility in the world. Other cities – such as Charlotte and Milwaukee – offer children very limited prospects of escaping poverty. These cities have lower rates of mobility than any developed country for which data are currently available.
In ongoing work, we find that if a child moves from a city with low upward mobility (such as Milwaukee) to a city with high upward mobility (such as Salt Lake City), her own income in adulthood rises in proportion to the time she is exposed to the better environment. This finding shows that much of the difference in upward mobility across areas is driven by a causal effect of differences in the local environment rather than differences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eople who live in different cities.
The variation in economic mobility across cities in the U.S. is reason for optimism. If we can make every city in America have mobility rates like San Jose or Salt Lake City, the United States would become one of the most upwardly mobil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is naturally leads to the next question: what makes some places in America have much higher rates of upward mobility than others?
Determinants of Mobility
To begin to understand the determinants of mobility, we explore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upward mobility and various factors that have been discussed in prior work by sociologists and economists (Chetty et al. 2014b). We find that segregation, income inequality, education, social capital, and family structure are all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mobility.
While we find upward income mobility to b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areas with larger African-American populations, white individuals in areas with large African-American populations also have lower rates of upward mobility, implying that racial shares matter at the community rather than individual level. One mechanism (among many others) for such a community-level effect of race is segregation. We find a strong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tandard measures of racial and income segregation and upward mobility.
CZs with larger Gini coefficients (measure of income inequality) have less upward mobility, consistent with the 「Great Gatsby curve」 documented across countries (Krueger 2012, Corak 2013). In contrast, top 1% income shares are not highly correlated with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both across CZs within the U.S. and across countries. Although one cannot draw definitive conclusions from such correlations, they suggest that the factors that erode the middle class hamper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more than the factors that lead to income growth in the upper tail.
Proxies for the quality of the K-12 school system are also correlated with mobility. Areas with higher test scores (controlling for income levels), lower dropout rates, and smaller class sizes have higher rates of upward mobility. In addition, areas with higher local tax rates, which are predominantly used to finance public schools, have higher rates of mobility. These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results from other research on the long-term impacts of education (Chetty et al. 2011, Chetty, Friedman, and Rockoff 2014) which demonstrate that improvements in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have large causal effects on upward mobility.
Social capital indices (Putnam 1995) – which are proxies for the strength of social networks and community involvement in an area – are very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mobility. For instance, high upward mobility areas tend to have more religious individuals and greater participation in local civic organizations.
Measures of family structure such as the fraction of single parents in the area also matter. Once again this operates at the community rather than the individual level. Children of married parents also have higher rates of upward mobility if they live in communities with fewer single parents.
These correlations suggest that differences in local policies and community structures are important for mobility; nonetheless, findings cannot be interpreted as causal effects. Though we cannot draw policy lessons directly from these correlations without further research into causal pathways, the evidence discussed above does shed light on the types of policies that can influence mobility. Combined with other evidence from research, the results summarized above can help target areas to focus policy to improve upward mobility and help revitalize struggling communities. The important conclusion from this is that local policies and community structures matter a great deal for life opportunities for all.
ABOUT THE AUTHOR
Raj Chetty is William Henry Bloomberg Professor of Economics at Harvard University. This article is adapted from a talk he gave on May 12, 2014 at Reinventing Older Communities: Bridging Growth Opportunity,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Philadelphia"s biennial conference, co-sponsored by Penn IUR, and held in Philadelphia, PA. This article is being expanded into a book chapter that will be included in a book under development as part of the City in the 21st Century Book Series, published by Penn IUR and Penn Press.
REFERENCES
Chetty, Raj, John N. Friedman, Nathaniel Hilger, Emmanuel Saez, Diane Whitmore Schanzenbach, and Danny Yagan. 2011. 「How Does Your Kindergarten Classroom Affect Your Earnings? Evidence from Project Star.」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26 (4): 1593-1660.
Chetty, Raj, John N. Friedman, and Jonah E. Rockoff. 2014. 「Measuring the Impacts of Teachers II: Teacher Value-Added and Student Outcomes in Adulthood.」 Forthcoming,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Chetty, Raj, Nathaniel Hendren, Patrick Kline, Emmanuel Saez, and Nicholas Turner. 2014a. 「Is the United States Still a Land of Opportunity? Recent Trends in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Forthcoming,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
Chetty, Raj, Nathaniel Hendren, Patrick Kline, and Emmanuel Saez. 2014b. 「Where is the Land of Opportunity? The Geography of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NBER Working Paper 19843,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Inc.
Corak, Miles. 2013. 「Income Inequality,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and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7(3): 79-102.
Krueger, Alan. 「The Rise and Consequences of Inequ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Speech at the 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 Washington D.C. on January 12, 2012.
Putnam, Robert D. 1995. 「Bowling Alone: America"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 Journal of Democracy, 6(1): 65-78.這裡面有些誤解,中國從來沒有實行過美式教育體系,985-211工程的所謂高校建設計劃本質上,是從民國國立大學傳承到新中國的院系調整後,並引入蘇式教育概念後,在90年代末高校改革和科研體系大投入中,提出的高校建設計劃,所造成的高校分層。。這和所謂美式教育的「精英教育」理念,其實沒有多大關係,中國開始思考從美式教育上借鑒,已經是新千年開始後了。而美國早期精英教育的設置是綜合性u+lac+專業性學院,公立其實是另一個系統,而美國教育分層的產生,實質上是和其社會結構的變遷有關係的。而其中對教育系統影響最大的還是財政投入,基礎教育階段美國私立高校和部分公立高校形成精英教學本質上來自於學費,捐贈和學區稅(地稅)的收入形成學校建設的差別。而高校的私立體系開始佔據優勢,本質上是因為自上而下建立的美國,在公立系統早期的建設上,鋪開過大,公共財政無法支持大規模的公立高校運營,開始出現分配不均的狀況。而私立體系由於背後商界的運營,校友圈子的恭喜和產業合作,獲得穩定的高校建設資金,開始發生超出。而現今美國排名不錯的公立體系在運營商也是向私立體系靠攏的。而專業性學院和LAC本身就是為了中上層教育的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所開展的。。故而,美國的教育分層,從教育體系建立開始,就是社會結構的一種體現,故而這種體現具備階級性。。在社會流動性降低,中產階級被壓縮的現今美國,這種矛盾和分化尤為明顯而已。。這和我國的國立大學建設體系,本身就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而取消211-985對於中國頂尖大學的影響是不大的,在一線和二線上的投入傾向也是會保持,,所以對於高校分級前半段其實沒有多大影響,依然保持精英化的分層,畢竟只是表層改革,系統還是延續得以前的系統(也沒必要改系統)。而受到影響的是我國中段班的大學,那就是比較普通一點的211一本和較高質量的二本上面,這種改革在目前披露的報告上,近似於德國高校的建設模式,主要針對是就業市場的改革,希望通過在這個level的高校進行扁平化的投入分配,來強行拉平出一個龐大,水平差異不大的中國大學「中段班」出來,用於對於就業市場提供中等級別的就業人才,在實用上是針對經濟轉型,分工體系多元化,以及社會結構的「新常態」所做的一種實用方法,開始著重培養就業市場的中段班人才,這算是一個適配性的經濟調節方式,以助於後備人才的儲備和應對社會流動性降低。對於個人而言,在學歷比重越來越明顯的中級「流動性」社會中,將中段班扁平化,有利於教育公平和就業公平,並且一定程度上在個人發展性上有利於新中產階級的建成。。故而,這是在經濟元素引發的社會結構變遷中,通過適配就業市場的一個人才戰略,體現在了教育政策上而已,附加好處是一定程度的教育公平,但教育公平也是附加的東西,我們理論上無法建成德國式的高校模式,同樣某些教育不公平問題本質上是社會結構和社會流動性變化造成的,無法直接通過教育政策調節,但是這種改革總歸有些好處。。看見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下吧。
美國以哈佛為例最近幾年都在推行一個政策,無障礙入學,也就是說學費6萬美元以下的學生可以不用交學費入讀。
聽著很振奮吧?
但是對美國入學流程熟悉的人就知道,這個其實治標不治本。
因為作為私立院校聯盟的常春藤,本身就是需要巨額學費來支持運營的。哈佛相對財政狀況好,所以沒什麼大關係。
但是呢,這些學校都是自主招生的,也就是自主分配學生比例的。可以自由根據人的「種族」,是否「校友」等等劃定不同的錄取線,招收不同的學生。
所以大家就會看到那個數據啦。哈佛46%的學生來自美國前3.8%的高收入家庭。
無障礙入學,做戲而已。學生總體結構並沒有本質的變化。
這樣的招生方法放到中國,肯定亂套啊。
--------------------------------------------------------------------------------------------------------------------------還有,我個人意見,從我了解的數據來看,哈佛是全美頂尖名校裡面教育公平方面做得最好的幾所學校之一了。雖然哈佛46%的學生來自美國最頂層的3.8%。有人推薦了這本書,我建議大家感興趣的可以去讀讀。The Price of Admission: How America"s Ruling Class Buys Its Way into Elite Colleges--and Who Gets Left Outside the Gates: Daniel Golden: 9781400097975: Amazon.com: Books@李搏揚 的回答中的質疑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很好的解答。詭辯的論調我就不回復了。這書寫的很詳細。可以很明確的回答他的質疑。
其實美國的窮人進好大學的機會是很少的。窮人家的孩子不可能有需要錢堆的「綜合素質」的。這個問題恐怕得歷史的看,但總體來說,中國辦100所不錯的研究性大學這個方向是不會錯的。
至於什麼是精英教育,我是有疑問的,是給精英的子女提供的教育,還是培養精英的教育。知道真正的精英教育多燒錢么?英國的大律,從小讀私校alevel進g5畢業混十多年才能進入金領行業。美帝投行,藤校mba是較好的起點,行情好的時候本科也要,隨便幾十萬刀,哪個窮人家孩子讀的起?這都是為民主社會精英的後代延續香火的地方。
國內這麼玩到最後還不把階層鎖定的死死的?學歐美的教育不如學德日,德國那麼強大的工業基礎和技術教育,世界排名前100有幾所?光靠發paper搞理論搞埃及考古粒子對撞,可以引領人類文明,可是大部分人不過想通過教育求口飯吃。
難道中國也把高等教育搞成英國那種通貨膨脹了再找下一個冤大頭來源源不斷的送來各式富二代留學生以維持其高等教育繁榮?
我是博雅教育精英教育的支持者,但是那只是存在於書上的或者現實中極少的孤例。把教育資源集中在極少數好學校,搞精英教育,刷大學排名,形而上超過形而下還以此宣揚博雅教育和自由無用。
古典時代早已終結,現在是21世紀專業精神和崇尚技術的時代。讓大眾享受優質的實用主義有專業精神的高等教育才是正途。從另一個角度說下吧,國家現在因為大學生工作問題,不斷鼓勵貼膜賣早點開淘寶創業,放棄這種精英式教育也是為了減少大學生數量,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科研的啊。
@Sven 的答案很精彩,我只是來補充幾個點。在評論區話不容易說清楚。歡迎討論,不歡迎扣帽子。把和他的答案相關的問題解釋清楚之後我會直接回答題主的問題。
所謂數據也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目前排名第二的答案說清北的農村學生從三成降到一成,給人寒門難出貴子的感覺,但是另一方面中國的城鎮人口從1.7億增長到了7.1億——寒門少了,寒門貴子自然也就少了。
回到我在 @Sven 的答案下說到的問題,一些知友指出邏輯不清楚。我大概整理了一下思路,歸納為:錄取政策和獎學金政策是可以分離的。美國學校在獎學金政策上做的很好,但在錄取政策上則十分不透明。我們中國的大學則完全可以在採取美國大學的獎學金政策的同時,保留錄取上的公平性。
又說到數據的問題,有同學指出哈佛有48%的學生家庭年收入在20萬美元以上,但另一方面,也有大於20%的學生完全不交學費,也就是說家庭年收入在6.5萬美元以下。當然美國20萬刀以上的家庭只有3.8%,6.5萬以下的則多得多這也是事實。但是我們要考慮到,年收入較低的家庭可能不會讓孩子上大學——即使不交學費,晚工作四年在很多人看來也是不可承受的。這個我還沒有找到數據,歡迎有時間研究的知友提供數據支持或打臉。
另外一方面,這種獎學金是不存在競爭的:被錄取的學生獲得獎學金的多少只和家庭年收入有關,對於家庭年收入20萬以上的學生來說,你再優秀,也是一分錢沒有的。而收入6.5萬以下只要被錄取就是一分錢不用交的。這時候問題就來了:覺得哈佛貴的究竟是那48%的人,還是那20%的人呢?
這個我就又沒有數據了,不過既然排名第一的答案引用了一個飯館老闆的話,我來談點親身經歷也沒什麼不可以吧:真正覺得哈佛貴的是那48%的人。比如那個飯館老闆,收入在美國想必算不上貧困階層。這個和文化有很大關係,中國的父母為了孩子上學是願意砸鍋賣鐵的,我身邊的美國家長,則有相當數量自己玩著遊艇滑翔機,跟孩子一攤手:學費太貴,上州立吧,也不差是不是,最後也有孩子非要去哈佛,然後硬著頭皮找學校要獎學金,自然沒批下來。甚至說對於稅後年薪20萬的家庭來說即使不玩遊艇滑翔機,一年拿出三分之一的收入來供一個孩子上學也是很大的壓力,但這已經是前3.8%的人了,再照顧恐怕也不太合適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家長把孩子送到州立大學也能找到很好的工作,而國內有些工作卻是一定要985,211,甚至那四所才行,究竟哪一種才是階層固化的表現呢?
這個不是說美國的錄取政策就比中國或德國的好,但是我認為,這種need-based的獎學金政策是可以讓國內的大學學習的:在保持分數線作為錄取標準的同時,可不可以在學費政策上適當劫富濟貧一下?清北有相當數量的學生家境相當優渥,甚至是準備過一年幾十萬的學費打算出國讀書,但是沒有成行的——向這些人要求一年一萬至兩萬的學費應該是不為過的,而一年哪怕是五千對家庭困難的學生就是很大負擔了。這時候就可以拿這些學生多交的錢去補貼貧困的學生,何樂而不為?(當然這樣做的阻力是很大的,想想那些出國旅遊吃飯死活不願意給十塊錢的小費,然後出門買個愛馬仕的人就知道了,人家有錢也是要把可以避免的支出減到最低的)
------------然後回答題主問題-------------------
在這個問題上我是同意 @Sven 的看法的,也就是中國需要的不是十個北大,而是一百個浙大。當我們談起美國教育的時候往往想到的是常春藤,MIT,斯坦福,伯克利等等,但這些學校是王冠上的珍珠,蛋糕上的櫻桃,中國大學必須先買櫝才能得到珠。美國大學真正強悍之處在於一批國內很多人不太熟悉但實力爆表的學校,主要是從三十名到五十名,如喬治亞理工,布蘭代斯,UCSD,UIUC。這些學校的名氣沒有HYP響亮,但是20所這個級別的學校構成了美國大學真正的可怕之處,沒有這些大學向HYP輸血,HYP也是活不下去的。也正是因為這些學校的存在,才能讓一些家長有底氣說哈佛太貴咱不去了,這些學校也不錯。
更重要的問題是,精英大學聯盟就是「美式教育」了嗎?未必,常青藤盟校可不是美國政府劃個圈用來發經費的,如果這麼比較德國的精英大學反倒更相似一些。真正的美式教育,就像美國的軍隊一樣,是靠傑出的頭腦搭配以無數的金元砸出來的,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大抵如此。
所以說教育公平是建立在經濟的公平之上的,德國能把教育公平做好,與其社會的去中心化互為表裡。現在總在談的高考地域問題從這個角度看也是死結。如果真的把全國分數線拉平,那麼京滬的孩子們從課外活動抽身之後又會很快把他們在農村的同齡人甩在後面——如果大家對大城市家長給名師開出的價碼有了解的話這就簡直是顯然的了。大城市的學生一邊看著最好的醫生請著健身教練吃著營養品保持體能,一邊是各地的名師甚至是請北清復交的學生來授課或是家教,這差距是人民幣玩家和普通玩家的差距,還是沒法玩。
那麼中國需不需要也拿金元砸出幾個HYP來呢?暫且不需要。因為美國有這些學校,很大程度是因為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花街和矽谷作為世界中心,吸納了大量這些學校的畢業生。借用我爸的一句話:「美國人推崇leadership教育可以,全世界都唯他馬首是瞻。中國人要是跟風我們lead誰去啊?」
那中國需要什麼?短期內,是熟練的技術工人,說的不好聽點,就是矽谷的精英們把東西設計出來,然後負責製造的人。這是中國目前在產業鏈上的位置,我們在向上爬,但是現在的問題必須現在解決。幾個精英大學只能是精英的訓練場,但我們需要把底層人民提升到中產水平。從農村出身的孩子,一步走到人生巔峰不容易,但他受到技術訓練之後,就有了穩定的工作,他的孩子就可以融入大城市成為中產(戶口問題再議),他孩子的孩子或許就可以上國內最好的大學,然後他的曾孫輩或許就有了出國的經濟條件……
大學真正能批量生產的,只是中產階級:哈佛每年進投行進諮詢業進矽谷的成百上千,扎克伯格只有一個,每年法學院畢業幾百人,也不過出了幾個大法官幾個總統。我們的大學體系要做的,不是大幹快上的去拼一個諾獎建一個世界名校,而是擴大合格的中產階級這個隊伍,把社會結構改善了,同時增強各個高校的科研能力,這些基礎打好了,所謂的諾獎只是時間問題。這就像中國足球一樣,青少年足球起不來,草根足球起不來,光靠恆大砸錢或是國家隊請個世界名帥是沒有用的。
985 211是官方欽定的分類,決定校長多大官,每年撥款多少,等級層次分明。美帝的藤校是體育聯盟,綜排前10又不都是藤校,有什麼可比性嗎?
根本的原因是中國大學(並且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大學)皆為公立。拿了納稅人的錢,所以勢必考慮教育公平,以及作為一所公立機構,對社會國家的義務等等。這方面典範可以舉例德國。20世紀初,德國的大學世界一流,但是現在,如果排名能夠多少與大學的水平正相關的話,德國大學我記得從學術發表的指標來看,好像都沒有能夠擠進世界前50的(見舊文 德國精英大學裡的大學是樣樣都好嗎? - 峰哥何峰的回答 )。 不知真假,但是我曾經聽說德國為了避免大學之間水平過於懸殊,特別將教育資源,經費,乃至人才等,在德國的國立大學系統中平均分配。導致的結果就是,德國大學水平都不錯。但是沒有世界頂尖,如哈耶牛劍這樣的學校。
要說 「中國放棄美國式的大學教育」,還要先說一下中國曾經推廣或者試圖推廣美國式的大學教育么?抑或後者到底是什麼?美國式的大學教育難道就是精英大學聯盟?可能很多美國人會更加覺得他們大學裡的學術自由,或者對多樣性的尊重 (diversity) 才更是 「美國式」 的大學教育吧?
不過這個就不多說了。寫這個答覆是想說一下目前置頂答案的一個值得指出的錯誤:
美國最好大學其實都是 need-blind admissions, 也就是說學校在判斷是否錄取的時候,完全無視學生以及其家庭的支付能力。等到錄取後,學校再根據家庭的支付能力,以學校的資金予以補足。這個聽起來有點共產主義理想的做法舉例來說的話:
假如你進入哈佛大學。校方計算在校生一年從學費到生活費,總共是 5萬美金。而你來自中國一個二線城市父母皆為普通職員的家庭,每年只能支付 3千美金的費用,剩下的4.7萬美金,校方會通過獎學金,貸款等不足。我所知道的是,獎學金占其中大頭。
實際上,按照耶魯大學官方的計算,如果家庭年收入不到 20 萬美金的學生,他們在耶魯讀書遠比在州立大學更加便宜 Financial Aid for Prospective Students In-Depth 並且在如哈佛、耶魯這樣的學校,他們對國內國外學生一視同仁,全都是 need-blind admissions 頗有天下大同的氣魄 Ar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eligible for financial aid? If so, how do I apply?。
(美國私立大學的這種態度,和英國大學形成鮮明對比。英國大學由於不能向本國學生收取高學費,轉而把外國學生作為 cash cows。)
如果切題一點的話,我沒覺得中國曾經模仿過美國式的大學教育,所以也談不上「放棄」吧。這並不是說兩國高等教育就一定有高下之分。美國高等教育是有很多問題。中國也一直在走有自己特色的道路。Socioeconomics and social class
Harvard Law School students circa 1895
Students of the Ivy League, both graduate and undergraduate, come primarily from upper middle and upper class families.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the universities have looked towards increasing socioeconomic and class diversity, by providing greater financial aid packages to applicants from lower, working, and middle class American families.[123][124]In 2013, 46% of Harvard College students came from families in the top 3.8% of all American households (over $200,000 per annum).[125][126] In 2012, the bottom 25% of the American income distribution accounted for only 3-4% of students at Brown, a figure that had remained unchanged since 1992.[127] In 2014, 69% of incoming freshmen students at Yale College came from families with annual incomes of over $120,000, putting most Yale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upper middle and/or upper class. (The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in the U.S. in 2013 was $52,700.)[128]
In the 2011-2012 academic year, students qualifying for Pell Grants (federally funded scholarships on the basis of need) comprised 20% at Harvard, 18% at Cornell, 17% at Penn, 16% at Columbia, 15% at Dartmouth and Brown, 14% at Yale, and 12% at Princeton. Nationally, 35% of American university students qualify for a Pell Grant.[129]
Ivy League
@guuuo viii 解釋下,美國是不是富人有更多的機會進常春藤?
知道20萬美元每年在美國是前百分之幾嗎?
知乎上真的是不是肉糜啊。我一個ABC都比不過留學生憤青。
我很明確的講一句,父母在國內當公務員的,到美國沒獎學金念大學的,抓腐敗一抓一個準。
中國大學當然可以學美國,那樣就是富人的自由民主了。
真的好嗎?隨便你怎麼搞,五道口都是宇宙中心,長三角還是群雄割據。不過換個名頭而已。
我想起來一個相聲裡面的一個段子:如果明年國外學校的家長會都在二三月份開,那明年兩會就沒人來開了…
怒答!
我 @李搏揚,來指出他的幾個邏輯錯誤。
他說美國大學百花齊放,列出了幾個排名說明。
可是我想指出他的問題。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他「一個哈佛的數據說明不了問題!」
少數幾個學校的數據也說明不了問題。
他要證明美國大學百花齊放。請先指出在那幾個具體領域。
我來給他列個提綱吧。
第一,大學經費對比。
第二,大學性質對比。(公立和私立)
一看就知道,美國大學排名靠前的強校,強專業幾乎全是私立大學的。他的邏輯根本不自洽。而且一看就知道對這個題目根本不了解。
中國大學學美國,就是會差距越來越大。
以前的非211還有政府撥款,現在競爭了,哪所普通大學爭的過原來的211?
西部的大學怎麼辦?誰會願意投錢去新疆,去內蒙古?
那裡的人怎麼辦?
美國很多制度都很好。但是少數大學壟斷教育資源這點中國學不得。
中國的西部需要發展,需要政府的支持。那裡的學校也是!這……為什麼培養技術工人就不是素質教育了?
中國前幾年擴招把技校毀掉了不少,導致技術工人緊缺,而畢業後高不成低不就的大學生(素質教育?)越來越多……現在不過是補課罷了~首先關於破除985和211,只適用於少數個別處於985.211邊緣高校,就好比高考成績不能完全說明一個人的才能,但是在現今中國,又有什麼更好的方法能衡量呢?更何況中國高校魚龍混雜,如果都拉到一個水平線上,難道就成公平了?另外,我個人認為,中國雖然在高校分級上貌似和美國相像,但是根本沒有跟從過美國的教育方法。中國建國後幾十年中,即使到現在,依然跟從著蘇聯的方式。理工科被無限放大重視。固然建國後需要大力發展國防重工,但是,再加上十年文革,現在中國人文科學發展的如何?發展的不錯的在國際上有一席之地的也就是漢語言文學類、歷史考古以及中國古典文獻及典籍相關的研究方面。美國歷史確實不如中國長,但是其人文科學卻承自歐洲。人們總在說現代中國人道德淪喪,甚至還要復其古風,其實,中國的教育就缺乏人文關懷,還指望教育出的人高大偉岸?
因為中國的精英大學都在為美國培養人才啊。
其實排第一那個答案挺好的。知乎上總是不缺全盤美國萬歲的人。
我也支持中國學美國。但是教育不行。
那些說美國ivy錄取唯才是舉的也無非就是想彰顯一下自己的水平。都是行家,就別裝瞎了。關於錄取,我贊成 @wang qiqi 的說法。
美國大學錄取非常不公平。窮人機會少的多。沒機會讀頂級名校自然也沒機會改變命運。
肯定很多人要噴我了。說我沒論據。
呵呵。
要論據的。我給你一整本書。The Price of Admission: How America"s Ruling Class Buys Its Way into Elite Colleges--and Who Gets Left Outside the Gates: Daniel Golden: 9781400097975: Amazon.com: Books推薦閱讀:
※如果一國規定其士兵可出於良心而不參加軍事活動或者任務,會怎麼樣?這樣可行么?
※哪個國家的醫保制度最好?好在哪裡?
※如何看待《工信部長:「中國製造」沒想像強》?
※不讓孩子加入少先隊是正確的嗎?
※為什麼羅素說「希特勒來自於盧梭、羅斯福來自於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