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在古代當一名皇帝,大致需要怎樣的知識儲備?

可以以某個朝代,或者某一時期為例。

比如像政府管理,文書典籍,軍事知識和少數民族語言這些。

這裡說的是一般情況下,並不討論某些特別昏庸的。


1.政府管理方面。不僅要熟知基本的政府管理知識,還要對四夷的理論非常熟悉,這樣才能有備無患。比如,漢末太學生群聚漢宮前求誅宦豎,帝出視諸生,斥曰:「汝等皆知匈奴章句,然不甚解其意」,帝自誦《葛底斯堡演講》,諸生皆拜伏於地,黨亂遂解。

2.文書典籍。須博聞古今典籍,通詩詞歌賦,順手拈來,閱歷遍五洲四海,知天下大事。漢宣帝劉詢曾受牢獄之災,流落民間,一位與他有故交的獄卒曾作《漢宣故事》載其與帝交往見聞:

「我們開會在大食堂,一說聽報告大家就犯愁,唯獨聽他的報告不一樣,不少人早早去佔座位。他的報告既突出政治,又不會滿篇大道理、講些空洞的口號,而是不時穿插具體事例,十分生動活潑。講到關鍵的地方,他會插一點方言,比如四川話,說得挺像,也經常英文講幾句,有時還引用唐詩宋詞,他小時候讀過,隨口就來,把大家的精神提振一下。同志們聽著感覺很親切,不是那麼枯燥。既接受教育,也是一種享受。他出國回來,除了介紹考察內容,還給大家講一些國外的見聞和社會情況,我們能聽到這些信息十分難得。在那個極左思想盛行、封閉僵化的年代,他思想活躍,與群眾坦誠相待,給研究所帶來了一股新風。」

「值光等廢昌邑王,欲迎上繼承大統。上卻之曰:「布衣賤民,怎可調任長安?」太皇太后勉之:「台閣議定,病已莫辭。」上慨然曰「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遂赴長安登基。

——邴吉《漢宣故事》,長安御書坊,28年,西安。

3.軍事知識。

下策治兵,窮兵黷武。中策治兵,奇謀詭計。上策治兵,行伍規矩,章法森嚴。文治武功一體,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這方面漢文帝劉恆是典範。史載文帝入細柳營,周亞夫出迎聖駕,行伍嚴整,軍令如山,上心甚慰。

文帝問亞夫:「軍餉還足嗎?」

亞夫說:「國家供給外,臣還讓軍士們與市井做些小買賣,補足軍用。」

文帝臉色由晴轉陰,大筆一揮寫下八個大字,離開細柳營。周亞夫視之,乃「軍伍將士,禁為商賈」,亞夫覽之嘆服,謂左右:「上真知兵之主。」

4.少數民族語言

按理說,天朝上國的君王是不必去學夷言蠻語的,但是也有皇帝有這個愛好,這也有利於皇帝和藩屬國的交往,至於少數民族語言的精通程度,高下不一。舉漢武帝為例,他就會八門少數民族語言,比如說夜郎語,匈奴語,大宛語,樓蘭語,大月氏語,南越語,大秦語,還有今巴基斯坦一帶的身毒語。

使臣張騫曾經向武帝陳述西域見聞,帝不時補充應答,張騫在《河西紀行》里就提到「上博聞西域事,有西域何國未曾幸之感。」武帝在接見南越謁者時也曾經說大月氏語,謁者問夜郎王幼子踐位是否是長安欽定,帝龍顏大怒,以夜郎語指斥謁者「所圖異樣,其所圖者深意難破,天命難猜。莫欲腹誹以毀朕。」(事見《他改變了漢朝》)

參考文獻:邴吉,《漢宣故事》,長安御書坊,28年,西安

張騫,《河西紀行》,博望出版社,105BC,博望

班昭,《他改變了漢朝》,漢宮出版社,86年,西安


推薦閱讀:

三星堆文化對於文明有哪些意義?
如果當初董仲舒沒有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那麼中國歷史會怎麼發展?
為什麼李靖的名氣遠不如衛青、霍去病?
漢武帝為什麼要對投降匈奴的人滿門抄斬?

TAG:歷史 | 職業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