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戰時期社會主義陣營有哪些別具風格的建築?

對冷戰時期社會主義陣營的建築、藝術、音樂、文學比較感興趣。在看了一些資料後,對那時建築設計非常喜歡,故提問。

已將原題中「共產主義」修改為「社會主義」,將過去以及如今任何一個國家稱為共產主義國家,都是對共產主義的污衊


斯大林七姐妹,及斯大林式建築。

1945年,二戰勝利,蘇聯以2700萬人犧牲、1710座城市被毀的代價,換來了世界格局新主人的交椅,莫斯科,這座全世界無產階級的首都,經歷了4年的戰爭,沒有被狂人從地球上抹掉,依然屹立於此。高大的廠房、寬闊的街道、綠樹成蔭、掛滿勳章的軍人,種種跡象都在告訴人們:蘇聯將成為世界的主人!

此時的斯大林總覺得在莫斯科這個世界無產階級的首都里,「紅色」建築少得可憐!瓦西里大教堂、紅場是伊凡雷帝時期建造,克里姆林宮、古姆者都是沙俄時代的建築。赫魯曉夫回憶起斯大林的話:「我們贏得了戰爭,到時候外國人會來到莫斯科參觀,可我們連摩天大樓都沒有,不過是個無精打採的首都,比曼哈頓簡直差遠了。」斯大林認為莫斯科缺少的東西就是——摩天大樓。1947年,斯大林提議在莫斯科建設一大批摩天大樓。

1948年到1953年,莫斯科陸陸續續建設起了這七座英雄史詩般的建築,被稱為「斯大林的七姐妹」。

一、莫斯科大學

英雄般的建築、史詩般的結構、無與倫比的輝煌,這些讚美都屬於莫斯科大學的主樓,它是七姐妹里的老大姐,坐在莫斯科地勢最高的列寧山上,由蘇維埃宮的設計者約凡設計。

作為世界上最高的大學、1990年之前的歐洲最高建築,莫斯科大學的主樓高240米,共33層、三萬多間房間。從斯大林式建築七姐妹的外觀上來講,莫斯科大學主樓是最為壯觀的!當年的工程耗資約2億美金。主樓的石材全部是產自阿爾卑斯山區,主樓前後各是一個大公園,樹木茂盛、景觀眾多、環境優美。特別是莫斯科河畔的觀景台,由於地勢高,視野開闊,成為了一覽莫斯科城市天際的好地方。

二、列寧格勒飯店

列寧格勒早已成為了歷史,聖彼得堡都恢復了其城市原名,可列寧格勒飯店現在卻依然叫做「希爾頓莫斯科列寧格勒酒店」。

三、勞動模範公寓

主塔有32層,高176米,常規鋼架結構,帶有一個六角形的裙樓,儘管這個樓不是特別高或者特別大,五層的收斂結構使得整個建築顯得非常雄偉。主要是許多蘇聯藝術家的住所,著名的烏蘭諾娃同志就曾住在這裡,她的公寓現在被當做博物館。整個建築包含一個9層高的,面向莫斯科河的裙樓,在1940年建成,屬於早期嚴肅斯大林主義風格,用陶瓷面磚做外立面,帶有一個12層高的哥特式尖頂,在二戰結束時,裙樓被用於集體宿舍,而不是計劃中的高級公寓。

四、重工業部大樓

在蘇聯時代,毫無疑問,重工業不僅是國家的一切,也是全世界社會主義陣營的依靠(建國初期派到我國援建的蘇聯專家,大部分都是重工業領域裡的工程師). 因為一個的道理:重工業和軍事是劃等號的。重工業部大樓坐落在萊蒙托夫廣場上,蓋這座建築的地方以前正是俄國大詩人萊蒙托夫的出生地,在建築內部的庭院內,有萊蒙托夫的雕像。這座建築的中央部分是辦公區,兩側的配樓則是住宅。

五、烏克蘭飯店

在動蕩的歲月里,烏克蘭飯店也見證了蘇聯的解體、軍隊炮擊白宮以及俄羅斯的重生。說起來很有趣,在蘇聯時代,從產業分工的意義上講,俄羅斯與烏克蘭的關係還真像是夫妻關係。高198米,34層樓,烏克蘭飯店是七姐妹中第二高的建築,到目前為止也是歐洲最高的酒店。

六、文化人公寓

1950年,在莫斯科新一輪的城市規劃方案中,政府決定在莫斯科大學、外交部大樓、文化人公寓的尖頂上加上紅星。這三座大樓無疑都是莫斯科強有力的寫照,這座160米高、22層、452套公寓的建築里,居住的文化人幾乎全部是政界要人。

七、外交部大樓

外交部大樓高172米,27層,建於1948到1953年,現在仍然是俄聯邦外交部的所在地,外交部大樓的外立面是由一系列立柱裝飾的淺色石材構成的,據說靈感來自於紐約的哥特式建築。他的內飾由華麗的石材和金屬裝飾。外交部大樓的設計並不像其他六座斯大林式建築逐漸向上加速的增高,相反,它是向上逐漸減速的。這樣的設計顯示出了內斂、沉穩的形態,忽略了人們在地上仰望大樓的透視效果,再加上縱向元素的突出設計,仰望起來讓人覺得此建築異常威猛!不知外交部大樓是常年得不到清洗還是裝飾用的石材時間長了會老化,外形看上去有些臟,但卻顯得更滄桑了。好像一個留著鬍子茬兒的俄國老人。

斯大林式建築

1940年代以來,蘇聯境內建成了大批斯大林風格建築的高樓大廈。這種建築風格對東歐各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等社會主義國家的也有很大影響。在前東德首都柏林、波蘭首都華沙、中國北京以及朝鮮平壤等地,受此影響的建築物在今日仍隨處可見。

就以中國來舉例

一、北京火車站、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北京十大建築)

北京火車站

北京站於1959年1月20日開工興建,9月10日竣工,9月15日開通運營。原址被拆除。北京站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鐵路客運車站。北京站是195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10周年首都十大建築之一。建築雄偉壯麗,濃郁民族風格與現代化設施設備完美結合,建設速度快、規模大。雖然沒有蘇聯老大哥的七姐妹那麼洶湧澎湃,但是社會主義美學建築風格彰顯無疑。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這不用贅述了吧,除了尺寸小點,要是不說這是什麼大樓興許都會覺得這是蘇聯貨。

順帶還有北京十大建築其他建築,這裡不貼圖介紹了。

20世紀50年代的北京十大建築是人民大會堂、中國歷史博物館與中國革命博物館(兩館屬同一建築內,即今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民族文化宮、民族飯店、釣魚台國賓館、華僑大廈(已被拆除,現已重建)、北京火車站、全國農業展覽館和北京工人體育場。

二、上海展覽中心(沒錯這是私貨)

上海展覽中心亦稱為上海展覽館,原名中蘇友好大廈,位於上海市中心靜安區。上海展覽中心承辦了許多國內外重要的展覽會,也擔當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政治協商會議和政府工作會議舉辦場所的重要角色。

這幢樓看上去挺大..其實很小..只是因為我經常路過那裡所以印象比較深刻。從名字看就知道是中蘇蜜月期的產物,建築風格也模仿老大哥。

在斯大林逝世兩年後的1955年,蘇維埃建築學會被廢除,斯大林建築時期遂告一段落。他的繼任者,赫魯曉夫決意用更經濟和高效的建造方式,來代替這些充滿「多餘裝飾」的建築。

圖文基本來源於百度百科,因為本人從小就是默默的蘇聯分子所以刪改了一些不影響理解的冷嘲熱諷評價,見諒。

如果有人看的話我再更好了..手機太麻煩了


社會主義陣營建築風格非常統一,DDR的建築發展歷程大致就是戰後初建,糕點浮華風,工業風格,後現代四個階段。

戰後初建時期,一切以功能為導向,這時候重建的基本都是公寓之類的。

五十年代社會主義陣營這邊整個就是古典社會主義風格,又戲稱為斯大林式的浮誇糕點風,德語維基上有專門詞條解釋這個,Zuckerb?ckerstil,被評價為誇大奢華且難以融入環境的純放置play建築風格。

五十年代後期隨著全陣營的去斯大林化運動加上這建築實在太不實用了,大力發展起來的是低成本大規模的公寓,也就是筒子樓。

chemnitz的公寓樓

1967年的Halle六七十年代的大建並沒有完全解決東德的住房問題,而且重建成本太高,八十年代DDR城建政策出現了新的分水嶺,典型代表建築就是德累斯頓的希爾頓酒店。「與西方視角定義的以功能性為主的後現代不同,DDR的後現代建築通過敘事化的風格體現了我們對於在歷史的傳承與發展」,嗯,DDR是這麼宣傳對於老城區的改造利用的。

後現代這個階段最值得說的就是Ulrich Müther,混凝土殼式建築風格,科幻感十足。

除了看著漂亮的,DDR也有很多很實用的建築,比如Funkhaus,以高品質建築內飾以及非凡聲學效果出名。

刷維基的時候發現一個更好玩的,六十年代東德就開始研發電子樂合成器了,真夠科幻的。

來源Architektur in der Deutschen Demokratischen Republik

推薦大家來漢斯學建築。

每年機械系組織參觀工廠的時候建築系那邊是主任帶著學生滿歐洲的遊盪。


整體建築風格:秩序 對稱 工業感 「生日蛋糕」 暴力美學

1.赫魯曉夫樓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興起於蘇聯,是專門為了響應蘇共「每戶人家都能在自己的房屋中迎接共產主義」而設計出的標準化小戶型住宅,毫無特色就是它的特色,面積一般50-70平,後因其實用,造價低廉,能滿足當時城市家庭住房需求,在上世紀70-90年代廣泛流行於我國,北方地區尤甚,有時樓與樓間會設計小平房作居民自行車庫。普京用一個詞做出了對其的最高評價:「噁心。」

外部造型:

內部:

2.筒子樓

3.工人文化宮/青少年宮

4.大禮堂

先想起這麼多,明天補充


資料來源於新浪微博戰爭史研究

保加利亞的Бузлуджа(Buzludza)算得上是一個典型代表,1981年保加利亞領導人日夫科丹命人在巴爾幹山脈最高峰修建的紀念性建築,以紀念1891年保共前身——保加利亞社會民主黨的成立。這座建築90年代後因無人維修而荒廢,屋頂坍塌破損,顯得既魔幻又科幻,成為吸引各國攝影家的攝影勝地,只需稍稍PS幾下便是現成的科幻片場地。

把鐮刀鎚頭圖案PS掉分分鐘就是飛碟內部場景有沒有,現如今殘破的內部又給人一種廢土末日的既視感,一個原本用於紀念保加利亞社會民主黨人的建築如今成為了一個攝影佳地,這估計是當初的建造者所料不及的。

剛剛開始建造時的Бузлуджа,不得不說這樣扁圓形的設計在當時的蘇聯東歐和中國北韓那清一色的大廣場大馬路和四四方方形的宮殿式的建築物中很是別具一格,在這一點上日夫科丹的審美水平就比效仿北韓強拆民房建宮殿的齊奧賽斯庫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在中國的領導人中恐怕也只有長者敢於打破北京城中橫平豎直的布局不惜耗巨資建一座鵝卵型的國家大劇院。


謝邀。我沒有學過建築,雖然有興趣,但水平太低,我只想靜靜地看一下大家對我掃盲。

順便貼一張成都電子科技大學主樓,自己的照片沒有了。

訪蘇聯某空氣動力學院設計。這張照片不明顯,但走近後像我這種外行都可以一眼看出是蘇式建築。


知乎哈工大的人在哪裡,怎麼沒人答哈工大主樓呢,妥妥的經典啊


蘇式社會主義建築代表當然要數全蘇聯展覽中心

高舉麥穗的勞動人民

蘇聯館-列寧同志指引勝利的前程

忘了這是哪個館了

烏克蘭館-彩色琉璃特別精美,但是破損嚴重

白俄羅斯館

航空航天 ВОСТОК

拱門內側精美的裝飾

Нас к торжеству коммунизма ведет!


某前社會主義的小木屋。

溫♂馨,舒♂適。

煙囪里還冒著股♂股♂炊煙。

一派和♂諧安♂寧的氣氛。


這個學校的老校區也是典型的蘇聯建築


雲南省博物館


少年宮?


我補充一個很平民化的。

曾經看見過一個報道,將這種建築稱為「蘇式洋樓」。見了一輩子也不覺得稀奇,後來才知道是五十年代學習蘇聯的建築樣式。

這樣的紅磚樓在我的家鄉鄭州很常見,被廣泛用於改革開放前及改革開放初期的工廠和居民樓。本人也在這樣的樓里住了十六年。

(圖片源自網路)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電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左派各陣營分別如何看待斯大林暗殺托洛茨基?
顧倩是誰?

TAG:建築 | 建築設計 | 蘇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