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有哪些值得稱讚讓你欣賞的行為?

知乎主頁不定期被批評父母行為的回答刷屏,儘管不乏客觀的分析,但其中也充斥著不少埋怨的口吻。

但我想,絕大多數的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還是總體積極的,所以提出這個問題,希望大家在分享父母正舉的同時也可以順路傳授正確的教育觀念


別人的父母我不太了解,說說我爸媽吧。

自知不算是成功人士,在此也不用物質收入以及權力大小來衡量父母如何把握教育得不錯,我只是很自信跟我父母的關係應該算是知乎上前百分之十吧。另外呢,在我個人眼裡,自己的父母配得上偉大二字。

按照編年體,我來吹一波自己的父母吧,父親也關注了我的知乎,希望您看了能滿意,我盡量做到客觀回憶。

我的父母都是國企的職工,後來雙雙下崗,自謀職業,其實經濟上並不寬裕,但是在我的成長路上,我沒有感覺到捉襟見肘,反而比同齡其他孩子享受到了更多的「物質溫暖」。(嗯,我爸媽很捨得為我花錢,沒有考慮過回報)

我的同事中有很多人是被家裡寄予了厚望的,指望著他們養老,希望他們每個月多打一些錢回家,甚至是給家中的男丁掙娶媳婦的錢。還好我是獨生子女,且父母沒有養我就是為了我回報的想法,所以我過得很輕鬆。

有時候想著父母節約,還是想給父母一些錢的,以前每個月的2000元他們都會收下,不知道為何從今年四月份開始,再也不要我的錢了。

很多父母都有一種思維:「你是我的子女,你該給我錢用。」

我很慶幸,我爸媽老是問我錢夠不夠用,從來沒有找我要過一分錢,都是我主動給他們。

回憶一下小時候吧:

1:我是爺爺奶奶帶大的,父母陪伴我的時間不算太多,但是他們在工作之餘,儘力擠出時間來陪伴我。

父親母親乾的工作都是出賣時間換錢的工作,沒啥技術含量,不像其他有知識有文化的父母那樣可以不遭受日晒雨淋。

但是他們會在每年六一帶我出去玩,那時候叫作兒童樂園,每一次都竭力滿足我的要求。

我父親從我小學末期開始就與我以朋友身份展開聊天,每個周日得午飯後都會有一次,他幫我擴展知識面,教育我一些基礎的做人道理。

在整個成長道路上,我沒有感受到孤獨,可能真的是因為父母給了我足夠的陪伴吧。

2:我的生命中,不存在「別人家的孩子」。

父母的親戚、朋友、同事、鄰居中的孩子有與我同齡的人,成績也有比我好的,大學也有比我好的,工作待遇也有比我好的。但是我的父母從來沒有拿我跟他們進行過比較,他們始終認為我是他們的好兒子,不存在哪個好哪個差。

我知道一些朋友遭受著類似的「鄙視」,你看誰家孩子怎樣怎樣了?

我從小學開始,沒有因為任何一次考試失敗啊,升學失敗啊,哪怕是最後的生意失敗而遭受父母的責罵。

他們總是耐心地給我分析我哪裡做得不夠好,需要怎麼改進,而不是一味地埋怨我哪裡不行!

從他們那裡,我學會了「指導比埋怨有更重大的意義」。

3:老師說的不一定全部正確。

很多家長把老師當作神仙一樣供著。

而我的父母會辯證地看待老師的言行。

我說過我跟老師們作過很多次鬥爭,每一次我都贏了,其實我忘記說:

「每一次都是我父母在我背後堅定地支持我!」

老師叫我好好學習,他們會執行老師意見;

老師叫我必須在學校吃飯,他們不一定認為老師就是正確的。

我父母很開明,也很進步,更加註重我成長路上的體驗,而不是簡單地遵循經驗主義、教條主義。

所以我特別感謝我爸媽給我的這份勇氣,不管怎樣,只要在法律範圍之內,他們都會支持我。

很多孩子被老師無情地打壓,一些父母問都不問事情的原委,只要得罪了老師,那就一定是自己家孩子不對,我不認可這樣子的觀點,因為沒有人可以永恆正確!

4:父母盡了最大努力滿足我的物質要求

從高中開始吧,有了社會需求。

很簡單,同學們一起出去吃飯啊唱歌聚會什麼的。

別的父母給孩子五十塊,我爸媽都會給一百。

成長路上,我沒有因為缺錢而去做過偷雞摸狗的事兒,也沒有艷羨過某某同學穿名牌。因為我知道,只要我開口要,他們都會給,只是我不想他們太辛苦罷了。

父母並沒有窮養我,盡了他們最大的努力給我在衣食住行上提供好的條件。

這也是我為什麼想要回報他們的核心原因,算是報恩吧。雖然我也知道這份恩情報不完,報一點算一點吧。

5:讓我對法律保持畏懼

父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給我買回了一些法律類的書籍,他們常教導我的就是:

「殺人放火的事兒莫干,千萬不要吸毒......」

起碼給我念了幾百次,一次一次在我心裡烙下印記,讓我對法律保持畏懼之心。

這麼多年來,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之下,我的確沒有參與過惡性傷害案件,有數次機會差點被人拉下水吸毒什麼的,我都記住父母的話最終沒有去。

父親,我知道你最害怕我犯法,你放心,我一定一定不會破壞這條底線的。

6:儘可能地發展我的興趣愛好、培養我的技能

我媽媽給我報了美術班、書法班、游泳班,在那裡掌握了最基礎的技能,他守著我學畫畫的時候,也是挺無聊的,但是為了我的未來,她可能覺得值得吧。

我父親為了我可以在乒乓球技術上有進步,低聲下氣去向他以前在國企的徒弟求他帶我打乒乓球,因為他徒弟後來成了乒乓球俱樂部的教練。

我還記得父親給我做過的手工滑板車,不比外面買的滑板差,而且更有野性,這些滿滿的都是愛啊。

知道我喜歡打籃球、打斯諾克,沒有因為我不好好學習的名義而阻止我進行這些活動,說實話,我挺佩服他們的。

我在老家的時候,經常關在房子裡面唱歌,唱得不好聽,他們也從不干涉我,可能是他們真的知道我很開心吧。

7:法律範圍之內,無限尊重我的自由

目前為止,我還真的沒有回憶起我父母干涉過我什麼。

小升初選學校,聽我的;

初升高,聽我的;選大學,聽我的。

我要跟哪個女的談戀愛,我要跟哪個女的不談戀愛,我什麼時候談戀愛,我是否談戀愛,都在我個人的掌握之中,從來沒有遭遇過任何干涉。

經常看到知乎上有人分享被家裡逼迫相親,我問過我的父母,萬一我不結婚他們會逼迫我嗎?

他們說我開心就好。

我的父母沒有中國人最樸素的「傳宗接代」的想法,認為生育權是最基本的人權之一,不受任何人掌控。也不會因為我不結婚或者獨身主義就用傳統的道德來綁架我必須結婚。

我交朋友也是一樣的,他們只給予指導,從來不干涉。

職業選擇更是我的自由。

做夜店的,尤其是做夜總會的工作人員,很多都是隱姓埋名瞞著家裡的,我很早就給父母坦誠了我在娛樂場所工作,他們並不覺得有什麼,只是經常提醒我注意法律法規和人身安全而已。

所以我的回答當中,經常提到捍衛自由,那是因為我從小就在自由的環境里長大的,暫時沒有遭遇過任何強迫。

8:幫理不幫親

這一點很難得。他們愛我,但是不是溺愛。

我錯了就是錯了,絕不偏袒。

比如我跟我前女友吵架,我前女友給我媽告狀。

我媽是認認真真批評了我,指出我哪裡不對,而不是站在自己兒子的立場拉偏架。

我前女友做錯的時候,他們也會開導我,指出我前女友的錯誤,不會永遠向著誰。

我也不知道我爸媽為何如此公正,他倆都是初中畢業,沒經受過正規的教育,但是他倆挺愛看新聞頻道的,可能是從法制頻道學來的這些東西吧。

感謝我爸媽的不護犢子,讓我更能清醒認識自己的錯誤。

9:從容地對我進行性教育

在中國傳統文化里,大多數子女都要自己去摸索性的奧妙。

而我母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告訴了我是怎麼來的,我也就知道了成年人如何生孩子。

第一次戀愛的時候,我媽告誡我要戴套,我才知道了如何有效避孕。

這些在別的家庭恥於開口的東西,在我們家的輿論場上,是很正常的談資。

正是因為父母的教育吧,我懂得:

永不強迫任何女性與我發生性關係!

希望這輩子都不要強迫任何女性與我發生性關係!

10:大家都知道我生意失敗過,但是我父母沒有埋怨我,自始自終都在鼓勵我走出來。

我的那場失敗,有點嚴重,說不影響我爸媽的名聲是假的。

我自己很慚愧,因為他們為我背負壓力太多了。

有債主上門騷擾,有親戚無端嘲諷,有他們同事的「噓寒問暖」。

「哎喲,你家孩子沒做生意了啊?以前不是做得好好的嗎?」

我爸媽都幫我懟回去了。

在承受這一切的時候,他們並沒有怪我,所以我是如此感激。

我多次向我爸媽表達愧疚和歉意,他們說:

「你永遠是我們的兒子,你再爛,只要沒有觸犯法律,我們都不會不管你。」

我未來也會當父親,但是真沒把握像我父母這麼對我好吧。

雖然說我現在不算成功,達不到年入多少多少,但是我過得真的很快樂吧。(可能是最快樂的欠債人了)

我父母沒有給我任何壓力,並沒有要求我升官發財,他們最大的願望是我身體健康,天天開心。

家裡有一些親戚聚會,我是不參與的,不是我高冷,實在是不喜歡那些場合,我父母都會借故幫我擋回去,比如說我耍朋友去了啊,跟朋友聚會了啊,反正不會讓我難堪,也不會逼迫我必須參加親友間的聚會。

現在呢,我一個人在全國遊盪,父母也不要求我必須回家看看(我一個季度主動回去一次)。他們說我自己忙就好了,別擔心他們二老。(其實我媽很年輕,哈哈)

知乎上的確有一些關於禽獸父母的言論,寫這個出來,不算是炫耀,只是一種普通的分享,首先是讓大家感受一波愛的關懷吧,其次呢,也想看看其他答主的家庭教育;再次呢,是想給很多即將為人父為人母的朋友們一個參考吧。

我父母的做法不一定符合每個家庭的孩子的成長需求(比如我十六歲開始就一個人全國旅遊,是他們很多親戚反對的,說是把我放野了),但是我不接受任何人對我父母做法的指責和攻擊,望口下留情。

我曾經問我媽為什麼如此尊重我,給我這麼大的自由,她說:

「你外公是軍人出身啊,對我要求太嚴格了,我們當孩子的時候,過得太痛苦了,不想把這份痛苦強加在你身上,想讓你開心一些。」

是啊,感謝我的這雙不把個人意志強加在我身上的偉大父母。

爸媽辛苦了,我會越來越好的,請放心!

望二老身體健康,工作順利,不必為我牽掛。


我自豪的說,我媽很棒,三觀很正,所以我一直認為我三觀也很正。

我媽對我的教育觀點一直是:

1、女人要靠自己,要有事業心。

不要想著哪天有人願意養我,願意讓我當全職太太。

也不要求一份穩定清閑的工作,因為物價變得快,但工資卻不會。

2、女人和男人不是對立的。

她一直要求我多做家務多帶孩子,因為老公上班辛苦,老公身體重要,生病對家庭誰都不好。

3、不能主動要求公婆給錢。

彩禮也好,生孩子紅包也好,都不許主動要。

公婆多存點錢,以後他們生病了用錢就不需要問小孩子要,免得老公為難。

4、不能嫌棄公婆窮。

因為是我自己願意嫁的,說多了老公要不開心的。

5、對她和對婆婆要一視同仁。

給她買的任何東西,她都要求我給婆婆也買一份。(公公我一般老公要求買的時候再買,老公家庭習慣,並不是故意的)

6、她現在幫我帶孩子,是為了我,並不需要女婿怎麼報答。

對女婿沒有提過經濟要求,真心心疼他壓力大,天天主動幫他弄水果洗衣服,把他當半個兒子。

7、對第三代非常愛,卻不溺愛。

為了第三代,也為了我的事業,她都願意這麼大年紀學習奧數學習寫作,做飯給他吃,接送補習班,勞心勞力。

我小時候她為了生存,沒怎麼關心我,現在她沒說過,但我知道她在努力改正。

我媽一直說女兒女婿是她驕傲,讓她脫離了原來層次,再也不用擔心家用擔心經濟,也不用為我們兩個婚姻和投資操心。

我媽一直對我兒子很愛護又嚴厲,逼他學習。當兒子幼兒園中班去參加學而思的一年級的考試,老師說他成績很好時,我媽激動的哭了。

那種感覺,就像種的種子開花了。

老實說,家裡有她這個大管家勞心勞力,我們才能收入達到知乎水平。

我知道,有人又要批評我不孝順了,我承認。

我只想告訴兒子,我們兩代人為了讓他提升到中產,為了讓他讀的起私立出的起國買的起房,已經儘力百分百力氣了。

希望以後他大了能感恩就行了,我媽,我老公和我不需要他回報和孝順,只願他快樂。


我最崇拜的詩人是我的父親。

一個快五十歲的人了,還有一顆十八歲的心。

對家庭的愛那麼的真誠熱烈,彷彿火焰一般永遠不會熄滅。

寫詩寫了幾十年,那麼多人喜歡他敬佩他,可是主流刊物不會刊登他的詩。世俗意義上來說很失敗吧,寫詩根本賺不到錢,他的收入都來源於花卉的生意而且常年不景氣。可是他還是一如既往地寫著自己的詩。

印象中每天晚上他的書房都是亮著的。我從來不知道他是什麼時候去睡覺的。

最近一個月他終於有了自己的第一本詩集。沒有編號的。

但是我是那麼的為他高興。

寫詩,他堅持了幾乎一輩子,這是第一本詩集。

他是孤獨的,但他從未放棄。

他最愛的詩人是陶淵明。我告訴他蘇東坡是我最喜歡的詩人。但我沒有告訴他,我最愛的詩人是他。

他是我最好的榜樣。

附父親詩一首

◎櫃中肉

李敢

你哭吧今日。天空下著瓢潑大雨

回家後,你踡足在竹椅上,壓抑住胸腔令人作嘔的倦怠

但記住吧,兩個日子:

1967年農曆8月11日,和1974年的冬月初三日

我不記得當初你曾否哭叫,但我能感覺到

你身子骨中的森森寒氣,和凄惶

許多年過去了,那些時日的太陽一直埋在陰凄凄的雲層

風在田原上吹刮,烏鴉呱呱叫嚷

櫃中過年的冷肉。白色孝帕子纏裹在腦袋上

父,我記著

你有一件黑的燈芯絨衣裳,我沒有穿過——已找不著了

我買過一件黑的燈芯絨衣裳,在四十年後

和你一般年紀了,我仍穿不出你身上的味道

走在外邊,偏耳子草鞋沒有聲息

我一個人守著麥秸屋,偷吃櫃中的冷肉

父,我把身體吃壞了,你不打我也不咒怨我

一生的冷肉,需要多少年的身體才能捂熱和,我受不了了

但我不哭。

趴在你的肩背上,望著一隻只麻雀,在陰黑的田原撲騰著

什麼人跟在我們身後?

一聲聲哭叫……他那麼小,四肢著地爬不過張家的青石橋

但是父啊,你的臉為什麼一直青黑著……

父,我記不住娘親的樣子,但我記下了刻在碑石上的日子

父,你為什麼一直睜著黑如晨星的眼睛?

配圖是我當年在自家的種植園裡拍的銀杏樹。父親非常喜歡。


我只記得,我病的快死的時候是我媽不放棄我,看病沒錢的時候是我媽每天不吃飯還堅持給我買好吃的只為我能有力氣對抗病魔,對,她不吃飯,還得背我上下五樓,我那個時候跟她一樣高,我覺她最偉大,在她孩子面前她從未有過膽怯,一直堅強勇敢,為掙錢給我上學,她去工地,對,這一生我沒偶像也沒最重要的人,因為心的位置很小,已經滿滿被她塞下,長大了,好想把她寵成自己的閨女。哦,那個時候我得的是敗血症,體溫每天至少38度以上,掛著吊針都能燒起來,我有幾次燒的迷迷糊糊的,聽見她在哭,她也有害怕的時候,可是卻永遠告訴我有希望,會好的,聽媽媽話,好好吃飯,有力氣,不怕疼,掛吊針,才會好的快,那時候我手沒地方扎針,紮腳,我記得,那時候我都不怎麼因為扎針哭過,現在長大了,扎針還要哭,我是真怕疼,怕到我都不敢結婚生孩子,所以覺得母親好偉大,那種條件下疼一天一夜生下我的母親更偉大,我這輩子最討厭別人懟我母親,就像斷我命一樣。


我媽總告誡我:生男孩兒女孩兒都一樣。對岳父岳母要像對自己爸媽一樣,將心比心。要對自己老婆好點兒,不許欺負人家,不管什麼事兒都要兩口子商量著來。我媽沒啥文化,農村婦女,但是心地純良!


我給我媽的備註是「守護積木城堡的人」。

小時候,不管我把積木城堡搭在家裡多麼礙事的地方(比如正要做飯了,我把積木搭在廚房的檯子上),我媽都會小心地幫我護著它。而不會移走,或者弄倒。。。

小時候也喜歡在家裡牆上亂塗亂畫,老媽也不會指責我,反而笑眯眯地說「這才像家裡有個孩子的樣子」。

有些東西,如果在童年的時候就被蹂躪粉碎,那一輩子都回不來了。

而我,很慶幸有這樣的老媽。

現在我22歲了,我依然覺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在媽媽那裡,我永遠是孩子啊。


第一次被邀請好激動~~~

謝謝 @Hosomi~

突然也想不到什麼沒有邏輯的想到哪裡寫到哪裡好了(*∩_∩*)人品社交工作的不用吧感覺,應該是問家庭生活里的對不對~~

1.我爹娘吵架ing

我娘(一邊做午飯):blablabla(吵架內容)+你去把衣服洗了+中午土豆切絲吧?

我爹(一邊屁顛屁顛去洗衣服):我洗完衣服切土豆絲你刀功不好+blablabla

我娘:那我先燒排骨+blablabla

完全沒有吵架的自覺

2.冷戰(我爸睡我床,我陪我麻麻睡)

我爹跟我說:去幫你媽把電熱毯先開了,不然待會睡覺她又要喊冷

我興沖沖跑過去:麻麻~~~我爸讓我幫你把電熱毯先開了,我已經開好啦(一臉你快誇我的表情)。我媽特傲嬌的不理我

過一會都已經睡覺了,我媽把我推起來,你去看看你爸睡著沒有?把柜子里最上面的被子給他蓋上,你床小他腳會露出來。

我:好冷啊~不去~

我媽順手掀開我被子

於是哆哆嗦嗦不情願的直接去房間:「爸,我媽讓我給你拿床被子,我找不到,不然你回去睡吧。。。」

我爸面無表情的起身離開,再也沒有人管我

3.念高中的時候不是要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麼,我在房間背了很久也沒背好(我記性比較差)

我媽開門問我作業做完沒?我說背不出書。「什麼內容?」「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個你都不會!」

我媽:八月秋高風怒號

我爸:卷我屋上三重茅

然後一人一句背完了

我。。。摔門!

4.家裡有孟庭葦的光碟,我媽挺喜歡。念書的時候每個周末,我爸先起床,然後放光碟。印象里就是睡到自然醒,然後光線特別溫柔,家裡都是孟庭葦軟軟的歌聲,偶爾還能聽到我爸媽跟著唱

5.春節,我們三個人在家休息。我放輕音樂,我爸突然問我會不會跳交誼舞。我說不會。然後他就邀請我媽跳上了一段

(您女兒會什麼您不清楚麼!!!哈?)

6.我爸逢年過節必會問我媽:「XXX節了,給你爸媽買個什麼吧?」

我媽凡是給我外公外婆錢的時候必然爺爺奶奶也是一樣的。奶奶去世後,我每次去買麵包吃我媽都會讓我給爺爺帶一點,。最近我搬宿舍,有一個砂鍋不用了(因為新宿舍沒有天然氣只用電磁爐),我媽拿回去就給我爺爺了。每次我回家,我媽都要我先給爺爺打電話,然後去看他。因為我爸不太會買東西,男的嘛,所以爺爺外公外婆的本命年啊什麼的衣服都是麻麻給買,完全不用爸爸說。

我爸呢很會修修東西什麼的,所以外公外婆家電器什麼的壞了都是直接找我爸。

啊,我高中的時候我爸還每周帶我外公去泡澡給他搓背。現在好像關了?

我爸帶我媽周末出去完總會帶上我外公外婆,三個人在家吃飯我媽都會邀請爺爺。

7、我爸戒煙。我媽讓我幫忙管,然而

我:爸爸你又吸煙!不準!

我媽:你爸今天辛苦了/今天過節吸一支沒事/爸爸最近很忙/飯桌上算了。。。

黑臉就我一個人唱

8、我媽呢也愛美,但太貴的衣服又捨不得,對質量又有很高的要求料子不好的看不上。所以一買就是貴衣服,但很少買,所以很多衣服都好幾年了。

每次逛街就是我和我爸勸她買買買,我們要付錢,她不要不要,算了算了

我爸永遠都是「好看!不要捨不得!買」

9、我爸有一段時間做招標什麼的,反正應酬很多。媽媽趁爸爸不在偷偷問我:「爸爸這樣出去應酬做這個錢肯定是多,但是傷身體。媽媽不想讓爸爸做這個了,你是什麼意見」(大概這個意思)

反正錢賺不完,夠用就好,身體健康一家人一起更重要,而且這個不是我爸的興趣所在,他本來也只是為了給我和我媽更好的生活又正好有個契機才幹的。所以我爸後來就辭了不幹了。

10、我媽一有問題,「你問你爸,你爸肯定知道」 「你爸是真聰明」之類

我爸「你媽年輕時候不要太多人追求」「你要體諒你媽」「你媽跟個小孩子一樣(寵溺)」總覺得如果我以後能找到一個像我爸一樣的先生應該要很多運氣,成為我媽一樣的妻子要很多努力。

11.一般家裡拖地什麼的我爸來,我媽力氣小。做飯我媽來。洗碗是這樣的

我媽「你今天辛苦了,我來洗碗」

我爸「今天碗多,我來」

我媽「也沒多少」

我爸「你燒飯了,我來洗,傷手」

我「你們不要讓來讓去了,不然我來」

我爸媽異口同聲:好!

或者有的時候我們會玩遊戲,比如海盜桶、石頭剪刀布、打牌。。。輸了的洗

在一片歡聲笑語中。。。

我爸輸了乖乖洗完,我輸了乖乖洗

我媽輸了先撒嬌「啊!我怎麼會輸」或者「手氣真差」我爸「我來我來!」

當然還是我爸爸洗的多一些啦嘻嘻

就先這麼多想到再補充

主要我要去加班了,不然交不了差~~~~(&>_&<)~~~~

綜上,總是站在對方的角度幫對方考慮,愛對方也關心著對方的家人,永遠覺得彼此是最好最合適的,有生活情調又甘於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平凡生活(總之我看我爸媽覺得怎樣都是好的╭(╯^╰)╮哼)

去年二老銀婚紀念日我的朋友圈裡的一段話:二十五載風雨同舟,同甘共苦,凡事包容相信呵護鼓勵。向來其樂融融,雖非大富大貴,常覺圓滿。馬上又到他們今年結婚紀念日了,準備什麼禮物嘞?大家有沒有什麼想法

PS:我念大學的時候一次結婚紀念日,我爸帶著我媽和外公外婆吃了羊肉火鍋。。。+偷偷逃課回來的我


說說我爸一個讓我認為十分欣賞的一個想法: 就是他非常清楚的知道隨著自己孩子年齡的增長,自己是無法過多的插手我的生活的。

什麼意思呢? 就是他在我18歲以後對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管好你自己的事情,我管好我自己的事情,我們互相不給彼此添麻煩,就是最大的關心了。」

每次交流有什麼社會上的新聞,或者我們之間的所聞所見的時候,他總會問我「這事兒你怎麼看?」 以至於我自認為自己最大的長處就是總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待任何問題。

可能是因為從小一直跟他生活在一起的緣故,我的思想還蠻獨立,除了人生上的大事會過問重要的人以外,基本什麼事兒都是我自己做主,以至於看見別的女孩兒在外住宿也要天天跟家人視頻彙報今天吃了啥這類的我也是非常的不理解了(捂臉笑)。

我小的時候學習一直不太好,因為這事兒家裡也沒少操心,我爸跟我說:我只能做你的拐杖,但是不能做你的輪椅,所有的事情都必須你自己拯救你自己,否則沒有人會幫你。

我依稀還記得自己上初中的時候老師說要在一次班會上找一位同學或者同學的家長談一談社會的看法和見解,我回去問我爸要不要去,我至今還記得我爸當時對我說:「那是你的舞台,我為什麼要去干擾你自己的世界?」


上班路上和一輛從旁邊小路開出的麵包車迎面撞上,交警來了後,判定對方全責。但麵包車主有點胡攪蠻纏,說應該一人一半責任。因被耽誤上班,心下已經生出不耐。後來我爸來了現場,一番溝通,才知對方因為是舊車,為了省錢並沒有買保險,我爸就說那沒事,算我們全責吧,我們反正有保險。其實大家都知道,出險的話來年保費會提高。但是我爸說咱這車修下來要五六千千〈正面對撞,撞的挺厲害的〉,他沒保險要全額自己出,我們有保險,來年就算保費高一點,也高不了多少,看他的樣子,生活應該不容易,就算了。我爸不是文化很高的人,做包工頭做建築,經常接觸的都是生活不好的工人,我時常聽他打電話罵人,但我也知道他從來不拖欠工人工資,有時過年了,工程款沒結算,他就借錢墊付工資,讓人回家過年。所以儘管他從未教我啥大道理,但我長這麼大,覺得自己還算沒有長歪。


先說說我老媽(首答(*^__^*)培養寫東西先從感興趣的開始寫~ ) 有機會再講講我爸~

關鍵詞:超級無敵宇宙最樂觀最堅強 刀子嘴豆腐心 善良 忙碌 人緣好 疼我 (暫時想到這些)

一、超級無敵宇宙最樂觀最堅強(我差不多遺傳了一半,還成~)

爸媽那個年代差不多都是相親認識的,我爸媽也是。老媽年輕的時候很漂亮的,老爸也很帥。據我媽說,當時外公外婆不同意的,最後還是成了不然也就沒我啥事了。婚後老媽和爺爺奶奶的相處非常不融洽,坐月子都沒做,生下我一個星期就開始幹活了。最後決裂是我三歲的時候,起因沒細問,不想讓媽媽回憶以前的事情。雙方吵的很厲害還動手了,我爺爺打了我老媽一巴掌,還有老媽的小拇指到現在還是彎的不能直。那天之後,我爸媽就搬出來了。其實也沒多遠,鄉下馬路對面。

8歲之前,一直住在小房子裡面,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老媽去村裡批宅地基跑了不下50趟(爺爺也去村裡說不要批。哎......)最後還是批下來了,老媽向親戚借了差不多8W造了三層樓的新房子。老媽不識字,但是總會盡自己所能去掙錢,種菜賣菜、造平房出租房子、養豬、去快遞公司兼職、更早之前會賣血。

我不爭氣上的三本,有想過上大專。老媽不讓因為她以前就不好好上學吃了好多虧,能上相對來說好的肯定會想辦法讓我上的。大一之後,家周邊的違章建築就要拆了,沒了較為主要的收入。近期老媽差不多2000/月,老爸3000/月。一年6W不太可能攢下還有日常開銷。大四,家裡裝修、姐姐結婚婚房裝修也差不多10W左右,就是一直處於欠債中的狀態,老媽能借到錢我也是蠻佩服的,換我還不一定能。

初中高中差不多每個暑假我都會去打工(沒主動想去我們那比較流行再加上暑假挺無聊的)日常生活費不多反正一直都夠的和同學之間也沒啥差別,不知道是不是爸媽保護的太好,還是我自我太過封閉。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家經濟條件和周邊鄰居的差距。直到大學快畢業的時候,看著鄰居買車的買車,買房的買房。真的是晚熟的可以。而我們家有存款也好一些,重點還是負數,多少還是會有壓力的。

因為在外面上班,和爸媽的溝通微信視頻會多一些。我有次心情低落的時候問老媽:你覺得你現在日子過的苦嗎?她回答:沒有啊,現在日子多好啊。再過個兩年,錢就還的差不多了。我也有養老金拿了,以前的生活才叫苦呢,現在苦什麼呀。

不早了,先這樣吧,有時間再更~


一個穩定的家庭

來源於母親的寬容大度,琴心劍膽。

父親的威嚴,表裡如一,持之以恆。

這種愛是高山大川綿延不絕

川流不息

是兩人的扶持與信任,不離不棄。

即便是四十歲五十歲也好,也可以牽著手在路邊攤吃油條火燒。

談著自己心愛的子女,談著理解。

即便有一方先走了,留下來的也會堅定維持兒女應有的生活標準,應有的最好的教育。

答應了彼此的事情,即便你不在了,留下的人也會拼盡全力做到。

因為還想百年之後,再續前緣,不後悔。

這就是我從我父母生活當中看到的。

我愛他們,永遠都愛著,深沉不變的愛著。


先說說我家裡的情況吧,我一直覺得我家的教育方式不怎麼好。

小時候,他們會用一些自認為的小謊話騙我,卻不知道我記了十幾年;會在我難過時只是說我的錯,讓我覺得自己不被全世界理解;他們的某些惡習會在我的眼裡放大……

不過這麼些年來,我一直更正自己的價值觀,也發現了一個規律:任何事情,最決定結果的因素都是你自己。

可能有些朋友覺得這話有點抽象,有點跑題,那我帶你來理解理解。

譬如,像那些很久沒讀過書,已經和世界有所脫節的父母們,他們都是以自己之前被教育的方式,再來教育孩子的。但是很多人都只能看到這些父母的壞的影響,卻沒看到他們身上,現在年輕人少有的特質。要我來說,每個人身上都有可以被挖掘的閃光點和優點,全在於自己願不願意看到罷了。

如果父母不懂得因材施教,那麼孩子應該學會放大父母的優點,而不是一味的責怪。

回到我家來說,我現在懂得我爸雖衝動卻仗義,我媽雖很啰嗦但非常善良。我也有告訴他們,他們有什麼不好,同時也在學習他們的優點。

.......

然後講講教育方式,上面提到過的,因材施教,就是我要提的核心了。

對於愛搗蛋的孩子,對於孤僻的孩子,對於暴躁的孩子……對於他們,父母該怎麼做?

簡單舉個例子,黃磊曾說過,她的女兒多多小時候很淘氣的,後來由他的教育和「洗腦」,成功的將多多變得很懂事。(時間太久只記得大致意思了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找視頻)

其次,教育孩子有幾個共通點,以上幾點還需要慢慢琢磨還有請教別人,畢竟孩子性格有太多種類,不過下面要提的就是所有孩子都適用的。

首先,不能慣著孩子,慣著孩子是很危險的舉動,這裡的慣孩子指的是,不要事事順著他,要讓他自己有基本的是非觀,知道別人的東西不能拿,要對長輩有禮貌這些。

其次,陪伴孩子是很重要的,這樣不僅可以關注孩子的成長,讓自己了解孩子並因材施教,還可以讓孩子對你更親近。

還有就是如果家裡有兩個或多個孩子,最好不要忽略其中的一個。

接著就是,作為父母,自己的惡習要有所收斂,在孩子的眼中,父母是他唯一的效仿者!所以父母要樹立積極正面的形象。

好了,說完啦,希望對一些人能有所幫助,也希望你們都能做到。


首先要說明的是我是女孩子,但我的家庭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我家在農村,周圍人有許多為了生兒子,生兩三個女兒的。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老媽不喜歡孩子,所以我一出生就辦了獨生子女證。

我爸媽給我營造了一個寬鬆的氛圍,從不要求我去做什麼,他們往往會以身作則。舉幾個我印象深刻的例子吧:

第一個是我小時候吃飯的事,我奶奶特別疼我,(老人家式疼孩子,你懂的)給我做了一大盤蝦,說都是給我的。然後我就認為這東西是我的,我老媽夾了一個,我立馬說她,然後她就告訴我這菜不是獨屬於我的,是大家的,我沒有資格獨吃。而且她一來客人,准把家裡的吃的啥的拿出去。我雖然是獨生子女,但沒那麼自私可能是因為我老媽。

第二個是上小學,學校要求做實驗,回來晚了。我老媽很擔心我,說了我一頓。然後我就委屈啊!我爭辯道不是我的錯。隨後我老媽詢問老師知道錯怪我了,然後給我道歉。(我真的很驚訝,因為一種潛意識認為家長做的沒有對與錯,只要執行就行)

第三個是我初中還是高中,忘記了!我看一些外國影視劇,父母與孩子像朋友,然後可以互稱名字。我也慢慢叫我老爹名字,問題是我老爹沒說我。(後來聽我媽說別人問他感受,我爸說沒啥感受,聽習慣了。)

第四個是上初中,這事是我後來聽我媽給我講的。因為我爸媽都出去打工,一兩個星期回來一次,家裡只有爺爺奶奶和電腦陪伴,然後我就爽了。(一般爺爺奶奶管不了我)我基本上每晚都玩電腦,玩到9點多才去睡覺。但是因為上課聽講,初中知識不難,所以成績保持不錯。但是我奶奶擔心我眼啥的,給我爸媽說。我爸想把網線拔了,我老媽組織了他,她說我雖然玩但沒影響成績,說明我有自制力,如果拔了網線,我產生逆反心理就不好了(很明智)。

最後我想稱讚他們人生態度:和悠閑很自在。

小時候基本一年至少旅遊一次。

最讓我感到幸福的是我們三個口味相似,還都饞,所以每天都很幸福。

(打字好累)


可能就是我爸 三觀特別正有時候打心底佩服對我影響很大(具體事例早已記不清)


不知道為什麼邀請我。

看我對父母太大不滿了嗎。

不滿歸不滿,我也得承認他們好的地方。

雖然不多。

以下一一列出。

不過度干預彼此的人生,也不過度干預我的人生。

無論內心對對方的父母有多不滿,表面上都很客氣。給足對方面子。

沒有重男輕女。

從小到大,我媽都會把家裡的事情告訴我,當然都是一些不好的事情,是把我當成年人來商量問題,出事了從不瞞著我。尊重我的看法。

從不溺愛我。

雖然經常吵架,但是從來沒動過手。

在我爸人生低谷的時候,我媽會收起脾氣,陪著他。

他們倆三觀還算正。

以上。


沒有

我很抱歉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