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在知乎上,一個問題大概有多少人回答就已經達到「過飽和」了?

關於「過飽和」,我還沒有很明確的定義,答主可以給出自己的定義,例如「答案出現的頻率出現明顯下降」


我個人感覺:

  • 門檻比較低的問題(比如體驗類問題),有了10個答案後,新答案就不太容易引起注意了。
  • 門檻較高的問題(比如學術問題),一般1個切中要害的答案就夠了,有時候會有2~3個從不同角度解答的答案,但再多的答案就沒必要了。

我所感覺到的「過飽和」,就是上面所說的現象。


專業性很強的問題,有五個高質量的答案,就已經飽和了。

體驗類的問題,只要體驗的方式各不相同,那麼會一直處於不飽和狀態,直到再也沒有新的體驗感受。

人文社科類問題,大家的觀點比較多,很多高票答案也在彼此對撕,到後面觀點越來越清晰,大家就不傾向於寫新答案了,而是選擇站隊。

爆照和抖機靈的問題,只要你的照片足夠美,抖的足夠機靈,那麼不會有飽和的狀態,人們看美照和段子的心情會一直存在下去。


從我自身的觀感來看,其他答主的結論都著重強調問題本身,而忽略了一個權重非常大(至少跟問題本身同樣重要的因素)

大v捧場。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驗,你在知乎可能答了很多問題,但是大多數都無人問津,什麼樣的問題會被別人廣泛關注(參與)咧?

1.大v回答了問題,引來一堆關注者點進問題。

2.大v點了贊,引來一堆關注者點進問題。

比如這個問題,我是看到我關注的一個大牛點了贊,覺得有趣就點進來看看,結果。。評論區也不多嘛→_→


高質量的答案再多也不該叫飽和,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過百也不嫌多.有的觀點也可以重複,但表達方式角度層次可以不同,因為人也分高低,不能因為自己站在山上看到美景就認為正在上山路上的人看到的都是沒意義的.

我把過於飽和定義為:一個問題的答案 高質量數和低質量數相比相差太大,比如1:5,10,20 甚至100.導致讀者在瀏覽時分心,背離了點進這問題時的初衷,和失去繼續閱讀的耐心,接著導致新的高質量答案得不到傳播.

簡而言之,過於飽和看起來是繁榮的,但對價值獲取是阻礙的, 這也是知乎現在的矛盾. 知乎現階段考慮更多的是怎麼變現吧.很多模型上的優化都不想做了.

如果搞好優秀的新答案排位,優秀的都排前面,能讓讀者很順利的讀到有價值的,就算質量低的答案再多再飽和也無關係。因為沒多少人會去看,自然寫這樣答案的人也會變少,這樣環境就更好了。

要我搞,異想天開下.先搞 贊 ,設計每個賬戶隱藏權值,可以先在特定大V賬號,特定板塊上實驗.

當大V,權值V,贊了一個答案後,假設他每日平均活躍粉絲數是X,如果他贊後當日只有Y粉絲似乎也同意他的贊,也點贊. 當Y&這個問題我是被陳S推送進來的.他目前的答案大都很不認真的,比如答案大多和"自己去看書"性質一樣的.也許他回答的那種問題可以不用回答.但回答了就必須認真嘛,因為會推送到粉絲.系統應該少推送,

如果粉絲是通過所關注的大V獲取到的信息,如果該粉絲點贊,前端界面當然是贊+1,但是假的,後端根據粉絲自己的粉絲數n,權值v,大V的權值V ,該答案粉絲已經贊多少人M 來計算出該粉絲真正使答案增加贊z = F(n,v,M,V). 這樣該粉絲操作也許只是增加了0.01個贊.頁面刷新後因為小數忽略贊數沒變.

我是做後端技術的..技術是能做到的..


增加排序模式就可以了。以現在的點贊數為主的排序方式,本質上是不鼓勵新答案的


抒發情感類問題,包括各種正能量、有關中國社會狀況等的,回答數幾千的都有不少。

題主你知道為什麼給不出「過飽和」的定義嗎?就是因為問題和問題之間的差別太大了。


待我學個模型預測下...


推薦閱讀:

大家都見過哪些「破乎服」的回答,可以分享一下嗎?漲漲見識?
如何看待知乎在QQ空間投放的廣告?
怎麼看待知乎里一些人雖然給自己或者自己的產品了打廣告,但是卻提供了好的內容這個現象?
二選一:應該讓用戶無阻力地創造內容但通過產品機制過濾低質量的內容,還是用一系列方法培養用戶習慣、儘可能創造高質量的內容?
怎麼樣在知乎徹底封禁一個人?

TAG:知乎 | 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