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帶魚的鱗片有金屬光澤,為什麼死了就沒有了?
01-21
看紀錄片里活帶魚體表有鏡面效果,但是死了馬上就消失。這是什麼原理?
正好前幾天看RM, 發現宋智孝海釣上來的帶魚顏色非常亮,比平時吃的冰凍帶魚要好看很多,就留意了一下。這裡搬運一篇「科普中國」的小文章,解釋帶魚表面的不是鱗片而是一層特殊油脂構成的表皮
……
不是魚鱗,而是一層由特殊脂肪形成的表皮。這層表皮有一個好聽的名字——銀脂。沒錯,你可以從字面理解,就是銀色的脂肪,銀脂的確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優質脂肪。它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鐵、碘這些普通的營養,還蘊藏著較多的卵磷脂及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更值得一提的是,銀脂里還有一種天然抗癌成分——6-硫代鳥嘌呤。
那些每次做帶魚都刮魚鱗的人,看到這裡是不是腸子都悔青了?哈哈,還有讓你更吐血的呢,銀脂還能增加皮膚彈性,使膚質細膩、光潔,頭髮烏黑,延緩大腦衰老;還對心血管系統有很好的保護作用,能預防高血壓等。沒想到吧,帶魚的銀脂簡直就是寶啊!那麼,問題來了,這麼寶貝的東西,怎麼能夠做到不破壞它的營養,讓人完全吸收呢?答案是從清洗帶魚的時候,你就要特別注意了,不要再粗暴地用刀或鋼絲球啥的去剮蹭它,要保持其完整。而且,銀脂很怕熱,你一定要用涼水沖洗。
魚的身體結構 原理君告訴你:帶魚根本沒有鱗news.xinhuanet.com
因為這是一層表皮組織,如果帶魚死掉以後暴露在空氣中,表皮會很快失水失去活性,從而使得顏色變得黯淡(想想死人……),但是冰凍的帶魚相比較就能更好的保持顏色。
有問題去找「科普中國」哈~我也是門外漢 @科普中國
跟樓上一樣用鯕鰍舉例
鯕鰍其實就是鬼頭刀魚。鯕鰍的體色並不來自於體表的色素細胞,而是源於能夠反射光線的魚鱗,這些鱗片受神經系統控制,能根據機體的興奮程度進行調節,反射來自不同角度的光線。所以才有了肉眼所見的顏色。鯕鰍死後,這些鱗片不受控制,就顯露出了原本的銀灰體色部分魚身體的鱗片會受肌肉影響有一些微小的變化。細小的鱗片通過這種變化,對光線的反射,折射的狀態也會發生變化。死了之後肌肉鬆弛,對鱗片的控制就沒了。。。。參考鯕鰍:活著的時候顏色絢麗,死了就成了灰白色的了。
因為不能發微博了!
因為那是長魚候養的周帶魚
因為澤字意味著生命、活力
沒錯我就是說可愛的花澤香菜
殺過魚都知道魚的身體表面有一層粘液。
蹭蹭就掉了
emmmm。。。就和你生前拍的照片都是彩色的,死了之後的那張照片是灰色的。。。。
畢竟活著跟死了不只是差一口氣,一個人就是一個世界,活著時高山清流水藍,死了就相當於原子彈爆過,山崩了水斷了所有細胞都癟了,還想有活力滿滿的鏡面鱗?
前四個答案真是妥妥的四個選項啊,哈哈。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