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為什麼攻打阿富汗?

如題


謝瑤。這個問題我覺得可以從多方面來考察。

往日的宣傳和今日的通說,往往把蘇聯向阿富汗方向的擴張視作是【打通印度洋出海口】之舉。這種說法不無一定的道理,尤其是在那個蘇聯對印度的控制日漸加深的時代,但也存在很多明顯的漏洞,因為阿富汗是蘇聯當時眾多南下印度洋線路中最【安全】的,卻也是交通最不便的。很難相信阿富汗山區在這方面能給蘇聯帶來多大的幫助。

從更廣闊的角度來思考問題,1970年代中後期正是蘇聯盛極而衰的時期,當時勃列日涅夫政權開始在全世界範圍內挑戰(因為從越南撤軍和放棄布雷頓森林體系而威信受損的)美國的霸權。僅僅在印度洋周邊,蘇聯插手內政的國家就有:巴基斯坦、衣索比亞、索馬利亞、南葉門和阿富汗,這些國家中除了最後以分裂的形式穩定下來的衣索比亞(分為衣索比亞和厄利垂亞)和巴基斯坦(分裂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外,無一不是動亂至今。此外,蘇東陣營還在大西洋兩岸的拉丁世界特別是中美洲(尼加拉瓜和瓜地馬拉)和葡語國家(安哥拉、莫三比克甚至葡萄牙本土)向西方陣營發動猛烈進攻;在東南亞,蘇東陣營則在印度支那與中國發生了衝突。也就是在這一時期,蘇聯(部分)為支持這些鬥爭而發展了其遠洋艦隊。

而到了1980年代,形勢已經非常明顯,蘇東陣營幾乎在每一個戰場都敗下陣來:

衣索比亞的門格斯圖政權垮台,厄利垂亞人和提格雷人取得了勝利。

索馬利亞的巴雷政權先是倒戈到西方陣營,而後乾脆垮台了。

南葉門經過反覆政變,元氣大傷,最後被追隨埃及投靠西方的北葉門所兼并。

尼加拉瓜的桑地諾政權被顛覆,瓜地馬拉游擊隊放下了武器。

葡萄牙最終也沒有加入到蘇東陣營。

西哈努克在柬埔寨復辟。

唯有在安哥拉和莫三比克,蘇東陣營支持的力量最後戰勝了更加孤立的南非扶植的反對派。

可見,蘇東陣營的這一波全球攻勢,是以整體失敗而告終了。阿富汗的失敗不過是這一大失敗的一部分而已。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蘇聯不在阿富汗失敗,也會在其他地區失敗的——蘇聯的經濟1975年之後發展速度就大幅下降,1982年之後更是陷入停滯,根本不可能支撐蘇聯在這些鬥爭中取勝;至於蘇聯的衛星國,它們的經濟形勢比蘇聯更加糟糕,大多在1970年代就已經陷入停滯。即使不考慮這些因素,蘇東陣營以區區兩三億工業化人口與西方陣營超過十億的工業化人口競爭,而所爭奪的地區可轉化的工業人口又非常有限,其失敗也是大概率事件。

然而在現實中,其他地區的失敗對蘇聯而言,都不能與在阿富汗的失敗相提並論。

其原因在於,阿富汗是蘇聯的鄰國,且又是經營已久的地區。在帝俄時期,沙皇曾與英國爭奪這一地區的控制權。建國之初,蘇聯就支持過阿曼努拉汗國王,還曾派兵助其複位。烏茲比克人和塔吉克人等蘇聯中亞共和國的主體民族,都在阿富汗擁有大量的同族。如果阿富汗落入不友好力量的控制之下,則蘇聯柔軟的下腹部中亞就會對其敞開,這是當時對己方意識形態業已缺乏自信的蘇聯領導人所不願意看到的(事實上,1970年代正是中亞伊斯蘭教權勢力迅速抬頭的時期)。換言之,蘇聯社會帝國主義者將阿富汗視為其核心利益的一部分,願意投入更大的力量與西方帝國主義者爭奪這一地區。

因此,蘇聯特別重視阿富汗。在其他地區不過是用海空軍(最多加上特種部隊)協助當地勢力或古巴干涉軍作戰,在阿富汗則是圖窮匕見、親自上陣了。因為重視,所以投入了更多的力量。因為下注更多,所以輸得更多。這就是蘇聯入侵阿富汗和最終戰敗的主要原因。

上述是從戰略上來分析,那麼從戰術上來看直接導致蘇聯入侵阿富汗的原因是什麼呢?

說來可笑,竟然是阻止阿明搞土改,換言之就是【不許革命】。

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總體上是一個買辦黨,但其中以阿明為首的部分人民派成員,則是以新興的民族資產階級為階級基礎的(正如1927—1937年的國民政府內部也有一部分民族資產階級勢力叫囂甚至在一些地方推行了土改),因此他們希望在農村推行更激烈的土改。最高票答案把這種激進態度歸咎於「不了解農村」,這十分荒謬。從農村清貧之家通過苦學走出來的塔拉基、阿明,竟然不如省長公子卡爾邁勒「了解農村」?讀一讀塔拉基那些反映阿富汗現實的小說,我只能認為說這些話的人是在玻璃房子里代農民發言。阿明不是不了解農村,而是太了解農村了。只不過,他雖然了解農村,但屁股卻沒有坐在農民這一邊,而是坐在資產階級一邊,因此就像某些從上海下只角走出來大罵剛勃寧的小市民一樣,採取了一些錯誤而粗暴的方式去改造農村,引起了農民的反對。

可是,對於蘇聯來說,卡爾邁勒和阿明、旗幟派和人民派誰更了解農村、農民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維穩。同一切帝國主義力量相似,蘇聯不需要也不願意徹底改造阿富汗農村,只希望扶植一批親蘇的封建勢力,通過他們來維穩,經過他們的手來掠奪農村的剩餘農產品。這樣,試圖徹底改造阿富汗的【工業黨】阿明,就成了蘇聯社會帝國主義眼中的障礙,因為他不但不維穩反而四處挑起階級鬥爭、城鄉鬥爭,還竟然妄圖徹底改造農村,所以就必須徹底打倒了。

早在塔拉基統治時期,蘇聯特別是當時由安德羅波夫控制的克格勃勢力,就已經認定【阿明總理是主要障礙】;曾指揮蘇聯社會帝國主義干涉軍佔領捷克斯洛克的帕夫洛夫斯基大將,也在訪問阿富汗後在給蘇修中央的報告中也強調「必須通過放慢革命的步伐併除掉阿明總理的方式平息阿富汗人的反叛」。

1979年阿明政變上台後,部分出於蘇聯的壓力,開始調整政策,強化了統一戰線工作,釋放了部分政治犯,同時開始建設官方清真寺、構建官方神學。但是另一方面,繼續加速土地改革,打擊農村的封建勢力。這終於引起蘇聯的不滿,橫加干預,甚至派出特種兵將其肉體消滅。

卡爾邁勒上台後,在蘇聯的操縱下,宣布放緩土地改革,保留清真寺的土地;同時停止民主改革,保留部落首領的特權,甚至還吸納部分教權封建主和世俗封建主參加政府。然而,這不過是飲鴆止渴而已。西方和巴基斯坦能給封建主的利權,遠遠超過蘇聯和人民民主黨政府。這樣一來,封建主叛亂勢力在卡爾邁勒政權的步步退讓下,儘管軍事上屢遭挫折,政治上卻反而越來越活躍,越來越不可收拾。另一方面,人民民主黨政權自身加速封建化,國家元首卡爾邁勒為首的塔吉克勢力與部長會議主席(即總理)基什特曼德為首的哈扎拉勢力等黨爭不休,地方上則是軍頭林立。

1986年,在克格勃領導人的建議下,蘇聯社會帝國主義者將卡爾邁勒換馬,促使特務機關頭目納吉布拉上台。納氏的主要建國方略就是所謂【全國和解計劃】,試圖招安僧俗封建主。為此,他先是以談判的名義,試圖收編游擊隊。失敗後,又在1987年修改憲法,啟用了新的國旗、國徽、國名,宣布實施多黨制;同時更樹立伊斯蘭教為國教,宣布中止土地改革,還要給予清真寺各種特權。

1988年,在游擊隊繼續抵制的情況下,納吉布拉政權還空置了議會四分之一的席位,以待游擊隊與其合作,可謂是【一心向明月】矣。然則【明月照溝渠】,這一切換來的卻只是封建勢力更加猖獗的進攻。隨著蘇聯的【新思維】和最終撤軍,喀布爾當局內部分裂,相當一部分買辦勢力見風使舵轉投西方,納吉布拉遂更加孤立。

事實上,到了1990年納吉布拉政權還在馬扎沙里夫等地取得了一些軍事勝利,然而在政治上該黨卻始終沒有一個可行的綱領。面對內外交困,納吉布拉將人民民主黨改名為祖國黨,可他在八一九之後已經完全喪失來自蘇聯的支持,又無法改換門庭到西方陣營去,最終只有徹底覆滅一途。1992年以塔吉克族大軍閥杜斯塔姆為首的喀布爾四守將率領政府軍發動軍事政變,推翻納吉布拉,不久這個政權向穆斯林游擊隊獻城。從此,阿富汗陷入了封建主當家、買辦參政的「新時代」。


首先我們來看一款反映了冷戰的桌游大作:《冷戰熱斗》,又名《晨昏對峙》。這個桌游在滿足遊戲性的同時,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對當年歷史的描述。因此,我們接下來拿遊戲中的視角來回顧歷史,並不會有太多違和。

這個遊戲的內核是典型的「多米諾骨牌」理論,也就是說,影響力的輸出一般只能通過接力式傳遞,從一個有影響力的國家向它周圍的鄰國擴張。我們可以看到,蘇聯想要直接擴張自己的影響力,有4個方向:

芬蘭(北歐)、羅馬尼亞(東歐)、阿富汗(中亞)、遠東(中國、朝鮮)

其中,芬蘭已經完成「芬蘭化」(芬蘭化(Finlandization)指的是一個弱小的國家近乎無底線的聽命於強大的鄰國的政策決定)。在東歐,蘇聯依靠偉大的衛國戰爭的餘威建立了自己的衛星政權。遠東方向,中國和朝鮮已經成為蘇聯的盟國。接下來,就是中亞了。

阿富汗這個國家,是連接中亞與南亞的戰略要地。我們看到,遊戲中的阿富汗區域,連接著另外兩個重要區域:伊朗和巴基斯坦。這兩個國家,都不是蘇聯的盟友。其中,伊朗長期被美國的傀儡政權巴列維把持著,而巴基斯坦則記恨於蘇聯在印巴戰爭中為印度的背書。因此,控制了阿富汗,對於這兩個敵視蘇聯的中小國家,有強大的威懾效果,便於進一步可能瓦解這兩個反蘇政權。

我們再看一下伊朗這個國家。伊朗這個國家,對於蘇聯來說就是中東的東大門。蘇聯在中東的影響力,隨著阿拉伯國家對以色列戰爭的屢戰屢敗而日漸式微。特別是埃及總統薩達特單方面驅逐蘇聯勢力、和美國簽訂「戴維營協議」,對於蘇聯長期以來在中東經營的影響力是個很大的打擊。

蘇聯想要在中東重新尋找立足點,伊朗方向就是個不錯的選擇。因此,拿下阿富汗,可以對伊朗形成壓力,使之處於蘇聯勢力的三面夾擊中。

還有一點,就是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的膨脹擴張的野心到達頂點。這個曾經立誓要解放全人類的人,最終變成了他曾經最討厭的人的模樣:沙俄帝國。

沙俄在歷史上從來沒有放棄控制阿富汗的野心:「當俄羅斯可以自由進入印度洋的時候,它就能在全世界建立自己的軍事和政治統治。」彼得大帝設想了俄羅斯南下的3條路線:一條是從黑海經土耳其的 博斯普魯斯海峽到地中海;第二條是從南高加索經伊朗到波斯灣;第三條是從中亞經阿富汗到阿拉伯海。

不過,沙俄帝國的這一夙願,始終因為懾於英國勢力而束手束腳,直到十月革命爆發也沒能了卻。然而蘇聯似乎繼承了這一遺志。上世紀50年代,阿富汗與巴基斯坦因為普什圖尼斯坦問題而對峙,險些擦槍走火。蘇聯及時為阿富汗背書,一方面打擊親美的巴基斯坦,另一方面也順勢將阿富汗攬入懷中。

到了勃列日涅夫時期,對於阿富汗的控制和滲透更是囊括了從軍政到經濟的各個方面。從1973年至1979年9月,蘇聯在阿富汗先後發動了多次政變,目的是為了清除不聽話的傀儡。1979年3月,阿明被任命為政府總理,但他不為蘇聯所賞識。蘇聯企圖聯合塔拉基搞掉阿明,但阿明卻捷足先登發動政變,處死了塔拉基,自己兼任總統。

阿明有著強烈的離心趨勢。他清洗了阿富汗內部的親蘇勢力,並向美國伸出橄欖枝,並逐步要求蘇聯勢力從阿富汗退出。很顯然,阿明就是下一個薩達特。蘇聯在埃及的勢力被掃蕩一空的慘痛教訓還殷鑒不遠。因此,勃列日涅夫決定,親自除掉阿明,親自由蘇聯以武力來扶持一個傀儡政權。當然,最終的事實教訓了蘇聯人:這裡是一個帝國墳場。無論是從大英帝國還是蘇聯,乃至現在的美國。


好,現在就阿富汗四月革命之後的整個政局隨便說幾句。想到哪說到哪,不保證寫完,僅是個人了解。資料來源:《阿富汗戰爭的悲劇》,這是原蘇軍一位參謀軍官寫的,他採訪過蘇阿當事的許多高層人士(蘇方人員有的就是他老領導,阿方人士有抵抗運動指揮官,但更多的是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的高層);《阿富汗史》;西方關於阿富汗戰爭的研究論文;網路資料;部分中方文章,價值不大,僅作為參考。

1、人民民主黨的背景和起源。阿富汗作為蘇聯南部鄰國,在六十年代前可謂是蘇聯對外政策的典範。考慮到蘇聯的巨大軍力,阿富汗王國政府對蘇聯自然是不敢招惹(和隔壁的巴列維國王大不一樣~~);考慮到蘇聯的巨額援助,阿富汗對蘇也展現了友好態度。阿富汗的技術人員、軍官,大批到蘇聯留學。雖然蘇聯很謹慎,但是自然「社會主義建設成就」還是引起了阿方人士的由衷羨艷,造成了整個阿富汗世俗知識界普遍親左親蘇(北京路線的共產主義離得較遠,而且物質成就也不如蘇聯,所以毛派也有聲勢,但不如親蘇派系)。在這一環境下,阿富汗共產黨——人民民主黨於1965年成立,詩人兼作家塔拉基當選總書記,他的親密追隨者阿明當選中央委員。因為思想路線,階級出身、族裔背景等原因,人民民主黨甫一成立,就分化為兩大派系——旗幟派和人民派。塔拉基和阿明屬於前者領袖,後者的領導人這是貴族子弟出身的卡爾邁勒(其父當過中將軍區司令兼省長)。好,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的前三巨頭已經悉數登場。

下面逐一介紹:努爾·穆罕默德·塔拉基(英文:Nur Muhammad Taraki,普什圖文: ?)(1917年7月15日,加茲尼,——1979年9月14日,喀布爾。)阿富汗民主共和國最高領導人。青年時在蘇聯莫斯科大學學習,是蘇聯共產黨第5任總書記勃列日涅夫的學弟,後成為反對王國政府的中堅人士。1965年成立阿富汗人民民主黨(共產主義政黨),任總書記(1965年1月1日——1979年9月14日)。1973年幫助達烏德奪權,1978年4月26日以「違反了阿富汗憲法第46、47條的規定」的罪名被捕,4月27日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發動軍事政變,塔拉基出獄,4月30日成立阿富汗民主共和國,出任革命委員會主席團主席(1978年4月30日——1979年9月14日)和部長會議主席(1978年5月1日——1979年3月27日)。上台後奉行極端親蘇政策,與二號人物哈菲佐拉·阿明發生矛盾,到1979年9月16日被阿明政變推翻,塔拉基在政變中喪生。

百度鏈接:努爾·穆罕默德·塔拉基

哈菲佐拉·阿明(英文:Hafizullah Amin,普什圖文: ?) (1929年8月1日,帕格曼,——1979年12月27日,喀布爾。)阿富汗民主共和國最高領導人。

1979年9月14日-1979年12月27日任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總書記,1979年9月14日-1979年12月27日任阿富汗革命委員會主席團主席,1979年3月27日-1979年12月27日任阿富汗部長會議主席。1965年加入阿富汗人民民主黨,1967年人民民主黨分裂後領導人民派。1978年4月,阿人民民主黨發動軍事政變推翻達烏德政府,改國名為阿富汗民主共和國,塔拉基執政。阿明迅速躥升為第二號人物。

此後,阿明與塔拉基明顯政見不一,兩人積怨日深,阿明經過縝密計劃後發動政變殺害了塔拉基,自任黨和國家的最高領袖。但是阿明的上台直接觸犯了蘇聯在阿利益,1979年12月,蘇聯出兵攻入阿明宮,處決了阿明。阿富汗戰爭爆發。

百度鏈接:哈菲佐拉·阿明

巴布拉克·卡爾邁勒(英文:Babrak Karmal,普什圖文: ?)(1929年1月6日,喀布爾,——1996年12月3日,莫斯科。)阿富汗民主共和國最高領導人。1979年12月27日-1986年5月4日任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總書記,1979年12月27日-1986年11月24日任阿富汗民主共和國革命委員會主席團主席,1979年12月27日-1981年6月11日任阿富汗民主共和國部長會議主席。卡爾邁勒在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後被扶植上台,執行親蘇路線,出賣國家主權,使阿富汗徹底淪為蘇聯的「衛星國」,但在1986年因無力控制局勢,被蘇聯廢黜,下台後僑居蘇聯直至去世。

百度鏈接:巴布拉克·卡爾邁勒

以上消息來源為百度百科,本人僅僅引用,尊重百度百科及其作者的知識產權。

根據上述文字及鏈接(因為實在太長,轉帖過來太佔地方了)提供的消息(個人基本認同,除了阿明政變是「縝密計劃」和他侵犯了蘇聯利益的說法外),大家可以看到。以上人士可謂是當時阿富汗最優秀知識分子的代表。在王國體制下,他們已經居於相當的地位,並擁有可謂是遠大的前途(塔拉基從牧民子弟成長為著名作家、記者;阿明三十多歲就是貴族子弟學校校長;卡爾邁勒則是出身顯赫的官二代,40歲不到當選國會議員)。他們選擇馬克思主義,很大程度上是對社會主義道路的真心仰慕和對國家命運的深切關注(當然,他們的努力事與願違,把祖國丟入更深的深淵,那是後話)。他們的選擇,實際上說明,當時阿富汗世俗知識界,對蘇聯道路很大程度上是真心嚮往的。要知道,自詡為「勞動人民先鋒隊」的人民民主黨,成員裡頭還有警察學院院長、首相辦公廳主任(當然,很快就被心情不快的首相本人給撤職了),甚至駙馬這種統治集團核心人物。他們應該能想到的是,如果他們選擇的政治路線成為阿富汗的現實。他們在新體制中,幾乎肯定會失去現有的地位和利益(就是政治局委員也不如王國駙馬風光吧)。他們選擇這樣的路線,很大程度上是真心認為,這條道路能給人民帶來幸福和富足(像「偉大的北方鄰邦」那樣),為此寧可拋棄自己已得的一切也情願。憑藉著他們的在阿富汗社會中的地位和關係,他們在內鬥的同時,迅速在社會各界伸展勢力。其中或許最有價值的,就是他們在軍隊中開展的工作吧。

2、從王國到共和國。王國時代後期,國王查希爾(1914生,1933——1973任國王)與他的堂兄達烏德親王(1909生,1953——1963任首相)爭奪實權。達烏德任首相期間,藉助美蘇援助,取得了一定建設成就,威望日高。感覺權威受威脅的國王,在保守勢力的壓力下,於63年更換了首相人選。達烏德歸隱待機。後任首相執政不力,較之鄰國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更加落後。達烏德成為眾望所歸的人物。1973年,達烏德利用查希爾出國訪問之機,動員軍中親信(他歷任軍區司令、國防大臣、首相,人脈深厚)結盟人民民主黨,政變上台,查希爾被迫退位。阿富汗改為共和國,達烏德成為阿富汗共和國首任總統。

——————先寫到這兒,有時間再寫


[NHK][紀錄片]蘇聯入侵阿富汗的真相


溫暖的海洋。


在中印命運抉擇那篇文章裡面,講到了以印度為首的中間勢力,東西方激烈交鋒的同時,中間勢力自以為可以兩邊取利,結果卻是中間勢力成了雙方交鋒最嚴重的地區。蘇聯通過一系列陰謀和陽謀,成功的扶持起了阿富汗傀儡政府,伴隨著伊朗伊斯蘭革命的爆發,美國已經事實上失去了亞歐大陸的控制權。

美國失去阿富汗以後,急需構建新的防禦線,而這道防禦線就是巴基斯坦。自認為領導亞洲革命的中國也急需構建新的防線,這道防線還是巴基斯坦,於是兩國出現了現實的利益交集。於是美國找到中國幫助運防空導彈,中國說需要買裝甲車,於是美國給錢,中國買了幾頭毛驢,這是笑談。美國卡特總統這個時候就不好玩了,假如蘇聯長時間控制阿富汗,就事實截斷了歐亞大陸的聯繫,就會使東亞和西歐的陸地聯繫中斷,造成的戰略恐慌,可想而知美國內心的陰影面積。於是阿富汗從次要戰略地位上升到主要戰略地位,美國開始學蘇聯在越戰中的經驗,向阿富汗培養和訓練游擊隊,用於損耗蘇聯,美國人有錢那是毋庸置疑的,所以蘇聯最後退出了阿富汗。

阿富汗的重要性那是毋庸置疑的,多年以後美國人也出兵阿富汗,其地緣政治的戰略野心昭然若揭,美國甚至還在中亞象徵性的部署了軍事基地。根據地緣政治理論,誰控制中亞,誰就控制了亞歐大陸,誰控制了亞歐大陸,誰就可以了結束戰國時代。還是德國為什麼不造航母那篇文章里寫到的,美國在北美是一個大陸國家,美國在全世界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海權國家,美國還想統一歐亞大陸的感覺。老美的地緣政治戰略錯誤,導致他把過多的戰爭資源部署到錯誤的地方,相當於德國造航母,日本造虎式坦克。有毛用?他的那幾個軍事基地,俄羅斯派出傘兵就能收拾掉,連俄羅斯陸軍的一波衝鋒都抵擋不了,所以俄羅斯也樂見其成。反倒是美國,忘了自己的地緣政治任務是防止歐亞大陸的統一,而不是統一歐亞大陸,發現自己在歐亞大陸日本、西歐、阿富汗三個戰略防禦重點,根本無法配置軍事力量,於是把寶貴的機動力量迅速的撤出了阿富汗。

因為蘇聯解體、北約東擴等一系列地緣政治災難,導致全球戰略均勢被破壞。德國又要造航母了!日本又要造虎式坦克了!美國腦子清醒了五分鐘,又開始犯渾,美國剛從阿富汗撤出,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阿富汗,這就是波斯灣地區。


不請自來,看了ls的答案覺得最高兩答案很完美,然後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入海口的說法貌似是受到蘇聯俄羅斯當局的矢口否認。這點在邏輯上也講得通,因為當時蘇聯沒有直接向西方擴張的實力。

我個人認為直接導火索是拉塔基被阿明謀殺。從揭秘資料來看此後蘇聯領導人對出兵阿富汗的態度幾乎是180度大轉彎。而阿明的美國背景加劇了蘇聯人的猜疑。幾乎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如果拉塔基還在任的話,蘇聯是不會直接出兵佔領阿富汗的。

阿富汗作為連接歐亞的戰略要地和蘇聯南部領國,對於蘇聯的意義是十分重要的。蘇聯必須要阿富汗保持親蘇、穩定。如果親美勢力上台,美國趁虛而入在阿富汗搞小動作,蘇聯就會陷入極其被動的境地。出兵阿富汗我認為是蘇聯在不容許阿富汗出現離心傾向的前提下,在錯判形勢以後的不得已而為之的行為。


蘇俄大地的悲催在於陸地太大但離海洋太遠,在南方獲得一個不凍港是千百年來的理想,南擴的軍事活動多多少少都有這個理想潛存的影子


因為一個在911中喪失雙親的孩子穿越回冷戰

想靠蘇聯阻止本拉登對美國發動恐怖襲擊

可惜美國人歷史學的不是很好


有種說法是蘇聯為了打通到印度洋的通道。

前蘇聯一共有三個出海口,但都偏於其領土一隅,並且遠離世界經濟中心。

蘇聯與阿富汗邊境到印度洋直線距離1400公里,蘇聯中部地區借道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出海要比往其它三個方向便捷得多。控制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打通蘇聯中部領土到印度洋的通道,甚至可以將十億人口規模的南亞納入其經貿體系。


1973年阿富汗共和國成立後,蘇聯即支持激進的政黨如阿富汗人民民主黨,加緊使阿富汗在經濟上依賴蘇聯,反對同中國有密切關係的巴基斯坦。歷屆阿富汗政府雖然都曾試圖改革,但均由此而告吹。1978年,人民民主黨激進分子推翻阿富汗政府,暗殺了第一任領導人,組織新政府,並由黨總書記努爾·穆罕默德·塔拉基出任國家元首(革命委員會主席),但在1979年9月又被其副手部長會議主席哈菲佐拉·阿明所取代。同年12月27日,蘇聯人支持的另一名左翼分子巴布拉克·卡爾邁勒在政變中上台。當卡爾邁勒推行俄國化的企圖遭到武裝反對時,他要求並接受蘇聯援助,對反對派進行鎮壓,導致阿富汗戰爭的爆發。

複製自維基百科。


兩點:入海口,石油。

俄羅斯從沙皇時期就一直想望著一個全年通行的入海口,從而在裏海、黑海地區,中亞地區反反覆復明裡暗裡鬧得不亦樂乎,直到2016年都還沒有消停切沒有完全成功...

至於石油,地球人都懂吧...


蘇聯的豪賭,美國賭贏了

然而美國並不懂什麼叫收手


你可以理解為這是勃列日涅夫和阿明之間的一場誤會


美國人真正清醒了。

中亞不能丟。

美國獨善其身,在當今世界是不可能的!

美國只有進而存,退而亡。

阿富汗歷來就是地球的中心,人類文明的發源地,

豈能放棄!

==================================================

征服希臘-巴克特里亞: 世界史上的第一件大事

有大量文獻記載, 薩伽人確自公元前155年起不斷侵擾帕提亞和巴克特里亞。根據希羅多德的記載, 薩伽人用了幾個世紀的時間從原來的黑海附近向東擴展, 並佔領了裏海和鹹海沿岸地區。截至公元前145年, 薩伽人很有可能已經擊敗了當地的希臘王國並對巴克特里亞行使著統治權。

同一時期, 大月氏人被迫從中國西部向西遷徙。這裡是希臘地理學家托勒密(無意間) 描繪的大月氏人可能的遷徙路線, 這進一步說明這一事件本身具有的世界意義。

大月氏人的遷徙前後共花費了30年的時間, 終於在約公元前130年前後抵達北巴克特里亞, 擊敗了那裡的薩迎人並對南部豐饒的巴克特里亞平原行使著實際的控制權。這當然是游牧部落征服希臘-巴克特里亞最符合情理的解釋。

約公元前128年, 漢使張賽受漢武帝的派遣, 經過大約十年的艱苦跋涉追趕遷徙中的大月氏人, 終於來到了巴克特里亞, 卻發現月氏人在此已經過上了安逸富裕的生活。他們把持著蘇爾漢河谷地帶修繕嚴整的堡壘, 對巴克特里亞及其南部平原行使著有效的控制權, 靠從農民和商人那裡收取貢奉過著半定居的生活。在擊敗了薩伽人、降服了帕提亞人之後, 月氏人恰如司馬遷所言, 已經「志安樂, 又自以遠漢, 殊無報胡之心」,[注56] 這一點並不令人奇怪。

張賽在巴克特拉盤桓了近一年之久, 遍訪當地的貿易市鎮並最後一次遊說月氏王隨他返漢一同抗擊匈奴, 但終未果。張賽大約在公元前126中國, 雖聯盟月氏的使命不見成效但卻同樣受到武帝的獎賞, 受封「博望侯」, 皆因其「條枝西入」 之功。[注57]


老毛子多牛逼啊,看看周邊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都摸到了,就差個印度洋了,那就找個最近的地方通一通唄~


推薦閱讀:

如果一顆不明來歷並且始終查明不出來歷的核彈在美國本土爆炸造成巨大損失,美國最有可能將其歸罪於誰?
怎麼看17日起國航暫停平壤航線?
如何評價朝鮮媒體近日「有國家拋棄鮮血凝成的友誼」的評論?
如果韓國一不小心把朝鮮統一了,會發生什麼史無前例的奇觀?
朝鮮對六方會談態度如此強硬,底氣從何而來?

TAG:戰爭 | 國際政治 | 蘇聯 | 美蘇冷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