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樣申請到PhD的呢?

各位來講講自己申請PhD的經歷吧。

相關問題:

你是怎樣申請到Master的呢? - 留學


@Yong He :我申請了十幾二十所學校,結果比CMU爛的都不要我,所以只好去CMU


謝邀~~PhD申請確實不易,雖然距離自己當年申請已經有些年頭了,現在想起還是十分感慨。。在我們申請的年代,信息和經驗的分享遠沒有現在暢通,很多事情只能通過自己的摸索和試錯才能知道,因此也走了很多彎路。在申請方從事留學諮詢工作的這些年裡,指導申請PhD的學生上百人,深刻體會到現在這個時代,信息調研能力在申請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也越發感覺到自己多年積累的申請經驗、海外人脈和信息渠道有時候對於學生的申請過程真的可以 make a difference, 這也是支撐自己將創業的路走下去的最大動力吧~~

雞湯結束,還是給大家來點乾貨。因為自己的申請經驗可能早已不適用現在的情況,因此給大家分享一篇我師弟在拿到PhD全獎offer之後對於自己申請過程和專業調研寫的總結。何為PhD申請過程中的調研能力?要取得怎樣的調研成果才能讓看似撲朔迷離的申請過程達到最大成功率?相信很多同學看過以後會更加清楚。

2013Fall船舶與海洋工程(Naval Arch. Marine Engin.) 博士申請總結

0前言

近日來好多本校、外校的同學向我詢問各類關於船海工程專業出國申請的問題,是時候把船海的申請總結總結了。船舶與海洋工程不像其他主流專業,它申請人數少,資料少,經驗少,我們對國外高校這個方向了解更少,因此是申請的一個難點。我當時申請時,查找相關資料費了好大得勁兒,關於船海的申請的經驗貼只能從交大飲水思源以及各種網路上零星的窺得一兩篇,關於博士的幾乎沒有。我一路摸索過來,也算對世界範圍內大部分學校的船海工程(尤其是美國)PhD申請有一定了解,而我的2013Fall的PhD申請已經基本算圓滿完成,為了讓後來船海工程的學弟學妹少走彎路,同時也算回饋一下一畝三分地、龍的船人的信息共享,因此將我在船海方面的PhD申請做了一個詳細的總結,為簽證趕快clear以及以後去美帝繼續苦X的PhD生涯攢攢RP。

個人背景與申請結果

首先介紹一下我的基本情況,本科哈爾濱工業大學 船舶與海洋工程 GPA:85,碩士哈爾濱工業大學 機械工程GPA:91,GRE:
V158 Q170 AW3.0,TOEFL:98
(Speaking:23),科研方面有一些水經歷,有1EI2核心1會議(1作)、1SCI(3作)、其他N作灌水幾個,獎學金一等、二等什麼的,最好的是研究生國獎~不過申請結束才獲,沒什麼作用。還有哈工大優秀畢業生,黑龍江省優秀研究生。

申請結果

Offer:TAMU、Virginia Tech、U of Arizona、U of
Cincinnati、Oregon State U、Florida State U、MUN、TU/Delft、NUS、Ecole Centrale de Nantre

AD: Laval
U(Tuition wavier)、Iowa U

Rej: Umich、Umass、SUNY Buffalo、UFL


1
船海工程博士申請概況與申請形勢

船海工程PhD的申請難度略高於機械工程及土木工程,國內各高校申請態勢如下:美國主要是上交大的在申,其次是天大,其他船海高校零星有些。歐洲的申請如NTNU等主要是哈工程、武漢理工申的多一些,大工也是去歐洲居多。剩下韓國、日本、新加坡各校都有一些申請。申請難度的話,考慮到競爭對手的強弱和必須參加的考試難度,要求GRE的美國名校要略微難一些。美國尤其是休斯敦是世界海工的「矽谷」,美國的博士申請是規範招入的,也就是每年都會在固定時間招生---秋季Fall入學招一批(全獎),春季招入少量(獎學金很少)。歐州(挪威、瑞典、丹麥等)實行空缺招入制,每年招入沒有固定的招生計劃,出現空缺就會貼出職位招人,全年隨時都有機會。其他地域的情況我在下面內容中會提到。


2
申請學校分析

2.1美國

首先是美國的院校,這是競爭最激烈,但相對畢業機會最好也最多的申請對象。美國擁有世界海工的中心、最前沿的科技、充足的獎學金、含金量相對最高的PhD學位以及畢業後大量的工作機會,一般作為有能力申請者的首選。(申請基準條件:GRE成績(V&>145、Q&>165、 AW&>3)、TOEFL&>80或者雅思&>6.5、GPA&>3.0)

船海工程申請不一定非要專業的名字對上,其實美國的船海相關的課題大部分在Civil、Mechanical和Ocean系,所以涉及流體、結構、流固的系都可以作為申請對象。申請時排名可參考:US工程院排名、US News 機械工程專業排名、土木工程專業排名,航空工程專業排名。(綜合排名不用太看,是按本科入學率等本科指標排的,和科研實力沒多少關係,申博士看綜排沒意義)


2.1.1
船海類密切相關的學校:

(1)第一選擇梯隊:MIT和UCB這兩所自然不用說,世界數一數二的高校


MIT(麻省理工大學)

MIT自然是船海這個專業的老大,最牛校,沒有之一。出過好多大家,我們熟知的各種水動力軟體的內核比如Wolmit、Shear7等等都是MIT其中某一個組搞出來的。MIT的海工在Mechanical Engin Dept.下,共有7-8名教授,每一個都是大牛,實驗設備非常之好。能被錄取的一般都是頂級高校中的頂級牛人,科研奇才,一般申博士要求有碩士學位。


UC Berkeley (加州大學伯克利)

UCB世界排位前三,能進這個學校的也不是一般人,更別說想拿到PhD全獎了。他家的海工也在機械系下,有幾個搞水動力和水下控制以及結構、材料腐蝕的大家。和MIT一樣,神校,他家要求非凡人能企及。神校不敢多做評論。

(2)第二選擇梯隊:Umich,密歇根安娜堡在船海工程的地位僅在MIT和UCB之下,萬校之上了


U of Michigan Ann Arbor

Umich工科大牛校,工科美國前三甲,公立大學前三名。有專門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是美國最早有船舶的頂級牛校。他家的船海系教授最多有30幾個,實驗設施豪華,幾乎涵蓋了船舶與海洋工程所有的研究方向,只要拿到PhD錄取,就會保證四年全獎。碩士不給獎學費巨貴也好申的多,但博士申請難度巨大,國內上交申請優勢明顯。Umich的船海名氣在世界範圍內好大,只能仰望。。。我被他家rej,心服口服

(3)第三選擇梯隊:TAMU、UT Austin、VT、UFL、U of Iowa、U
Delaware


TAMU(德州農工)

TAMU最大的優勢在於地域,地處德州、臨近海洋工程中心Huston,因此TAMU是船海工程申請的大熱門。TAMU算是申請的一個大眾情人院校,由於學費生活費便宜,因此競爭頗為激烈。農工的海工非常強大,有非常先進的海工實驗室,8為教授也是業界的泰斗人物。劣勢可能在於近年funding不是很足,PhD經常發AD,而且去了以後PhD的financial support不是太有保證,funding屬於狼多肉少的情況。我也是基於這點考慮,沒有從了他家的offer。


UT Austin

德州奧斯汀也屬於工科的大牛了,這個學校給人一種精英的感覺,錄取比例非常少,一般來看能拿到austin全獎的都是神牛級人物,按學校檔次奧斯汀應該屬於Umich那一檔的,但是由於austin的ocean 系比較小,而且教授與德州農工部分共享因此放到這裡。但是以奧斯汀的實力和德州的地理位置,他家的PhD offer肯定是神級offer,我認識一位大神還曾糾結與奧斯汀和斯坦福的offer。我沒敢申請。


Virginia Tech(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VT的offer也是我最終從的offer。VT是傳統的工科大牛校,大部分工科專業都是TOP20,尤其土木,建築,航空,機械,環境等。他家的Ocean Engineering在Aerospace and Ocean Engineering下。主要致力於航空的流體力學和海洋的流體力學,原來ocean engin方向跟航空方向相比較小,但最近AOE學院大力加強海工方向,又新引入兩個ocean engine的教授因而實力大大提升,並且還在招賢海工人才,因此是我們海工方向申請的一個很好選擇。並且VT的CEE系也是涉足海工及海洋流體力學的。


U of Florida

他家的海工在Civil下偏向於coastal和海洋環境。UFL綜排不錯,海工系不是很大,大概6個教授的樣子,套磁很重要。Florida沙灘陽光,UFL是佛州最好的大學。從他家錄取情況來看,比較奇葩,喜歡要標配,就是太好的不要,不好的也不要。Funding情況看,今年不是很足。這個學校給我免學費讓我申公派,我沒從就被拒了。

U of Iowa

Iowa大學的機械系流體較為強,其中有兩到三個教授專門搞船舶流體力學與海洋水動力,其他還有幾個教授搞湍流和多相流。Iowa大學整體聲譽也不錯,只是不如以上學校和海洋工程那麼相關了,所以可以套磁後決定是否申請。這個學校我被錄取了,最後沒有去。


U of Delaware

德拉華大學綜合排位不是特別高,但是他家的海洋工程還是很好的,海洋工程學位屬於Civil學院和地球環境學院聯合培養學位,較為偏向海洋環境,波流效應、coastal等。UD我沒有申請,他家據說要套磁才行。

(4)第四選擇梯隊 SIT、Oregon State U、


SIT

斯蒂文森理工學院的船海也是老牌了,在土木系下面,學校整體實力要較上面的高校弱一些,但是搞Ocean Engineering的教授還是很多的,SIT有較多的海工lab,Ocean、Coastal、海洋環境都有所涉及,申請難度相對容易,感興趣的可以申請。他家我沒有申請。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俄勒岡州立的海洋工程也在土木系下面,他家綜合排位不高但海洋工程還是讓人眼前一亮。他家有拖曳水池,近岸工程實驗水池等多個實驗室,像以後做海工實驗研究的,OSU是個不錯的選擇。我申請了他家並成功拿到了他家的offer。

(5)其他一百名開外的高校 但海洋工程較好的高校。


U of New Hampshire

他家海洋工程偏向海洋環境,學校綜合排名靠後,但海洋測繪較為不錯。沒有申請,因此沒有詳細了解。


Florida Institute of Tech

FIT貌似是和我們學校有交流項目的一所高校,學校綜合排名較後,美國150名以後。這個學校比較小,工科還不錯,尤其海洋工程非常不錯,涉及海洋海岸領域的各個方向,可以依興趣查找申請留作保底。他家我也沒有申請


U of New Orleans

新奧爾良大學有專門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由於Orleans是美國的船舶製造業集聚地,因此UNO在船舶製造領域很出名。另外我看到他們系副主任就是我們的HITer。他家劣勢就是學校排位靠後,美國300名左右,船舶系教授不是很多。他家我也沒有申請。


2.1.2
船海類不太密切相關的學校

上面介紹了海工類較為密切的學校,其實可申請的學校遠不止那些,我們專業可以申請機械系下的流體、土木系下的流體和航空系下的流體,因此所有學校都可以申請。而且很多方向與我們國內船海工程做的東西非常類似,比如海洋可再生能源,海上風能、潮汐能等,這個國外的很多土木、機械系都在做。這裡只能舉一些我申請過的和我了解的學校,其實只要是Mechanical、Civil、Aerospace比較強的學校,都可看看其中faculty的研究方向然後套磁申請。

Connell University 的CEE系在搞offshore的東西,尤其海上風能,有個教授專門做VIV的,非常厲害。

Duke U 杜克大學ME系的流體與我們也很相關可以一試,我陶瓷了一位教授,最後還是沒有申請。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聖母大學綜合排名高,但國內名氣倒不大,CEE學院好幾個教授搞ocean hydrodynamics的

USC 南加州機械系的流體也不錯,我套到一個教授,覺得南加州那塊太不安全最後也沒有申

Gatech 喬治亞理工,工科巨牛,他家機械系流體方向非常棒,需要套磁

U of Boston的機械系有海上風能實驗室,做的就是我們流固耦合的東西。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這個學校Mechanica and Aerospace學院流體、流固耦合的教授很多很不錯。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在CEE學院里有個組專門做offshore wind turbine

Purdue University的ME系裡做流體的教授非常多,普渡的機械很好,可以一試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 雙城的CEE和ME流體做的很好,可以考慮

U of Massachusetts的機械系里就在搞offshore wind energy,有一個很大的offshore wind的lab,這個學校我申了想保底,但悲劇了。

SUNY at Buffalo 紐約大學水牛城工科也很出名,機械系高流體的較多,我當時申了他家。

U of Arizona我申了他家的Aerospace系,航空系搞流體和流固耦合的教授很多,我也收到了offer

U o Cincinnati我申他家航空與機械系,CAE有限元模擬方向,最後也成功收穫了fellowship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他家CEE下有做offshore wind turbine的組,我申請並拿到了offer。

其他還有很多,都在AE、CEE、ME系下,可以自己慢慢發掘、套磁。

2.2 歐洲

歐洲博士申請與碩士還是區別很大的,歐洲的博士全年申請,實行空缺填補制,隨時貼出招聘職位,空一個招一個,基本全部要求有碩士學位,因此只能再快畢業的時候開始找PhD position,一般要經過面試,最終確定錄取。所以這樣來看,歐洲可以作為美國申請不順利後的第二步選擇,或者二戰時候隨時關注的機會。另外注意歐洲學校喜歡讓中國學生申CSC,小氣、略坑。但歐洲生活舒適,旅遊愜意,我幾個同學在歐洲讀博的都各種旅遊傳照片,好不愜意。


2.2.1
英國

英國博士不用上課,一般三年就可以畢業,進工業界優勢,進學術界劣勢。英國是造船老牌強國,但隨著企業轉型,慢慢沒落,但是幾個船海類強校還是很厲害。英國給國際學生PhD獎學金少,讓申CSC多,英語最好考雅思。有個劣勢是英國學位國內認可度逐漸在降低。

英國船海類學校:

Imperial College帝國理工 大牛校!他家的海工在機械系下,有7~8個教授在做

倫敦大學學院(UCL)大牛校!並且船海領域很有名,有Prof.吳國雄等水動力大牛

U of Southampton 南安有船舶與海洋工程系,主要以船舶結構、水動力見長,與我們有交換項目

Newcastle University 紐卡斯爾也有船海工程系,主要也是做船舶水動力的,我們院長就在這裡出身並任教。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這也是和我們有合作的一個學校,他們家船舶,海工都涉及,原來和格拉斯哥大學一起授予學位,近兩年格拉斯哥退出了。

英國去自費讀一年碩士的較多,這個很容易申,申請英國博士的倒不多,可能是由於我上面說的劣勢吧。


2.2.2
歐盟諸國


NTNU(挪威科技)

NTNU算是歐洲海工界TOP之一了,不得不提。我們所聽聞的諸多大牛,如Moan、Faltinsen等都在這個學校,他們有一個海洋工程研究中心CeSOS,但是幾位大牛都要退休了,因此他家近一兩年船海給出的PhD
Position很少。我有幸申請到了Moan教授的一個PhD職位,進入最後Top3人選,最後糾結再三還是選擇去了美國。他家目前在做offshore wind turbine項目,但是已經做了好多年了快要結題。目前聽說在向控制(Control)方向轉型。


CTH(瑞典查爾姆斯大學)

他家也有專門的Shipping Tech系,在船海方面很突出。瑞典的PhD一般是合同制5年。Salary特別的高,免學費,第一年月薪26000RMB,工資還會漲,錢非常豐厚。我在美國結果沒出來前也有幸申請了一個position,競爭很激烈,大概150個申請者選一個,最後幾輪篩選,選取TOP5進入最終面試。我是和教授視頻Skype面試的,進行了約一個小時,最後排第2,很遺憾沒有得到這個職位。


TU Delft(代爾夫特理工大學)

歐洲頂尖的理工大學,尤其是代爾夫特的船舶與offshore工程在歐洲也是首屈一指。Delft的船海主要是船舶結構、疏浚船、鑽井平台等。有一些水動力和結構的大牛。我也申請了這個學校的職位。荷蘭獎學金是2200-2600歐元一個月,免學費


DTU(丹麥科技大學)

他家有機械系,風能group都是做offshore
engineering的,DTU最為出名的就是他家的offshore wind,北歐的offshore
wind項目他家幾乎佔了個全。DTU的PhD一般是三年,很不錯的學校。


KTH(瑞典皇家理工)

在國內認可度不錯,其實並不一定比CTH好,但是可能由於我們中國人覺得「皇家」永遠是最牛的。但是KTH確實很不錯,高速船舶做的很好。瑞典的高等教育是非常不錯的。很多人也都在這裡讀碩士然後當做去美國的跳板。

上述都是英語教學的博士項目,但是法國、德國就需要再學語言了,雖然申請時候不用,但你去了那也得學法語德語。


Ecole Centre De Nantes、Marseille (法國中央理工-南特or馬賽)

中央理工是法國非常頂尖的工程師大學,法國教育體制與世界不同,因此高校幾乎無法參與世界排名體制,具體這裡就不做講解了。從中央理工出來進BV等還是很不錯的。我申了中央理工的國家公派,這個是CSC提前批項目,HIT研究院的網站上每年會貼出來,一般申請後一月份會出初選面試名單,然後統一在北京由法國七位導師面試。一般申請者北航居多。我當時發揮很好,面試拿了NO.1。法國的劣勢是,國內了解的少,回國的話認可度略差。

另外還有德國的學校,但由於不想學德語壓根沒考慮。

比如Technical University of Berlin (柏林工業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Hamburg(德國漢堡大學)等

還有義大利、比利時、瑞士等一些小眾國家的大學,其實也不錯,想去歐洲的多做做功課吧。

2.3加拿大、澳大利亞

加拿大搞船海工程較為出名的有以下幾個高校,一般來說需要GRE成績,不過很多也不需要,要求不像美國那麼嚴格,錄取也較為容易。但加拿大申博士重科研,所以大多要求有碩士學位才可申請,否則要從Ms讀起。

UBC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加拿大頂尖大學之一,海工在Civil和ME下

McGill U 麥吉爾大學也是CA的頂尖大學,有好幾個教授搞船海方向

MUN 紐芬蘭紀念大學,這是加拿大唯一一個有完全對口專業船舶與海洋工程博士點的高校,我也收到他家的fellowship,錢很充足!

Dalhousie University 也有Ocean Engineering和Ocean Science方向,不錯

另外像Waterloo、McMaster、Ottawa等的ME和Civil都有相關Coastal 和offshore的方向。

澳洲申請季節和北半球相反,一月入學,剛好比其他學校申請晚半年,所以可以作為北美申請失敗的第二手選擇。澳洲一般我們就關注澳洲八大校和4星以上的學術性大學就好。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西澳大學有專門的group在做海洋平台,offshore實力不錯。而且西澳是澳洲頂尖八大校之一,值得去讀。我之前也套好了一個教授,但要求考雅思,所以沒申。

University of Tasmania 塔斯馬尼亞大學是澳洲4星大學,在塔斯馬尼亞島上。他家船海是AMC,澳大利亞國家海事研究中心所在,方向偏向海事,海洋環境等。是與我們有交換的一所高校。

2.4亞洲

可能還是不少人喜歡去亞洲留學的,不過個人感覺風土人情改變不大,尤其學術上來說,亞洲高校的氣質都比較像,建議還是去歐美看看。但是日本韓國在船舶製造方面還是相當不錯的,新加坡兩所學校也很好,錄取難度不大,這裡介紹一下。相對來說很多人選擇日、韓、新加坡讀碩作為去歐美讀博跳板。

首先新加坡兩所學校都有Ocean Engineering,分別都在CivilE和ME系下,很多教授都是美國的PhD。

NUS(新加坡國立)我申了NUS作為保底,並也拿到了全獎offer。要注意他家學術PHD申請時間是非常早的,11月就要提交材料。

NTU(南洋理工)他家的海工也是不錯的,當時選了NUS保底,就沒申他家。但是他家的海工和MIT也有合作,值得一申。

不過新加坡彈丸之地,太小了,去了以後各種出路都很狹窄,要去就要接受這樣的劣勢。

PS: 新加坡到底要不要GRE?很多人問,官網上雖然要求,但是其實不提供也沒關係,甚至沒有比有好,我跟新加坡的教授和招生人員當面聊過,他們覺得如果你有很出色的GRE成績的話你一定會去美國,這樣他們錄了你,你也是要走的,所以他們要麼跟你提前簽訂一個協議不讓你繼續申美國,要麼就不要你了,Overqualified。

日本搞船海的學校很多,目前國內高校如交大里的日本幫(日本拿的PhD學位)就很強大。

東京大學機械工學科里船舶方向非常厲害,還有橫濱國立的船海也是鼎鼎大名,上交好多老師都是這裡畢業。另外再介紹幾個:大阪大學、大阪全州大學,九州大學等

韓國的話去的一定比較喜歡韓國文化了。韓國的造船教育是不錯的,最值得去的兩個學校是KAIST(韓國科學技術院)、國立首爾大,這兩家的船海是不錯的,很多教授都是美國的PhD,我之前聯繫的美國一個導師碩士就是在KAIST讀的,後來在美國讀的PhD。因此作為跳板也是不錯的選擇。另外有船海的還有:釜山大學、蔚山大學,這些都與我們有交換項目合作的。

沙特的KAUST(沙特國王大學)也有海洋工程專業。教授都是北美高新挖過來的大牛院校的教授,這個學校特點就是有錢,獎學金多,多,相當的多。

3 申請需要的材料


3.1GPA

GPA太重要了,保持一個好的GPA是王道。辦法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至於想著學校給改成績,刪成績,在工大就不要想了,大多數高校里唯一辦法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3.2
語言成績

TOEFL和雅思,選其一即可。如果重點在澳洲和英國(英聯邦)那就雅思,如果申北美等,考托福吧。比如UC伯克利雅思要求7單項不能低於7,托福要求68~。這兩個考試就是考英語能力,所以只能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提高語言能力,這沒什麼好說的。


3.3 GRE
for 北美)

這估計是人類歷史上最變態的考試之一,經歷過會覺得是一輩子的財富,我到現在也忘不了考G的那兩個月非人的生活。我相信經過了這場考試的人會成長很多很多。所以為什麼美國的offer總被視為含金量最高的,相信敢於挑戰GRE的勇士精神是一方面原因吧。


3.4
科研

科研是申請博士的資本,有一定的科研成果是很有用的,可是對本科生來說,出幾篇論文太難了。所以如何展現出自己的科研潛力是要做的功課。費大力弄個N作的論文沒意義,你哪怕寫出一些論文總結,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不發表也沒關係,寫在PS里,給面試老師講,這些都是體現你科研素質的方式。

3.5其他軟材料

這就因人而異了,個人陳述、推薦信,競賽、各種獎項、實習這些,能搞到多好就搞到多好,但是要注意原則:不要本末倒置,捨本逐末!要注意保證前四項的基礎上,有餘力再提高自己的軟實力。別為了去實習一下掛門科或者為了競賽最後連GRE沒時間考,那就徹底出不去了。所以合理安排好時間和精力。

4 結語

申請全獎留學不像高考或者考研,什麼也不想,好好複習半年做好題、考好試就一定成功。它是一項長期的任務,要時刻保持著優異GPA的同時,還要從各方面來完善自己,比如科研、學生活動,還要考英語、考G。所以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如果決定走上這條路,你就註定要比別人少休息,少玩樂,犧牲掉很多很多。要做好最難得一點是如何利用有限的一段時間,把自己每一項都完善,都做到最好。

這一段時間總會有好多本校的、外校的船海同胞像我詢問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我把大家的問題經過這幾個月總結下來,並且把我當時申請時候的參考材料和總結資料匯總形成了這樣一篇文章。由於畢竟只是兩年來的淺淺一個人的收集,所以怎可把世界的船舶專業全部研究透徹,因此文章觀點和信息難免有誤,也望知情者不吝相告,不斷修改。最後希望我們的船海人申請順利,拿到自己理想的offer!


歐洲步驟如下:找教授主頁,給教授發email,給面試機會,去面試,接收。


我的Offer之路比較傳奇

主要還是依賴於陶瓷吧。

在九月份的時候海發郵件給美國的教授,某一天收到了現在老闆的回信

Thanks for sending me your info. Your background is strong, and encouraged to apply. All the best

收到老闆回信之後,就開始調查老闆的研究興趣和title還有大學的位置聲譽一類的,最後發現老闆很強學校也不錯,就繼續跟老師保持聯繫,向老師索要了組裡的工作,老師回信寄來三篇文檔。

I only have the book in hardcopy. Attached are three papers of ours FYI.

然後開始嘗試閱讀,提出問題(這大概就是人們常說的深度陶瓷吧)

這樣一來二去,也有了三十多封通訊,我覺得自己的希望似乎很大。壞消息發生在年後,我忍不住去問老師,他會不會招我做他的PhD,結果老師回了我:

You are indeed very strong but I just got an email from a student in XXX. He has some unique background in electrophysiology. I am exploring so-called x-ray electrophysiology. Hence, I decided to take him. Go ahead with other opportunities. I have all the best wishes for your career

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深的打擊,希望破滅了,但沒辦法還是回了老師郵件表示感謝。後面的心情非常低落,一度以為自己要失學。接著轉折點來了:

在某一天上午突然收到老闆的郵件,說自己還有一個位置。

I might have another position but not decided yet. Could you please send me your papers for a look?

這個時候,心裡是狂喜的,因為這種情況基本預示著老師會收我了。在郵件里跟老師商量好第二天面試。果然,老師在問了幾個簡單的問題之後就表示會給我offer,因為事先已經衡量過這是我最好的offer,就當場答應,老師就不再面試其他人了。


老闆是美女,那時離婚不久,skype 面試是說了句 you are beautiful .

---------

CV上有快十篇灌水 paper才是拿到offer的原因,別多想。


作為本科生,就是張白紙,沒啥乾貨,牛校基本沒法碰,但是收到offer還是可以做到的。

我當時考了GT之後,就開始選校選老師,從讀過的paper里見過的老師入手,之後每個學校每個faculty一個一個查,有興趣的人就記下來,然後看看他們的CV和paper,去NSF上查下他們最近的grants,如果覺得特別有興趣值得一申,那就給老師發個郵件,即所謂套磁,最重要的目的是問是否準備招生。可以附帶上你的CV。套磁信如果寫的用心,大部分時候都是可以獲得回復的。如果科研背景好,可以採用問關於對方paper問題的方式來套磁,前提是自己能提出有價值對方有必要回復的問題。

很多時候你特別感興趣的老師沒有招生計劃,你就得放棄這個目標。

最後經過了很長時間的email work後,基本上可以申的學校和老師名單就出來了(自己感興趣,對方又招生),然後對自己定好位,申請時拉開難度梯度,PhD建議選擇10所以上學校提交申請。

接下來就是流程,寄送GT,搞定成績單電子檔,寫好PS,找老師寫推薦信。一般來說,申請難度基本上是按專業排名來的。另外要認真挖掘幾個保底學校,有一些性價比特別高的學校,即申請難度不大但實力又不錯的,非常推薦。申請提交後,可以跟老師多聯繫下,繼續提一些問題(前提是問的問題有價值,不能讓對方看出來自己是水貨),也可以就直接等結果。

2月的時候,基本上就已經出來一些結果了,準備錄你的學校或老師就會找你skype聊聊,認真準備一下,尤其是口語不好的要多說說英語口語,可以和同申的同學一起練習一下,自己也可以準備一些學術上的問題問問老師。3月份正式的offer會發過來,415之前做出選擇。

個人覺得,只要準備充分,GPA、GT、research等背景不錯,拉開一定申請梯度,拿到PhD offer不難。


各地英國PhD的面經少之又少,文科社科類的就更別提了。今天下午剛剛完成的面試,趁著熱乎勁兒記錄下。

簡單交代下背景,普通師範
類院校本科,PolyU M.A. in Social Policy by taught;
兩段學業績點都沒到3……,本科兩年校級獎學金;畢業兩年了,在研究院工作一年多,工作與研究領域略相關。
所以,大牛不用看本文了。如果你和我一樣普通但抱著繼續讀書的希望,如果你和我一樣摔了不少跟頭但還存著那麼一點點兒韌勁兒,那麼咱們一起往下看。

我是碩士畢業才想著要繼續
讀博,所以RP是在畢業以後找工作以及工作時間寫的,初稿用了差不多三個月,請了研究生一位導師修改提建議(再次感謝老頭兒數次利用私人時間虐我培養我啟
發我),然後再用一兩個月反覆修改,第一年投了POLYU 和
CUHK,全軍覆沒,連個面試機會都沒有。不過是預料之中的,香港幾乎每個PhD只要錄取都有studentship,資金足夠cover一般生活費和學
費,所以很多名校大陸生不去英國不去美國都選擇去香港,當然競爭也就會非常激烈。

第二年就想著再邊工作邊再
提高一下雅思成績,然後又找了研究生導師繼續修改了一段時間RP,想接著投香港,我有母校情結,一門心思就想著進POLYU,可惜我導師退休了不帶
full-time
PhD了……然後我小男友和導師就都鼓勵我申請國外試試,他們始終認為國外競爭是不如香港激烈的。然後從紐西蘭澳大利亞到英國加拿大列了30多個學校,挨
個進官網找相關專業的導師發郵件問,但是大部分就是說專業不算非常相符以及沒有多餘的學額了。基本上我知道的這些院校的申請流程都是先找合適的
supervisor,然後再走申請流程,有極個別學校發了郵件陶瓷但老師把我郵件轉給系裡小米,小米再告知我先online
application然後才能幫我找導師……對我RP感興趣的老師有那麼7、8個,所以我真正走正式申請流程的學校也就那麼7、8個,其中愛丁堡是要反
復按導師意見再次修改RP的

有一點要提醒一下,發郵件多了就發現規律,不要認為老師回得慢就沒戲,很多老師很認真地看你RP,然後可能隔了個半個月一個月的樣子再回復,那多半是好事兒,
一天之內回得,開頭基本上是「Thank you ……But I"m
sorry……」。大部分老師都很客氣與友善,很多人自己沒法提供supervision會給你推薦本學院甚至其他學院的相關領域老師。也有那麼些傲嬌的
此處略去不提。但到此時面試機會仍是一個沒有……

Liverpool的導師
也是系主任回復得也很慢,但非常熱情,說了對我的研究非常感興趣之後就開始問我打算怎麼樣sponsor你的學業。我當然說是scholarship或者
studentship,TAship
RAship什麼的了,然後老師說今年的獎學金申請全部結束了,你申請太遲了.其實我後來想了一下,基本上Liverpool的所有獎學金都是要先拿到
Offer的,老師在初期這麼問我應該就是想看看我有沒有其他sponsors.我思慮了又思慮,和爸媽大概商量了下,回復說我可以第一年自費。老師說那
很好那我們會儘快審理你的申請。然後大概過了兩個星期就來面試通知了。有十多天時間準備,時間還是比較充足的,所以準備得比較細緻。

面試部分

9.2,倫敦時間早上九點,北京時間近下午四點,skype打來。

我很用心地淡妝,穿了比較正式的裙子,結果人家是語音……根本沒有視頻……

想像中一群教授的虐人,結
果就那個一直和我聯繫的系主任,說we can have a little
chat。。。過程非常放鬆,還一個勁兒跟我道歉她其他同事都在度假沒回來……還有她說另外一個Professor願意做我的導師,比她更符合我的專業。
然後全程是非常清晰的語音和聽得出故意放慢的語速


問題如下:


1. 簡單敘述下你的RP及你的理論

2.你敘述了教育領域的問題,我們Liverpool並沒有教育學院,為什麼還投我們學校我們系呢

3.你知道那個visa怎麼辦吧,那你大概什麼時候能來學校

4.我們現在資金緊縮,沒有funding for field observation,你可以handle it嗎(我RP里有提到研究方法其中有field observation.

我們非常滿意於你的RP,覺得理論非常新穎,也覺得你雅思的閱讀成績和寫作成績很好(恩,她真善良,我口語5.5……),我們PhD需要非常多的reading,所以這點很好,然後你有什麼問題。


My questions:


1. 一般來說PhD in your department 需要多久完成? 她答,我必須告訴你實話,雖然這取決於你的研究內容和安排,但大部分是四年。

2.如果我第一年自費,同
時第一年GPA取得了還不錯的成績,那麼第二年我有沒有機會獲得studentship or
scholarship?她答,我們的獎學金並不取決於你是否 work
hard,有運氣,也有其他的因素,我可以說你應該是有機會去申請一些費用減免或者獎學金,但競爭非常激烈
這個其實我有心理預期了,因為我香港的導師是Bristol畢業的,他說英國基本沒有獎學金的……

3.我還需要其他正式面試
嗎,這個可以看作是ORAL
OFFER嗎(因為面試中老師有提我們非常高興你能加入,還有我們對你提交的各項materials非常滿意,其實說實話我不知道有什麼好滿意的,我啥都
不行啊……)她哈哈大笑,說了一句什麼沒聽清,說我今天會再以郵件形式通知你。

講實話,因為獎學金的問
題,所以對結果怎樣倒並不怎麼期待了。總覺得,個人觀點啊,總覺得讀到博士還要自費,並且可能還不止一年自費,確實不是什麼特別光榮的事情。而且真心不忍
心再花爸媽錢了。我第一年工作工資非常少,沒有任何積蓄,也沒有給父母任何回饋。所以挺糾結的,具體等到結果出來再說吧。

就給大家幾個真心的建議:

1.不要糾結於master by taught可不可能申請上PhD。我這不算什麼,我小男友,研究生和我同班,也是工作了一年申請的PolyU PhD, 1月面試,很快就給了Offer,現在已經開學了。當然他非常努力,非常優秀,績點也非常高,差那麼一點點就是榮譽畢業生。

2.如果經濟條件允許且非常非常想讀博,試著在和導師溝通時說你願意自費第一年,看有沒有可能優先考慮你的申請。

3.想讀博儘早申請,就香港來說是一年比一年競爭更激烈要求更嚴格,且工作以後人真的會鬆散,如果迫於現實條件要邊工作邊申請,盡量選擇和研究方向多少搭點邊兒的工作,或至少選擇一個不能太忙加班太多的工作,這是過來人的建議。

最後

讀博有讀博的好處,不讀博有不讀博的好處,這個沒什麼好爭辯的,各走各路。只是記得自己很多次很多次想要放棄,很多次很多次不明白自己下了班很疲憊的時候還要去看英語發郵件到底有什麼意義,所以想給同樣需要支持和鼓勵的你一點點希望。

謝謝爸爸媽媽,謝謝小男友,謝謝自己。不管結果如何,面試結束了,申請也是告一段落了,今年如果再不成功我明年也不會再去嘗試了。

以上。

原帖作者:前路不知何處

原帖鏈接:申請經驗+skype面經;PhD; Liverpool;Social Science;工作人士申請


我的沒什麼新奇的,倒是和我同去的一個哥們說他碩士的時候在研究所聯繫上了現在的BOSS他媽,所以就順利拿下。這位導師和他媽媽都是中科院某所出身的。

這是我見過最牛逼的套磁了。


那時女朋友在Penn State讀生物Phd, 我在加拿大。本來決定只申Penn State,CMU 和Princeton。

去考gre的那一天,居然發現可以免費給四個學校送分,我就臨時決定多申了一個MIT。反正美國這些學校都是先申請在陶瓷,多申少申一個學校沒啥差別,雖然在那天之前我完全都沒有研究MIT的任何一個教授。

申請遞上去之後就等啊等啊。等來了Princeton的拒信,然後等來了CMU的拒信。

二月份情人節的時候一個大學同學過世了,突然覺得人生苦短,就買了個戒指求婚了。

求婚成功過後一個禮拜,收到了MIT的錄取信。

後來,老婆quit了PhD來波士頓找了工作。我從此過上了沒羞沒臊的生活。

-----------------------------------------------------------

申請美國的PhD就是一個滿地拉屎的過程。每年好幾萬人申請幾十個位置,哪個不是高分高能的好學生?招生委員們喜歡什麼樣的學生,他們之間的政治鬥爭是否嚴重你完全不知道,也許你是非線性魯棒適應控制學的精英,但是沒準今年管招生的教授五個里有三個是搞流體的。能套辭套到老闆是極好,但也不能保證老闆不會被別的老闆背後下刀子。

申請的時候儘力了,之後就去卧佛寺拜一拜吧。


國內211本科,DIY申請到美國愛荷華大學、猶他州立大學、喬治梅森大學的PhD Offer。另有五所學校錄取Master,專業排名都在全美TOP50之內,這樣的情況。

另外是轉專業,跨度較大,從本科純文科的教育學,申請到偏理科的教育計量心理學PhD。我覺得我的申請「不按常理出牌」:儘管對教育心理方面的教科書、權威論文進行了自主系統的學習,但自身並沒有進實驗室做過嚴謹的科研、發表過實際意義上的paper。在文書中,我更多展示的是作為一個人文社科類專業學生應有的綜合素養,以及對從事科研學術事業的熱情、潛力。忘了說:GPA3.82,G320+,T95+。

【時間線】

大一:保持高GPA。寒假赴華盛頓大學交流,做「亞裔大學生在美適應程度情況」的教育心理學小研究並報告,結業成績為全A。

大二:筆試第一申請到赴台灣師範大學交換的機會,該校教育類專業QS排名為亞洲前三。做「大陸交換生在台課堂歸屬感及其與學業動機的關係」的教育心理學研究。下學期考過GRE。

大三:下學期考過TOEFL。暑假在雅思托福培訓機構實習。

大四:正式申請,採取的策略是「力攻直博、碩士保底」。年底就早早地收到了第一份Master錄取。

【GRE 托福:標化考試成績是門檻】

GRE和托福是無數想申請美國的人因之望而卻步的東西。我承認,G/T考試是申請中需要花費大部分時間精力去準備的,而備考它們則是不斷磨鍊人的意志力、爆發人的忍耐潛力的過程。個中辛勞酸楚,只有親身經歷才能明白。

就其在申請中的真實作用,我在正式申請時慢慢體悟到:對於碩士申請,G/T成績是決定性因素;對於博士申請者而言,就沒有必要一遍遍刷G/T高分了,因為它們只是申請的門檻,即兩樣成績一旦達到對方學校的最低分數要求(其實也很難),其發揮的作用也就到此為止了,而起決定作用的因素,還是專業基礎、科研能力、對科研的興趣等。

如今想來,G/T考試帶給我許多無形的好處。GRE使我具備了批判性思維,它強調只有具備這種思維才能在美國學術研究和生活中取得成功;托福將我的英語水平提高了好幾個level,使得我在與外國人對話、瀏覽美國大學官網、讀英文專業文獻時毫無障礙。另外,由於是自學備考,我也提高了自己的資料搜集整合能力、自我反饋能力和自覺性。

GRE即美國研究所入學考試,分為Verbal Reasoning、Quantitative Reasoning和Analytical Writing三部分。Verbal的得分關鍵是單詞量,得單詞者得Verbal。那些連大多數美國人都不認識的學術單詞,都是要記的。因為你就是去搞學術的啊。我花了一個學期勉強過完紅寶書,利用各種零碎時間記APP單詞、要你命3000,晚上睡夢中竟能多次夢到一串串專業術語、一行行邏輯難懂的論文語句。Quantitative是中國學生的強項,只要將常用數學專業術語記牢、看懂題目,解答起來相對得心應手。Writing與托福寫作最大的區別要搞清:前者考察的是邏輯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維,後者純粹考察用英文寫作的水平。

托福屬於語言考試,分為聽、說、讀、寫四部分。聽力是托福的重難點,這對聽力最弱的我無疑是大挑戰。在備考期間,我每天雷打不動地背著筆記本電腦和備考資料,跑去圖書館一遍遍地做模擬試題、反覆聽音頻材料。聽力內容晦澀複雜,主題涉及天文物理、生物化學、考古農業、人文哲學等方方面面,我將專業單詞、短語圈出跟讀,將重難點段落費心聽寫。遭遇瓶頸期時,每聽一篇新聽力毫無進步,在看不到有任何進展的狀況下,人很容易就會心力交瘁。另外,口語、閱讀、寫作算是強項了:口語重在多說,表達清晰、有條理,語速適中;閱讀關鍵在對辭彙語法的熟悉,並提高閱讀速度;寫作在於素材(即議論文論據)積累,包括身邊事例、名人軼事、作家格言、時事政策等,另外,提高打字速度和準確率也很必要。

【文書:決定性因素】

我認為,對於申請博士項目,文書是至關重要的評定因素。在和猶他州立大學錄取我的教授面試時,我問他:「您最看重我什麼方面的優勢?」他回答:「首先,你的文書非常打動我。」我將幾點建議陳列如下:

1. 凡事趕早不趕晚。我從大三下學期就開始寫CV(簡歷)/SOP(研究計劃)的初稿、聯繫意向老師請求寫推薦信。事實證明之後我將CV/SOP分別改了二十多個版本,且最終投給每所學校的內容都不相同,不僅僅是改個學校名稱、專業名稱的事情。

2. 利用各種人脈資源改文書!利用各種人脈資源改文書!利用各種人脈資源改文書!重要的事說三遍。不要怕寫得不好、怕丟人。把文書儘可能地發給同學、朋友、專業課老師和家長,尤其是那些能夠針對文書提出建設性觀點的人。他人的觀點和意見常常讓我豁然開朗。回想起上學期總和幫我修改的小夥伴們通話討論一兩個小時、直到半夜12點的光景,不由地佩服自己的認真勁。

3. 包裝並推銷自己,揚抑得當。將優勢儘可能多地、有條理地寫出來,學美國人自信的樣子,不需要過於謙虛的。

4. 隨時隨地找尋靈感。在圖書館枯身孤坐改文書改得無聊,我就會跑去咖啡館、甜品店、KFC去寫。到了新的環境,心情好,又有動力改文書了。同時,把它當作重要的事放在心上,走在路上、臨睡前時不時想想,會產生「頓悟」的奇效。

【正式申請階段的過程】

1. 確定意向學校。我通過US. NEWS.美國權威高校專業排名,了解到意向申請的Top20衝刺校、Top40適中校和Top60保底校。之後進各學校官網查看專業課程設置、導師介紹、科研課題、申請要求等。我將申請G/T分數等硬性要求匯成Excel表格,並將主觀描述性的課程、導師介紹等列印出來研究。

2. 看意嚮導師的已發表論文、目前研究課題,與之郵件套磁。在Google學術搜索老師的paper,順便可以看到引用數以判斷影響力。對重點論文精讀、次要論文粗略讀摘要。在發郵件給意嚮導師時,只需圍繞「我是誰」「我的研究興趣」「我對你的某方面研究感興趣」這三點核心闡述,得到導師回復率非常高。如果導師樂意和你深入溝通,則可以聊聊自己做過的小研究、對導師研究的見解或疑問等等。

3. 網申。我專業的博士項目截止日期均為12月1日或12月15日,碩士在1/2/3月不等。排名越高的學校截止日期越早。如遇到疑問,可以打電話、發郵件問教學秘書,例如該專業往年申請人數/錄取率、國際生錄取率、申請材料是否交齊等,教秘普遍非常熱情。堪薩斯大學官網明確表示「更傾向於錄取有溝通能力的學生」。

4. 面試。博士錄取均需Skype面試,由一或多位教師來面,旁邊通常會有博士生聽,時間在20-50分鐘不等。主要問題有:介紹你自己、陳述CV里提到的科研/實習經歷、為什麼想學教育心理、你擅長哪些量化研究方法、為什麼選擇我們學校、為什麼選擇我們專業、畢業以後打算留美或回國等。類似於聊天的形式,不用過於緊張,思路清晰地表達即可。

【人文社科類申請:展示你的綜合素養】

我將自己常規出版的兩本書籍《民國時期的留洋文人》、《原來是醬紫:陸生眼中的台灣大不同》作為展示自己寫作閱讀能力的因素陳述在文書中。

通過描述自己在校內外做的各種講座、演講、主持、專業報告,顯現口才演講能力

另外,文藝特長、在大學期間參加的文藝比賽不一而足,選取最有代表性的稍加提及表現藝術素養,或許,這正是以「文藝浪漫」著稱的Iowa看上我的主要原因呢!

【請先考慮清楚,然後奮不顧身地行動】

對我而言,赴美留學是自大一起就確定的目標。我始終相信「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在我周圍有很多同學,他們本身很努力,但惋惜於沒有明確堅持的目標,左顧右盼、人云亦云,最終一件事都沒做好。當我順利獲得外校保研資格時,因為堅定要出國,便果斷選擇放棄。破釜沉舟之際,往往是向死而生之時。

之所以想去美國深造,原因之一在於對學術的熱愛。通過在公司、事業單位實習、做志願者的經歷,我不斷思考什麼樣的職業才是最適合我的。深思熟慮後,我做出了在高校搞研究這樣的職涯規劃,這讓我下決心申請直博。原因之二,在於我樂於廣交朋友的性格。在台灣交換時,我結交了五湖四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語言的朋友,不會對Culture Shock過於敏感,不會沉溺於固定的朋友圈子,我想我有適應陌生環境的性格優勢。

最後,必須說一句,為出國留學打拚的道路並不好走,路上少不了質疑的聲音,必然要歷經「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的循環往複。還是《要你命3000》里看到的德國思想家歌德的那句名言說得在理:「Man errs so long as he strives.」 是的,人若奮鬥,必定不斷遭受挫折。共勉。


像買彩票一樣,在不了解PhD申請難度的情況下狂申20多個項目,然後就中獎了...orz


如果是本科,管用的一作文章就不用想了。很多說好好看老師文章問個極其深刻問題打動未來老闆的也不用想了,你有這個水平早就出好文章了。事實上大部分老闆直接就轉給寫文章的phd或者postdoc回答,才懶得跟你磨蹭

唯一的技巧就是廣發email,我大概發了400多封email,兩個offer,兩個interview。


匿名回答一個,說說美國ph.d申請的不可控因素。

社會科學博士,碩士博士都在美國。

當年我們同一個年級,有六個碩士都想申請本校的博士。按照之前幾年和之後幾年的慣例,六個人裡面應該只有兩到三個人可以留下來。但是那一年,我們六個都被神奇的留下了。

後來我們才知道了內種原因。學院當時對我們六個人有一個排名,排名第六的是學院最大牛的學生。那個學生,水平非常的差,和我們排名前五的人有級差,但是他的導師就是喜歡他。於是大牛導師發話了說,這個人我一定要,必須要,就是要。但是因為他的排名是無可爭議的第六,學院的錄取委員會實在找不到一個好的理由拒絕前五的人。加上前五個人都是不同的導師,學院實在不知道應該拒絕哪一個導師的學生。於是,我們六個就都被錄取了。然而一年之後,當年排名第五和第六的倆學生就都退學了。

順便說一句,美國人的保密工作還真是做的很好。雖然當時我們六個都被錄取了,但是直到正式offer發布的那一天,都沒有一個教授給我們透露過一點點信息。導致我們六個當時都白擔心了一場。


申 PhD 的經驗貼… 怎麼說呢… 其實都非常玄學啊…

一般來說,無論是申請 Master 還是 PhD,一些共同的經驗或建議是:

0. 本科名校;

1. 高 GPA;

2. GT 高;

3. 發一篇以上的 paper;

4. 有牛推薦信;

最後的結果是:

0. 本科雙非

1. 導師壓根沒有看過我的成績單!(雖然很高!)

2. 也沒有考英語!

3. 也沒有 paper ,但有點研究經驗,參加過會議;

4. 推薦信有是有,但推薦我的人那時候也沒拿到 PhD 啊…

總共申了二十幾個吧,有五個視頻面試,兩個 offer,一美一歐。不過美需要補 GT,所以最後還是選了歐。

====

所以我的經驗(玄學)是:

導師喜歡你就好。


和申碩士區別不大吧,只是背景方面對科研要求更多些,需要陶瓷和面試。需要牛推。

強文等於牛推&>本科牌子&>gpa&>英語好。差不多就是這麼個優先順序


1 申請背景:

國內一本雙非語言類,修了幾門經濟學

英國前幾的商學院管理學碩士

2 申請過程:

2-1 碩士 - before even thinking about application

當年申請碩士的時候,最開始想去美國讀商學院,考了一連串的托福 GRE GMAT,累死累活申請了幾所都狗帶;正好家人朋友推薦,於是趕緊轉方向去歐洲,那會兒最想去荷蘭,申請了三所(還包括pre-master),全部狗帶。理由1)跨專業,本科不是商科;2)非211非985.

2-2 碩士 - PhD first-time application

轉申英國碩士,一周秒拿offer。一年教育水平層次不齊,但是幸好本科讀語言的關係,這一年管理學讀得非常輕鬆,成績都很漂亮,開始打算要不繼續讀博吧。於是找了幾個授課最牛的教授,拿到了Reference Letter,開始了第一次申請。

2-3 PhD first-time application

英國不考慮了,校方很清晰的說,沒有funding。即便有,也是跟著項目走。那會兒太天真啊,覺得我不可以花家裡錢了,我要拿全額獎學金,我要獨立!於是再一次申請歐洲,又是我大荷蘭... 其中一所學校願意走csc要我,可惜那會兒我圖樣圖森破,鐵了心覺得csc不公平,我要大荷蘭正常的工資水平嘛;正好那會兒家裡給安排了帝都工作,於是回了國,打算開始新生活,一片歡欣雀躍。

2-4 Before the second-time application

工作幾年,工作枯燥不說,天花板情況嚴重;因為跟家鄉距離很遠,相處的同事各種干涉生活,介紹對象,推薦買房,八卦生活。彼時剛結束一段無疾而終的虐戀,只要逃離帝都。再加上跟我關係最好的朋友辭職去了北美讀MBA, 深受鼓舞,心一橫就開始了第二次申請。從前一年的年底11月開始準備。目標仍然歐洲,不考慮美國,競爭壓力太大,歐洲文化觀念都相對熟悉以及適應。

2-5 The second-time PhD application

第一所申請的學校,走的陶瓷路線,教授秒回,讓我發proposal,發完之後直接沒再理我。從那時起開始意識到,以前csc能要我其實是撞了大運,一般學校很難出全額獎學金供phd,所以我必須要包裝我自己的背景,至少要有非常漂亮的proposal以及gmat。

於是找到了最喜歡的學校,以及非常嚮往的project,工資合適,教授合適,開始了proposal writing。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自己特別了不起,那會兒年底工作特別忙,白天是8am-5pm連軸轉,一秒都停不下來;每天晚上在辦公室看論文寫論文知道4am左右回家睡2個小時繼續上班。沒有人教我怎麼寫phd proposal,我就自己找資料,上論壇,翻literature,硬是在兩個星期以內,寫出了一份20頁的proposal,趕在deadline的最後一刻上傳了全部材料。

* 題外話,人的潛力真的是無限的。大家都說這兒不懂,那兒不懂;可是真有壓力,真逼一下的話,想做的事情其實都可以完成。我在兩周內自學了organisational behaviour主要的literature,還有csr,讀了大概有近白篇論文。這些都是在幾年沒有怎麼碰英語的前提下完成的,感謝當年英語底子牢,平時電影電視劇一直跟進,所以突然大段的academic writing, 也就這麼熬過來了。

接著就開始忙gmat,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拿到了這所超級牛校的interview,一共4位教授同時interview我一個人。歡欣雀躍的不行,開始各種準備教授的背景,查了無數資料,做了無數stickers在電腦上。最後interview那天,教授並沒有問我很多我以為會被問到的問題,例如motivation,life stories,literature之類的,更多火力一直集中在:「你沒有過research experience,你怎麼證明你可以真的做research?」儘管我一直苦口婆心試圖證明我的能力,最後我還是感覺我失敗了。

過了一陣子,果不其然收到了拒信。我開始思考,是不是自己定位過高,或者要不要先申請research master再申請phd,可是又不甘心6年7年才能拿到學位。於是那段時間,混亂的申請了其他的學校,牛的比較牛的都有。(我這個人有名校排名情節,所以都是排名靠前的學校,不過我也不後悔這個決定)

又拿到了一所超級牛校的interview,這次我還特意準備了ppt,重點推薦我的proposal。連面試我的年輕教授都說,你怎麼literature這麼豐富,你是被系統培訓過?我當時很驕傲的說,沒有,我完全自學的。可惜即便如何,最後依然是拒信。

那會兒已經4月份了,很多學校都陸續關閉了申請通道,我開始有點兒絕望,覺得走不掉了。

2-6 THE OFFER

最後估計老天幫忙,助我拿到了offer,事情巧到不能再巧。我在翻商學院名單,看到一所學校排名非常好,可惜之前沒怎麼關注,而且我對那個國家也不是特別有興趣。一查才發現deadline還有一個月,趕緊開通申請賬號。不同於其他學校,這所學校問了幾個personality的問題,類似招mba似的。我也沒多想,仔細查了學校的文化value,依照學校的value,寫出了屬於我自己的故事。再陸續上傳資料,就差application form了。

我還記得那是一個周五,我約了朋友下班以後吃飯喝酒。坐在滴滴的后座上,突然收到一封郵件,竟然是學校programme director發來告訴我,他很喜歡我的profile,建議我趕緊上傳餘下材料,這樣能趕上他們下周一開會討論,錄取會議一個月一次,錯過這次就得等下下個月last round。當時在車上,已經不能形容我有多麼激動了,火速吃完飯趕回辦公室,連夜把剩下所有的材料傳到學校application website。沒想到第二天又收到一封郵件,教授說,仔細看了我所有的材料,覺得我非常有potential,讓我周一跟他面試。面試完,他就直接去開會彙報。後面的事情就非常順利了,又是一周拿offer。

3 總結

總而言之呢,人生是很奇妙的。有些人準備充分,背景強大,申請10所學校,拿了5個offer,慢慢挑選;有些人就像我這樣,一路跌跌撞撞,每一步都走得比較艱難,申請那麼多學校,最後只有一個offer。

可是我仍然感恩,畢竟不管幾個offer,最後physically大家都只能去其中一所學校嘛。

** 回頭看自己的每一個人生選擇,都是不斷向上走。高中本來沒考上省重點,讀的市重點,能上本科就很不錯了;一年後學籍保留,家裡幫忙轉學去了省重點,在牛人堆兒里掙扎,最後讀上了一本。大學第一年的專業並不是學校強項,於是又謀劃著轉專業,從大二開始轉去了學校招生分數最高的外國語學院,順利以前幾的成績畢業。後來去英國讀書,同學都是南大上財之類的學生,也沒覺得大家差距明顯,甚至很多時候我覺得自己努力程度更高,成績也更好。再之後又一路來了歐洲讀博,眼界又開闊了好多倍。能接觸到的在我校讀研究生的學弟學妹們,個個都是清華北大復旦的背景,不禁感慨10年前真的不敢想我可以作為清華北大生的學姐,能讓他們認真聽我說話。

*** 大家bg都太強大,我一小屌絲,就先匿名了。歡迎大家留言問題討論,我能幫助解惑的地方,很樂意的~ 流水賬說了這麼久,該去做點吃的了。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