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生到大陸當交流生是怎樣的體驗?
因為看到學校有很多大陸的交流生,每個學期都有好幾個學校來,所以還算清楚他們來後的生活。
然後就突然想到,台灣學生交換到大陸的學生是不是很少,而且這是怎樣的體驗?
想到了就更一下。
回來以後被無數台灣人認為是大陸人……例如台灣人會說「沒關係」,我現在會說「沒事」。
現在講話有一點點捲舌了,大嬸就說「你講話字正腔圓的」。……我是台灣人啊……----
第一次回答,答的不好的話請見諒。目前是東吳大學大三的學生。學校赴外赴陸的名額都不少。以我身邊的朋友來說,選擇去西方國家的同學要比去大陸來的多,像是我們學校有去法國、德國、西班牙等等,很多人都認為既然要交換就去更遠一些的地方,還有很多像是語文能力、經濟、學分等等的問題需要克服。每個人的考慮都不一樣。因為從小對中國文化的嚮往,還有自己英文真的不行ˊˋ,外加種種因素,大二的時候選擇去了上海。宿舍。
去上海是我第一次體驗住宿生活,和兩位交換生住一間寢室(這個有點可惜,原本以為會和當地的學生住一起的)。寢室四人一間,環境特別好,房間也大,還有一陽台!!重點是半年600人民幣(3000台幣,在台北不知道要住哪裡),便宜又幸福!!(我曾經去看過東吳的校內宿舍,5人或者8人一間,不知道是怎麼生活的。)
除了洗澡是公共澡堂從來沒有習慣過之外,(洗澡的時候宿舍阿姨一直要跟我聊天,認真不知道要說什麼啊),一切都滿意。食物。
先說水好了,上海的水有個味道,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味,跟台灣的喝起來不太一樣,(可能是飲水機廠牌的關係?還是聽說是軟硬水的差別?再說我個人因為口味很淡(比一般台灣人可能再淡一些),倒是沒有什麼不好吃的,就是鹹鹹鹹鹹鹹鹹鹹鹹鹹鹹XDD 所以點外賣的時候都要加水稀釋,不然就是喝很多水,雖然聽說上海菜偏甜,是跟台灣的口味很像沒錯,但是絕對不夠甜哈哈還有!!台灣的花枝丸才不少裹粉炸的!是直接炸的!一直被台灣小吃騙ˊˋ以前在台灣也聽說酸奶和優酪乳一樣,明明完全不一樣!水果也比台灣便宜很多很多,吃了很多草莓,橘子蘋果之類的,台灣水果真的貴。學校食堂選擇特別多,而且便宜,平常都吃一餐7RMB,換台幣大概35元,在台北只能吃一碗滷肉飯。還有超級愛外賣的app,台灣很少,而且都要加外送費,從來沒在台灣點過外送。交通。便宜!便宜!便宜!
-公交車。在台北搭一次公車要12台幣(而且是短程的),在上海搭好遠好遠到我都迷路了還是只要2RMB。
-地鐵。上海的地鐵一站間距是3分鐘,台北是2分鐘(而且北捷每一站都有廁所)。進地鐵要安檢也是一個新奇的經驗,一開始都乖乖安檢,後來就......不乖了XDD-火車。動車還有高鐵什麼的我分不清楚,只知道高鐵是禁煙的!有一次買了動車的票被煙味嗆的不行,從此之後知道要買貴一點點的票。在台灣是三人以上的室內空間都不能抽煙啊...學校。大!大!大!大!大!
大家也知道台北多小,前幾週東吳的城中校區還被評比說是"前門跌倒就摸到後門"的學校。我一直覺得大學就是要大啊!從宿舍樓走到教學樓20分鐘都不是問題!從來不覺得遠!雖然一開始隨便就迷路半小時ˊ_&>ˋ同學上課發言都很積極,台灣同學上課都很少發言的。然而我在不該堅強的地方很堅強,還是沒有被感染,默默的很默默。上課還要克服老師口音還有語速的問題,在台灣只有台灣腔從來沒聽過其他腔啊,原本選了一門課,結果老師好像是四川人,講了兩節課我完全只能看PPT,後來就退掉了......有些老師講話又超快,完全來不及理解......目前想到的只有這樣,之後有新的再更,希望有回答到問題啊!這是一篇來自台灣大學生在大陸實習的感受,或許能夠解決答主問題
在大陸發現的那些美好
作者:台灣大學生:趙瑋歆
一:實習初衷
身為一個台灣學生,很幸運有機會來到福州實習。而能夠在實習地點看到來自台灣的產品,又是幸運中的幸運。原本對於來到福州實習,可以說的確是有些想法的。期待自己可以學到職場的禮儀,期待對於大陸可以有更多了解。但在實習期間,我的想法也逐漸轉變。除了職場上的知識外,現在的我,更希望能夠全面、盡己所能的了解這個地方--與我想像中不太相同,又意外可愛的地方。
二:學生VS學生
還記得第一周來到此處實習,公司安排我們和福州大學的同學們相互交流。聊天時互相印證對彼此的理解和想像。有趣的發現注音和拼音的差異,比對繁體字和簡體字的不同。但對我來說最有趣的地方,其實是兩岸的學生原來這麼相似。大家同樣都喜歡規劃旅行、為了工作和畢業煩惱,也一樣對自己的未來有些期許。
而後漸漸地,在實習時間增加,與各學校的學生有更多相處後,我們也漸漸察覺到各種有趣的不同。族繁不及備載,因此下面稍微列出幾個我覺得特別有趣的東西。
1. 稱呼:
通常台灣叫學長學姊比較多,但大陸的學生時不時會叫師兄師姐。第一次聽到時沒怎麼反應過來,即使是現在聽還是會覺得有點像是在道館聽到的。
2. 網購:
大陸網購的普及程度比台灣高非常多,或許是淘寶和在線支付的完備所產生的結果。台灣網購的比率是相當低的,我們這一團大多數的台灣人都不常買網購,更別提用網路叫外賣了。
3. 用語:
可能因為"萌"或者是相似類型的字眼,在台灣主要是網路上使用,而不會出現在口語上。所以一開始聽到有人說"麼麼噠」的時候,真的覺得挺有意思的。
當然,兩邊的學生還是有很多其他不同的,最大的差別應該還是在對學歷的態度上。或許是因為台灣的大學太多,要念大學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基本上不太可能有人考不上大學。但在大陸,卻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念大學,也因此讓"本科生"的身價要比台灣高上許多。但大陸發展這麼快速的地方,或許過不了多久,又會出現不一樣的社會景象吧。
然而,因為安排的交流,還有在公司實習的期間,我們不只一次和大陸的學生有了聯繫。隨著時間,逐漸熟悉彼此。溫暖的人情和友誼,從來都是無所不在的。而我很高興在這邊也同樣體會了這樣的溫暖和美好。
作者與福州大學調研實踐隊合影(前排中)三:台灣精品網
初次知道公司負責的業務之一是台灣精品網的時候,心中其實是十分驚訝的。雖然在台灣有聽說過這個網站,但卻沒有想到自己有機會來到這邊實習。
剛開始瀏覽起網站的時候,真心覺得網站十分用心。而隨著實習的時間增長,也漸漸明白,原來架設一個網站,是非常困難與耗時的。無論是圖片的擺放,或者是文案怎麼寫,甚至價碼的訂製。這些都需要長時間的累積和心力,才有辦法完成。
實習期間,探討過產品、嘗試過文案、討論過設計,這才發現,每一個小項目,都是眾人心力堆積後的成果。更別提推廣策略的制定、活動禮包的規畫了。當然,實習過程中也是遇到過挫折的。特別是由於對各種社群軟體的不熟悉--不要說qq空間或貼吧了,連微信微博都幾乎沒有用過的我們,要在社群軟體上面推廣產品,所遇到的困難與障礙比想像中更加巨大。
然而,很感謝台灣精品網,不但用心地告訴我們可能可以使用的方法。也在我們提出尚不完備的企劃案時,給予建議。讓我們能夠確實的在實踐中成長。最重要的是,台灣精品網是真心的希望我們能夠從實踐中有所收穫的。那種真心為參與實踐的我們著想的心,很讓人感動與開心。也是我在大陸,收穫到另一項美好的東西。
四:玩梅女人
有趣的是,其實台灣精品網所販售的產品,大多是住在台灣的我們不知道的產品。但這些商品確實很棒--別的不說,光是同事們請我們吃過的軟糖、為了企劃演練而品嘗過的玩梅女人,這唯二我們吃過的產品,味道都極棒。好吃到讓我們忍不住主動問公司能不能買。同事請我們吃過的軟糖,那種微脆的厚糖衣,包裹充滿果凍口感的軟糖滋味,實在是好吃的讓人舌頭都掉了。而玩梅女人的各種口味梅子,更是好吃的讓我們幾乎全部的人都多買了幾包。就連原本在台灣不喜歡吃梅子或果乾類食物的我,都買了兩包,準備帶回去分享給家人朋友。
我們不只一次的好奇,為什麼這麼好的東西,我們在台灣卻幾乎沒有見到?反而在大陸遇到了它。甚至,這項產品與平時在台灣會接觸到的梅子類產品也不同,它有細緻的包裝,精巧的工藝,溫暖動人的故事。與平時會接觸到的、平價樸實的梅子不同。其中的果粒梅,更是最讓我們喜歡的產品。微酸帶甜的梅肉,包裹住葡萄乾。那樣子的搭配味道不可能不好。咬下去的味道,也讓人想起在台灣時,我們會將梅子粉撒在水果上一起吃,特別是像番茄或芭樂這種水果特別適合。台灣的老人家,有很多喜歡像這樣。在涼爽的夏夜中,一邊與鄰居閒聊、一邊吃著沾著梅粉的酸甜水果。對我來說,玩梅女人的梅子,有著令人懷念的味道。
後來我們討論了,在面面相覷許久後。我們才發現,如果不是因為吃過的話,我們應該是不會購買這類型產品的。除了有更便宜的選擇以外,沒有把梅子當作零嘴吃的習慣也是原因之一。也因此,我更加佩服台灣精品網在調研所做的努力了。如果沒有好好的調查、並且去尋找的話,是絕對不可能找到這樣的產品的。在這項好產品被發掘、推出的背後,公司定然付出了許多心力。畢竟,連生活在台灣的我們都沒聽過它,更別論位在大陸的公司,需要花多少努力,才能夠找出它了。最了不起的是,它是實實在在的好吃,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好吃,讓來自台灣的我們,因為擔心回台灣後無法順利找到,而決定先下手為強,在公司就直接先買下來。回去之後再好好和朋友們分享。
他鄉遇故知,是人生三大樂事之一。而能夠在大陸遇見,甚至親自品嘗來自台灣的好滋味,更是值得高興的事。自己的家鄉有這樣的美好,在台灣的我們不知道,但實習的公司卻發現了它。對我來說,知道在世界上有人比當地人更了解台灣,並且打算把這樣的好東西告訴更多人,是最最讓人開心的事情了。期待這樣的產品可以讓更多人知道,也希望台灣精品網可以繁榮昌盛,讓世界了解台灣。
學習篇
在台灣大學分學術和技職兩種,筆者交流的學校是明新科技大學,屬於後者,而且在後者裡面是後半段。但是學校里的老師,基本都是留過學的博士,所以想認真學習的話一定可以學到不少乾貨。老師都超贊的,一是老師綜合素養比較高,即使是工科老師,上課也能時不時講上會文學藝術。上點年紀的,滿頭銀髮,用儒雅二字形容極為貼切(等等,筆者是男的,不能花痴,但好帥,嗯~)
筆者的學校要求課程對應,為此,筆者選了十門專業課和三門比較感興趣的課,可以用喪心病狂來形容了,而且校長在開學的時候對大家講:行萬里路勝過讀萬卷書,一定要多去走走看看。而許多其他陸生就聽從了老校長的教導,有很多人會選許多通識課程,從不同的視角分析諸多政治,人文,社會問題,還有許多比較有意思的課,比如世界料理,每次看著小夥伴今天在學做壽司,明天在做牛排,而自己卻得去上專業課,不過沒關係,最後拿回來也是被我們一起吃掉。還有許多像潛水,保齡球,網球這樣的體育課也很有意思。
上課氣氛偏自由,可以吃東西,還記得第一次上一節電路課的時候老師笑眯眯的對我說「早上沒吃早點就上課邊聽邊吃,不要虧待自己」,上課學生一般都會有人遲到,當然,老師也會。因為陸生畢竟是少數,所以自認會得到老師的關注,有的老師講完一段話會問你覺得是否認同,我每次都極其肯定的點頭(目光要堅毅,點頭次數要多,畫面腦補一下),老師就彷彿受到了極大的鼓舞。一般下課老師還會問是否聽懂,關心的無微不至。
許多老師還是很喜歡與陸生交流,我選的一門課是夜間部的有關Access的課,老師一聽是陸生於是和我開始聊天,以後每周上課基本上就是聊天,其他人就滑手機(夜間部主要是要學位)。還有一門課的老師是一名居士,會和我講關於儒家和佛教的東西,在老師的推薦下,我去參加了國立交通的福智青年課程,由日常法師辦的一個公益公開課,主要講述的都是儒家和佛法,第一次接觸國學竟是在台灣的課堂。《孝經》里「故君子之孝,始於侍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和《論語》里「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禮,齊之以德,有恥且格」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接觸的許多台灣老師都會有宗教信仰,佛教,基督教,樂於去分享自己的心得。
學生對中國大陸比較好奇,所以有主動來問你問題,但有的問題並非惡意讓人哭笑不得比如「你們的警察會不會隨便開槍」「是不是經常有人餓死」。但交流的意義就體現在此,大家去交流,互動,去聽對方的觀點,然後才能了解一些事情並給出自己的判斷。所以只要大方點,積極和人交流,也會很快結實很多朋友,逐漸去弄清楚台灣的年輕人在想什麼,他們思維活躍,觀點多元,在很多方面與陸生都有很大不同需要你去挖掘。
講座當然是經常有的,會請政客,學者,甚至愛情,星座達人給學生答疑解惑。台灣高校奉行「學術自由,政治中立」,所以,國立中央大學請了立法院長王金平(國民黨,有可能競選2016「總統」)演講後就聯繫了蔡英文辦公室邀請蔡英文(民進黨,2016「總統大選」候選人)演講,後因王金平不競選總統而作罷。
期末考試還是很好過的,只要給老師留下一個不錯的印象,認真上課,認真完成作業,考試把自己會的全部寫上,就會有一個很漂亮的成績。
在這裡學習,感觸最深的不在於學習到了多少知識,而是一份有溫度,有人請,有關懷的教育,本是教育的一本分,卻在我們這裡有所缺失。
我在台灣讀大學。我的老師在北京清華讀了四年(還是五年我有點忘了)博士,她的一個學生在人大交換過一個學期。我總結下他們的感受。
關鍵詞 雪
台灣沒有雪。其實還不夠準確,高山還是有雪,只是城市裡面不可能出現。所以他們最期待的就是雪。而且他們還發現,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的不同。
關鍵詞 火車卧鋪
台灣的火車有坐票有站票,就是沒有卧鋪。因為台灣實在不大,再怎麼開也不會超過一天。我的老師和她的學生一致提到卧鋪這個東西,覺得神奇。關鍵詞 口音
他們都是去北方,對兒化音可以說是各種好奇。他們覺得發出那種音不可思議。關鍵詞 氣候
台灣濕潤多雨,他們幾乎完全不適應大陸的氣候。我的老師的說法,太幹了。想到再補充推薦閱讀:
※為什麼《湄公河行動》不參評台灣金馬獎,或者說會在台灣放映么?
※如何評價「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在港台,中國已經沒有傳統文化"這種觀點?
※對於現在的中國,收復台灣的價值大嗎?感覺國家並不是很著急……?
※在97年之前的五年內,香港人民的態度有什麼轉變?
※大陸居民為什麼不能申請台灣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