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有前景的替代能源有哪些?現在除了常規的風能太陽能還有沒有更加穩定的替代能源?


謝邀,不過我的專業範疇是油氣上游勘探開發和市場,對於其他能源方面,就專業方面,還是不要亂髮意見了,就飯碗來說,最好先別那麼快被替代,呵呵


更安全的核能。

當然更高效率的太陽能也將是能源的重要補充。


其實更主要的不是新型能源的發現和運用,儲能技術一旦突破,現在稱之為不穩定的能源,都不是問題。


xy

現有已知的能源當中,高效的核能是未來最可能高速增長的部分,第四代的行波堆技術個人是比較期待。可參考日本在福島之後近年重啟核能的議題,無它,進口天然氣發電的作為能源基礎,除了國家安全,還有成本也不低。

潮汐能、風能、太陽能只能作為現有主要能源熱能和水電的替代部分。


近期未來(near future)是頁岩氣。 風能和光電都太貴, 沒希望

中期(未來100年~未來300年)是更高級的裂變, 比如融鹽堆(MSR), 混合堆等下一代反應堆

遠期(未來300年~以後)除了核聚變別無他路(尤其是he3,pb這樣低污染高效率的技術)。 所有地球上的能源, 風能, 水力, 化石, 實際都是核聚變(太陽)帶來的, 人類不能永遠住在地球(幾百萬年後就不適合居住了), 在正反物質湮滅等更高級能源技術被掌握前, 人類只有核聚變可選


黑船來襲(新能源篇)

美國頁岩氣革命導致的遊戲規則改變,深刻的影響著地球村的能源供需結構,說好聽一點是重新洗牌,說難聽一點就是美國赤裸裸的市場傾銷。還是基辛格的那句話: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世界。而美國過去七十年的國家能源戰略都是圍繞能源市場的定價權開展的,而美國以後七十年的國家能源戰略都是圍繞能源市場的遊戲規則開展。

美國的能源戰略基本就是兩個思路,一個是阿爾薩斯能源理論,另外一個是先歐後亞。美國的戰略構想還是先打贏歐洲戰場,然後反過手來收拾東亞,我用的是東亞,因為美國對日本、韓國也不會手下留情。其實美國的操作手段很簡單,就是利用市場經濟手段(惡意傾銷低價能源)破壞、打壓歐洲既有的能源結構,改變或改造歐洲的能源供給關係,待歐洲淘汰這些落後產能以後,美國再換手玩歐洲。

前面的能源來襲核電篇,我假設了美國的戰略目標,一個是利用頁岩氣革命取得的技術優勢,長期壓低能源價格。另外一個是恢復美元石油體系。估計美國也正在頭疼,食之無肉,棄之有味的感覺。就美國的大西洋湖和先歐後亞的地緣政治觀點,美國放棄了歐洲就相當於放棄了全世界。最近不是還講了朝核危機,你把朝核危機放到美國的能源戰略和地緣政治利益裡面一看,你就懂了,疑兵之計。

大力發展新能源的一個是德國,另外一個就是中國。美國為什麼要不計成本的低價出口石油?就是為了盤整能源供給市場,而這裡面最難恢復的就是核電,接下來就是順手滅新能源。根據歷次反法戰爭的經驗,對於一個國王(美國)而言,最為反感的就是新能源(技術),因為新能源意味著大家又到了同一起跑線。這也是為什麼二戰前世界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出口國、加工國會在七十年以後,重新開始生產石油並用於出口。而美國還有的是時間和戰略空間,隨時能學七十年以前,停止生產和出口石油,開始大量進口石油,人為製造供求關係緊張,用於打造新的能源市場供求體系。

舉個例子:二戰時期,英美的石油產量2億噸,蘇聯的石油產量是一千萬噸,德國一直到佔領羅馬尼亞才獲得了一千萬噸的石油產量,日本的石油產量零,義大利的石油產量零,其實二戰本身就是一個笑話。

美國頁岩氣革命對於中國的影響還是比較深遠的,大量的光電、風電被棄電,因為成本太高。有關部門落井下石,進一步削減了光電、風電的補貼,有點棄船奔逃的感覺,而從一系列政策來看,石油和煤炭企業才是發改委的側重點。可我在前面已經說過,美國已經擊穿了中國的煤炭配額保護價格機制,現在開始衝擊石油系,中國在煤炭和石油價格領域的無意於抵抗,只是徒增笑耳。與其如此,不如放手石油和煤炭,只補貼新能源,通過總量控制降低單位成本的能源價格,從而收回補貼的成本。再說還不是有碳排放稅擋著呢么?不要學人玩鐮刀,搞什麼內陸核電站,還講什麼總量安全穩定,與之對應的是日本政府重新啟動核電項目,被法院叫停。

關於新能源生產企業,求人不如求己。對於新能源產業而言,組團發展制氫儲能,夜間利用低價電能生產氫氣,夜間再用氫氣燃燒推動燃氣輪機工作釋放電能,這或許就是當前最好的選擇。

本文主旨:補貼新能源,發展制氫儲能,通過總量控拉低單位成本的能源價格,同時拓展能源獲取渠道,使能源安全風險整體可控。

國家能源安全

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國供應了美國超過60%的石油,美國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度不到20%,2016年美國已經開始出口石油、天然氣,即使如此預計美國在2020年將會完全能源自給。而中國2015年石油對外依存度60%,天然氣對外依存度35%,與此同時中國的煤電聯營、原油開採、石油化工還要面臨美國頁岩氣革命成本優勢的洗禮,都將出現系統性的風險。

美國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就是利用能源價格的保漲和暴跌,打壓西歐、日本、中國經濟,使其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存在,用以維持馬爾薩斯能源理論,用以維持石油----美元體系,用以維持世界霸權。日本和西歐是經濟發達體,他們奈草的程度要高過我們很多,而中國是一個轉型卡殼的發展中經濟體,假如美國對中國發動能源戰爭,中國將毫無還手之力。而能源關係到國家的生死存亡,不可不察,這就需要中國積極應對。至少在未來三十年中國絕對不能斷油。中國面臨的局面就是傳統的能源生產已經飽和,或者接近飽和。對於中國而言一方面在擴大石油產能的同時,還要加大進口的力度。

一個是外部能源的補給,那就是前面文章絲綢之路中提到的中國通過土庫曼進入伊朗的輸油管道。中東是一個魚餌,因為有石油,就不怕魚不上鉤。中東才是地緣政治的核心,只要有石油,戰爭就能繼續下去。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那麼問題來了,誰才是所有國家?誰是世界最大的能源進口國?假如今天美國利用自己的海權對中國發動石油禁運戰爭,根本用不了所謂的三個月,幾分鐘中國經濟就會徹底的崩潰。所有戰略的核心都是信心和安全感,假如這一前提不存在,軍隊會自覺投降。像一戰和二戰中的那樣,即使是德軍處於完全的戰略優勢,當德軍參謀本部知道戰略巴庫(高加索)的戰爭進展不利時,他們會主動的放下槍,因為大家都知道,戰爭繼續打下去根本沒有意義。

堡壘的問題,外部只是有益補充,主要還是需要從內部解決,解決這個問題的手段就是煤制油。中國地緣政治特點,導致中國短、中、長期內根本沒有可能從海上打敗美國,而發展藍水海軍只能換來美國的恐慌和敵視。對於中國而言,不對稱戰爭就是繼續鞏固自己的陸權絕對優勢。《世界能源中國展望(2013—2014)》的報告分析認為,中國能源需求趨勢成為全球最大變數,2011—2035年中國能源需求的增長速度為2.23%,高於國際能源署(IEA)新政策情景下的1.9%;而同期能源生產的增長速度為1.97%,也高於IEA的1.4%。2035年中國能源需求將佔世界能源需求的24%,能源需求增量將佔世界能源需求增量的38.5%,屆時將對世界能源供需平衡造成重大影響。

現行的能源政策減煤、穩油、增氣,我認為這是錯誤的。從世界經濟發展的周期來看,2017年7月~2018年,美國的通縮政策將會終結,屆時中國要面對的是大宗和能源價格失控的驚濤巨浪。而今天中國需要更加激進的能源戰略,應該是增煤(煤制油)、增油(中國---伊朗石油管道)、增氣(頁岩氣),要力爭在下一個時間關鍵控制的點上,把握好節奏,基本完成中國的能源自給,價格是一個問題,安全是比價格更重要的一個問題。而煤制油的成本從生產環節來看是不划算的,但假如從銷售終端來看,那生產煤制油就是暴利,假如再把政府減稅考慮進去,中國的煤制油完全可以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而煤制油創造的就業,帶動發展的一系列相關產業,可以創造大量的GDP,唯一缺少的就是周奎同志抬抬手。中國甚至可以將煤制油管道修到沿海,隨時向世界出口中國的煤制油,對全世界大宗和石油相關產品進行價格平準,中國不是想人民幣國際化?中國不是想搞大國政治?中國不是想搞挾天子令諸侯的G2?解鈴還須繫鈴人,修航母爭不到世界霸權,但修建煤制油設備可以,所謂的世界霸權,說到底不就是個能源定價權嘛。

鯨魚油的故事:在電燈被推廣之前,人們照明主要是用鯨魚油。因為它的供給不能永遠與需求增長保持同步,人們擔心「鯨魚油能源危機」。 但是這一能源危機最終沒有出現,因為當價格大幅上漲時,人們就開始尋找替代品,使鯨魚油最終退出歷史舞台。 一種能源取代一種能源的故事,在歷史上發生了很多次。

德國人二戰前為什麼會搞煤制油?因為德國的選擇就是根本沒有選擇。


知道凱史科技嗎?那是人類唯一的出路(滑稽)


地殼下面溫度達到6000攝氏度, 您想利益嗎?


光能


煤層氣,物質氚,在宇宙中有,核能也是,海底可燃冰也是


推薦閱讀:

沒有國家補貼,光伏產業該如何發展?
光伏和光電有什麼區別?
零基礎如何著手研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霧霾這麼嚴重,光伏產業會不會大熱?
製造一個很大的放大鏡,可以遙控角度的,放在空中聚焦太陽光,就能指哪燒哪了嗎?

TAG:新能源 | 能源 | 太陽能光伏 | 風能及風力發電 | 發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