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三八線》被豆瓣網友打低分?


截至5月4日222人評分,目前8.9分。

打1星的10.0%,22人。算不了「很多人」,也代表不了「豆瓣網友」。

而且答主截到的也都是前一年夏天的低分,那個時候片子還沒影兒呢,能算。。。?

不用地圖炮了。


低分反映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一部打著抗美援朝旗號的電視劇,卻是在肆意消費著志願軍先烈的犧牲和流血。本劇的粗製濫造狠狠地給我上了一課,抱著很大的期望去看,因為之前風聞了很久,而那段歷史的確很讓國人提氣景仰,想起清明節我國專機從韓國接志願軍英烈歸國的畫面,心裡就感到特別神聖,眼淚也不禁掉了下來。每看一次接志願軍遺骸回家的特別節目,這心裡就不好受,都是一樣的血肉之軀,他們卻把一切都留到了異國他鄉。

越是這樣的心情就越是無法容忍如此低水平粗製濫造的電視劇,去表現那些最可愛的人,我們這個民族最為神聖的事業,立國之戰,吹響復興之路號角的一場戰爭,怎麼能以這樣一種形式展現給後人?!

有些激動,想到哪寫到哪。

好好的歷史戰爭劇,非要夾雜三角戀;豬腳張國強永遠是一副傻愣愣的白痴表情,入朝首戰就瞎跑,居然沒被一槍崩了;所謂老算盤連長只會扯著嗓子如同一隻老公雞嘶喊,顯得自己多麼的有能耐,拜託作戰也要按照基本法好不好?不是你那樣分辨出炮聲飛機聲是什麼型號就能打贏。我們的志願軍打仗真的這麼業餘嗎?

還有所謂的韓軍軍官操著一口流利純正的中文各種下達指令,你不說韓語我不怪你,可是下達指令完了來一句「over」是幾個意思?混搭?那個時候就流行?這些細節就反映出了整片的不嚴謹,真的是為了圈錢才拍了這部片子嗎?那樣的話真的讓了解這段歷史的人痛心疾首,想要了解這段歷史的人無所適從。這是對志願軍先烈的侮辱。

最後說一句:愚弄觀眾是沒有好下場的。


屁股不對,豆瓣上一群文藝裝逼黨,看共黨戰爭片,不打個低分噴一噴,怎麼顯得他們能?

題材就已經註定了這部劇會被當成共黨洗腦片掛起來婊………順便說一句,恐怕貴乎也會有這麼一群人(雖然他們都沒看過)


別鬧咯,什麼屁股決定腦袋之類的,被打低分的原因很簡單啊:不好看啊!

劇情拖拉、主演賣傻、立意不明、特效低劣,有什麼理由給他打高分嘛?就因為他反應的是抗美援朝?別鬧了,用這種質量的作品反應那場偉大的戰爭,本身就是對先烈的一種侮辱!

熬了一夜,一口氣看到十二集,換來的除了失望就是失望

第一集就差一點一口老血吐出來,主角父親弟弟被炸死,苦大仇深;然後畫風一轉,參軍的各種歡天喜地,期間還夾雜著情敵的爭風吃醋,還帶著莫名其妙的配樂,後面新兵訓練,戰爭等等全部都是這種節奏,一場嚴肅的保家衛國的正劇裡面充斥著插科打諢的鬧劇,本身就是不檢點、不自重、不負責的娛樂主義好嘛?

對於劇中人物的塑造也完全是失敗的好吧,先別說造型上人物形象大多是前突後凹的腐敗肚子;人物性格,和抗日神劇一個路數好嘛?要麼憨傻呆愣的愣頭青如開始的主角,要麼偷奸油滑的打仗如同做生意的小市民小商人形象如連長老算盤,我軍戰士的形象是如此么?誠然那時候教育程度不高,但是那時候的戰士具有樸素的精神面貌和保家衛國的革命精神,樸素和憨傻的區別你懂不懂?你懂不懂?你懂不懂?油滑和智慧的區別你懂不懂?你懂不懂?你懂不懂?

基層戰鬥指揮官是憑藉對戰鬥情報的掌控和冷靜的分析,用樂觀積極主動的戰鬥智慧去贏得戰鬥勝利的,而不是片中一個哨兵不放,一個偵查兵不出全憑一雙耳朵打仗的連長!

每次革命先烈被演的又傻又憨笑話不斷,打仗就像做生意的油滑,你說這是致敬先烈,能別搞笑了嘛?

更別提劇中志願軍提到韓國就直呼韓國這種細節問題,要知道我國在1992年才建交,正式承認韓國,到90年代中期家父那一代還是稱韓國為南朝鮮,那時候志願軍戰士直呼韓國是要犯錯誤的。戰鬥場面雖然有所進步,但是排隊槍斃的鏡頭也是比比皆是,更別提裡面低劣的特效

這部劇完完全全是被愛國主義和所謂的廣電封殺炒作出來的質量低下的電視劇,根本就不好看。你說廣電刪減,但是從主線和立意的定

位、角色的設定你就膚淺;你說經費不足、特效做不好,《英雄兒女》《上甘嶺》也沒花多少錢更沒特效啊?你說不插科打諢,觀眾不愛看,別把自己的膚淺轉嫁到觀眾身上好嘛,《人間正道是滄桑》、《集結號》也沒插科打諢觀眾評價也很高啊?

這部劇被打低分完全正常,因為它確實製作粗糙,打高分才是屁股決定腦袋,現在中國影視劇除了在道德綁架和炒作上玩的爐火純青,本身的文化內涵和藝術追求被自己玩成了渣,以這部劇的質量,傳聞被廣電禁,我看根本就不是因為抗美援朝背景的問題,而是質量太差內涵太渣,用這樣的劇去反應偉大的立國之戰不太嚴肅不太嚴謹太過戲說,如果被禁,那也是活該!

分割線,評論區就不一一回復了,我說這部劇排隊槍斃和細節不嚴謹還真沒冤枉他

悠然散步,無敵小手槍

實際我軍衝鋒是這樣的﹀

細節不嚴謹的地方就更多了

先看國產劇的無敵炮陣

實際我軍是這樣的

機槍陣地

志願軍行軍持槍方式,這樣不累么?

首先我對抗美援朝的先烈沒有不敬之意,越是尊敬,也越希望能表現他們的作品更嚴謹,評論區有人說我這是別有用心的胡說八道,在否定紅軍精神,簡直笑死我了,我說不好看的是電視劇,他拍的不好才是對先烈不敬吧,抗日神劇很多人都煩,怎麼不去說他們是賣國的漢奸,這都什麼邏輯?

三八線這部劇將戰士表現的呆、愣、傻,軍官油、滑、浮,實在不算什麼佳劇。別拿剪掉當借口,人物性格是連貫的,再怎麼剪,只會跳戲,不會改變人物性格設定。

導演當然還是走的老套路,想表現一個初入軍營懵懂只想報仇的新戰士經過戰爭洗禮、黨的教育變成成熟的有抱負的革命戰士,但是很遺憾,導演人物刻畫不深入,感情和情緒都沒出來,把本該樸素的形象處理成呆愣了;連長老算盤,你想表現從容鎮定,用兵如神的感覺,可是處理的太輕浮了,給人一種油滑的感覺,像學亮劍的李雲龍,但是李雲龍是一個硬朗又心思縝密的軍官,油滑只是他的表像,李雲龍是一個很立體的人物,在表面油滑的背後是堅定的革命信念和縝密的作戰部署,而反觀三八線的連長呢,只見油滑不見縝密,只見算盤不見智慧。

從劇情上說整體拖沓、出現很多沒必要的情節和設定,但是從人物塑造上又膚淺了,該緊湊的卻鬆弛,該挖掘的時候卻不深入,這可不是所謂廣電刪減造成的,這明顯是導演節奏沒找准,人物沒吃透的結果。從細節上,只能說道具比較到位,但是道具到位不代表你細節就好,從行軍持槍、到戰場調度,總會在還那麼有點專業一點又成神劇構造中跳轉,這隻能說要麼導演不太用心,要麼場面調度功力不足。

還有戰爭戲也要有動作設計啊,除了幾處表現三三制的場面可圈可點,其他,特別是主角的很多動作真是笨拙的要死啊,要說,這也是細節沒處理好。

總體來說,這部劇有可圈可點之處,但是整體來說在劇情上沒能成功敘事,在人物塑造上又比較單薄,而一部劇敘事是基礎,人物塑造是靈魂,但是很遺憾,我認為兩者處理的都很敷衍,不算是成功的作品。

角色設定過於娛樂化是為了迎合市場用力過猛的所導致的,劇情拖沓,三十八集的長度中間是有很多沒必要的劇情,是注水的,這部劇的故事壓縮到十幾集質量是會更好一些的,我們觀眾都能看出來,我認為比我們更專業的導演和編劇不會不懂,只因為他們太懂了,所以需要拉長劇集稀釋成本的,根本目的還是要多掙錢的,我認為用一種多掙錢的思路拍這種劇,卻用抗美援朝的情懷、重拾愛國主義的輿論背景、被廣電刪減這種戲外「悲情劇」來獲得口碑,是一件很噁心,也很褻瀆先輩的事,何況質量確實不咋地。


這部劇真不好看。我是帶著很期待的心情去看的,結果第一集就倒胃口。快進看到十多集,實在受不了,後面就不看了。

首先人物形象就不對,倆主角你要跟我說是城市裡天天喝人情酒的小商人我信,說是軍人我真不信。我們家很多當兵的,不說當年真參加過戰爭的人,就是現在現役的人,精氣神也不是他們比得上的。你要說他們是農民,農民我也見過很多,農民油腔滑調或者傻大個也不是這個味道。我不知道他們的人物形象是怎麼設計出來的,一股油膩到底的黏糊糊的感覺。

農民和軍人最大的特點是作息規律,常年體力勞動,所以這兩種職業青壯年的眼睛不是灰濛濛的,而是黑白分明,集中注意力時眼神特別銳利的。有精神頭、特別能吃苦耐勞的尤其如此,那股生氣勃勃的勁頭只要他一動起來就能感覺到。能在朝鮮戰場環境下堅持下來的志願軍連這點特點都沒有,你要我怎麼投入這部電視劇?

而且身材真是讓人沒法吐槽。張國強那麼胖,你跟我說他是五十年代的漁民,你騙鬼呢?

其次是鏡頭,我不知道這些年的國產電視劇是怎麼回事,鏡頭一定要灰撲撲的,讓人看著就覺得臟。這些年國產電影里和朝鮮戰爭有關的就有《集結號》,人家那鏡頭裡也是雪地和樹林,志願軍營地也亂糟糟的,怎麼就那麼有精神,看著就讓人舒心呢?不說你電視劇能達到電影的水平,至少別給人一種髒兮兮的感覺吧?

然後是情節,情節我真的不想吐槽了。因為主角的塑造出了問題,所以他們的故事變得毫無說服力,而且對細節的描寫更加深了觀眾的不適感,再加上非常廉價的感情描寫,簡直就是悲劇。

志願軍值得更好的劇本、導演和演員。


記得建國大業也有一大群看都沒看的人打了一星

說到底,屁股決定腦袋

此事充分證明了脫離政治立場談藝術多麼不現實


有失望,而且入朝部隊的構成背景不真實,並沒有真實反應志願軍入朝當時的緊迫和艱苦。

戰術什麼的還是一味地說教,胖胖的連長,高大的莊稼漢,這身材就不會是能打仗的前線部隊。

我還以為作戰場面會拍出輕步兵的巔峰,結果和《兄弟連》差距蠻大的。。。這部戲表現出來的戰術水準,士兵的素質,配不上當年的志願軍。


國家主流敘事成為政治正確是好事,,,,可是,,,,他到十幾集以後真的不好看啊


撰寫此文並不是為了單單吐槽對「三八線」劇組的不滿。他們既也不是軍迷,也不是歷史學者,為了該劇的播出,也在可能的條件下做了最大的努力。我其實最想表達的是,為什麼一個如此盡心的作品,依然讓類似我這種觀眾有如此不滿。斗膽作為軍迷和歷史愛好者的代表,討論一下我們想要看一個什麼樣子的片子。

我認為,作為有歷史背景的電視劇,第一要做到對於歷史的忠實再現。《兄弟連》是回憶錄改編的,《亮劍》的作者都梁也是軍事學功底非常紮實的老手,就連《那年那兔》這種動畫片都是有分量的乾貨。這三個片子的表現形式相差巨大,情節也基本上是一線平推,但由於劇情經得起考證,這種樸素的手法都收穫了軍迷的認可和普通觀眾的肯定。「三八線」這種適度架空歷史背景的編劇手法不是不可取,而是要對歷史更加深刻的理解,才能在描寫歷史的時候,更加升華。而不是出現難以解釋的硬傷。

第二,塑造鮮活的人物形象。不管什麼類型的片子,塑造人物形象都是必修課。人物的成功才是片子真正的成功,這些用道具用特效都不可能替代。如何在千軍萬馬中塑造出既有典型性,又有獨特性格的人物形象,其實難於戰爭大場景的重現。比如說《亮劍》。李雲龍身上有王近山、有鍾偉、有許世友的影子,既有那個時代人物的典型性,又有和一般觀眾的傳統印象不同的人物特質。這種重構方式才有獨特魅力。那麼長順呢?無論是漁獵戶還是邊民都不是志願軍的典型代表。這種人物就難以激發對那段歷史了解的人的共鳴。對於人物個性的塑造塑造上,長順其話之多,也不符合漁獵戶的一般印象。觀眾就是不認識打獵的,那喜歡釣魚的有幾個這麼多話的?反過來說志願軍裡面有傳奇色彩的英雄太多了。阻擊之王張桃芳,是媳婦給報名參軍的,之前沒有摸過槍,在「冷槍冷炮」運動中鍛煉成為神射手,毫髮無傷回國後居然成飛行員了。這種渾身都是戲的人物形象,還需要編劇悶在屋子裡面苦苦構思么?

第三對細節的重視。這種重視不是原樣複製的道具,複製場景那麼簡單。舉例來說,「三八線」第3集。連長在戰前專門下口令上刺刀,還給了個鏡頭,大家嘩嘩的把刺刀上槍。然而戰鬥開始,射擊衝鋒追擊,所有的槍上刺刀都不見了。前後的呼應呢?怎麼解釋?第15集給汽車的速度表一個特寫,道具組可能忘了,那時候沒有國產汽車,怎麼會有漢字顯示的里程速度表呢。志願軍的軍裝,劇組用心考證了軍裝的式樣。但是考慮到前幾次戰役的節奏和間歇,志願軍一個冬天根本沒有時間更換,參考一下亮劍裡面李雲龍的衣服領子,應該能想像吧。志願軍的行軍路線,基本是晝伏夜出,在林間小路穿插。衣服上居然連個樹枝劃痕都沒有。在抗美援朝的很多影像記錄裡面,由於美軍炮火猛烈,硝煙瀰漫,志願軍常用毛巾當口罩用。毛巾上,雪地上,衣服上都是炸藥和燃燒彈過後的炭黑。即使不說這些因素,試想一下在被炮火融化雪地里匍匐前進三分鐘,看軍裝什麼顏色。女一號雖然是農村姑娘,一連20多集,都是一件外衣和圍巾,也有點說不過去吧。

第四,專業精神。戰爭題材的電影電視劇,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領域。這個是軍事題材影片的特色和亮點。是判斷一個片子是不是合格的軍事片的標尺。軍事題材的影片必須尊重基本的軍事常識。該劇裡面有的炮火莫名奇妙。沒有一發砸到美軍陣地,而全傾瀉在我軍進攻路線上。戰鬥隊形的,可能不好表現,但是志願軍開槍射擊的時候可不可趴低一些呢,能卧姿射擊的時候不要跪姿好不好呢?進迫作業炸火力點,躍出戰壕之前,起碼扔個手榴彈意思一下,干擾一下敵射手。直接吆喝一聲掩護我就出去了。我軍一點壓制武器沒有,拿啥掩護? 重機槍射手是敵人重點照顧的目標,我們一般都有好幾個副射手備份,此劇中別說副射手,重機槍照門都沒有~~對於道具的使用,其實也是一個矛盾。例如本劇的M4坦克,給了大量的特寫鏡頭。其實對於內行來說,該道具的瑕疵一望而知。對於普通觀眾來說,是坦克還是自行火炮,是分不出來的。有合格的道具固然好,為了表現道具而突出道具,不僅軍迷看了不會叫好,也弱化的片子本身的主題。

在遠離朝鮮戰火的今天,重新來考慮表現那個時代的作品。其實還可以融進很多新的視角。抗美援朝是新中國軍事力量第一次踏出國門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這在構建「一帶一路」,國家利益走出國門的今天,回顧抗美援朝,不僅有歷史意義還有現實意義。

互聯網的興起,提供了一個新的平台來考慮歷史和戰爭題材的作品。一個歷史事實的確認,一些裝備細節的研究。以前可能要去博物館考證,邀請專家論證。現在在軍事論壇一個求助貼可能就有很好的答覆而解決。

粉絲經濟的興起。也給了一個嶄新的視角來思考影視作品。《魔獸》的電影放映完全就是遊戲迷的節日。我們軍迷也在盼望有這樣的一個節日。

希望這一天早日到來。

Ps:

我們可以接受一個平鋪直敘的片子,但是不能接受一個胡編亂造的片子。我們可以接受一個沒有特效的片子,但是不能接受一個特效湊情節的片子。我們可以接受一個道具不佳的片子,但是不能接受一個噴氣式飛機臨空,播放螺旋槳音效的片子。我們可以接受一個沒有明星的片子,但是不能接受拿大叔楞充小鮮肉的片子。我們可以接受各種的不完美和欠缺,但是不能接受不尊重和糊弄。


到昨天看到14集了,我的感受總分可以到75分,屬於2000年後最好的軍旅片之一,和亮劍,歷史的天空,士兵突擊在同一水平線,略弱於士兵突擊。

和抗日神劇相比,絕對屬於良心巨制!

情節感人,細節比較考究,可以看到三三制,單兵和班排戰術,戰前動員,戰後總結,掩護射擊,攻防等。

對人物的刻畫比較到位!演員層面:每人都很用心,連長指導員主演都很到位(長順年紀略大,但演的不錯)。

服裝等細節力求真實。總之非常感人。

不足的部分:

1、感情戲有點雞肋;女主角的服裝;劇情略冗長;

2、當時黨的威望很高,涉及較少;

3、群眾紀律,愛護朝鮮一山一水等描述較少;

4、那時對南朝鮮軍隊主要稱為李偽軍,而非韓軍;

5、初期的韓軍素質極低,表現的不到位;

6、初期美韓軍的軍紀很差,屠殺平民和俘虜,導致志願軍的憤慨等未體現;

7、朝鮮人民軍體現的不多,那時真的是兄弟般的情感。

總之,感覺此片屬於用心之作,期待後續更加精彩。另外,建議導演等考慮眾籌等方式拍攝,吸取更多軍迷和觀眾的意見。

衷心感謝各位劇組人員。希望後續能看到更多的好的作品!

向志願軍致敬!!


看了幾集,完全看不下去,某位答友說11集看的淚奔,又專程看完了11集,呵呵,也就是這樣。

志願軍打仗要真這麼打,第一二次戰役就打光了。

美軍要真這麼打,第一二次戰役就打光了。


首先感覺這部劇穿幫鏡頭確實很多,也有很多不符合史實的東西,例如把朝鮮戰役所有的精彩橋段都被那個連碰上了。當然不糾結歷史的話來看這部劇也是很一般的電視劇。尤其那些女主一出的愛情橋段,我幾乎都在玩手機中度過。很多出演韓國朝鮮的演員都用的是中國演員,比如那個朝鮮的鐵路局幹部趙玉田。而且全會說中國話,自己人交流時也用中國話。。。

當然了這部劇確實是廣電局開的先例,有國家的政治意義在裡面,以前的國家領導怕得罪美國人都禁止拍抗美援朝這樣的戲,同樣的原因你也看不到那些魏晉,南北朝,甚至岳飛這樣的電視劇,怕影響民族關係。這確實是一個進步,當然了也和最近的國際局勢有關,老美不斷的阻礙中國收復南海以及接觸日本,越南武器等等這些針對中國的舉動,才促使國家不顧中美關係拍這樣的戲,所以很多人帶著對志願軍崇敬來給這部戲點贊高評價,畢竟是第一步嗎。好像不點贊就是不愛國。然作為電視劇來講確實很一般,客觀的來說三星水準吧。


估計是一群喊著你支你國賣藥丸的,不給低分能領到美國爸爸給的5美分?其實吧,你們別黑豆瓣,文藝青年確實矯情,裝逼,做作,但是傻逼比例不算太高。


我看劇從來不管所謂豆瓣的評分,一群小清新懂什麼家國天下?這部劇我打8分,真實,真的太真實了,需要你用心去看,一定會讓你熱淚盈眶。


豆瓣打分關我毛事?


很正常,我現在都已經不玩豆瓣了,現在的豆瓣偽文藝,嚮往西方,逢中必反,逢共必反,這樣的片子在豆瓣上怎麼能高分,在豆瓣上,同性片,文藝片才是高分,這種主旋律有分就不錯了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