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pad x1 carbon,需要買觸控屏版本嗎?


沒必要,不能分體(比如SP3)或者變形(比如Yoga)的本子沒必要上觸屏。

相比之下還是2K屏更有價值,在Windows8.1下開啟200%放大可以得到跟OS X Retina相似的效果,比默認的150%強多了(注意Win7不支持200%放大)


觸控這個東西對於不能反過來當平板用,不支持手寫的筆記本,我覺得真的沒什麼用

win8本身觸控板的優化已經不錯,有理由相信win10應該會更加好,對於不能反過來當平板用的筆記本,懸空駕著胳膊觸控,滑來滑去真的是反人類。

我只有把pro3當平板用的時候才會用到觸控,大部分時間窩在沙發里,放在腿上,我用的最多的就是觸控板。我覺得與其各大廠商去絞盡腦汁的加觸摸屏,真的不如做好觸控板的優化,外接滑鼠再好用,也會有分離感,觸控板優化的到位,才是今後的主要趨勢。

win10 的改進已經可以看出微軟絕對肯定了之前自己走錯了路,win8.1 瀏覽器等一系列軟體支持雙指縮放等常用觸控板手勢已經說明了在大屏幕上滑來滑去觸摸本來就不合理。pro3屏幕比例的改進已經能看出微軟希望大家在瀏覽網頁的時候把他當豎起來當平板用,小距離的滑動才是最適合觸控的方式。駕著胳膊去戳筆記本的屏幕,真心真心很費力,而且很反人類。

綜上所述,大尺寸,不能變形的筆記本觸屏,不支持電磁等手寫記錄筆記的,真的沒什麼用。


一定需要!

首先是這樣的,一般自帶Win7都是非觸摸,Win8是可選。

但對於對tp有品質需求的人而言,還是觸摸屏版本吧。

理由如下

1非觸摸版本一般B面的邊條是雙面膠粘在機器上的,有一些小卡扣,但是不排除有鬆動,邊條鼓包什麼的。

2觸摸版本親測之後,發現雖然厚度略大於非觸屏版本,但是機身整體強度與抗壓提升了不是一個量級……


純雞肋,等你在哪裡戳半天,滑鼠早點好了,而且屏幕髒兮兮的不嫌噁心么?

而且手放桌上點滑鼠都嫌累,掏出一陽指凌空虛點,不嫌累難道不嫌二?要是恰巧桌面是個美女,你在那裡摸摸摸,點點點,被人看見,不顯得屌絲么?


不要觸控的話為什麼不買外星人


刪了原來的答案,這次出差,不能外接顯示器了,觸屏反光的問題,真的會死人:


如果對小紅點或者MacBook觸控板其中任意一項很熟悉的話就不需要。

觸控板手勢主要是輕觸,雙指輕觸,雙指拖動,雙指縮放,跟MacBook的常用手勢差不多,除了上下拖動方向是反的,需要別的手勢可以自己編寫。

小紅點老用戶用這個版本的觸控板總感覺不對勁,但是我試了一下實際上沒有太大的影響,熟悉一下之後就好了。

我在x1c2t和現在用的tp yoga之間徘徊了很久,最後選擇了tp yoga s1(不是yoga pro)

原因是yoga的觸控比較有意義,360度翻轉摺疊後可以當成平板,此時無論是小紅點還是觸控板都失去作用,觸屏做一些簡單操作很方便。(其次是因為記筆記需要畫簡圖,yoga自帶觸控筆可手寫。不買surface是因為鍵盤鍵程短,yoga的鍵盤有個機械吸回的底層,鍵程長於多數巧克力鍵盤,按著非常舒服。)

相對而言x1的觸控就很雞肋,因為它只能打開到180度,沒有小紅點和觸控板同時失去作用的時候,緊張學習(工作)的時候幾乎是沒空在屏幕上摸來摸去的(而且很容易誤操),新tp的觸控板做得很舒服,用了一段時間之後再碰Macbook就感覺很糟。

推薦不帶觸屏的Win8版本x1 carbon 2nd,對功能鍵使用要求高可選一代。

Win8分屏和快速喚出metro界面是可以通過觸控板完成的,從中鍵頂端往下滑即可將即時頁面完全下拉關閉或者放置到左右兩側完成分屏。


一定不要,增加厚度重量,沒用的雞肋。觸控兩天下來,屏幕上全是指紋印,很噁心。

還有千萬別買f1-f12是觸控按鍵的那版。也不知道聯想抽什麼風。筆記本鍵盤用觸控,天殺的折磨程序員。"~"鍵位置奇葩,左上換到右下,每次用完別的鍵盤再切回來都特別不適應。

再吐槽一下觸摸版,好端端的物理左右鍵被取消了。點擊觸摸板右上角是右鍵。可惜不靈敏,經常按下右上角,沒有彈出菜單,反而滑鼠飄到了屏幕右上角。有時候選中了一大堆內容,點一下右鍵,菜單沒出來選中全取消了,抓狂。另外打字的時候手掌碰到觸摸板,滑鼠會飄。總之使用時,請常備cirl + z


沒用過Win系列的觸屏筆記本,只用過Chrome OS系統的Asus Flip。

一開始完全沒覺得觸屏有什麼用,偶爾用過之後發現特別爽。

特別是一些範圍選取類的操作,例如畫矩形截圖之類的…… 用觸控板操作完全不行好嗎

都是在普通筆記本形態,不是在360度摺疊後的平板形態。


觸控真心沒什麼用,一台筆記本你要觸控的話手臂必然是懸空的,這根本就是反人類的,而且windows的系統也不適合觸控


剛入手一台頂配x1和一台i5不觸屏x1, 感覺如下:觸屏的屏幕反光率確實高點兒, 但是比起HP甚至是Surface Pro已經好很多了。對我來說觸屏的好處唯一可以體現的一點就是在讀很長的research paper或者看公司的財報的時候可以隨時滑上滑下,想停就停,想跳就跳,控制感比滑鼠和觸控板強。再吐槽一個點,若不是辦公,建議選擇Mac Pro,我看久了Mac Pro再來x1上做事兒真的會眼睛酸以及心情不好。。。(賣的比Mac Pro貴,看著沒Mac爽)


剛拿到x1c,使用了一星期,從個人角度看,觸控屏的用處並沒有原來想的那麼大,原因其實前面也說到了:

1. 不能360°翻轉,觸控操作屏幕會「顫抖」,不好用,而且容易誤操作;

2. 主要是用來工作的,手不離鍵盤最好,基本上觸控板和小紅點就夠用了。


個人認為不用,因為x1跟R7差太多了,交互方式依舊以鍵鼠為主。


我覺得是看需求吧 如果是14版x1 carbon 當時設計時觸屏配合觸摸板配合win8的成分居多,相比15版x1 carbon可能更有優勢。

但還是根據個人需求吧,你可以先去實體店嘗試下(雖然15版在大陸還沒上市,但是可以選擇14版嘗試下 兩代觸摸版的屏幕都是一樣的) 如果覺得有用的話,可以試下。

PS:觸摸版的解析度都是2560*1440……鑒於很多軟體對高dpi的支持都不是那麼好,請做好字體過小或縮放後模糊的準備


推薦閱讀:

ThinkPad x1 carbon2017和t570取捨?
ThinkPad X1 carbon 怎麼樣?
如何評價聯想2014年推出的 ThinkPad X1 Carbon ?
thinkpad x1好,還是x1 yoga 好?
ThinkPad x1carbon 除了當筆記本用還可以用來幹嘛

TAG:觸摸屏 | 超極本Ultrabook | ThinkPadX1Carb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