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為什麼沒有像樣的海灘?
天津河北一帶都以淤泥質海岸為主。作為海產養殖非常不錯的...
另外東疆有一片人工沙灘,可以去看一下。先坐輕軌到東海路,然後轉公交車過去。
其實早點去漢沽的蔡家堡、大神堂看日出,然後等漁船回來買點海鮮找飯店煮著吃也挺好啊。
不是沒有像樣的海灘,而是你腦海里把沙質海灘定義為了像樣的海灘。海灘分為沙質、泥質、石質等多種類別。天津港屬於泥質海灘。 另外一個因素就是天津港作為中國北方第一大港,承擔了太多港口物流等工作,同時又是內陸海,海水相對閉塞,不易受洋流活動的影響,從而導致污染較為嚴重,海灘油泥混雜。 以上。拷過來一個專業的答案:
說這個問題,要從一個神話故事說起。話說遠古的時候,世界各處的海岸是一樣的,藍藍的海水、柔軟的沙灘。有一年,海防吃緊,朝廷要抵禦外敵,老百姓盼著繼續過太平日子。於是,朝廷連下命令,挑選棒小伙去打仗。有這麼相依為命的娘倆,兒子也被挑去了,娘捨不得,一程一程地送,兒子邊走邊回頭。兒子跟著大夥出海走遠了,看不見娘了,就說天啊,我真想再看娘一眼呀,他剛說完,就聽遠處轟隆一聲響,身後從平地長出一條長長的堤壩,娘正在堤壩上看著他。兒子走後,娘一直在堤壩等,兒子再也沒有回來,娘哭幹了淚水,融化了海岸上的石沙,形成了厚厚的淤泥。
故事只是人們口口相傳的一種神話,天津的海邊無沙灘的原因其實是和黃河入海改道有直接關係的。
中國東部的海岸線處於不斷運動和發展中。幾千年來,山地丘陵海岸的變遷幅度不大,而平原海岸則由於河流采沙豐富,變化極為顯著。
其他地方不說,我們翻閱資料會發現,渤海灣海岸的變遷與黃河密切相關。距今8000-5000年前的冰後期,冰川消融,全球範圍內海面上升,渤海灣海岸線約與今4米等高線(大沽零點)相當。此後氣候開始轉冷,海水漸漸消退,海岸線逐漸向東推進,於是在天津附近的渤海灣西岸就出現了3條高出地面呈帶的古貝殼堤,自東向西分別為蟶頭沽—驢駒河—馬棚口貝殼堤;白沙嶺—軍糧城—泥沽—上古林—岐口貝殼堤,小王莊—巨葛庄—沙井子貝殼堤。小王莊—巨葛庄—沙井子貝殼堤產生於距今3800—3000年,約相當殷商時期。第2條貝殼堤的形成年代,據考古資料,其北段發現戰國時期遺址,南段發現唐宋時期文物。據C14測定,南段岐口附近,下層距今2020±100年,上層距今1080±90年,北段在白沙嶺附近距今1460±95年。說明這條貝殼堤經歷了約千年時間塑造而成。而蟶頭沽—驢駒河—馬棚口貝殼堤則形成於宋以後。
貝殼堤的形成,于海水的退卻即渤海灣海岸線的伸展有關,而渤海灣海岸線的伸展與黃河入海地點的變遷至為相關。自新石器時代意外,黃河長期從渤海灣入海。但一方面是西漢以前中上游植被覆蓋良好,下游多支津、湖泊,輸送到海口的泥沙不多,另一方面是下游又分成多股,在天津大港、河北黃驊和山東無棣之間遊盪。其主流則於大港、黃驊一帶入海。故在天津沿海出海的泥沙不多,在波浪作用下,宜於貝殼堤的形成。東漢以後,黃河改由今山東利津、濱州市的一帶入海。天津附近泥沙顯著減少,海岸線由淤泥質海岸轉變為沙質海岸,從而形成了第二條貝殼堤。以後黃河在山東人海口的泥沙向北擴散,在堤外堆積了海濱平原。1048年以後,黃河約有80年的時間在天津(主要在大港一帶)入海。當時黃河含沙量很高,大量泥沙排入海口,不利於貝殼的生長。1128年黃河改由泗、淮入海,從此脫離了華北平原。渤海灣的來沙減少,故又形成了第三條貝殼堤,標誌著19世紀中葉前的海岸線。1855年黃河又改由由東利津入海,東營等地新三角洲迅速向外擴展,河口沙洲每年以2-3公里的速度向海中伸展。近百年來黃河在這一地區造陸面積約2300平方公里。海口的泥沙又由還流向北搬運,正好在渤海灣西岸第三條貝殼堤外形成了一個旋流窩,於是,天津一帶的海岸堆積了廣闊的泥灘。也正是這淤泥灘,讓天津一帶的海鮮比其他地方的海鮮更加唯美、特別。
這就是天津一帶的海邊為什麼沒有沙灘而是泥灘的原因,但無論是否有沙灘,都沒有影響天津濱海新區的蓬勃發展,沒有影響天津作為北方重要沿海城市的龍頭帶動和輻射作用。面對歷史和未來,天津濱海新區的發展將會更加輝煌。
為什麼天津的海邊無沙灘_天津北友_新浪博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