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蘭沒有真正統一英倫三島, 是實力不濟還是意識形態,思想認識的不同?
中國可以比較徹底的同化被征服者,日本也可以完全統一同化日本三島.為什麼英格蘭沒法完全同化蘇格蘭呢?
蘇格蘭人作為英國的原住民,雖然一直被侵略但從沒有徹底被征服過。早在凱撒時代羅馬帝國就入侵英倫島,自此後羅馬帝國對英倫三島進行了多次軍事行動,將原住民的凱爾特人(即蘇格蘭人)逐步趕到英國北部。但凱爾特人的抵抗一直很猛烈,即便是精銳的羅馬軍團也無法徹底征服他們,甚至在征服過程中出現了成編製的軍團在入侵後消失這種駭人聽聞的事件。所以從哈德良帝開始羅馬就放棄了對英倫三島徹底征服的想法,築造了著名的長城來守護南部的領土。羅馬帝國衰落後,入侵併繼承原羅馬南部領土的日耳曼血脈的盎格魯人,成為了現代英國人的祖先。他們對蘇格蘭的入侵和征服活動延續了千年,直到1746才在卡洛登擊敗了最後一支成建制的蘇格蘭人軍隊,完成了對蘇格蘭的勝利。
但那時候已經太晚了,18世紀已經是地理大發現,到處殖民的時代了。如果一味對內鎮壓反而不利,英國作為孤懸歐洲大陸的孤島,從來不能擺脫歐洲的影響。事實上蘇格蘭之所以能抵抗那麼久和歐洲大陸數個強國干涉是有很大關係的。
作為一個外來民族,對待一個歷史文化比自己還要悠久的原住民族,想要同化幾乎是不可能的。只能選擇要麼從物理上徹底將對手消滅,要麼承認對手的存在給予對方滿意的自治權力。而英國已經是做到它自身所能做到的最好水平了。現在英倫三島蘇格蘭人只佔據整個人口到8%,可見其同化的程度之高,對蘇格蘭人滅絕程度之慘烈。但蘇格蘭人依然堅強的維繫著本民族的特色,不得不說他們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主要是現在不好屠城了...
英國那個不叫「統一」,而是「聯合」,所以正式名稱是「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目前國境範圍包括威爾士、蘇格蘭、北愛爾蘭和英格蘭以及其他一些自治島嶼。
這是因為歷史上,歐洲長期以來,各國君主之上還有一個「皇上」--教皇。所有君主加冕都必須收到教皇或者教皇派遣的紅衣主教的認可,否則就是偽王。所以當時即使英格蘭單憑武力可以征服蘇格蘭(如果不考慮法國或者西班牙對蘇格蘭援助),也未必能獲得教皇的認可。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後,英國國教脫離羅馬教廷發展。但是後來蘇格蘭和英格蘭共享一個國王了(蘇格蘭女王瑪麗的兒子詹姆斯,兼具蘇格蘭和英格蘭血統),這個國王又是天主教徒,所以刻意保留了蘇格蘭的獨立性。之後雖然聖公會在蘇格蘭翻盤,推翻了天主教的統治地位,但是由於蘇格蘭高地地區和離島地區天主教勢力依然強盛,所以也不像英格蘭那樣全面掌控蘇格蘭,而是共存。
愛爾蘭那檔子事兒就不用詳細說了吧?
所以實際上有很多歷史宗教原因牽制著英格蘭。因為到了英國統一的時代,中國和日本那種玩法都已經不流行了。
你認為中國的同化都發生在什麼時代?漢以後嗎?
實際上大部分征服都是發生在上古時代的,現在缺乏充足的史料,但是也可以推測出當初並沒什麼文化征服一說,就是單純的武力驅趕和燒殺奸而已。對南方少數民族的有效管理是49年以後的事了,而對維藏蒙的同化,完全就沒發生過。回族也說明了中國情況的複雜性,視為同一文化體系是不客觀的。而日本內部的征服也是發生在神話時代,到現在對邪馬台和大和的情況都沒有很權威的解釋,從天孫降臨這個典故來看,也和外族入侵差不多了。至於古代沒完成的部分,琉球不說,北海道這個幾乎不受外部勢力影響的地區,直到明治時代引進了西方社會管理技術後才徹底搞定。
英國與蘇格蘭合併的時期,雙方發展程度並沒有差太多,其實就是兩個完整的國家,有點類似於中國和朝鮮的情況,後來的合併有地緣政治和歷史的需要,只是英國後來擴展得太大了,所以內部的分歧都被我們忽略了。
英國本來就是現代文明的發源地,對內還是比較寬鬆的,外部環境也不像德國那樣險惡,沒必要採取一些極端的方式來統一文化,至於現在有這個結果,也屬正常。反正以歐洲現在的發展程度,分合都不會有特別本質的區別。推薦閱讀:
※近代戰爭中集團衝鋒時最前面的人幾乎是必死的,但為什麼仍然有那麼多的士兵衝鋒在前?他們是一種什麼心態?
※一名歹徒持自動步槍是如何做到殺死50多人(殺傷不計)?
※為什麼說「兩國的核戰爭,雙方會很默契的把第三方也拉進來」?
※「空地一體戰」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戰法?
※台灣軍隊的反登陸作戰規劃是怎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