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台上線?
去年有個ccser(中國失蹤兒童預警平台),現在又出了個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台,看功能都差不多,都是基於地理位置擴散失蹤兒童信息,個人感覺比那個扯淡的ccser要好多了,這次是公安部牽頭藉助新浪微博平台發起的,還有阿里提供技術支持,無論覆蓋用戶、技術成熟度還是公信力都比ccser強太多了,而且還聯合很多媒體發了反拐倡議書,一起幫助傳播失蹤孩子信息。
公安部這個失蹤兒童緊急發布平台,其實就是在新浪微博上開了一個微博,看其運作機制,失蹤信息只能由警方來發布,關注該微博賬號的網友即可收到發布的消息,整個機制跟之前各地警方或媒體在自己官方或微博上發失蹤兒童公告差不多,只是這次是在公安部專門的微博上發,覆蓋範圍會大一些,當然技術性的東西是有一點的,比如說新浪微博會根據失蹤地點按照一定的範圍和時間去推送給這個區域的用戶,比如說這個失蹤信息會被高德地圖也這樣去推送到高德地圖的客戶端。這個技術之前已經被很多網路媒體用來做尋人推送了。個人覺得這個事情的最大價值,在於國家層面認可了新媒體和社交平台在協助警方傳播失蹤信息方面的價值。而對於這個平台能夠多大程度上發揮群眾力量,還有待觀察。儘管平台微博聲稱發布三天就有孩子被找到了,但是到底孩子是被當地警方直接找到的,還是當地群眾主動報警的,還是真的通過這個微博推送到某個知情人手機上然後發揮的作用,不得而知。
關於失蹤兒童的這個話題,過往似乎但凡有點動靜,都會被一大幫媒體和公眾拋出幾個耳熟能詳的話題。要麼是支持人販子判死刑,要麼是中國的安伯警報來了,再或者是支持新生兒指紋入庫,當然這些呼籲無論是否理性,背後都是對中國兒童失蹤問題的憂慮和關注,可是我們嘴巴一直在講,看起來好像也一直在做,為什麼到現在都沒做好,很多人動輒問責政府,但很多事情不是政府一紙公文就能解決和推行起來的。我們拿這個「安伯警報」來說,僅筆者近幾年看到的,被譽為中國安伯警報的平台或者app就有數十種,但是為何到目前為止也沒看到任何一種被廣泛推廣和應用。拿去年的ccser(兒童失蹤預警平台)和這個公安部的失蹤兒童緊急預警平台來講,無論其是嫁接在微信還是微博上或者是獨立的app,無外乎就是一個根據失蹤地點去自動推送消息的功能,這個技術在移動互聯網發展成熟的今天早已司空見慣。而且類似的東西一兩年前就已經出現,從早期的QQ全城助力、陌陌守護、今日頭條,到現在的這個高德和新浪微博,還有一些很多人連名字都沒聽過的app,但凡這些東西出來,筆者看到的媒體和大眾的表情和態度都是相當熱烈,可是這種熱情的背後實際上是一種非常空洞和盲目的跟從,甚至有時候在經過很多次失望之後僅僅剩下「有總比沒有好」這樣可憐的安慰。可是問題在於這些多的所謂「」有總比沒有好的平台和app「」,這麼多頂著改變中國失蹤兒童重任的技術,為什麼沒有就壓根沒有找到過幾個孩子?這個問題不得不讓人深思。
筆者覺得很多人咋咋呼呼的背後,是對這些新生的平台完全無知的盲目樂觀。在此舉一個很現實的例子,多年前看到一個朋友在做尋親網站,然後我問他怎麼找小孩呢,他說我們呼籲家長都來我們網站上發布信息,然後讓所有的熱心網友都把線索提交到我們網站上來,這樣家長不就能夠每天在網站上瀏覽尋找孩子的線索了嗎?這種邏輯真的是神一般存在。那麼多的新媒體和尋親平台,家長怎麼知道你的網站又憑什麼要在你的網站上去發布失蹤信息呢,而熱心網友有幾億人,憑什麼就願意把線索登記到你的網站上呢,然後他又說,所以要呼籲呀,要讓所有人都知道有這個網站,這個社會好人很多的,如果所有家長包括全國有數億熱心網友都能使用我們網站,那麼這個作用豈不是很明顯了。談話到此我已經無法繼續了,而時隔幾年之後,朋友的這個網站幾乎門可羅雀,沒有了用戶關注,在上面發布尋子信息的家長自然也很少。這就是現在很多尋親的網站和app面臨的尷尬可笑的困境。任何一個互聯網產品,無論是滿足大眾消費,還是支持公益行善,都是一個具體的產品,而產品在面對用戶的時候,最基本的問題就是如何推廣和如何留存用戶。再說的直接一點,商業化的app即便是有著明確的用戶利益和價值(比如說打車、比如說外賣),尚且在推廣和吸引用戶留存方面存在巨大成本支出、用戶體驗以及服務品質等客觀問題,而一個純公益的東西, 無論是公眾號、微博號,還是網站或者app,在完全不顧及用戶訴求和服務體驗的前提下,單純靠所謂的愛心驅動就想達到巨大的用戶規模,豈不是痴人說夢?朋友圈的尋人啟事為什麼越來越難以被二次轉發?公益募捐為何越來越多的求助者覺得不容易湊到錢了?再往大的說,為啥老太太摔倒沒幾個人主動上前幫忙?為什麼公交車上有人偷錢包沒幾個人敢出面制止?這不都是助人為樂,不都是做公益獻愛心嗎?為什麼只有非常少的人才會去做?那同樣道理,一個公安部的官方微博,發布孩子失蹤信息呼籲大家獻愛心幫助孩子,群眾又怎麼會積極踴躍地提供線索呢?
中國的公益事業發展至今,已經面臨著越來越多需要正視和理性思考的問題,如果我們還停留在助人為樂是美德,做好事不留名,甚至做總比不做好的思想層面,那麼我們離真正有效幫助這些失蹤孩子的路還差的太遠太遠。幸運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社會企業、商業機構包括政府,都在積極鼓勵創新公益,通過市場化的手段尋找可持續發展的思路和模式,公益是需要人來做的,只有尊重人性,尊重個體訴求,才能讓公益不僅僅停留在道德審美上,而是能實實在在幫助到需要被幫助的人。今天剛好在微博看了一下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台,太揪心。真得是隔一天就有兒童失蹤。為人母之後再看到這些信息發布,很不是滋味。
作為犯罪心理的死忠粉,但凡涉及到兒童失蹤的案子,Amber Alert發揮的作用真得相當有價值。如果公安部是真真切切要去堅持這樣的事情,請繼續堅持下去。就像不久之前跟微信合作的NGO發布的一個預警系統。當時傳播率那麼高,後面好像被人曝光是欠缺規範和不完全慈善目的後,就這麼銷聲匿跡了?
希望合作的微博、高德地圖是真真切切本著公益和人心去堅持做這樣的事情。我們都為人母或將要為人母。更多人參與進來,一次兩次三次,讓有犯罪慾望的人可以明明白白看到做這樣的事情成本有多高,能夠有效地降低一定的犯罪率。
希望還能引起國家更高層面的重視,確實有了孩子後太缺乏安全感和社會信任感了。查了下,現在淘寶、微博、滴滴打車、今日頭條等多個app都開始向用戶推送彈窗了,並且無法屏蔽。雖然說我們看一條無關緊要的垃圾推送,失蹤兒童就多了一分回家的機會,但是想像下同時安裝了這些app的用戶一天最多可以收到多少條這樣的推送。更何況,這種不給人選擇餘地的野蠻行徑只會引起別人的反感,最後只好在後台關閉所有通知。
微博一天推送一條,我倒是願意仔細看看轉發,可是一天N條是什麼鬼?我的手機被綁架了嗎?還是沒有好好分析一下人性。
昨天看電影的時候收到了滴滴的尋找孩子的推送,凌晨三點的時候,孩子已經找到了,不得不說,公安部的這個系統還是挺有用的!
響應互聯網+反拐,在高德地圖上發布兒童失蹤信息,以失蹤兒童地點為半徑,失蹤一小時,推送半徑100公里,兩小時,以此類推,阿里巴巴提供服務,其他地圖,其他新聞媒體app,公安認為有必要,也可合作。不止失蹤兒童,在犯罪嫌疑人上也可採用。
這是個好的開端,希望能幫助更多失蹤孩子回家!
本身是個好的舉措,發動群眾。問題是,這些都是未成年人,已經公布了他們的照片和姓名,又不是犯罪嫌疑人,為何失蹤、在哪找回什麼的,是不是應該保護一下隱私權?
隔了一天半夜11點,在娛樂場所發現小女孩,這種事情為什麼要公示?寫個在瑤海區已找到不就行了嗎?其實這個平台還有一個名字,叫「團員」。
「團圓」的學名叫「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台」,是阿里巴巴安全部用技術力量為公安部研發的一個「互聯網+反拐」工作平台,用於幫助全國各地一線打拐民警藉助釘釘移動辦公方式,凝聚全社會力量參與到全民打拐、反拐行列,實現「天下無拐」的團圓夢。
團圓項目,2016年5月15日上線,到現在正好一年有餘。
首批接入的APP是高德地圖、新浪微博。
在前幾日的3.0版本發布會上,公安部還公布了7家新接入的APP名單:國家應急廣播中心、騰訊新聞客戶端、錢盾、百度、易到、ofo、寶寶樹。
至此,正式接入「團圓」系統的APP已達21家。
這個「團圓」為何有這麼大「魅力」吸引這麼多渠道呢?
科技可以有情有義
起初,阿里巴巴安全部門的劉振飛和魏鴻找到技術平台的韓旭傑來研發這樣一套系統。「團圓」首先要解決公安部提出的「協同辦公」的訴求,韓旭傑立即想到了釘釘,後來他們就是在釘釘的界面上增添了一個微應用,解決了這個問題。
在阿里巴巴一群工程師的努力下,一個讓全國公安部門打拐辦聯網的系統,在釘釘平台上搭建完成。這個系統,讓全國6000多名打拐民警可以迅速聯網發布失蹤兒童及嫌疑人信息,為尋回失蹤兒童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截止2017年5月15日,累計推送信息1100億條,將近5億人次接受過推送信息,發布失蹤兒童信息1317條,找回1274人,找回率96.74%。
以上信息來自微信公眾號「阿里味兒」
****************
說老實話,當BAT八卦小編看到上面的數字,說找回率達到96.74%還是非常詫異,真心覺得科技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和一個家庭的命運。看過電影《親愛的》童鞋都應該能感受到,失去孩子的揪心之苦,但是如今又方法能夠幫助一個家庭更快、更高效地找回失蹤的孩子,難道不應該高興嗎?
不想被打擾到的,可以設置停止App自動推送通知的功能,但是請不要去唱衰每一個支持的企業,為中國互聯網點贊!
我是BAT八卦小編,求關注,給你更多BAT八卦資訊。
阿里,高德,滴滴表示鴨梨山大
最近關注了大半年的兒童失蹤問題,從鏈家與CCSER的合作遭到大批量的批評,到公安部發布兒童失蹤緊急發布平台。我認為相當長時間裡,可能國內都不會有特別大的好轉。
1、目的:目的正如張文峰所說,應該是找到兒童。而不管是什麼技術手段或有沒商業宣傳成分,能達到這一點就是好事。很多人一直質疑尋回兒童的手段是否有商業化成分,忘記了根本的目的。公益不是目的,是否能達到目標才是應該關心的。2、關心者眾,但僅停留在口頭上:看看失蹤類的所有APP的用戶就知道了,那個叫慘淡。但朋友圈和QQ群轉發的都不亦樂乎,為什麼?因為成本低,還能顯得有愛心。找回丟失兒童不是個容易的事,單純靠警方也不現實,如何發動群眾參與才是王道。目前來看,CCSER與鏈家的合作開闢了一條很好的路,可惜被夭折了。
推薦閱讀:
※小寶寶眼睛長時間對著iPad、電腦有什麼危害?
※兒子兩歲半,被大他兩個月的男孩踢了兩腳,該如何教育他?
※如何教 3~6 歲的孩子全面地識別生活場景中的潛在危險?
※12歲女孩為城管父親擋刀,被媒體報道成「勇斗歹徒」,你怎麼評價這件事?
※目前有哪些教育政策是支持兒童在減災教育的?可執行性如何?
TAG:兒童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