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東野圭吾的兩個疑問?

很喜歡的作家 之一 最近在看惡意 突然產生了疑問啊 事實上一直想問

1.他為何能夠如此細緻的描寫各種警察辦案過程和審問?他以前做過和警察署有關的工作過有過類似的經歷嗎?

2.客觀的層面來講 《 惡意》真的有外界評價的那麼牛逼么?看完有點懵 可能每個人不同 覺得還不如早期的放學後給我的震撼大.


手機做答,只能簡單答幾句。

《惡意》和《放學後》創作的時間前後差了十多年。從創作技巧和故事嚴密度來講,絕對是《惡意》更高一籌。

《惡意》和《放學後》的寫作均關注於推理小說三大迷題(即:who, how和why)中的why, 即動機。特別是《惡意》,早早得就把who(誰殺的)和how(怎麼殺的)就揭示了出來。而針對why,前後做了三次反轉(很久前看的,如記憶有錯請指出),直到我看完最後一頁,都不能不被這樣的「惡意」震驚得口乾舌燥。而反觀《放學後》的動機則實在是無力吐槽,這本書當年雖然得了江戶川亂步獎,但書評人也一致認為這書里的動機實在是有點弱,更何況這動機在被揭露前沒有半點鋪墊。

PS: 《惡意》是我個人最喜歡的兩本關於犯罪動機的推理小說之一,另一本同樣讓我看到口乾舌燥的則是島田莊司的《奇想 天動》。

PS2:樓下某些覺得推理小說是三流東西的就不必到我等三流讀者的自留地來秀優越感了。


問題1確實沒意義,問任何一個寫推理小說的人都一樣,大部分沒做過,所以,要想寫好就要多聽多看多想像,實際上警察也是小說家筆下的人物,如果要設置關鍵情節在這個人物身上,怎麼寫也都不過分。

問題2,關於《惡意》,很高興有那麼多人喜歡這種結構,實際上這不是東野圭吾原創的,如果我沒弄錯的話,這種敘事詭計是阿加莎首創的,在《羅傑疑案》中。至於《放學後》,那可是讓東野圭吾改變命運的一部作品啊,《放學後》得獎,然後他正式出道,辭掉原先的工作,搬到東京,專職寫作,直到現在。

每部作品都有亮點和槽點,作家的創作也不是一直都穩定的,所以肯定有敗筆,不過這幾部都非常不錯。


1. 東野圭吾沒有從事過警察相關的行業,他畢業於大阪府立大學電氣工學專業,畢業後當了工程師後才開始寫小說。關於他的職業生涯,在他的自傳《東野圭吾的最後致意》中可以了解到。警察報案嘛...推理小說作家應該都做過這方面的調查吧,訪問警局詢問報案流程之類的。

2. 《惡意》相比早期作品《放學後》,文筆成熟老辣了很多。《放學後》只是傳統的密室殺人案,動機也在想像範圍內,很是循規蹈矩;而《惡意》開篇就以獨特視角吸引讀者眼球,後續發展令讀者有「卧槽這跟說好的不一樣啊」的感覺,並且殺人動機也有些難以理解:冰冷徹骨的惡意。這種惡意與《放學後》中被偷窺了隱私而生的恨是完全不同的,是用幾十年的妒忌積累起來,「非殺了他不可」的恨意。所以,《惡意》的好評度高於《放學後》也在情理之中。


惡意本來就沒有放學後得到的評價高,放學後不光是東哥的成名作,也是拿了江戶川獎的。

至於惡意,因為其獨特的構思成為東哥的代表作。喜歡的人自然會很喜歡,和放學後可比性不強。

另外上面有人說的推理小說是三流我是不贊同的,就拿東哥來說,嫌疑人不光包攬了當年推理小說三大獎,稱為「三冠」作品,更是拿下了當年的直木獎,直木獎是日本最高的文學大賞。推理小說同樣能兼具極高的文學價值,甚至摘得文學最高獎,如何說是三流作品?

第一個問題簡單說下吧,任何作家一般都沒有親身體驗,但是都會去做充分的了解和準備,要還原過程並非難事。


關於第一個問題。東野是電氣專業畢業的,畢業後做過技術工程師,也就是說是工科出身。因為是工科出身,邏輯思維會比較嚴謹,強調推理證明,擅長從已知推導未知,另外形象思維的豐富也使得想法會比較多。寫作也好,製作也好,有了硬技術的支撐,軟技術才能更加立體。至於東野有沒有做過警察方面的工作,介紹上沒有提到,我也不知道。-_-#-_-#(日本的推理小說產業這麼發達,對於辦案過程和審訊多少有些積澱,作家交流下就會有收穫,不一定要自己經歷過才懂)

關於第二個問題。《放學後》是東野的早期作品,屬於校園本格推理,《惡意》是成熟期作品,屬於社會型推理。從東野自身發展來看,隨著時間的推進,他逐漸從本格推理轉向社會推理,反映社會現狀和人性,在推理層面上也更加註重詭計的設計和情節的的逆轉。所以,如果你是本格推理迷,你可能更喜歡《放學後》。如果你注重詭計和情節的起伏,那《惡意》會更適合你。另外,《惡意》除了情節的不斷逆轉外,將推理著眼點放在犯罪動機上,這也使得它多了一份特殊性。

至於喜好,全看個人,畢竟文無第一。( ⊙ o ⊙ )對於我個人來說,《惡意》和《嫌疑人》就是我最喜歡的東野的作品。╮(╯▽╰)╭


額,我看了他很多書,我覺得和惡意相比,嫌疑人X的獻身可能是我更喜歡的,我覺得惡意這個名字從最開始就已經是劇透了所以看到後面沒有他多震驚驚艷的感覺


回答問題2,東野作品都看過,感覺還是早期作品比較好看,嫌疑人x的獻身,聖女的救贖,放學後,構思比較新,剛出的,例如從前我死去的家,就沒有以前的好看了,惡意相對,放學後,還是放學後的結局好很多。


我覺得時生最好看,很溫情的感覺。只看了一遍,但書裡面故事的畫面感卻在腦中揮之不去。


放學後我個人認為不太好


東野圭吾好像沒從事過警察或者相似的工作。

惡意我覺得不怎麼好看,只是角度比較新穎吧,其他的和嫌疑犯的X現身或者白夜行比差很多了


我覺得惡意講人性比較多,畢竟這種例子在人際關係中比比皆是。


最初看東野圭吾是從白夜行 高三結束一位朋友送給我的 看了之後覺得思維真牛然後又看了幻夜 看了放學後 看了嫌疑人等等 覺得這個人太牛了 書里的人物個性鮮明 每個案件的背後都有人性 到現在也不知道看了多少 還是看不厭 最初看的都忘得差不多 剛準備再看幾遍來消磨我現在我無聊的大學


推薦閱讀:

《海賊王》世界裡,如何證明一場犯罪事件是惡魔果實能力所為,又如何證明一場犯罪不是惡魔果實能力所為?
為什麼邏輯推理的方式不外乎:演繹、歸納、類比?
《名偵探柯南》中最牽強的殺人手法是哪個?
推理類的英文原著從簡單到難有哪些?
「勿以惡小而為之」與「離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矛盾嗎?

TAG:小說 | 推理小說 | 東野圭吾 | 推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