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了」(le)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01-21
漢字了(le)是什麼時候出現的?了(liao)不算,le這個音和意思是近代才出現的么?
起初問這個問題只是因為看到一句關於李自成的順口溜:「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以前語文老師說過,古代沒有[還](hai)這個音,只有[還](huan),
比如: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看到這個順口溜後覺得這句話是不是借古人之名所做的。所以有了這個問題。le應該是來源於引車賣漿之徒所操之語,也就是來源於白話文而不是文言文。想一想文言文中用le,是一件多麼不可想像的事。。
而今而後,庶幾無愧了。相互枕藉乎舟中, 不知東方之既白了。余嘉其能行古道,作了《師說》以貽之。……好了,不能再糟蹋古文了。。
Le的用法,一種是放在句尾表示完結,另一种放在動詞後面表示完成。大概就這兩種最常見。Le起源於白話文的話,想到的白話文第一個是魯迅的《狂人日記》。裡面用了le的地方很多:今天見了,精神分外爽快。我明白了。陳老五趕上前,硬把我拖回家中了。
到了現在,他們也應該早已懂得。……可見白話文運動時的le已經和現在的le很接近了。也就是說,le的用法早已形成。再往前看,四大名著中《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裡面用le的地方也很多:
周通解了小嘍啰,問其備細,魯智深那裡去了。(第五回)柴進看了,又不歡喜。(第九回)林沖謝了柴進,飲酒罷,兩個公人一同飲了。(第九回)……也就是說,le在元末已經很口語化了。到這裡應該可以說,關於李自成的順口溜在le用法上沒問題。白話文起源於什麼時候?對於「白話文」的淵源,一般可以追溯到唐代。一些敦煌史料研究者「基本承認變文是一種(白話)文學,認同變文是通俗(白話)小說的肇始」。(引自白話文的百度百科)《敦煌變文集》是唐代敦煌變文作品的總集,作品中le似乎沒有,諸如末了,已了等等,往往在文末用liao表示完結,但也仍有一些地方le與liao的區別並不明顯,讀liao有些古韻,讀le也無傷大雅。總結一下,le的形成大概是受佛教的影響,在唐朝、五代十國時期逐漸作為口語初具雛形,到了北宋已經有了le的意思及用法。但至於何時讀作le,當時有沒有錄音、沒有直接的拼音,再加上各區域方言龐雜(我可以說省內的方言我都聽不懂么!),所以le音的形成很難考究。
比如北宋時期的《二程遺書》,就是弟子根據他們的言行所寫的語錄體白話文。其中已經有了le的意思。比如:伯淳嘗與楊時讀了數篇, 其後盡能推類以通之。只著一個私意,便是餒,便是缺了它浩然之氣處。「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這裡缺了它,則便這裡沒這物。今看得不一,只是心生。除了身只是理,便說合天人。學者用了許多工夫, 下頭須落道了, 是入異教。……儘管北宋時期已經明確有了le的意思,但是否有了le的讀音,這便不知道了。PS:題主兼答主在語文、漢字之類的方面純屬業餘之業餘,隨手提問,隨手回答。有錯改之,無則加勉,自問自答什麼的。。。就當做練手吧。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國富民強」,而不是「民富國強」?
※文言文中,那些表達用一個詞就可以說明白而用白話文卻不容易講清?
※青春、朱夏、白秋、玄冬的來源和含義是什麼?
※回復答應時"恩"和"嗯"到底哪個正確?
※如何恰當地使用「標識」和「標誌」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