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漢人的音樂能力是文明民族中最低的,至今依然》?

又一個以人度己的例子。拜託,你用西方音樂的態度看東方音樂當然是不文一值啦。這個文章說的觀點都是老掉牙的東西

中國音樂的律制,被認為是獨特的,其實就是最簡單的五聲律制

首先,"律"是指音律,而"五聲"則是指音階,根本就沒有"五聲律制"這說法。然後,古書已多次記載變宮變徵這兩個音,即使他們不是那麽的重要也不應忘記他了吧。(其實五音七音這個問題曾經在宋代進行過一次大辯論,不過我忘了是那年的事了)而七音使用的實際,可以看《九宮大成》中的北曲樂譜(或者早期的古琴譜),那裡有一堆七音。

還有,五音也不是中國特有的。西方的傳統音樂也會只用五音的,蘇格蘭的《友誼地久天長》算有名吧?它也是使用五音的。

在中國,各種藝術門類的發展中,最弱的就是音樂。

這個各人有各種的評估方法,我不作評論。

漢人的主要樂器,只有琴瑟可能是自己發明的,其他的琵琶丶二胡丶笛子丶簫丶箜篌丶嗩吶等。箏也是來自西域,漢地最早流行在秦地。

這個作者可能對中國樂器不太了解,除了琴瑟外,可還有鍾磬哦。還有就是他完全無視了樂器漢化的可能性,我就以元明才傳入中國的嗩吶為例子,且看印度Shehnai和中國嗩吶的分別:

關於朱載堉的十二平均律

老掉牙的話題,以中國音樂體系來說三分損益法才是正道,何況朱載堉並沒有把它發揚出去

中國音樂沒有和聲

如果說現在的中國人和聲的能力極差這顯然是在搞笑,民樂作曲的,那個不是開口和聲閉口和聲,就連彈一首琵琶曲也要搞個復調才安心。

總之,漢人的音樂,是世界上最簡單的音樂。當然,原始人胡啊嘿的喊叫除外,那還不能稱為音樂。在有理論支持的,成體系的各家音樂里,漢人的是最簡單的:律制是最簡單的五聲律制;沒有和聲;沒有復調;半音使用極少;節拍也最為簡單,一般是四分拍。

吐一下槽,那黑人的Rap是什麽?

所以這幫混混,不但在世界音樂史上沒有地位,在中國音樂史上也沒有地位

......算了,原來是我認真了。回答一下你的問題,這是一篇蠻偏激的文章,肖友梅丶賀綠汀這些著名作曲家他也沒有提及。任光的不用說了,《彩雲追月》一曲傳到日本後(《南の花嫁さん》)好聽得被日本人當成自己作的曲子了。另外就是黎錦暉,雖然他值得讚許(被稱作靡靡之音卻不是因為音樂的原因,而是時勢的問題啊),但他所創作的歌曲都是偏世俗向的(故被稱為「流行曲之父」),不應和冼星海和聶耳混為一談。


前一陣的文章已經發表,也發布到專欄了,提供大家一個全新審視「天賦」的視角,讓你的思想發生地震吧:http://zhuanlan.zhihu.com/musicdoctor/19860500

(天賦就是超常的能力)

判斷音樂能力應提倡多元化審視標準與本族文化視角

英國音樂人類學家約翰·布萊金曾在《人的音樂性》(How Musical Is Man)一書中提出:不同文化下,人的音樂感性能力存在差異。在某些測試標準下被認為沒有音樂能力的人可能在自己的文化中卻是音樂的行家。例如一個傑出的非洲文達音樂家在西肖爾(Carl·E·Seashore)的音樂能力測試中或許就是一個音樂的低能者,而事實上他是一個非常成熟、非常有造詣的文達音樂家。

判斷人的音樂能力需要知道不同的社會究竟選擇了哪種音響、哪種行為作為音樂能力的判斷標準。布萊金認為「如果音樂心理學和音樂能力測試的研究,沒有在音樂能力的本質上達到一致,那麼原因很可能是它們一直存在著排他性的種族中心主義。」

社會音樂教育中,除了普通學校的音樂教育之外,很多家長還為孩子選擇了在校外音樂教育機構中學習吹、拉、彈、唱等音樂演奏技能,也反映了家長強調錶演能力的音樂能力觀。如今小區裡面時常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藝術培訓廣告,大多居民小區都有音樂教室、鋼琴小屋之類深入社區的音樂表演能力培養的機構。這些培訓方式強化了將音樂表演能力作為音樂能力的思維傾向。

自古以來,音樂和人類的關係密切,音樂是每個人的生活組成部分。我們學習音樂並不是使每個人都成為演奏家、作曲家,而是真正享受到音樂的快樂,了解自己的音樂文化,使音樂成為自身生活的一部分。現在人們似乎也已經感覺到這個問題,但意識中還是過分強調了表演與創作音樂的能力,對聽賞能力重視卻不夠。在我國古代就非常重視音樂聽賞能力在音樂活動中的重要性,有「孔子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的故事,孔子在齊國聽賞韶樂後,迷醉於韶樂的魅力,以致三個月都吃不出肉的味道了,它強調的就是聽賞音樂的能力。假如每個人都能意識到音樂能力不僅僅是表演、創作能力,還有聽賞能力,那樣大家將都可以更好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另外聽賞音樂中應強調本民族音樂的分量,對民族音樂更多地聆聽、認同、理解,則有助於重塑當代人的民族文化品格。

一個人的音樂能力主要包括演唱、演奏音樂的能力;分析音樂的能力;聽賞音樂的能力。聽賞音樂的能力是音樂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音樂的聽賞能力創作了音樂本身,沒有聽賞音樂的存在,音樂活動也就不復存在。因此我們在評價人的音樂能力的時候,不能僅依賴其表演、創作的能力,而應該將聽賞能力納入到判斷音樂能力的標準中來。其中,對自身文化中音樂的聽賞能力更應得到強調。我國古代有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它不單單告訴我們知音難覓的道理,它還提醒我們,聽眾是音樂存在的核心環節,如果沒有了能夠聆聽欣賞音樂的人還談何音樂呢?所以,「我們應該牢記,巴赫和貝多芬的存在,不但依靠諸多演奏者,同樣要依靠有諸多鑒賞能力的觀眾……」。

然而我們當今的社會評價機制下,主流仍然是單一化的以西方音樂為中心的評價標準,這種單一化的評價體系會掩蓋大多數人的音樂能力,帶有很強的壓迫性。強調每個人都可以發展自己的音樂能力,都可以在自己的文化背景下發展自己的音樂能力且不僅僅是創作表演能力,聆聽、理解音樂所傳達出的文化信息更重要。布萊金也提到:「世界上並沒有絕對的音樂共性,某些在音樂刺激下的共性反應是可能存在的。但這種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還只是一種假設,而且尚未在世界上所有的文化中得到驗證。迄今為止,僅有的共性看來只有一點,即各種人都具有某種『音樂性的』行為。」

當今社會,對於音樂能力的價值判斷主要基於音樂表演能力與創作能力,導致音樂從業者、音樂教育者、受教育者們判斷一個人音樂能力全局性眼光的缺失。音樂的創作、表演、聽賞是三位一體的,相互依賴不可或缺。判斷音樂能力應該提倡多元化審視標準,表演能力、創作能力、聽賞能力並重。大眾音樂能力的培養更應該強調音樂聽賞能力的提高。而判斷一個人的音樂能力更須將其放置到自身的文化背景中考量。每個人都是有音樂能力的,至少都能夠欣賞、理解、認同並參與音樂活動,音樂應該是人們精神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這個「音樂」要強調本民族文化中的音樂,藉以提高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抵禦歐洲中心的音樂文化霸權話語,重塑本民族音樂文化的傳統與自信。

[1](英)約翰·布萊金,人的音樂性[M]. 馬英珺 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P.39.

[2]管建華,音樂人類學導引[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P.89.修改乎凈是重複的問題!


我的偶像周杰倫說,華語音樂是最cool(屌)的!


那麼黑叔叔一定是能力最高的,說話就是RAP。

現代音樂歷史最久遠的Classic不過五、六百年,其發展高峰也不過是兩、三百年前的事情,無非我們閉關鎖國恰好和工業革命一起錯過了它而已,可是中國音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這能比?難道漢人的工業能力也是最低的?


在中國,各種藝術門類的發展中,最弱的就是音樂。

怎麼用這個推斷出中國音樂世界最弱 語文老師被爆菊了么


中文名:龐明濤

外文名:約瑟翰 龐麥郎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

出生地:陝西

作品有《打吊針》、《我的滑板鞋》、《我要打敗你》、《他們的力量》、《阻止你哭泣》,《西班牙的牛》 等。


現代流行樂是這樣?打包到英國濺不起一滴水花

一年出四個萬青音樂節其他人都要去掃大街


說白了,要是不人為的強調「民」樂與西樂,「中」醫生與西醫,「國」畫與西畫……

可能中國的這些文化就更加自然的,原汁原味的保存下來了。

現在嗎……亂的一塌糊塗。

世界不是二元對立的。

中國人也分很多群體,中國人和其他中國人的差異,不比中國人和外國人差異小。

說一個簡單的例子,七十年大閱兵放了《畢業歌》和《太行山上》,對比一下《游擊隊遠員之歌》和《鐵道游擊隊隊歌》——同樣的時代背景,同樣的主題,但這審美後面是天差地遠跨越階級的差異。

所以如果能各取所需,那就好。

這樣古琴也罷——哪怕雅樂——民間小調也好,就都傳下來了。

可是一旦一涉及「中西」,人就被綁架了。中一方的內部差異被掩蓋了,而且總是用西的框子去框自己。

在很多地方,中確實不佔優勢。然而人也好,文化也好,存在不是專為了和別人比高下的。

理想的狀況是,文化中劣勢的部分坦誠自己的不足,同時也正視自己作為劣勢文化存在的價值。

很難做到啊。


中國古代音樂以五聲調式宮商角徵羽為主 也應用燕樂雅樂這樣的調式 其中就用了另外兩個半音同時在此基礎上升降 中外風格本就不一樣 西洋調式的大調小調和中國的民族調式所表現的情感不同 在聽者看來 應該是各有特色的 現在時代進步 中西方作曲方式也有融合 但是中國的古典音樂還是非常有韻味的


能寫出這種文章的人斷然不知道王西麟、史擷詠之流優秀幾何。

這些都是漢族音樂人當中的大咖。


他大概覺得高山流水古琴古箏不算音樂,鋼琴才算?

他大概覺得傳來的樂器發展再好也都不算你這裡的本事?

他大概覺得宋詞元曲只是讀出來的不是唱出來的?

用我老師的話說,不愛看書還他媽屁事多,凈亂想


我們音樂能力的缺乏是事實。音樂課在我們這裡從小到大都是可有可無的。我敢說班裡人認得五線譜的人一隻手就數的過來。而我自己,吹得了笛子,彈得了兒曲鋼琴,可是看見單獨的1234567念不出名字,看見音符翻譯不成簡譜音...

說這些,是為了說我們音樂教育的缺失,這體現了我們對音樂的不重視。(高二後音樂課就取消了)

放眼我們華夏足跡,六經里,唯獨少了《樂》。

很多古名曲,也都散軼,例如《廣陵散》,嵇康一死,無人可彈?

到了宋朝,詞那麼盛行,而每個詞牌名都對應一個曲譜,但是現在呢...沒有留下一個?當然還有後來的元曲。就算它名為曲,今天我們也就看到些曲詞。

對音樂的不重視,也是有原因的,我們有經書啊!隋唐之後直到現在,我們得考試啊!音樂要考嗎?不要!那還學它幹嘛?

另外,宮商角徵羽,我們都知道,但是我們也就僅限於知道了。這種一知半解就滿足的習慣也不能說沒有關係的。

還有,歌舞在古代的觀眾是很局限的。漢設樂府,收集民曲,但是收集完是不會給百姓享受的。那是貴族的特權。另外享受音樂的,是那些高雅的文人,可是自命清高的他們怎會抬著古箏給圍觀群眾彈奏...所以音樂傳播範圍非常狹隘。

總之,我們音樂能力的缺乏是因為不重視,不是政府,也不是學校,而是我們民族不重視。

不過,說漢人音樂能力最差的話,未免就有點妄自菲薄了。單說《琵琶行》里那幾曲的催人淚下,會比西方音樂會鋼琴前貝多芬莫扎特的演奏差?裡面的江州司馬,音樂欣賞能力會遜色於西方的那些劇場常客,音樂巨匠?


有種說法是漢族沒有發明樂譜(也就是沒有準確記錄音樂的符號),經典的音樂只能口口相授,很難保證音樂的原滋原味,而且這種傳承很容易斷裂。以前的詞都是唱出來的,一個詞牌名對應一個調,如《浣溪沙》、《青玉案》等,作詞就相當於今天為歌寫詞,但是現在詞都是唱出來的嗎?除了《水調歌頭》等少數的詞,幾乎都是後來的人自己譜的曲。還比如歷史教科書上的《霓裳舞衣曲》,被描繪得神乎其神,但是就是永遠的消逝了。因此漢族的音樂沒多少積累,也就難以傳承與創新;沒有足夠多優秀的作品,音樂也就難以開化到基層百姓。儘管現代漢族不乏優秀的音樂家,但是說到民族,就是一個整體統計概念,相比於西方民族,漢族在音樂熏陶方面已經輸在歷史的進程中了,這樣說是有道理的。

——————————————

是不是最低我就不敢說了


我只想吐槽下北京音樂學院。。。


拉倒吧 那些少數民族音樂我一首都不愛聽 只能給自己民族自嗨的音樂 無論如何稱不上高水平 又有什麼自信說漢族?滑稽


假如你對世界音樂有極高造詣,這句話你是不配說的。多少人古琴不會彈,笛簫不會吹,就遑論漢族音樂,可笑。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我是四大天王里最弱的,比我厲害的還有3個!」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