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中國碧水藍天間》節目大家怎麼看?

最近江蘇衛視播出的《贏在中國碧水藍天間》,大家有什麼看法


碧水隊做了巨大的大付出。都是行業牛人,為了給大家一個反面深刻的教育,各個卯足了勁發揮自己身上的缺點,告訴你怎樣是一個糟糕的管理者,告訴你怎樣會是一個垃圾團隊,等等,一切的一切, 你感受不到他們的良苦用心嗎?
那麼多攝像頭對著他們,那麼多人看了節目,他們依舊演繹出深刻的反面典型,這種不顧自我形象,不想以後怎麼面對自己員工的犧牲精神實在難得可貴。我們應該抱著感恩的心,敬仰的心去看碧水隊的表現。加油,我支持你們。


這個節目最近才開始看,

心理上一直站在袁岳這邊的,可能他們隊里大多數是男人,所以顯得理性、包容、有看點。(以下全憑記憶)

第一集裡面賣水,

最開始夏華的表現讓我很吃驚,輕鬆就讓對方增加了成本,我還蠻期待她。結果後面就一落千丈啊。

袁岳隊伍裡面,能各司其職,張斗的現場把控能力真的很強,而袁岳的表現更是讓我很吃驚。

舉個例子:張斗想到了6瓶組裝以及零錢的問題。

作為銷售現場,問題想到如此細緻本來就很對我的口味,

但是袁岳的態度才是我很震撼的。他!居!然!認!可!了!

要知道在我的職業生涯上,我每次提到這樣的細節問題時,我的BOSS基本都是不屑的表情和不置可否的態度。對於細節的把控,我的BOSS們覺得這些細節不值一提。

所以看到這裡的時候,我很佩服袁岳了。

後面的58同城招聘那集,

這裡面的亮點是58的老總,不記得名字了。

他的題目出的很棒,為自己謀取了最大的利益,但是他出爾反爾、朝令夕改的態度讓我深刻的意識到以58同城為代表的自詡「變在變化之前」的土豪企業家們的整體風格(我現在所處的某大型單位一樣)。

接下來是賣面膜。

這集把袁岳和夏華兩個管理者的風格表現的很到位。

袁岳這組,很輕鬆很民主很科學的管理,我也很喜歡那個廣告。

夏華那組,獨斷專行的管理,讓我彷彿看到了前任BOSS上身。

後面的慈銘體檢

其實線下的體驗,什麼沙龍啊什麼高端會所啊很OUT了,我覺得。夏華那組營造的那種所謂的氛圍很OUT。我相信韓小紅已經做過無數次了。

袁岳其實也做的一般,但是他的搖一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也給韓小紅留下了印象。

為什麼?從傳統的線下銷售轉變到時下的網路集客能一定程度啟發韓小紅。

然後是李連杰服裝。

這集袁岳完爆夏華,不想說什麼。

毛戈平那集,我覺得任務本身很失敗。美是主觀感受,無法量化,更無法分高低。

不過汪小菲的表現讓我覺得很有趣。就是他口口聲聲的講「簡潔」和「講故事」相比誰更高端。

這集貌似時間最短。

李想的兒童安全座椅

我以為點很好,需要新的利潤點嘛,但是比賽的內容很奇怪,做微博?說實話,有點大題小做的感覺(可能考慮到比賽機制,畢竟24小時嘛)

但是全程比賽不覺得有任何亮點可言。袁岳居然去做韓小紅的工作了!當然這可能反映出袁岳為企業家服務的意識和態度。但是重要時刻去安慰隊員,而不是去打好接下來的比賽,我覺得有失比賽規則。

王江、張斗、蔡明、還有一位不記得名字了,基本沒了方向感,在夏華那隊表現的也一般的情況下還是輸了。

然後是蔡明櫥櫃。

夏華勝的很取巧。

但是袁岳的布局確實有問題,韓小紅的表現直接導致了敗局。她的傳統思想會禁錮她很多的。第二輪簡直贏的莫名其妙,我完全不知道勝點在哪裡。第三輪的理性宣講顯然不適合櫥櫃。(儘管我喜歡理性的宣講)

夏華說賣櫥櫃賣的是一種生活方式,很高端的生活方式,顯然以偏概全,我不贊成。

這幾集看下來,幾位BOSS真的很有意思,值得尋味。


誰來挖墳的啊


邊看邊寫觀後感:

首先用戶之所以喜歡這節目是為了從各位boss學到東西。那我們能學到啥?

第一:主要是拼資源而不是比模式和戰略。比如說,第一期,藍天隊一次賣6瓶,如果李靜不在,沒有明星效應,一次賣6瓶根本不可取,因為這款飲料口味,定位還沒有被大眾接受。其次4元一瓶比較貴,三元的飲料有很多,可樂,果粒橙,酸梅湯等,都是被大眾接受和認可的。

第二:值得學習的地方也有,比如說面對臨時調整和組織架構的變化,如何讓團隊成員儘快融入,這一點藍天隊一直做得不錯,就是讓這個成員有參與感,還有通過唱歌之類的儀式感等。

第三:團隊成員有點兒類似公司組織架構。比如說碧水隊,兩個創意型的,那就重複了。首先容易發生矛盾,創意是有點兒主觀的東西,誰更有創意不好說?其次統一意見就更難了。最後,意見不統一,就沒辦法保證按時推進工作。現實工作中,公司組織架構是也很重要的。舉例,一個運營部對人才要求很高,每個員工都是有工作經驗和一定能力。這是好事?一個有經驗的人肯定不樂意做些邊角料工作,而每個部門都會有一些邊角料工作。那麼做邊角料工作的同事必定有情緒。再舉例,一個公司的組織架構就體現了這個公司的戰略重點了。比如說我們公司一個數據分析的工作人員都沒,可見是不重視精準化運營。

第四:數據分析:藍天隊袁岳數據分析:第一集賣水藍天之所以贏,是因為對銷量準確預估,而現實中,公司必須要對下一單位時間的每個產品進行數據分析然後預估銷量,如果你預估出現偏差,則很有可能出現庫存不足或者,每次討論的時候,拿出兩張「破紙」,宣布比賽結果藍天隊微博的閱讀量低於碧水隊的時候,能從評論量和評論中提取關鍵字來分析。

第五:工作態度:袁岳值得學習的:首先是積極,我們知道我們很可能輸,但是我們也不搞消極怠工,優雅的輸掉。另外一方面:穩重,以大局穩重,第一集賣水,張斗的態度,不是很好,有問題可以提出來,肯定令人不舒服,但袁岳並沒有在工作中表現出來情緒,很理性。碧水隊的夏華,太感性,情緒起伏太大了。輸了就哭。但是另外一方面,追求差距,不顧一切的態度,增加贏的概率。

第六:胸懷:碧水隊李想我最不喜歡,但是我很欣賞他的一點,汽車之家的CEO是秦致而不是創始人李想,並且在汽車之家誰對聽誰。這點值得思考下。一般作為主管,可能不會招比自己優秀的人,因為不好管理,對你的地位也許存在威脅。但是你換一種方式思考,你不可能在同一公司干一輩子,你招一個更優秀的,可以向他學習,以後帶著你的能力去更好公司。這樣格局更大。同樣道理,在工作中,誰對聽誰,一個下屬有才華,讓他發揮作用,敢於表現樂於分享,而不是讓他感覺「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另外從公司角度:如果大部分主管有這種心理傾向,那麼要招到真正優秀的人就難。一個優秀的下屬想要提一點有價值的idea,被上級否了,或者這個idea變成了上級的,那次數多了就消極了。

第六:平面廣告:毛戈平老師的平面廣告這一集,我認為兩個隊都沒做好。這兩廣告一定都沒點擊率。汪小菲的那創意,不聚焦。廣告應該一眼看出來,並且令人印象深刻。

第七:任務分解:顯然藍天隊更有調理。

第八:競品分析:藍天對始終對競對進行監控。比如第一集賣水,監控碧水隊場面混亂,還有每次拿2張「破紙」(夏華形容是破紙)進行評論的分析等。映射到現實工作,我們做任何產品都要分析整個市場,分析競對。假設我們要做一款產品例如app,我們是不是要競品分析?例如把市場上同行的app都下載,然後別人有的,我們需要優化,做得更好,別人沒有的,我們有,還有產品定位,和優化等。碧水隊根本都沒有監控競對。

第九,創意和媒體:顯然藍天隊沒做好,因為一個熱點的時效性可能就一天。這是真的,運營頭條和搜狐自媒體,微博。也發現了這個規律。時效性,原創性,創意,都很重要。但如果通過借力新聞,時效性第一位。

第十。可持續和復用的品牌戰略。這節目中體現多次,但是可能時間關係,沒有特別好的。第一期藍天的七味改成七妹,這種功能性的理念可能比較靠譜點兒,碧水隊蔡明的公司定製這是銷售策略,這不是品牌切入點。客戶一旦定製了就是客戶的品牌,你就是批發商或生產商。品牌戰略還是需要對競對和市場的分析,尋找差異化,找一個切入點。

還沒看完,明天再更新。


我從08年開始關注贏在中國,中間有過斷層,但贏在中國已經潛移默化的將一些觀念深植我的內心。08正值我高考之際,放棄了一切娛樂活動,唯獨每期的贏在中國不能錯過,我喜歡選手的風采,評委的睿智,主持人的大氣......正是他們昂揚的鬥志支撐著我走過高考,也就是那時,贏在中國將自強,創業等這些模糊的辭彙刻進了我懵懂的生命,五年來歷歷在目。


如今我已踏入社會,而當時的主持人已經成為優米網的掌門人。正如王麗芬老師在贏在中國藍天碧水間第一期裡面說的,是時候復活一種深埋已久的記憶,點燃我們從未消失的激情。是為那些在路上和準備上路的人點一盞明燈,是為心中將熄未熄的夢想火種添一把乾柴!(觸景生情,以上觀點包含個人情愫)


其實很難從一個方面來回答是如何看待贏在中國藍天碧水間的,正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大多數回答者的答案是片面的。從一名普通觀眾的角度來看,有人認為它是一檔勵志節目,有人認為是場商業鬧劇,當然,我也想過這可能就是幾位boss聯合起來的相互推銷與自我宣傳,任何想法都可以存在,但我覺得既然你站在了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就也要站在不同角度去思考它。

你認為它是勵志節目,你就站在他們都是創業楷模的角度去取其精華,你認為它是商業鬧劇,你就應該站在他們都是商人,追求利益也無可厚非的角度去想!怎麼想取決於你,反正收視率是人家的,收穫是你的。正如我有朋友會為了娛樂圈裡的分分合合而感慨萬千,累覺不愛等,而我覺得娛樂圈本來就是娛樂的,他們演,我們看就好。


其實我們不用質疑王麗芬老師做此節目的目的,拿走你覺得有用的就行了。節目里的各位boss可以說都是佼佼者,他們能到達那個高度,自然有過人之處。袁岳的冷靜、包容以及決策能力,夏華的感染力與號召力,田寧的固執,王江的沉穩,李靜的感性,以及汪小菲和李想表現出了年輕人在對情緒的控制上明顯還需要歲月的積澱等等,他們的優點、缺陷都在鏡頭前一覽無餘。可以去學習借鑒的東西很多,他們對於勝利的渴望,對於考慮問題的全面性,對於商戰里對各種不確定因素的把握,當然還有節目組對兩個隊各個環節勝敗原因乃至細節的分析,都有其獨到的見解。你可以將自己放到相同的環境,問問自己能否做到,能做到什麼程度,差距就不言而喻了。說白了,能讓你感受到不一樣的思維模式,而這種思維模式是成功企業家的思維模式,我覺得這點是贏在中國藍天碧水間開篇提到要幫助更多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


再次闡述,怎麼看待這個節目,都是個人觀點,對於一個不諳世事的矛頭小伙來說,能學的太多,而可能對於李嘉誠來說,只是一幫小孩玩過家家吧。不過居於其在同時段收視率排全國第一的情況下,我覺得多數人還是比較喜歡的!


昨天看了兩期。

說下自己的感受。

記得自己參加創業比賽的時候

得了第二名

自己從方案 執行 市場 都自我感覺良好

並且自己把自己的項目實踐了兩年 運作也還算不錯

但是只得了第二名

後來與評委交流,

他說 其實是因為我的對手太弱 第一名的節目效果

其實,我雖然得了第二名 但是以後要走的路還很長

你會覺得別人不如你 你會覺得自己了不起

但是這不是你成功應該有的心態

成功的定義很多 但到成功的路一定是需要很多因素結合的。

運氣也好 能錄也罷

很多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完善好自己 做好成功的準備。

節目裡面馬雲說了一句話就走了

「成功者反省自己僥倖贏在哪裡,輸的人找到怎麼才能贏的方法」

不是反省自己哪裡錯了,找錯誤會讓自己陷入牛角尖。

這個節目每個人看聯想到的東西肯定是不一樣的。

但是大致可以劃歸為幾類人。

其中最重要的一類是 正在創業的 或者準備創業的

因為兩者都是抱著學習的態度 而非看熱鬧的心態

這個節目是很牛的

策划到執行都是大牛

不然不會請那麼多牛人來

當然 藍天碧水 阿拉善 就知道背後是 馬雲牽頭的。

節目流程 策劃都還是比較好 切入點 爆點 都達到一個商業節目應該有的效果。

BOSS們在無數鏡頭面前 流露出自己的能力的確實

缺點 在管理人才上似乎並沒有驚天動力的魄力 或者運籌帷幄的膽識

很正常 每個人都會犯錯 困難不可怕

可怕的是你不知道 怎麼面對 解決。

有時候

創業就如回答知乎的問題

想了很多

寫得很少

更者

寫著寫著

就不知道如何寫下去了


娛樂節目。這個還不如找找明星跳水。老闆演一下,讓你們了解一下他們都是有性格的人。對他們有新的印象。讓你們更喜歡他們。


節目是仿造美國職場選秀節目 學徒 。但是看看效果其實差別還很大。袁岳智慧很棒。 但是很多人表現還不盡如人意。比如李想,組織計劃都讓觀眾覺得不象他商業上的能力。


這個節目組巧妙得給企業家們挖了一個很大很深的坑,就是讓他們不斷自黑,自己把自己拉下神壇。所以如果你討厭誰,就鼓勵他or她上 贏在中國之碧水藍天!!

中國企業家先天不足,沒有接受過嚴格、系統的現代化商業教育,沒有分析推理,沒有現代化的運作手法,沒有常識性的管理方式,靠的是 人脈、關係、陰招······這些沒技術含量但又暫時在這個時代很實用的東西

袁岳從人品上、知識體系上、管理手法上代表了未來中國新一代 以智為特色的 企業家的榜樣;而另一隊領導人則代表著舊時代 管理風格的逝去


贏在中國

啟示一:不能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也要儘力把起跑的距離縮短

比賽開始之前,雙方在場地的選擇上,碧水隊明顯更勝一籌。勝在夏華隊長對對手心態的判斷與把握上。市場也如此,所有的競爭者都希望瞄準更有利的環境,讓自己贏在起跑線上。可如何才能在競爭中讓對手失去先機,是營銷人首先要思考的問題。此輪較量中,碧水隊首先利用相同的選擇造成對手的錯覺,對對手的逼迫下,不得不提高場地租金,也就是增加成本來換取場地。而碧水隊清楚地判斷了對手的走勢,從中我看到的是碧水隊在心理方面的勝利。這場勝利,勝在不是取得哪個場地,是勝在了心態上。

啟示二:客戶的購買力是靠逼出來的

藍天隊在營銷策略制定上,首先提出每位客戶的最大購買量,直接按照打包銷售進來。自此,基本已經奠定了藍天隊絕對反擊,駁回一局的命運。從中我們看到,客戶的購買力是靠逼出來的,尤其是在零售物業上,這樣的操作方式既節省了人力成本,縮短了營銷周期,同時又最大限度的擴大了成交量。

啟示三:聯合營銷也好,線下渠道拓展也好,玩的都是手段,營銷面臨的是前端的創新與創意

此輪比賽中,藍天隊的營銷策略以現場控制為主,最大限度擴大現場零售成交,利用「找零服務」、「打包銷售」等形式提高了各個操作環節的效率,保證了銷售周期內的有效成交率,勝在了操作環節的把控上;碧水隊的營銷策略以線上線下渠道雙管齊下為主,同時策划了為企業量身定製「私家茶女郎」的方案,提升產品本身的品牌價值。個人來看,從產品長效營銷的影響力來看,確實不失為一個經典點子,但是從營銷周期有限來看,過份的把精力和人力放在了品牌經營這條線上,未免有點得不償失。同時,「私家茶女郎」的概念一出,一瓶茶上面印上各個企業的LOGO,那麼茶本身的品牌意義表面上看,是為各大企業定製化服務,往深層次來看,茶本身的品牌意義將逐漸被淡化。同時,這樣的方式並不存在嚴格的進入障礙,不客氣地說一句,這樣的營銷手段隨時可以被遍地複製。這樣來看,碧水隊的營銷策略還能算是勝利嗎?

啟示四:領導就要敢拍板,有一套自己的判斷標準

此輪比賽中,有幾個鏡頭讓我印象深刻。鏡頭一:藍天隊袁隊長在首批定貨量上直接拍到1500瓶,這需要的是足夠的勇氣與魄力,這一點碧水隊不及藍天隊;

鏡頭二:藍天隊現場布場期間,張斗與袁隊長發生爭執,我個人比較支持張斗,不客氣地說一句,作為整個團隊的負責人,袁隊長的職責確實不應該是在各個細項的準備上,在現場,更應該聽從張斗的安排,充分授權;

鏡頭三:袁隊長在現場通過數據統計,核算補貨量,個上嚴謹及細緻值得學習;

鏡頭四:碧水隊夏華隊長在現場還有半小時結束的情況下,批評現場人員方式不對,個人覺得在這方面作為隊長的夏華要負很大責任,責任在於首先對營銷策略的把控上以及現場各個節點的把控審核上不夠精確,同時缺乏預案。作為一個營銷人,無論從事何種行業的營銷,在執行的過程中都有可能遭遇各種意外,提前做出預案是每個營銷人必須具備的意識與能力。

鏡頭五:碧水隊夏華隊長在補貨時,向團隊每個成員徵求意見,個中表現出來的民主與充分聽取隊友意見值得學習,但是也差點因為判斷有誤而造成嚴重損失。這一點上,作為領導,特別是營銷線的領導,果敢與智慧,民主與獨斷從來都是並存的,如何應用才是關鍵。

鏡頭六:汪小菲憤然離席。這一點讓我看到了八零後從業人員的不成熟,以及作為團隊領袖缺乏的耐心、淡定以及標準的單一化帶來的負面影響。作為一個團隊的領袖,在此輪比賽中,關於成敗的標準過於單一,僅以銷售量作為評判標準,在面對隊友的不理解中,沒有相應的應對智慧,這一點值得我深刻反省。當下的時代,已經不是一個命令就可以指揮大家向前沖的年代了,對成敗的標準也已經越來越豐富,在這場比賽中,如果汪小菲能夠告訴碧水隊的成員,或者說告訴所有團隊的成員,從銷售量上來評判,藍天隊確實勝了,但是從品牌策略、營銷創意方面,碧水隊更勝一籌。

作為一個營銷人,我相信無論是快銷品行業的營銷還是不動產方面的營銷,其中的理論都是相通的。而作為一個團隊領導,不僅需要果敢的判斷力,更需要對未來各種情況的遇見性,以及遭遇困境的冷靜與淡定。


真心覺的袁岳隊甩夏華隊好幾條街,在袁岳隊看到的團結隊員之間的相互信任,而夏華隊看到的則是混亂誰也不服誰。特別是第一場宣布勝負的時候夏華隊的表現真是讓人意想不到,每個大BOSS跟人的感覺就是輸不起,而且辯性太強


除了袁岳,其他人都在不停的鬧情緒秀下限,可勁的暴露人性各種弱點把自己拉下「神壇」。

特別是夏華,她總覺得自己一句話一個方案就能解決其他企業家一直未發現的問題,就能指點人家企業後面幾十年江山。可她提出的,卻又偏偏是人人都能想到的最基礎最老套方案。

她內心真的認為自己只是個企業家嗎?她以為自己是上帝吧!

讓人啞然的是,她在後面幾期節目里似乎忘記了自己一言一行都會被鏡頭記錄,為了一個「贏」字各種暗招損招陰招齊上陣。李連杰讓這樣的人去管理太極禪院?還可以更荒誕一點嗎?


剛剛看了 慈銘健康卡銷售這期,感覺碧水隊輸的理所當然,韓小紅隊長判的也沒錯,但是她沒有找到自己這樣裁判的真正理由,所以也無法說服碧水對的那些人!不過,她們也不是真的生氣了,下期節目還是在做嗎!


李想和毛戈平以後的醬油基本上不用再打了····


希望能看到更多的營銷策略和戰略讓我們學習,昨天晚上的第五期有點失望了!


我真心覺得不太真實,各大boss都是有頭有臉的角色,難道真的就這麼容易在鏡頭前爆發?我所在的公司雖然不大,但是BOSS為人穩重不會輕易爆發,我想就算是喬布斯這種爆脾氣,在鏡頭前和比爾蓋茨面對面也是談笑風生,即使笑裡藏刀。


袁岳跟陳浩斗得狠


不是策劃某個活動關注某個細節就能贏,期望以後的主題能更寬泛。


推薦閱讀:

人生開掛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夫妻經營同一家公司,是否容易導致離婚?
找投資,投資人會不會把你的項目和點子否定,背後卻將你準備做的事稍加修改或補充,然後找更有條件的人合作?
為什麼《從0到1》會火的一塌糊塗?
摩拜單車的創始人到底是胡玉蘭還是王曉峰?

TAG:創業 | 贏在中國 | IT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