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微課」?

微課的沿革,製作,及價值。是一種新的教學革命嗎?


一個常見的現象是,聽了N多微課,但並沒有學到什麼真東西。

「微課」:效率低下且主要用於互聯網從業者互相勾搭的線上長江商學院,其學員可能平時收一條兩秒的語音都嫌煩,但在一個微信群里聽 200 條 59 秒授課——「很好,滿滿乾貨,學習了!」


談到微課,就必須說到微課程。

微課,在學術上的定義是在太多,我勉強將微課比作一種教學資源,是一種課件形式,類似PPT,只不過所承載的信息更加的豐富,製作的技術要求也更高。——叫做micro video,micro lecture似乎更合適。

微課程,本質還是課程,需要系統的教學設計,它的組成的主要元素是微課——所謂micro course。

微課是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所帶來的新型的教學工具。

微課程是應運而生的新型教學形式,前景值得期待。


看到某認證機構@好奇心研究所的答案,明顯的不知所以和抖機靈,還莫名其妙拿了高票,必須實名反對怒答一發。

此答案沒搞明白什麼是「微課」。

此答案沒搞明白什麼是「微課」。

此答案沒搞明白什麼是「微課」。

我不清楚這位答主說的什麼「200條59秒授課」語音,是不是某領域或者某些公司的領導想出來的「微信授課」,我不是這些領域的,沒聽說過這個東西,僅僅揣測這答案說的其實是「微信授課」或者「微信語音授課」,可能是某些公司圖方便,請來一些「專家」在微信上以語音消息的方式授課,然後員工只能一條條聽。有沒有什麼卵用我不知道,我只是高中老師,咱們教學生可不這樣,我們教育領域說的「微課」也絕對不是這玩意。

至於微課專業的定義,優缺點,發展趨勢等,很多答案總結了不少了。我就簡單籠統地,總結給不是教育領域的人聽聽什麼是微課,不足之處以其它答案為準。

微課,其實就是一個十分鐘左右的小視頻或者有聲PPT,內容就是一堂課(比如高中語數英某個課時)的基礎知識的講解和點撥。

個人覺得,其實就是可視化的「課前預習導學案」。

這裡強調「微課」有幾個特點:

1 短。一般而言,整個視頻的時間7-13分鐘,有相關研究說在某個區間里學生使用微課學習的效率最高,我忘了。總之不能太短,信息量太少,也不能太長,學生學得厭煩。

2 小。很多人一般會把微課叫做「小視頻」,尤其是學生。其實微課除了視頻形式——比如攝影設備對著老師帶著小黑板錄一段,還有很多形式。比如,有聲ppt——就是ppt加旁白;動畫flash等。也有做成運行程序的,但是總體而言就是「小」。

3 精。微課的內容可不是整個課的所有知識都放進去,一般老師會把一節課最基礎的知識點講一遍,這樣上課的時間就可以多讓學生去練習或者搞活動,也就是這幾年教育界非常興盛的「翻轉課堂」。也有老師會做重難點的微課,這樣上課時間可以集中答疑。還有什麼複習微課,練習評講微課等等。

4 悍。比起那個被抨擊得一無是處的「微信語音授課」,這裡所說的「微課」其實在講解知識方面還是很有效率的。有些人會問,現在的學生哪有時間用電腦看微視頻?確實,這個爭議很多。微課原本是舶來品,外國的孩子用電子設備學習的機會比中國孩子多,微課學習特別適合學生自主學習,而且可以反覆使用,不用擔心學生層次不同而浪費課堂時間去進行調適。同時也讓課堂時間能用來做一些提升學生能力的活動。但是這東西來到中國就有點不接地氣,主要是眾所周知的家長觀念里的「電子產品萬惡論」,特別是不太先進的地方和學校,家長基本不理解也很難支持微課這個東西,覺得這東西就是老師偷懶。但是,微課「以生為本」 和 「高效課堂」的理念確實是具有革新意義的。

粗淺的說了這些,主要是說明我們說的「微課」並不是@好奇心研究所 說的那個「200條59秒」語音的東西。

再回到原問題上,如何理解微課。微課的發展已經越來越成熟,現在中國的學校面臨的更多的不是微課本身的問題,而是如何把微課落地到中國學校的問題。比如:

1 微課的製作。教師需要額外承擔微課製作的任務,其實一線老師真的很反感做這玩意——畢竟是沒酬勞的哦。特別是比較老的老師,一些特級老師對這玩意嗤之以鼻,還是願意課本黑板的教。很多老師本身技術水平不太好,只能做簡單的有聲ppt,就毫無設計感的ppt配個音,或者錄屏軟體錄下ppt的播放和自己的講解,這種微課頂多就是應付領導,敷衍學生,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學習效率的提高沒什麼意義。我去參加過全國的微課製作的培訓,寫過相關論文,也拿過全國微課製作的獎,但是看到大多數老師的作品還是缺乏真正的微課精神,有時候一個學科的備課組就把錄課的任務派給年輕老師,美其名曰「你年輕嘛畢竟懂計算機,也是給你機會熟悉下課本知識。」 這……攤手……

2 微課的使用。老師做微課就老大不樂意了,更少願意使用微課,所以其實很多微課做了真的就是為了應付領導,而領導提出要老師做微課其實也只是為了顯得自己學校多先進,所謂「教育信息化」嘛,花幾萬塊建一個「學習資源平台」,強迫每個學科上傳各種質量不明的學習資料,以及微視頻,上頭來檢查的時候給他們看看「我們學校的教育信息化實踐成果」。所以「以生為本」在哪裡?所以「高效課堂」在哪裡?有時候真的還不如外面某些教育機構搞的網課平台做出來的微視頻來得有效。實際上,有些精明的孩子,真的就去視頻網站搜那些好的微課來自學,自己學校內部做的太辣雞。

還有個問題就是,學生哪有時間,哪有條件去看視頻?一個視頻十分鐘,高一9門課,也要一個半小時吧。高中時代你們都記得,晚上寫作業時間都不夠呢,哪有時間看微視頻?更別說很多寄宿學校,電子產品一律不讓帶,不讓用。我之前任職的學校號稱微課很牛逼,某大賽還來這搞的,我就覺得因缺思廳了,領導都不讓學生在學校碰任何電子產品,而學生就算不住校的也晚上十點半才能回家,請問哪來的時間學微課?老師做微課給誰看?

還有很多質疑聲,在此不贅述,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但是微課的趨勢和理念其實很值得關注,但是希望能在中國特色化的過程中更踏實點。

另外,我之前任職的高中,全國百強,發展微課最開始是因為:教育局不讓補課,老師只好錄微視頻讓學生在家裡學。還被教育局捧為示範呢呵呵呵。實際上那些微課視頻毫無新意,平鋪直敘,時間內容隨心所欲,目標和重難點都看不到,真的真的只有微課而沒有微課精神,浪費時間和資源。

以上。


目前開始盛行的微課,我還是很贊同的,我經歷了抵觸到使用微課來改變課堂的過程。還是分享下我的認識吧,歡迎批評。

微課和慕課是不一樣的概念,微課來自可汗,如果真的只是徒有虛名的話比爾蓋茨和google也不會給可汗贊助那麼多刀。

華南師範大學的焦建立對微課的定義是:以闡述某一個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為表現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的在線教學視頻。

在短時間內,20分鐘以內(一般為10分鐘,據說是根據腦科學原理),講明一個知識點,比傳統的課堂效果更好。因為微課的知識點少,學生更容易掌握。而且把一門課程系列性的製作成為課程後,形成的導圖、微課程能更好的方便老師上課、學習掌握知識。

而且在當下教育資源不均等的局面下,藉助互聯網技術,足不出門就可以利用網路學習大洋彼岸的知識(慕課),或者學習鞏固知識點,以便更好的學習。

其實在微課這個概念進入中國之前,我們都已經產生了微課的形式了,不過沒有應用在傳統的課堂而已,例如網路上的視頻教程,這就是微課,國內最早的微課之一。

建議抽空看看新媒體聯盟的地平線報告吧,教師也應該與時俱進,重塑教師的角色很重要。


我個人的理解,基於以下事實:

1.課堂45分鐘也是一個過程一個階段,以後也會變;

2.成人的碎片時間增多是趨勢,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在有限的時間集中注意力;

3.學習時間越來越順應個體的發展,計劃經濟時代的東西在被社會的進步慢慢更新;

4.學習成本實際是在降低,課程的製作成本我不好說;

5.微課從來就不是必須以視頻形式發布的,這一點可能絕大多數人容易忽視;

6.無論是哪種課程,都是想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多的信息;

7.學習者的目標導向決定了能否有足夠的耐心去看所謂的8-10分鐘視頻;

8.什麼情況下使用什麼手段,這個是微課最值得探究的地方。

如果你不願意讀接下來的內容,上述幾條足夠大家回味的了吧。

可汗學院不是真理。

許多新生事物符合人們預期的時候,很多人會以為這就是確定的無疑的不可否認的,最多就是在此基礎上改一改,形成一個固定的模式,並在之後的許多年沿用。掌握關鍵資源,甚至可以決定這個事做不做、怎麼做的關鍵人物對這些的理解很重要。咱們一條條說。

1.課堂45分鐘,不是絕對的,雖然我不清楚它是否科學,但是它培養了「用戶習慣」。從小到大,人們(這裡不是學生們,首先說人)被動接受,並已經接受了45分鐘模式,在45分鐘為一個學習階段的前提下,20-25分鐘的番茄工作法就容易使用框架不變,細節微調這種模式走紅,因為它順應了人們已知的行為習慣,並在此基礎上給用戶全新的感受(像不像騰訊的起家?)。

2.隨著信息渠道和量的增加,人們的碎片時間越來越多是趨勢,其中一個數據就是視頻網站的看完率(我也沒有科學的數據,偶然在曉說上聽到的)。也許有人會講看手機,很多人會一直玩手機,除了開心消消樂王者榮耀淘寶知乎這種粘性極高的app,能保證用戶用心讀完一條獨立信息還是很有難度的,尤其是知識類,具體來說,應該是灌輸知識類。不是每個人都能很認真的集中注意力做一些事情,就是讓ta很認真地玩聽音樂可能得到的只是聽了,也不會那麼用心聽。除非有動力,然而懶惰,這個人類與生俱來的特質,我想現在並不是批判的時候,而是要用心想想為什麼和如何解決。

3.學習時間順應個體發展是個趨勢,你可以理解為45分鐘是個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因為那個時代主要是國家發展建設,想實現自我價值,可能先得讓位於集體這個大頭。與好友@王粑粑 王粑粑聊,他說過高中以下數學偏重生活,而微積分什麼什麼的偏重於生產。之前偏重於生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該談談自我價值的實現和如何學得開心的事。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烙印,這個時代的典型特徵就是一對一,我不管你講的如何教的如何,反正我聽不懂我學不會就不鳥你。社會在進步,人類對於自我的認知也在逐漸增強,並且從很小的時候開始,物質就不是決定這個時代K12人的思想天花板(偏遠地區除外)。好友王粑粑還曾經說過,正是有了互聯網,讓他在偏僻的小山村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而且防止了他像別人一樣墮落、沉迷網遊。所以現在一種就是規範,還是要求45分鐘認真聽課,依靠學校的權力(高中不好好聽課直接開除)、制度(各種約束學生的組織)、教師的個人魅力(網紅教師麻辣教師),一種就是不溫不火的翻轉課堂。

4.學習成本實際是在降低,課程的成本,我自己感覺主要是技術成本在上升。你看看現在的孩子們,哪個沒有過上課睡覺的經歷,哪個沒有過課下認真做題的感受。網路非常方便,資源越來越多,許多人搶k12這個大蛋糕,為什麼?因為它對於普通人來說是極難得的改變命運的機會,甭看現在的一些孩子經常發一些討厭這討厭那,討厭學校討厭老師的文字,孩子都需要一個適應和改變的過程,真正涉及自身命運的時候,哪個不想學習好呢。只是各種原因,他們沒有經過正常的引導,找到降低自己學習成本的方法,像有些人,讓他坐在課堂聽45分鐘,甚至是看8分鐘的學習視頻,還不如讓他去干體力活來的痛快。而網上的資源良莠不齊(任何一個行業開始都這樣),雖然整體成本降低了,但是搜索挑選的成本實際上是增加了,而搜索正確的合適的資源這個時間成本誰來承擔呢?在線教育有風險交錢須謹慎。中國的某些商家給消費者留下了坑人的印象:先做個特別精美的課程騙錢,進去了就不是那麼回事(請自行回憶)。所以花不花這個錢並不重要,而是這個時間成本,K12隻有那麼多時間,家長任花錢不是搞粗製濫造微課的理由,學習成本是在降低,前提是學習高質量的微課。翻轉課堂實際上可以降低人們學習的時間成本,工具有了,看你怎麼用。預習複習都不錯,再加上課堂的點撥。而為什麼不溫不火,哪位教師不希望自己的成績好,哪個學校不希望自己走在前端哪怕是前排也好,但是這個事,最終的決定權不在局裡,更不在學生,而是在一線教師。而非常重要的技術門檻----許多人認為翻轉課堂就是視頻課或者短視頻課,堵死了許多一線教師進入翻轉課堂或者微課的路,斬斷了這種思路想法。

5.微課從來就不是必須以視頻形式發布的,這一點可能絕大多數人容易忽視。可汗學院的也只是一種形式。現在許多的場合,一提微課必然提可汗學院,我也提,我也曾經看過幾個他們的視頻,學完走人,不會在那深入研究,看目的吧。其實之前積累的電子白板、PPT、教學設計什麼的,只要進行數字化,威力會非常大,再稍稍進行改動,上gif,上模糊版權的東西、公版的資源(反正翻轉課堂不是盈利),上H5,簡單粗暴。搞那麼複雜可以除非去參賽,為了展示技術實力。做這種東西,從來都不是做了就算,而是要以做產品的思想和理念去做。

6.無論是哪種課程,都是想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多的信息。像看新聞一樣的課程--課後練習--適應的激勵機制,同樣能夠產生強大的效果。而看這些頁面,是在用戶可以控制範圍內的,很多時候我自己也會思考,如果不能讓觀眾達到學習的目的,只一味強調講的多好,除非評獎。而我自己喜歡郭德綱相聲,喜歡百家講壇,為什麼?其中一個原因是時間短,刺激多。比如郭德綱你字我字,易中天品三國,袁騰飛的兩宋風雲,時間長,但是信息量極大,而且知識留存度高。

7.學習者的目標導向決定了能否有足夠的耐心去看所謂的8-10分鐘視頻。不是我特別在意的,我寧願看文字。現在可供學習者選擇的方式也比較多,我想,微課的製作者也會思考,在接下來要製作的微課,會給製作者帶來多大利益,如果100個學生,只有兩三個看,和另一種方式6成人看,這個是值得思考的。我的理解是,不如用gif圖替代。而科學的東西,可以加色彩,至於是否中二風格或者卡通風格,那就看具體的情況了。

8.什麼情況下使用什麼手段,這個是微課最值得探究的地方。2017,準備接著從微信公眾號入手,至於做什麼,先保密,等出點產品再說。總之,捷徑或者速成的思路,我的是思維導圖確定講哪些知識,動態的用PR做Gif圖,測試用H5做,數據分析(其實有點忽悠人的成分)用Flask+Python計算科學庫做。

微信公眾號:河北中考化學

創建於 2017-01-09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我之前在「微學寶微課製作工具」這一公眾號看到一篇文章。裡面提到如果是企業培訓微課,那麼它主要有這麼幾個特點:

1、短小精悍:時間短,通常就3~5分鐘,旨在讓學員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學習,同時也降低老師的製作、學習難度,便於傳播,也增加了靈活性。

2、簡單聚焦:內容明確,焦點集中,一門微課往往只圍繞一個知識點、解釋一個概念、闡述一個問題,講解一個案例。

3、靈活多樣:主題雖單一,但形式多變,無論視頻、音頻、圖文、互動網頁都可駕馭。

4、便於傳播,快速更新:隨著智能移動終端的普及,社交媒體加互聯網傳播,使得移動學習和微課在一起簡直是天作之合。

5、製作難度低,員工「眾包」共創:由於微課「微」,在製作培訓課件上降低了難度,實現了人人都可以做微課,人人都能參與,微課眾包共創。


首先做個自我介紹,本人創業兩年,主要為高職本科類學校老師設計拍攝製作微課等信息化教學視頻,兩年陸陸續續為很多學校包括很多牛x的高校老師做了N多微課,提到微課很多人想到的可能是一節很短的課,其實不然。首先微課是將知識點碎片化,一節課講很多知識點顯然是不可能的,設計微課的時候一定是想怎麼把這個知識點講細講透,第二微課作為信息化的產物,微課一定是綜合了各種多媒體手段的課程,但是這些多媒體手段一定是為了自己的內容服務,選擇最合適的手段服務自己的知識點,比如說為了讓學生理解工業機械的時候輔助三維動畫,講解理論概念的時候可以用MG動畫等等。第三微課一定是有趣的,因為我們平常上課老師講的枯燥自己都不樂意聽,更別說看視頻了。我們的課程編導幫助老師設計一節微課,其實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就是為了讓這節課更精彩更易懂,那麼我們看的很多PPT錄屏那種的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微課,一門好的微課可以幫助老師更好的教學,微課在課前認知,課後複習等自主學習階段可以起到一到意想不到的好處,以上是本人自己的一些觀點,不喜輕噴,謝謝


"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

  1、 "微課"的組成

  "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它們以一定的組織關係和呈現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式的資源單元應用"小環境"。因此,"微課"既有別於傳統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

  2、"微課"的主要特點

  (1)教學時間較短:教學視頻是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根據中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微課"的時長一般為5—8分鐘左右,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因此,相對於傳統的40或45分鐘的一節課的教學課例來說,"微課"可以稱之為"課例片段"或"微課例"。

  (2)教學內容較少:相對於較寬泛的傳統課堂,"微課"的問題聚集,主題突出,更適合教師的需要:"微課"主要是為了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學科知識點(如教學中重點、難點、疑點內容)的教學,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相對於傳統一節課要完成的複雜眾多的教學內容,"微課"的內容更加精簡,因此又可以稱為"微課堂"。

  (3)資源容量較小:從大小上來說,"微課"視頻及配套輔助資源的總容量一般在幾十兆左右,視頻格式須是支持網路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格式(如rm,wmv,flv等),師生可流暢地在線觀摩課例,查看教案、課件等輔助資源;也可靈活方便地將其下載保存到終端設備(如筆記本電腦、手機、MP4等)上實現移動學習、"泛在學習",非常適合於教師的觀摩、評課、反思和研究。

  (4)資源組成/結構/構成"情景化":資源使用方便。"微課"選取的教學內容一般要求主題突出、指向明確、相對完整。它以教學視頻片段為主線"統整"教學設計(包括教案或學案)、課堂教學時使用到的多媒體素材和課件、教師課後的教學反思、學生的反饋意見及學科專家的文字點評等相關教學資源,構成了一個主題鮮明、類型多樣、結構緊湊的"主題單元資源包",營造了一個真實的"微教學資源環境"。這使得"微課"資源具有視頻教學案例的特徵。廣大教師和學生在這種真實的、具體的、典型案例化的教與學情景中可易於實現"隱性知識"、"默會知識"等高階思維能力的學習並實現教學觀念、技能、風格的模仿、遷移和提升,從而迅速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提高學生學業水平。就學校教育而言,微課不僅成為教師和學生的重要教育資源,而且也構成了學校教育教學模式改革的基礎。

  (5)主題突出、內容具體。一個課程就一個主題,或者說一個課程一個事;研究的問題來源於教育教學具體實踐中的具體問題: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學反思、或是難點突破、或是重點強調、或是學習策略、教學方法、教育教學觀點等等具體的、真實的、自己或與同伴可以解決的問題。

  (6)草根研究、趣味創作。正因為課程內容的微小,所以,人人都可以成為課程的研發者;正因為課程的使用對象是教師和學生,課程研發的目的是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手段緊密地聯繫起來,是"為了教學、在教學中、通過教學",而不是去驗證理論、推演理論,所以,決定了研發內容一定是教師自己熟悉的、感興趣的、有能力解決的問題。

  (7)成果簡化、多樣傳播。因為內容具體、主題突出,所以,研究內容容易表達、研究成果容易轉化;因為課程容量微小、用時簡短,所以,傳播形式多樣(網上視頻、手機傳播、微博討論)。

  (8)反饋及時、針對性強。由於在較短的時間內集中開展"無生上課"活動,參加者能及時聽到他人對自己教學行為的評價,獲得反饋信息。較之常態的聽課、評課活動,"現炒現賣",具有即時性。由於是課前的組內"預演",人人參與,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心理壓力,不會擔心教學的"失敗",不會顧慮評價的"得罪人",較之常態的評課就會更加客觀。


內容是製作者精心準備的精華內容,才會有很大幫助。十分鐘只講精華,只講乾貨,一定對觀看者有幫助。

推薦一個非常簡便的微課錄製軟體,在手機上就可以完成微課的錄製和分享以及變現。感興趣可以訪問看看一課 - 知識變現輕工具,也可以直接在應用寶搜索【一課】下載


線上活動運營:如何做好一堂「爆款微課」?

在這個知識付費的年代,無論你是BAT、大國企,還是創業公司、自媒體,只要你有別人不知道的事兒,都可以拿來分享,自成一派,或許真的可以緩解一部分人的焦慮感。

「線上微課」作為最方便的一種表現形式,中和了地域與認知之間的不匹配因素,受到了廣大KOL和中產階級的喜愛。

我有乾貨,有人想聽,那就開堂微課唄!

微課確實是一個冷啟動吸粉的好方法,說說容易,但其本質是一種線上活動,目前看來,確是一門「流量」生意。

之前運營了一些線上微課,也聽了不少,那這篇文章就從5個維度來談談「如何做好一堂爆款微課」

首先置頂一個公式,

爆款課程=稀缺大V X 優質內容 X 海量渠道 X 受眾精準 X 驚喜價格,

這是按照優先順序排列的,重要性依次遞減,下面來逐個分解一下。

01

大V,緩解焦慮的最短路徑

緩解焦慮,與其說大家是為知識和內容付費,不如說是為大V的名氣付費。

物以稀為貴這個事兒從古至今都是真理,課程的其他環節可以什麼都沒有,但只要有一個大V肯替你站台發聲,那給你帶來的流量那是嘩嘩的啊。

這裡要說一下某社的課程,在今年6月份的一次微課中請到了Dark Night的X老師,前後共有1.4W人在線聽課。毫無疑問,這位時尚博主的號召力足以覆蓋大半個新媒體運營圈,在這之前,大部分人只是瀏覽X老師的公眾號和文章,

你看人家的文章標題起的多吸引人,

你看人家的小黃文瞬間破10W+了,

你看人家的文章排版多好看。

以上這些都只是你表面觀察到的,只要關注過Dark Night公眾號的都能看到,

但在之前,網上並沒有太多X老師親自發聲的圖文影像素材,所以,X老師就成了一個稀缺的大咖。

此時,粉絲的目光會高度聚焦在老師身上,其他的因素一般就不會太在意了,貴點又咋地,分享的沒那麼乾貨也沒事,重要的是我參加了Dark Night X老師的微課,這就夠了。

這種嘉賓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人脈全靠積累,如果你邀請不到,那就多去參加行業中線上線下的活動,從行業夥伴那裡發掘資源是最精準的,也是最快的,這點拼的就是執行力。

若是撈不到這些頂級資源,也可以嘗試接觸有BAT等大廠經驗的員工,或者垂直行業的知名企業高管來給你站台,效果還是不錯的。

既然是知識KOL,大部分老師一般都有自己的簽名書籍等衍生產品,這對粉絲的吸引力還是很強的,課程中加入一些回答問題送書的互動環節,效果會更好。課程結束後多和老師聊聊天,吃吃飯,維持人脈關係就是這樣。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大V一般都是在原本的行業有很高的造詣,對於講課這個事不一定十分在行,這就需要運營人員制定一個老師引入、測試、授課、注意事項的完整流程說明文檔,他們看後就能明白每個環節該幹什麼。

另外,大V的一般都比較忙,一個月之前答應的事兒,到跟前了沒準會忘記,這就要求凡事有個Plan B,你必須有個師資庫來隨時調配資源,或者邀請老師本公司的其他同事來替他講解,也可以提前找個時間把課程錄製好,盡量少做課程開始前1小時臨時換人的事兒。

02

優質內容,要求能解渴

縱向上的質量乘以橫向上的受眾寬度,才能形成一個比較強大的內容勢能,

不一定非得是大V分享的知識才叫優質內容,基於實戰總結出來的經驗我個人都認為是優質內容,

例如,對於一個活動如何去運營,

大V也許只會講我們沒花太多錢就達到百萬級別曝光量、多少人參與、轉化率如何,都是些提綱挈領的點,面上聽著非常宏偉,可是大部分成功經驗是不可複製的,如果換作你的企業和團隊來做,不一定能達到同樣的效果,此種內容只會對你的思維有一個很好的啟發,不太會有記筆記的衝動。

活動究竟怎樣運營才能達到比較可觀的效果呢?恐怕只有在一線的操盤人才知道,他們雖然不一定咖位很大,但是會分享給你一個完整活動策劃執行流程,還有諸如在活動後期如何用實物去激勵頭部用戶的衝刺節奏這種細節,對於這種聽後立刻可以付諸行動的案例,我真的是在一筆一划的記筆記。

談到哪個領域的內容受歡迎,營銷、國學、育兒、英語、小初高、投資這幾個領域的話題算是第一梯隊,你運營的課程如果在這幾個領域之中,聽課的人數應該還聽可觀的,從以上現象可以再次驗證上述的內容,用戶想要的知識不一定是那麼高大上的,他們只想要對自己有用的。

要不然是頭部,要不然接地氣,中間級內容生存空間不大,大家無論在運營課程還是聽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甄別。

另外,內容運營是伴隨著整個課程的,在課程預熱階段,要找一段老師寫的文章來轉載,一定要跟分享的主題相關,文章的尾部放上課程的預告,課程中還要把老師講的內容用文字的形式記下來,課後整理髮出去,形成一個二次傳播,這個事有精力就自己做,畢竟是一個深度學習的好機會,如果精力不夠,就找筆記俠這樣的夥伴來合作。

03

內容固然重要,也得靠渠道去鋪設

TO C的業務本來就是個流量生意,微課的聽眾主要來自於以下3種渠道:

大V自帶流量

合作方渠道

自建流量

大V如果願意替你站台已實屬不易,還想要撬動他背後的資源就有點難度了,我們能做的更多的是利用大V的知名度來自我宣傳一下,

關於直播平台的選擇,李根同學個人建議創業公司就選擇現成的工具,不要重複造輪子,知乎live、千聊、荔枝微課、微信群等等工具都可以,目的是將知識快速展示出來,儘快讓大家對你們的平台有一定的認知,

長期給別人打工不是長久之計,如果是有技術條件的公司,可以研發一個直播工具或者網頁,畢竟是自己的產品,數據均能留存下來,運營起來也比較有歸屬感。

合作方資源盡量找尋行業相關的平台進行置換,定位越精確越好,而且合作的關係最好可以互逆,為的就是我幫完你,你也可以幫我一把,新媒體運營的課程找個講推廣營銷的平台合作有時候都說不過去。

合作方渠道首選微信公眾號推送,而且盡量是頭條,因為可以最直接的傳達給受眾,也可以在課程直播工具的首頁做一個精選推薦,合作夥伴網站上發一篇文章和頭部圖的話,效果肯定就沒有那麼明顯了。

求人不如求己,更多的時候要靠自建流量,如果沒有太好的點子的話,在原來的自建群里@所有人算是一種奏效的方法,新建的群一定要放置社群機器人,讓它們替你去管理新進的聽眾,引導大家幫你去轉發課程鏈接,這樣,優質的內容會引起圈裡人轉發,群里的人會越來越多,每一個群都是你的流量入口。群發轟炸的方法確實有點影響用戶體驗,所以一定要控制好宣傳的節點頻次和引導語,相比之下,多發放個人專屬邀請函、課程任務邀請卡的算是一個比較良性的手段。

04

精準受眾匹配驚喜價格

受眾精準的前提是先考慮明白自己公司的業務定位,定位如果是新零售行業,分享的內容也必須是跟新零售相關的內容,便利店、生鮮、O2O等話題都還可以接受。

如果這次是新零售主題,下次又換了其他行業,如此一來,招募聽眾的行為也都是獨立的,相信二者之間能產生交集的人不會太多,無法形成有效的內容和品牌沉澱,合力太小,所以課程的內容應該有一個整體的延續性,這樣才能匹配給更精準的用戶。

說到收費,如果不是像三節課這樣以課程為主線業務的公司和平台,微課更多時候扮演的是一個附加值業務的角色,一般起輔助作用,所以不要寄希望做微課能賺多少錢,可能有時候還不如賣一個產品賺的錢多,

那是不是微課就應該免費,這樣理論上來說聽課的人數會增多,但是聽眾的質量會參差不齊,有時會反而會引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所以,

費用還是一定要收的,為的就是設置一個門檻,9.9,19.9,......具體定什麼價得自己決定,這樣可以讓真正想學到知識的人付出一定的代價,大家會比較珍惜,簽到、聽課、提問等環節相對可控。

這裡還要給大家一個建議,能做系列課就不做單節的課程,究其原因,二者主要區別在以下兩點:

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其實相差無幾,如果系列課每周1-2次,課程周期一個月,邀請嘉賓、做圖文宣傳就在剛開始策劃系列課時費點勁,做好一次可以用一個月,投入產出比還是挺高的。

品牌勢能強大,幾個大V圍繞著一個課程主題去做分享,包裝效果極佳,也更容易獲得各大渠道的精選推薦支持,獲取的回報比一個個單蹦強太多。

提醒一下,系列課的周期不要持續太長,要不然就採用比較通用的學習周形式,每天晚上都上課,

要不然就一周1-2次,持續一個月,時間再長的話,最後幾堂課就很少有人會購買,來聽課打卡的人也就沒有那麼多了,對於老師那邊也說不過去。

爆款課程需要以上各種因素的排列組合,大家要是短時間沒法辦到的話也沒有關係,多聽、多學、多做、多總結,總會有收穫,以上是李根同學在運營微課中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希望能夠幫助到在做知識付費的各位,最後回顧一下這個公式,眾人都叫好的課程就靠他了:

爆款課程=稀缺大V X 優質內容 X 海量渠道 X 受眾精準 X 驚喜價格

知識付費,我們可以做的更好!

原創作者:李根(微信公眾號:李根同學撩運營)

李根同學,品途商業評論活動運營,互聯網運營領域自媒體,不定期分享心得乾貨,關注B2B、內容創業、新媒體運營領域,同樣內容可以在百度百家號、今日頭條、搜狐公眾號等自媒體平台看到,現正朝全棧運營努力。


推薦閱讀:

怎麼使用SVP轉制60fps電影?
年會mv製作 年會視頻製作 年會創意視頻?
如何用電腦製作一個視頻短片或者其他,作為禮物送給女朋友(情人節)?
作為一個視頻編輯人員,需要掌握哪些軟體或者專業素質?
想做一個和暗殺教室ed差不多的視頻?

TAG:在線教育 | 視頻製作 | 微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