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專業的金融培訓投行訓練營有哪些?

美國同學如果過想進投行,有「華爾街訓練營」,「如何進入金融業」,「收購問答」這些網站機構,那麼國內的小夥伴們主要看哪些?有沒有本土的相關網站?


在別的地方回答了相關的問題,發現也適用於此,粘貼如下,僅供參考。

作為一名剛參加完外資投行IBD暑期實習並拿到return offer的在校生,來談談目前國內幾家投行培訓機構。自己在去年總共參加了3個機構的培訓,也因此下了血本,深有體會,拋磚引玉在此,僅供大家參考。

因為外資行IBD是個非常小的圈子(特指香港),作為一名投行小兵,不想得罪任何人,在此匿名作答。

1. 參加投行培訓是否必要?

我覺得這個答案depends:如果自身超級牛逼(牛校、牛實習、牛英語)並且非常自信自己能夠脫穎而出(牛信心),那別說投行培訓了,即使是學校的職業發展中心提供的職業幫助,也是沒有必要的。這部分學生,可以稱之為「超牛」。但比例可能占所有外資行申請人的5%

剩下的95%的申請人,在很大程度上,投行培訓或多或少可以幫到忙(但需要比較投行培訓項目的value add和自己的金錢付出)。下面對投行申請中的幾個要素具體分析:

學校:在國內院校中,流傳著外資行只招清北復交這四所學校學生的「傳言」:很大程度上是正確的,但並不絕對。每年我們還是可以看到一些人大/浙大/上財等院校的學生能夠擠進這個圈子。而且如果你的志向並不局限在那九到十家外資大行的話(可選的投行還有國內總計70-80家的券商和合資投行、以及一些精品投行),那對你所在的學校就更沒有限制了。

如果你的學校在傳統意義上已經不如別的競爭者,你還不從其他方面(面試準備程度及對資本市場的認知及洞察力)下功夫,那基本上就是坐以待斃。而投行培訓至少可以在上述兩點上幫到你(可能還有更多,比如實習和全職工作的推薦)。

實習:實習看似是簡歷里比較重要的因素,但實際也並不是這樣。就我本身而言,我是跨專業的(專業非經管),在大三申請前也沒有牛逼實習(有1份四大audit的實習,一份NGO的實習和一個諮詢pta的實習,很水的那種)。在我所在的外資行IBD Summer Analyst Class里,身邊有很多來自常春藤院校的實習生,實習第一天我偷瞄了一下CV book,他們有學生物,有學歷史的,很多簡歷里也沒有我們傳統意義上說的金融類牛實習。

但所有簡歷都有一個共性點:格式規範,排版整齊,用語到位,重點突出。而這些也不是我自己能在投行申請前琢磨出來的東西,坦白說投行培訓幫到了我很多。

面試:投行培訓在這一塊兒給我帶來的幫助是最大的。當我參加了一兩個投行面試(練手)之後,後面的面試基本上對我沒構成什麼挑戰,因為大多數問題在培訓的時候已經都操練過至少一遍了。

言歸正傳,談談大家可能比較感興趣的幾家投行培訓機構。

2. 投行培訓機構對比

我是那種拼了命都想進投行的學生,當時比較了幾乎所有市場上的投行培訓機構,最後選擇了3家:Careerfrog/職業夢/Careerin

下面來分別談談:

Careerfrog:位於上海的一家培訓機構,諮詢培訓貌似是長項,因為創始人是從大麥出來的。投行培訓價格在1萬rmb左右(有些國外項目價格更高一些),為期兩天。師資還算不錯,主要是合資投行的,但在面試講解方面不是很清晰。很多技術面試的要點沒有講清楚。項目結束後的聯繫也比較薄弱。

職業夢:現在已經轉型為金融招聘網站了。投行培訓在香港,非常高大上,住豪華酒店,有很多社交活動,但價格遠高於另外兩家。現在不知道有沒有漲價,我當時參加的時候是2萬多rmb。教學質量還不錯(雖然進了投行後發現身邊同事都在吐槽這家的創始人)。但如果想切身體驗一下香港的投行文化和生活,這個項目還是挺好的。

CareerIn職英:和上面兩家不同,這家是線上直播與互動的方式進行授課,價格最便宜(差不多4千左右),性價比算是最高的了。對於我這種宅男比較省力,在家聽課就行。師資比較多元化:外資投行、合資投行、國內券商、PEVC都有。課程內容比較有特色:一半關於投行求職,一半關於投行實務(估值建模、盡職調查、IPO、債券發行等)。

如上,一些簡單的對比,供大家參考。


推薦閱讀:

不努力如何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
基層軍醫該怎樣規劃自己的人生?
已經找了兩個月的工作還沒遇上十分滿意的工作,我是不是應該再堅持找?
30歲零基礎能轉行做設計嗎?
現在入行平均薪水最高的職業是IT和金融嗎?對於名校非相關專業的學生,應該怎麼做出選擇?

TAG:投資銀行 | 銀行業 | 金融 | 個人職業諮詢 | 投資銀行職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