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里寫的不是真相,為什麼讀書?史里載的也不是真相,為什麼讀史?

歷史不一定是真實的東西,但是一定真實的反映了某些東西。

歷史不一定能讓人學到什麼,但是不讀歷史有些東西終究要很久才能學到。

留坑再填。


歷史沒有真相,只殘存一個道理。


就事論事的說,這是一個好問題。

題主說:

假設我就是不讀書不讀史我就愛捧著爆米花看電影電視劇咯~~電影電視劇真的好好看吶!!!而且也有保羅萬象哦,更能滿足雪亮的眼睛們找茬找錯找真相的慾望呢,特別是宮斗劇!

我認為:

文學作品之所以吸引人,其情節必然是出人意料,扣人心弦的,讓人感覺大呼過癮。然而別忘了,文學作品是虛構的,虛構的東西,必然是存在著這樣那樣的漏洞,所以其必然是經不住仔細推敲的。其所著的內容,看似成熟老辣,實則幼稚無比。而且我們要知道,文學作品是為了滿足人情感的,其作為研究的價值又有多少呢??而歷史則不然,因為歷史是真實發生的,其情節必然是完美無缺的,其邏輯必然是無懈可擊的,其演變必然是順理成章的,所以若將其作為研究材料,是再合適不過的啊!

題主說:

世上萬般醜惡,書里寫的不過十一,為什麼讀書?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被閹割過的,為什麼讀史?

我的理解是:

對於我們人類來說,不論是生存還是發展,經驗都是極其重要,極其寶貴的。而經驗,必定是基於過去所發生的事之上的。而歷史正是過去發生且最為重要的事。因此,研究歷史,必定是對我們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大有裨益的。眾所周知,歷史多半是以史料的形式保存和流傳下來的,但史料的局限性卻常常不能被我們發覺。譬如題主所言,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史料所描述的歷史,只是描述了一個大概的外形罷了,甚至是一個扭曲的外形。其面對漫長的時光,顯得十分簡略,形容其為十中取一也不算過分。那麼既然如此,歷史就無法說起了嗎,就沒有研究價值了嗎?其實也並非如此。史料雖然並不能全信,但是也並非完全不可信。我們面對史料,應該仔細的推理,考證,解釋,研究,談論。所以面對過去的人,我們應該慎重品評,對於過去的事,我們的分析應該保有餘地。在有限的範圍內,我們能下的結論很少,能了解的真相也有限,這些都應是事實。但也別忘了,歷史所著的事件,大多是牽涉國家興衰,民生休戚的大事!其研究價值之大,即便我們通過研究史料獲得其冰山一角,也足以成為人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偉大財富,這也就是研究歷史的意義!


手持印刷品殺無赦


歷史研究是一門科學,跟牛頓定律一樣是一門科學,科學不是真理,科學不是真理,科學不是真理,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牛頓力學也未能窮盡物理世界的百分之一,你要不要學牛頓力學?

每次看到這種指望從書本里找真理的提問都覺得醉了。

同樣的,歷史著作也只能呈現一部分(或多或少)的知識,而不是真理,但你需不需要知道唐宋元明清朝代更替?

你們啊,還要多學習一個,拿衣服!


讀書是進化自己的篩選機制,就像一張網,每每多讀一本書,你的網上就多了一條線,網上的線多了,更稠密了,就能過濾更多的東西,純凈水在這頭,蠢貨在那頭。

表達立場,什麼陸琪張嘉佳韓寒郭敬明ONE什麼鬼的書和文章就別看了,看了會變蠢貨。純凈水在這頭,你在那頭。


題主說歷史不是真相,倒還比較合理;但書並非一概而論不是真相。讀書跟讀史是兩回事,要按題主的理論,小說都是虛構的,是不是沒有讀的必要了呢?即便是就歷史而言,或許我們永遠無法得知歷史的全貌,但至少能夠藉此分享編史者的感受與判斷。不認可也沒關係,但看一看他們的記載總不是壞事,說不定將來你自己也會成為記載歷史的一員,不好好學習寫法怎麼行。


你要看的醜惡書里寫的不過十一,你就不能多讀幾本?更何況為什麼一定要看醜惡?走近科學:題主的內心世界。

歷史書是勝利者寫的不假,但我一直記得一句話,歷史永遠不是史官的毛筆決定的,而是人心。

總會有人記得真相。被掩蓋和扭曲的真相也可以有被還原的可能。

而如果你不讀書,那連扭曲的真相都不可能知道,又怎麼還原真正的真相?

更何況很多事情本無絕對的對錯,拋開立場,就沒有意義。如果你不讀史,什麼都不知道。


龍應台這篇文章剛好可以解釋,相信與不信之間彷彿還有可以沉吟的深度


歷史確實真實地存在過,然而永遠無法通過史書真實完整地重現。

因為歷史敘述者的觀察視角、認知框架、意識形態的不同,史書可能會接近歷史,但不可能再現歷史。

作為歷史愛好者,在沒有影音資料時,只能靠研究史書來了解歷史,這就是史書的作用。

但是,如果你盡信史書,那麼你還沒有建立獨立思考和個人的三觀體系,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就是這個道理。

史書里描述的事情,每一個都值得質疑和思考,它合邏輯嗎?作者是怎麼知道這件事的,作者是怎麼理解這件事情的?你覺得真相會是什麼?


是這樣的。

按照我們知識論一派的說法是,人是不可能完全了解這個世界或是所謂的真相。

所以看書看史,就要看許多不同的版本,才可以據此大約了解所謂的真相。兼聽則明嘛~

當然啦,現在學的,在以後都會被證明是有偏頗的啦,可是還是要學啦,不然沒法過俗世的生活。但是有質疑精神是好的!


書里說的不是真的。你怎麼知道不是真的?事實上你看它是為了學習怎麼騙人和以後怎麼不被人騙。還有就是學習辨別是非,探求真相的能力。

其實這個問題太蠢。好比是問吃飯又不能完全消化所吃下去的,幹嘛還吃那些不能攝入的是一個道理。

另外,既然到處都是假的,你看知乎作甚?

全都是假的。


hi~story~


其實歸結到一點,就是自己最重要。最終需要自我的判斷。我要的,我不要的,我認為對的,我認為錯的。基本上任何一個選擇,總有人認為是對的,也有人認為是錯的。也就是說,為什麼我認為是對的,其實這取決於自我背後的信仰。所以明白自己想要什麼,這點最重要,這是自我的快樂之源。注意,這個明白,是無緣無故的自我的醒悟,而不是被心靈雞湯一類忽悠的結果。


謊言也是一種信息

據說讀史有兩大正確讀法、一大錯誤讀法:

1、尋找真相。

例如某事看起來特別彆扭,想想就不是正常人行為,如禪讓、仁義等。那麼尋找蛛絲馬跡,找到更接近真相的答案。

2、推演。

只看前半部分,推測下來的發展,然後看歷史實際的發展,思考為什麼。

這兩種做法都是為了讓讀書人更了解謊言下人性的虛偽與惡,幾乎推動史事發展的都是來自這兩面,善念太少了。

未來是歷史的延續,嘗試推測未來吧。

錯誤讀法:

1、盡信書。

書中寫聖人就以為是聖人,書中寫親睦就真親睦。

最後,現實中人與人交談,也總是修飾後的語言,但我們為什麼仍需要交流,因為在「謊言也是一種信息」。


這個問題得從兩方面思考,一歷史真的有可能被隨心所欲的篡改嗎?二真相重要嗎?

我上大學的時候讀過兩本杜月笙的傳記,一本是台灣人寫的,一本大陸人寫的,對這個人物的態度截然相反,但是有三件事是一樣的,儘管對這三件事的態度原因表述各不相同,但事情都一樣,杜月笙有不光彩的發家史,杜月笙殺過ccp,杜月笙抗日,為什麼他們不對某件事進行否定,顯然哪一方都有充足的理由那麼做,因為有一種東西對他們有所限制,那就是邏輯,只要你沒法修改所有的信息源,你的篡改就會與其他信息產生邏輯衝突,比方說如果你否定杜月笙抗日這一說,那麼很快可能就會出現一個杜月笙的募捐照片打你的臉,你可以說這叫天道或者什麼的隨便,明成祖就是最鮮活的例子。因為篡改歷史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產生多少信息你是不知道的,你要想編出一個完全符合邏輯的謊,除非你能要求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幫你圓謊,這個困難可想而知,先不說你的敵人答不答應,那些答應圓謊的,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不經意的某些事就已經在拆台了。所以劉少奇同志才會感慨說:「幸好歷史是人民寫成的。」真相有時會遲到,但終究不會缺席。

其次,歷史的真相真的重要嗎?題主問如果歷史沒有真相,我們幹嘛讀史,研究一門學問不能那麼功利,但是從功利的態度看,我們學習歷史本質目的吸取前人的經驗教訓,以史為鑒。那麼如果這樣,當有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試圖抹殺歷史的某段真相,其實也就是在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否定,當一個篡位者極力否定自己篡位,其實也就是在告訴後人,最起碼他自己在心裡認為篡位是不對的。那麼這樣的價值觀就會伴隨著史書留傳後世,成為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的一部分。

所以基於一定事實的某種篡改是歷史的常態,既沒有完全的真相,也沒有完全的肆意妄為,信口開河,你要做的就是綜合多種信息對真相和作者的主觀態度進行剝離,得出你想要的就好。


地球或者說整個人類可能只是更高級別的生物的一個實驗。或者是缸中之腦!

那為什麼還要活著?


歷史是假的,除了名字;小說是真的,除了名字。


縱然歷史並非全真,但它終究是歷史;縱然書本並非盡實,但它始終源於生活。就像馬戲團中被馴化的獅子,即使它表現的再溫順,你也能從動作舉止中看到它本性的兇殘。更何況歷史不光有正史,還有紛繁的野史,書本上的作品不止一種,一個事物有千萬種角度去表達。許多事不是因為我們了解了以後會誤會,而是沒了解全才會誤會。


也在別的地方看到過這種說法,「史書是為帝王服務的,他想讓你知道的東西,你才能了解,他想掩蓋的,你也不得而知。史書中勝利者的數目居多,大多向人展示的是其的光輝形象,豐功偉績。」云云

先來說一說關於「書里寫的不是真相」這個問題,不知道題主所說的「真相」是什麼,在我看來,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不同人身上發生的事自然不同,所以很多時候,也許歷史就是書里寫的樣子,只是後人或者不在其位的人並不能體會到當時當事的情形罷了。就拿《詩經》來說,一般認為詩序是當時寫詩、采詩的人便已寫好,少部分孔子敲定,然後子夏傳承下來的。但是,後代關於詩經的解讀千奇百怪,很多人攻擊詩序里說的「諷喻」,特別近現代有些所謂的大師提出的搞笑言論,一篇篇都解讀成戀愛詩,不信書、不信史的他們杜撰、YY了各種角度,然後說明明就是自己解讀的樣子,為什麼不想一下,當時的人這樣寫肯定有他的歷史背景,雖然有人諂媚,但總會有正義之人把歷史保留下來。當時、當事之人記錄的不準確,那幾千年後毫無依據的YY就是準確的嗎?

古之良史都是很有職業道德的,他們「善敘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他們剛正不阿,不會因個人利益、恩怨而放棄事實有真相,

比如,崔武子殺死齊莊公,擁立景公為國君,太史記載說:「崔杼殺了他的國君。」崔武子殺死了太史。太史的弟弟新任太史之職,還是寫「崔杼殺了他的國君」,因為這樣,崔武子便連續殺了兩個。最後,太史還有一個弟弟還是這樣寫,崔武子就沒殺了。

再比如,陳壽在蜀時,其父曾為馬謖的參軍,馬謖因兵敗被諸葛亮正法,陳壽之父被株連,受到了剔去頭髮的苦刑,但是在寫《三國志》的時候,陳壽給予諸葛亮的評價卻依然客觀公正:「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外連東吳,內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族;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勵,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管蕭之近匹也。」有優勢便有缺點「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計,優於將略」,這才是全面、立體的人。

再比如,《起居注》,它更記錄著帝王的一言一行,在古代,皇帝是無權干涉「起居注」的。這屬於當時歷史的重要資料,記載著君主每天的起居言行,這項工作由吏官來負責,他們神聖原則就是秉公執筆,不虛美,不隱惡。歷來帝王都不過目起居注,以保證吏官無所顧忌地執行自己的職責。

BUT,這個規矩被唐太宗破壞了:

貞觀十四年,太宗謂房玄齡曰:「朕每觀前代史書,彰善癉惡,足為將來規誡。不知自古當代國史,何因不令帝王親見之?」對曰:「國史既善惡必書,庶幾人主不為非法。止應畏有忤旨,故不得見也。」太宗曰:「朕意殊不同古人。今欲自看國史者,蓋有善事,固不須論;若有不善,亦欲以為鑒誡,使得自修改耳。卿可撰錄進來。」玄齡等遂刪略國史為編年體,撰高祖、太宗實錄各二十卷,表上之。太宗見六月四日事,語多微文,乃謂玄齡曰:「昔周公誅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鴆叔牙而魯國寧,朕之所為,義同此類,蓋所以安社稷,利萬人耳。史官執筆,何煩有隱?宜即改削浮詞,直書其事。」李世民因向宰相提出看《起居注》而為正直史官所不齒……

不讀史能知道這些嗎?

===============我是不唯史是從的分割線============

當然,其實很多場景,史家也不曾親身經歷,再者,史家也是人,他們肯定有自己的立場,有些記錄肯定不盡真實。

孟子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又說」一鄉之善士,斯友一鄉之善士;一國之善士,斯友一國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為未足,又尚論古之人。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所以在讀的時候要學會鑒別。

當然,不同的人讀史有不同的目的。對於在史書中尋求樂趣或智慧的人來說,看看就好了,就當故事書嘛;對於研究歷史的人來說,他自然能分辨什麼是真、什麼是假。

「古之君子,過則改之;今之君子,過則順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為之辭」,那些史書只記錄了其光輝形象的帝王,往往都是些無恥之徒,所以讀史之時,不能以偏概全,知人論世才是正道。

書還是要讀的,不然怎麼分辨真假?


毛澤東曾說過:"一部24史大半都是是假的,即使是那些實錄之類,也大半都是假的。但如果因此不讀了,那就是形而上學。"

所以,能讀出是假的來,也需要蠻高水平的。


你長那麼丑為什麼還要照鏡子?


享受在謊言和偏見中發掘真相和關聯的快感。


——天下什麼東西最大?

——道理最大。

  比如「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這句話,趙匡胤說沒說這句話,或者原話是不是這麼說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趙匡胤明確的表達了統治權力的絕對性、唯一性和排它性。在此基礎上,對手是強是弱不重要,行善作惡也不重要,沒有你,對我來說很重要。

  正好馬未都先生剛剛在《都嘟》裡面講了兩期「歷史沒有真相,只殘存一個道理」,能夠解答這個問題,而且從文物考據的角度闡述了學習歷史的真正目的不是去了解真相,而是為了理解和掌握「道理」這個工具,分析現在,判斷未來。借用馬先生的話來談談這個題目。

  就題主所問的內容來說,通過掌握「道理」和對歷史遺存的了解,能夠推斷出大致發生的重要事件,或者解釋某些事情發生的原因,這是尋找歷史真相最好的工具。

  例如:閉關鎖國是清朝的國策。那麼閉關鎖國對整個國家有沒有好處?很明顯沒有。那麼能不能用維護集權統治的理由解釋呢?也不能,因為同樣的道理對於這之前中國對全世界開放的狀態不符。

  那麼什麼是合理的解釋呢?如果不去學會質疑歷史,或者不能系統的學習歷史知識,或者不能聯繫起來看歷史的問題,就很容易落入宣傳機構的圈套。

  如果你學習了歷史,對閉關鎖國政策和政治時局有了正確的理解,那麼關於清末同治中興的改革開放就會形成清晰的認知。當你再看到文獻當中有為此大唱讚歌的人,你就要多想想了,這傢伙是不是忽悠我呢?世界本來就沒想過把你拒之門外啊,都是你自己作的,怎麼敞開大門搞洋務運動就成了你的偉大創新了呢?如果你能想到這些,那麼恭喜你題主,你已經開始有獨立的人格了。

  尊重歷史,同時保持獨立的判斷性,儘可能還原歷史的本來面目,是學習歷史的大前提。如果不能尊重歷史、不肯正視歷史醜陋的地方,或以字為據、或刻意美化,那就很容易跑偏,變成某種形式的走狗。我們有五千年的歷史,也經常提醒左鄰右舍要尊重歷史,但自己卻看不清五十年前的慘劇,這難道不是值得我們反省的事情么?

  回到主題上來,我的理解是:學習歷史是在學習一種方法論。掌握了這種方法論,能夠幫助我們建立起一種正確的世界觀,從而不容易受各種歪理的影響和洗腦,在實現自我價值、團隊價值、歷史價值的道路上能夠少走彎路。

  有人說學習歷史太麻煩了,還是直接投胎到國民爸爸家裡省心。可即使你穿越到過去,睜開眼發現自己聲名顯赫、妻妾成群,可以為所欲為,但有個人忽然跑過來和你說:「和大人,皇上駕崩了!」 你是不是也很崩潰?

  所以,多讀點歷史,就不至於在別人起高樓和宴賓客的時候削尖腦袋往裡擠,忽然有一天樓塌了,被埋在瓦礫堆中哀嚎。你會更追求一種健康的、自強的、可持續發展的狀態。這種狀態,會增強你改造這個世界的信心和能力,因為你不會再甘心於稀里糊塗地過一輩子。這樣的人多了,我們每天期待的光明的未來也就近了。


書是希望。


《圍城》讀後感

圍城讀完大概兩周了,本來讀完就放下了。

但最近看到一句話:「如果你不寫點東西,你永遠只是個讀者,你的思考也很難深刻,學習效果會大打折扣。

於是決定讀完書後寫讀後感。今天立刻行動來培養這個習慣,由於最近面臨考試壓力,手上讀的幾本書進展緩慢,所以決定對之前讀的《圍城》聊聊遲來的感想吧。

在準備開始時,腦子裡在想鴻漸鴻漸鴻漸,他姓什麼,姓劉?姓張?想不起來了。書的第一主角的姓被遺忘了,當然現在想起來了他姓方,方鴻漸,一個購買假文憑回國後生活過得永無出頭之日的主角。

看書時畫了很多錢鍾書先生的妙語,也產生過很多感想。圍城的故事幾乎就是一篇反面教材,在看到某些情節時會告誡自己,千萬不要像方鴻漸一樣,千萬不要成為那樣的人。但此時腦子裡最觸動自己的想法卻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圍城裡,錢鍾書先生再幽默的文筆,楊絳先生序里再樸實的感動,曾經再深的觸動,如今都如同過眼雲煙,連主角的姓不仔細回憶都快忘了。如果不記錄下來,到下個月時可能連鴻漸兩個字都不再記得。

所以,那就寫一些已經模糊的感想吧。

《圍城》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所以最初看它的幾天頗有點無趣,甚至不想繼續下去,但規定自己每天至少要讀十分鐘,開始的一星期,讀的過程中不停看錶,時間一到書立刻合上。可是,漸漸地,讀的時候不會看錶,感覺剛剛打開書,過一會瞄一下時間已經過去了20分鐘,也越來越期待每天中午的圍城時間。

那是一種淡淡的吸引,瞄下表已經讀了20分鐘,那就淡定的合上書,不會像很多小說一樣不看完這本不睡覺。

但每天的十分鐘,真的進入了圍城的世界裡,那是一種難以形容的奇妙體驗。由於《圍城》是部諷刺小說,主角鴻漸是不想成為的人,所以不會把自己帶入主角,那我是誰呢?我是一個旁觀者,在圍城上空飄蕩,去默默地觀察主角們的一舉一動,去慢慢汲取錢鍾書先生博覽群書後留下的智慧。

鴻漸的一生跌宕起伏,他的兄弟辛楣順順噹噹,為什麼呢?因為鴻漸是主角,辛楣是配角。甚至看過一種言論說,鴻漸面相不好,辛楣面相好。

以上兩種說法都是正確的,因為根本找不到證偽它們的證據。而在我看來,鴻漸的一生非常的草率,他在回國的船上被有未婚夫的鮑小姐勾引,一夜春宵,後來明明喜歡的是唐曉芙,卻不知道如何回絕唐曉芙表姐蘇文執對自己的示好,甚至在決定去跟蘇文執說清楚自己真正的想法時,被月光迷惑親了蘇文執。後來的事不言而喻,兩個人都不會屬於他。而整部小說,可以看出錢鍾書先生對唐曉芙特別的偏愛,她是那麼的完美,偏愛到捨不得把她嫁給方鴻漸,假如鴻漸與唐曉芙之間的真愛最後在現實中慢慢的變得分崩離析,大概會比他本來也沒多麼喜歡的柔嘉,更能突出婚姻是座圍城的意味吧。

鴻漸不僅在感情上草率,在工作上,從第一個冒牌岳父安排的銀行工作,到後來蘇文執的追求者辛楣視他為情敵想把他調走,所以為他安排的副教授工作,到後來副教授沒有續約當不下去後,辛楣又給他安排的報館的工作,報館由於戰爭問題,所以著手準備去辛楣給他安排的新工作。

沒有文憑,沒有核心競爭力,沒有選擇權,一輩子不停的跳槽不停的換工作,不停的認為這個工作不行因為公司不好,換個工作一定會很好,於是繼續下個下下個下下下個,錢鍾書先生在幾十年前就寫下了如今社會大多數人的現狀。

在婚姻上更是草率,趙柔嘉步步為營,鴻漸掉入陷進後被賣了還幫人家數錢,渾渾噩噩的進入婚姻,婚後懷疑自我,懷疑婚姻,錢鍾書老先生再次預見如今社會大多數人的現狀,相親互看條件然後草率結婚,渾渾噩噩過一生。

也許,說錢鍾書先生預見未來這種說法並不正確,因為太陽底下無新事,他只是描寫了當下的現狀,而在21世紀依然適用而已。

也許這本書這麼多年經久不衰的原因就在這裡吧,它描繪了一種可能永遠都會存在的狀況,每一個時代的人讀它都感覺在寫自己的時代。書中的語言又是那麼的精美,可以說是字字珠璣。故事初讀時平平淡淡,讀完感慨良多,就算再迷茫的年輕人,不能在書中找到自己的方向,至少可以排除一種錯誤的方向。

即使依然不知道自己要什麼,至少可以為自己排除一種可能,知道不要什麼。而且不是普通的不要,是大多數人渾渾噩噩一生後追悔莫及的不要。是迷迷茫茫的年輕人最不應該要的不要。

希望所有渾渾噩噩的人讀一讀圍城。


1、僅僅是樂趣。研究過去就像研究音樂、藝術、電影和天文學一樣。我們有些人能從這些事情中得到快樂:閱讀古文獻,凝視古畫,發現某個與我們自己完全不一致的世界。就算沒有別的價值,有樂趣就是一個能夠吸引人的價值。

2、將歷史作為某種思考的工具。研究歷史必定意味著將自己帶出當前的環境,探尋一個不同的世界。考察過去的人們如何不同的方式行事,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機會去思考我們如何行事、我們為何採用這種思維方式、我們對哪些事一味相信。

以不同的方式思考自我,推斷我們人類作為個體是如何產生的,也是為了認識到以不同的方式行事的可能性。 歷史是一種論辯,而論辯提供了變化的機會。當某些論斷者聲稱:「這就是唯一的行為過程」或者「事情一直就是這樣」的時候,歷史允許我么提出異議,允許我們指出總是存在許多行為過程、許多存在方式。歷史為我們提供了拒絕服從的工具。

來自牛津出版的一本小書《歷史之源》,題主可以讀讀看~


推薦閱讀:

要把所有西方哲學大師的代表作讀完要多久?
看完《五天學會繪畫》後,你產生了哪些改變?
為什麼《巴黎聖母院》講了這麼多與情節無關的東西?
《飄》中,白瑞德愛情被耗盡,心力交瘁的他終於離去。如果斯嘉麗去挽回,白瑞德會如何抉擇?
狐狸讓你第一時間聯想到什麼?

TAG:閱讀 | 歷史 | 人生 | 反智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