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評價絲芭自製談話類節目《莫莫有聞》?如果這個節目可以有第二季的話,你對她有什麼期待?


謝 @欣源懿瑪 大佬的邀請

一、如何評價莫莫有聞

如果莫莫有聞能夠一直堅持下去,明年的神七一定會有象徵奇蹟的白色

這是我對於《莫莫有聞》整體的評價。在我看來,雖然莫莫有聞一共只有7季,但依舊可以稱得上2016年度的最佳內務之一,理由如下:

1)粉絲關注

作為塞納河粉絲,必然會不可避免地接觸各類飯圈節奏。而針對這些節奏,每個人都會因為自己的理解與利益相關,有大相徑庭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同時信息不對稱的存在更是給了每個人通過自己的分(nao)析(bu)去強化自身看法的機會;這也導致每逢節奏,各種亂戰更加層出不窮,飯圈可以說是熱鬧非常。

作為這個圈子的一員,在被這些節奏多次轟炸的同時,必然腦海中會有一個期待,期待作為當事人的成員自己去解答這些問題。

而莫莫有聞第一季的選題和尺度,可以說是完美回應了粉絲們的這份期待。以張怡的那集為例,當時飯圈的注意力,幾乎可以說是集中在親和老婆退團戀愛導致的一系列餘波,和zjj抑鬱退團而掀起的叉兔成員日常關係討論。而在這種高聚焦的關注下,張怡的參與可以說是100%滿足了粉絲的期待

2)成員支持

緊接著上一點,粉絲不斷提高地期待與關注度,勢必影響到成員本身參與的慾望。這也是所有優秀訪談類節目共同的成長軌跡。

依舊以張怡那集為例。無論作為叉兔的隊長;還是734曾經的後補,栗子承受的嘲諷和非議可謂是TOP外的翹楚。而在那集中,張怡非常坦誠的言語和對於核心事件的看法,可以說是很好的回應了遲疑的路人和拚命刷存在的黑子。

至少作為對叉兔沒有任何詳細了解的我,在看完張怡那集後,也由衷地和朋友說了一句「栗子是真的不容易」

在你河有一條公理,叫「多說多錯,不說更錯」。上至小鞠,發卡;下至沒有站位的新人,幾乎每個人都曾因為被曲解言論或黑子攻擊而受到傷害。作為這些成員本事,承受這些攻擊受傷的是自己,而爆出這些消息卻又成為了「不成熟」或者「帶節奏」的佐證,可以說是很苦了

而莫莫有聞就沒有這方面的困擾,因為這個節目存在的意義就是溝通和交流。可以說隨著「莫莫有聞」在一開始幾集廣受歡迎後,我相信願意主動報名的成員將會較之前幾何級數的增長,這種成員的支持無疑會給節目組和莫莫更多的操作餘地,也有助於提高節目的水平

3)鍛煉意義

正如本題下其他答主回答到的內容,訪談類節目的主持人(甚至兼任策劃),對於成員來說是一個非常非常好的鍛煉機會。如何在粉絲的期待,運營的利益和成員的目的間找准平衡點?如何設計節目的各個環節,已保證節目持續的吸引力?

莫寒目前最大的劣勢在於外務方面持續不受推薦,而莫莫有聞的鍛煉會很大程度上讓莫寒去習慣按村外的方式來思考問題(因為訪談類節目在河內沒有先例,所以你的對標將會是在村外完美證明過自己的前輩們,如魯豫,如朱軍)。

這種鍛煉可能短期內效果不大,但一旦堅持到二十期,四十期,甚至一年,在村外面試,尤其是語言類面試的時候;莫莫的競爭力將比同級別的成員高出兩到三個檔次,到時候即使葉盛主推的是其他成員。。。你覺得結果會是如何呢?哦,不對,應該說為什麼葉盛還會去主推其他人呢?

二、如果有第二季,你有哪些期望

總得來說,我應該有三個期待

1)參與成員

除去最後一期外,排名最高的成員是娜娜,按照四選排名的話,整個選拔組只有一個主持人本身。同時除了張怡那一期外,其實幾乎沒有去觸及到飯圈真正的注意點。

造成這一遺憾的原因,無非是運營和成員對於這種訪談的形式以及能夠達到的效果依然存疑,總體上處於觀望狀態。但我覺得,莫莫有聞第一季的成功,是可以回應這些疑慮的;所以我也期待未來如果能有新一季的節目,能見到更多的TOP,能聊到更為敏感的話題

2)運營的進一步支持

我所謂的支持並不是所謂物質或者拍攝技術上的提升。我希望運營可以秉承著一種開放的態度,減少話題本身的限制。

我能夠理解運營並不希望太多地暴露自己或成員的不足或缺點,但這種爆料本身就是增進運營、偶像與粉絲距離的一種方式。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哪個地方,對於願意把自身部分不足展現給他人,並願意改變的集體或個人,總是能獲得更多的支持

PS:其實塞納河的飯圈真得很小,導致很多問題其實大家都心照不宣,隱瞞或者刻意當做不存在。。。有的時候除了騙騙自己其實意義不大

3)個人推薦

其實綜上所述,我真的認為一位成員非常適合這檔節目,請大家猜一猜這位成員是誰吧

— 年紀很小缺已經是隊伍中的小前輩

— 目前沒有太多的流量卻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努力

— 雖然目前核心粉絲不多,卻有著yxyy支持她的路人

— 與年齡相符的可愛融合偶爾流露的帥氣,顏值意外的吸引人

這位成員是誰呢?

嘿嘿

當然是。。。。


首先整個節目是河內綜藝,談不上出村。所以就按河內思路來:

1.明確定位和目標群體。是服務於聚聚,還是服務於成員。是談些聚聚愛聽的話題,還是談成員想說的話題,或是從採訪中透露出運營的態度。

2.根據定位和目標群體選擇訪談嘉賓。嘉賓往往決定了某一期節目的整體走向。另外,考慮到雖然有台本,但也是難得的現場談話機會,也是很鍛煉人的,top/中堅/邊緣,口條靈活清晰/腦迴路清奇古怪/內向不善言談,都可以有爆點。

3.提高節目細節設計。第一季的收視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莫寒的人氣,以及後來很多成員的zqsg的宣洩,才保證的。所以設計多一點細節,遊戲別那麼尷尬或簡單(兩個人玩遊戲真的沒意思),銜接別太生硬,前一秒淚流滿面,後一秒又要投入遊戲。

4.如果可以,我是說如果成員也有意願並且有這個天賦,未來主持團隊可以稍稍擴容,嘉賓也可以稍微擴大數量。當然這都是後話。

最後希望這個雖然註定是河內的節目,如果繼續開辦下去,能夠給所有參與節目的成員(主持人、訪談嘉賓)鍛煉的機會。所有成員最好的未來就是出村後能繼續紅紅火火恍恍惚惚,口條要順溜是首當其衝的,有的人雖然MC好但是並不適用於村外,有的人可能看起來內向但通過訓練可能會開闢出新的技能點。這是個需要大聲喊出自己聲音的時代,希望成員們都多多鍛煉自己的口才。


感謝 @欣源懿瑪 邀請

莫莫有聞放預告的時候,我就已經非常期待了

除了因為加班的原因,每場直播都有追看

從1到7的嘉賓分別為:潘英琪,馮曉菲,張怡,萬麗娜,徐晨辰,張昕,楊冰怡謝妮

從新鮮感,嘉賓本人的表現,以及嘉賓身上話題的關注度等來看,前三期是相對較好的

後面嘉賓聊得話題,總有些聊了跟沒聊差不多的感覺(雖然總體來說都是聊了跟沒聊差不多)

一句話總結,講的都是老生常談的東西

也有答主提到,跟成員自己直播似乎沒什麼太大區別,都是講自己的事嘛

無非莫莫有聞是用老套的訪談模式去展現,有一個台本

而成員直播是成員和粉絲互動,相對直接並且沒有確定方向性,粉絲的參與感也會比莫莫有聞強

但看莫莫有聞的觀眾,會去看以上8位成員的直播,一期不落嗎?

很顯然不會

刻薄點說,其中一部分成員的直播,我至今也沒看過

當然也不全是因為莫莫才會有人來看,畢竟很多觀眾也不會守著莫莫的直播一期不落的看

光憑這一點,我認為這個節目就有做下去的意義

很多時候不是成員不好,只是沒有契機展現自己

沒有機會讓更多人看到而已

作為一個把塞納河當做大型真人秀節目的粉絲,對於這樣的訪談節目我也是樂見其成的

即使是老生常談的東西,也願意去看成員們自己來談一談

而且並不是老生常談就沒有看點

透過這七期節目,我第一次感受到星羽「努力家」之外的毒舌屬性,非常有意思非常讓人眼前一亮

也對著屏幕和栗子大c一起紅了眼眶

但就像我剛剛說的那樣,七期里有反響熱烈,也有反響疲軟的

比如辣寶那期,就讓我感覺,一拳麗娜的拳頭,砸在了海綿里

而臨近總選前,辣寶的一次超長solo直播,講述了從小到大的自己,是我最願意安利的一場直播,我認為那場直播的內容,放到莫莫有聞絕對比已經播出的這一期要好

基於此,我認為這檔節目還需要在內容上多多挖掘

當然,這件事的可行性不算高,從約成員,到定內容,寫台本,真正想要做到內容抓人又想略微不落俗套,對主持人和嘉賓的要求都比較高。

但如果能堅持用心良苦做下去,成為一個長期的內務節目,成員多一個展現自己的平台,莫莫可以多多鍛煉各方面能力,粉絲也多了一個可看的節目,無疑是對成員,粉絲,運營都好的結果。

關於期待

上面有答主提到,對於成員上學這件事,可以跟拍,這也是訪談節目里經常使用的方法,半紀錄片的形式也更直觀,個人很支持推出這個環節。但對節目製作組來說,經費和精力上會花費更多,並且是否每位嘉賓都要跟拍,如果一刀切會不會影響節目效果,如果有選擇地拍,會不會引起飯圈撕逼?這又是另一個問題。

節目里的遊戲環節,可以再優化或者直接去掉,很多時候真的有些突兀了

其他的期望,大概就是能夠真的出第二期吧,也希望慢慢能有穩定的贊助商,也不枉節目組的辛苦製作

以上


村內節目重點不是吸粉,是熟悉同類節目的製作流程和節目特點,學會這些以後出村參加類似的外務才能更好表現。這些經驗以後就是畢業了能帶走的東西,比總選人氣更有用。

適當增加節目內容,希望莫莫能更深入節目製作的全流程。

要更加突出莫莫作為整個節目的核心作用。多看看(魯豫有約)早期節目,學點經驗。這是製作人方面的管理統籌經驗啊,畢業了寫簡歷有過節目製作人經驗比偶像什麼的高級的多。

節目最好2-3周一期,製作周期時間短了,節目質量不好控制。

選周一或周二,利用絲巴直播賬號播出。

我覺得絲巴直播賬號完全可以搞成絲巴tv,全天滾動播出絲巴自己的內容,包括粉絲投稿內容。

-------------------------------------

最後,我不認為團內節目就不會吸粉的說法。關鍵看在節目設置的時候如何把握受眾面。

現在諮詢發達,只要節目有意思,新觀眾自己會去百度梗的。只要梗不太過於密集,影響到整體理解。


如何評價絲芭自製談話類節目《莫莫有聞》?

拋開粉絲濾鏡,《莫莫有聞》這個節目的受眾最開始的定位其實就是河內自嗨,畢竟有一些梗甚至有一些歌村外的路人根本不可能聽得懂。

但好在莫莫對節目的流程還有語言的掌控有一定的節奏,看起來不至於太過尷尬。

如果這個節目可以有第二季的話,我對這個節目的期待是什麼?

1.嘉賓可以多請幾位,最好是有過接觸的。人多湊一起,話題可能就會變多,碰到聊不下去的地方,一人接一句也好過拼了命的尬聊。

2.遊戲環節還要保留那就好好做準備。第二季如果還搞內種壞了機器上去測謊那就真的很沒意思了。

----------------------------------------------------------------------------

下面兩條是私心的期待

3.節目組在不貧窮的基礎上不要再給莫莫買各式各樣的格裙子了,當然也不要讓她自己挑(至今對她內件漁網的上衣有陰影),走心一點選服裝可以么?

4.假如還有主持人福利,能不能多給點實用的,比方說某撈的代金卷(相信我,當你保證了一個吃貨的動力,她工作效率會飛速上升)。

鑒於你河千奇百怪的入坑方式,假如這個節目做好了,或許真的會變成安利的入坑利器。

退一萬步講,你就算積累素材,也要給人家留下值得剪輯的地方吧。


作為一個觀眾和粉絲,想看到的是一些本質的,成員平時不能在公共平台說出來的話,這個度的把握莫莫在第一季做的很好,但還想知道更多成員不為人知的事,尤其是各隊隊長的歷程,栗子可以作為一個新晉隊長典型,那還有平時默默做事的隊長,被粉絲表上天的隊長,畢竟這麼多口鍋,不能白背,想聽聽各位隊長眼中隊伍的樣子,還有各隊的中堅力量,在top的光芒下,她們是怎麼想的。

當然更想看莫莫跟熟悉的隊友一起聊,第一季大C那期在我心裡就是最佳的一期,從同齡隊友到隊內忙內,肯定能有不一樣的火花,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艾斯隊,我想看看組成艾斯的那些人是怎麼看她們自己的隊伍的。


謝 @欣源懿瑪大佬的邀請。

本人入坑半年的新粉絲,之前長期不關注娛樂圈。

利益相關:主推張雨鑫。

以下是我的回答。

對絲芭自製談話類節目《莫莫有聞》的評價:

1.一個運營官方認可的闢謠平台和對話窗口,通過成員的口頭表達為歷史事件解密。

從編修史書的角度淺談,就是實錄轉述比野史話本的參考價值高。

2.為運營團隊增加製作綜藝節目經驗。

作品好不好,首先要先創造出來,做成了是經驗,做不成是教訓,不做永遠原地踏步甚至被後發追趕。

【本人做事總是覺得入手難,在惰性和既有經驗下常常邁不出嘗試新事物的第一步。】

3.給成員增加參與經驗。

從之前收集到的各種信息來看,運營團隊基本上秉承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工作觀念開展業務。無可厚非,私營企業終究不是教育機構,百年樹人這種事萬一遇到骨幹離職就很尷尬。

所以這種大學式養成系小偶像的最佳學習方法也是上課+自學,在各種實習實踐中吸收工作經驗。這一點在不少大學在校生及畢業生成員表現上可以印證,比如陳思莫寒戴萌馮薪朵黃婷婷等。

對於可能存在第二季節目的期待:

1.分團的仿製推廣。

比如塞納河畔夜談的仿製節目彼異界夜談和彼異界一周播報的仿製節目塞納河一周播報/GNewZ新聞亂播。

2.節目內容的創新。

比如被吐槽最多的遊戲環節過於尷尬。

3.製作周期的進步。

希望能有點兒進步,雖然不能要求像張雨鑫直播那樣有趣的半小時不停止輸出,但是像第一季那種一周一期持續近兩個月的節奏值得讚賞。


首先感謝大家的回答。

路人粉,之前有人推薦了《莫莫有聞》,看了張怡那一期,感想很多,所以才在知乎提問,想和大家聊聊這個節目。說說我自己的一些想法,不一定對,歡迎指點。

因為一開始看的是張怡這一期,印象也最深刻,就從這一期說起吧。

大體上來說,這個節目是村內綜藝的一個很好的嘗試,有不足,但是瑕不掩瑜。

首先這個節目給我最直觀也是最深刻的印象,是敢於直擊這個圈子裡的一些「敏感話題」——張怡這一期,對於之前發生的陳音相關的事件沒有選擇避諱或者掩飾,這種直接面對,也給了張怡一個對於之前種種誤解(鍋)的很好的、很直接的解釋的機會。加上這樣一個真實、輕鬆的對話的形式,可以說,這樣的方式對於消弭飯圈內的誤解和謠傳的效果肯定更好。

同時,更為可貴的是,在給了張怡解釋和釋放的同時,又沒有過於煽情。節目中每次張怡情緒低落的時候,莫寒或者張怡自己都會主動調節,而沒有讓談話的情緒氣氛進入煽情而沉重的狀態中。這種情緒尺度上的剋制和把握,對於我這種對種種談話節目「刻意煽情」深惡痛絕的路人粉來說,也算是如沐春風了。

也正是出於對於情緒的控制,整期節目的氣氛還是歡快而活潑的,兩位成員談話間抖包袱的表現可圈可點。說實話,我之前對於張怡MC的感受是「勤奮努力而缺乏靈性」,然而這次自然而不失精彩的表現,可以說是讓人眼前一亮了。相信對於這個圈子有一定了解的人看了這期節目,還是能夠體會到很多歡樂。

然而這也是這個節目——或者說SNH48大部分活動以及大部分成員所遇到的問題——很多精彩的「包袱」次元壁很重,那些對於SNH48知之甚少的純路人很難體會到各種樂趣。所以如果想藉此出村,恐怕還是有一段路要走的。

對於上述這個問題的解決和對應,就是節目中的兩個小遊戲。這兩個小遊戲可以說,即使是純路人也會覺得有趣。遊戲和談話的專場,未能自如圓潤,也不大突兀。

另外要補充的一點是,請粉絲到場這個做法,可以說很棒,也很大膽。一方面大大提高了粉絲的參與熱情,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直播的容錯率。從這一點來看,莫寒張怡兩位的表現,可以說是機智而靈敏了。而現場觀眾的歡笑聲,總比那些莫名其妙的罐頭笑聲討喜得多。

前面說了很多好的地方,最後也想說一個不太好的地方。我覺得這個節目最讓人難以理解的是,為什麼會把時間選擇在總選前。直播時間和總選離得太近,張怡這一期又是在速報之後第二天,幾乎成了SNH48里的汪峰,讓人覺得可惜。這也是為什麼我直到現在才仔細認真地來看這個節目,或許也是為什麼話題如此直接而勁爆的節目,在知乎上的提問寥寥可數。

說了這麼多,還是希望這個節目能有第二季,乃至更多。說真的,這個節目勝就勝在「真誠」、「真實」,就像我前面說的,不遮遮掩掩,在允許的尺度下,盡量把最真實的內容以最真實的形式展現出來——在這一點上,即使對比諸多村外的談話節目,也是更勝一籌的。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如果真的能有第二季的話,至少我個人還是很期待將來的節目中能保持這種態度的。畢竟也客觀上增加了節目的可看性。

具體到內容上,毫無疑問,大家在關心話題的同時也更關心嘉賓成員。不過我內心的想法是,如果可以的話,在保證話題性和關注度的前提下,自然也希望能給更多的成員表現的機會。畢竟這個節目才剛剛開始,還有很多的機會和空間去嘗試和改進——所以,還是挺想看看這個節目能不能繼續做下去,如果做的話,能做成什麼樣子的吧。


嘉賓的話題性必然是核心,優化的只能是流程,如國美那時候每期都會有一個話題序幕,那就挺好的。嘉賓推薦:

馬路口――不悔之路

蒸鍋――獨狼的自尊

謝蕾蕾――兩難的抉擇

韓家樂――絕望之地

邵雪聰――所謂努力

蘇杉杉――偶像的覺悟

徐伊人――平庸的偶像


如果有第二計劃

建議把分團拉進來 做成現場連線節目。

通過分團成員展示運營不同和進步的一面 同時擴大問題的手機面不要總選口袋 微博呢

48分團如何在發展自己的同時 如何學習前輩,如何增加自己的能力 這是可以討論的


下季嘉賓推薦:戴萌,馮薪朵,洪珮雲,張雨鑫,劉增艷。


現在以加減乘數為代表的國內新生女團開始在B站活躍和經營

而我根本看不到絲芭策劃和執行的努力。


我覺得可以改成《居委會的大哥》


這個節目對我來說就是個不錯的談話節目而已,第二季的話其實不要做什麼太多改變也可以。


其實我是比較贊同這兩個答案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642699/answer/189787404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5773/answer/193606968

還是希望有些過渡的地方能夠更加自然,然後希望莫寒把握好本質的度。


期待的話…相比那些單純的揭秘爆料圓場洗地的採訪,我更希望莫莫找一些比較深刻的主題來做。比如幾乎所有小偶像都會面臨的上學問題。

對於那些上了學的,莫莫能不能真正的帶一個跟拍團隊,去跟著那些在外地上學的小偶像實地走一遍。不管是趕夜路的辛苦,還是車馬勞頓的忙碌,讓粉絲能真切直觀的感受到她們的不易。

對於那些剛考完試的,則可以聊聊兼顧工作與考試的壓力,比如總選前深夜痛哭的汪束,一次又一次重考的馬路口。

也可以聊一些上學的趣事。陳倩楠會被老師叫做大明星。易嘉愛在食堂被認出要簽名,袁航上日語課講日本風俗,老師拿akb48來舉例子,她在那裡躍躍欲試的想去打call。莫莫也可以問問小星,內蒙古上學是不是都騎馬。

甚至也可以去和那些休學,乃至退學的妹子聊聊,讓她們講講家人的反對,心路歷程的掙扎,就像今天的房蕾,當年的她自己。

在現代這個普遍還是要求以學業為重的社會裡,小小年紀的成員,在學業與夢想兩邊的兼顧與取捨,會是一幕非常動人的大戲。莫莫如果能把這個做好,功德無量。

當然,其實應該做這件事的是絲芭。但誰讓他們是SB呢。


不要成為運營的喉舌

希望很多東西 莫寒都親力親為

也算給自己多增加點技能吧


先來說說我覺得的第一季存在的問題。

一、節目形式過時

《莫莫有聞》是以《魯豫有約》《藝術人生》等一類談話節目為模板並生硬地插入了棚內綜藝的遊戲環節後做出來的一個相當過時的節目,以前SNS還沒這麼發達的時候這一類的對談節目是觀眾/粉絲了解一個明星的重要渠道,但微博興起後這種節目的流量就大大減少,大家可以搜一搜各個平台上《魯豫有約》的播放量,即便是騰訊這種大平台上播放量都少的可憐。

SNH已經有公演MC和成員直播在先,對這一類節目的需求自然大大減少。

二、內容無新意

對談節目的重頭內容在於嘉賓的友人、親人、老師爆一些關於嘉賓的故事,然後談一談對各種事情的看法、對一些事件的回應,有時候順便賣一下苦情和正能量的東西,但是《莫莫有聞》只做到了後者,而且還是大家都知道的內容。前者成員不可能爆些什麼粉絲不知道的事情;而後者說實話,也沒有特別需要回應的、粉絲不知道的事情,比如隊長的責任、低谷期、被帶了節奏的傳聞……等等,其實並沒有多少內容是超出觀眾期待的,這才是《莫莫有聞》最大的缺點:好像說了很多,但其實什麼都沒說。

如果一個對談節目說的都是觀眾都知道的東西,那誰會去看它呢?《莫莫有聞》就是這麼一個「並不八卦的八卦節目」,既沒有新的信息,也沒有新的opinion,可看性甚至不如一些成員的個人直播,與其說是個對談還不如說是幾個人聊天,不過是公演MC環節的高配升級版而已。

該怎麼改進?

首先我覺得改進非常的困難,因為絲芭是不願意投資這種東西的,畢竟絲芭並不是專門做這種節目的公司,硬上的結果恐怕也不會比《第48區》的預告片好多少。

低成本的做法就是配合河內大事邀請參與成員來爆料、聊天,比如總選單後可以從圈內成員中抽幾個來聊一聊拍攝見聞之類的。但是這種內容要麼成員在直播、微博、口袋房間里已經爆了不少,要麼在總選單出來後花絮里有一堆,根本不需要《莫莫有聞》,所以要做這個的話需要給成員封口。

或者邀請一些合作過的人來聊個兩毛錢,比如請史炎和他愉快的夥伴們來聊聊對中國脫口秀髮展道路上遇到的阻礙和困難的看法,但是這種比較大的主題需要一個有能力的策劃來寫台本、定方向,而大家都知道,絲芭是沒有這個能力的,那最後要麼外包給史炎和他愉快的夥伴們,要麼讓莫寒自己寫,所以怎麼改都是兩難。


總結第一季的不足,讓第二季變得更好些,可以學習一下下《藝術人生》。


希望河內綜藝可以出村,質量什麼的也請不要太河內了,其實任何一個綜藝都不應該局限於村內,因為小偶像的目的就是出村,走到更大的舞台,不管綜藝還是拍戲還是其他外務。


回答里還有說推薦二狗上的,我也是跪了。二狗的層次和地位比莫寒高太多,絕對不可能上這個節目。相反,這個節目想吸粉,莫寒真得去請教一下二狗,怎麼把周刊少女這一低成本村內節目做到全團最吸粉的村內節目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莫莫有聞」第一期?
如何評價莫寒和馮薪朵兩位成員參加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節目?
SNH48的莫寒為什麼不考慮利用LOL擴展自己的人氣呢?
如何評價莫寒2017年在口袋房間留言近10萬字?
如何評價SNH48第一屆猜拳大賽?

TAG:SNH48 | 莫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