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把「解」和「姐」發成不同的音?

我發現似乎極少有人是像我一樣把帶有ie的音區分發成兩種樣子的... 比如我會把「解」讀成「積一矮」,而把「姐」讀成「積一惡」。類似的還有很多,比如「蟹」(吸一挨)和「謝」(吸一呃)等... 周圍的人似乎都不能區分這種發音,而且標準的漢語拼音也沒有進行區分。我真的是個個例么?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對這種音進行區分的??

P.S. 題主是青島人 感覺這並不是青島方言 因為中學同學裡也沒聽說有人跟我一樣...


這兩個字在中古的音韻地位本來就不一樣啊,在很多方言裡面讀法不一樣很正常

上一張漢語方言地圖集截圖鎮樓

圖中的紅點是解姐念法相同的地方,目測也就是東北-北京官話、冀魯官話部分點(多在河北境內)、晉語部分點、中原官話部分點、最南到滁州霍邱信陽棗陽這幾個點。其他地方也有幾個零零散散的紅點,沒有連成片就不單拿出來說了。

所以放心吧題主,除了我上面說的這些地方,有那麼多地方的人都是分這兩個字的念法的,你不是一個人

當然了由於普通話的影響年輕一代很多人不說方言了或者方言裡面很多失去了過去的一些特徵。至於你說極少有人這樣,我覺得你這個說法不成立。雖然是在普通話里不作區分,不代表很多方言里沒有這個特徵。就算是上圖中不存在解姐區別的點如天津話,在某些辭彙中還是保留了一些特徵如螃蟹讀如螃海(也有讀如螃開的),這也是與你說的情況類似的現象。

至於為什麼解姐讀音不同,這個需要藉助漢語音韻學的知識來回答。以切韻音系中的音韻地位來表示這兩個字的話,解字是 蟹開二佳上見 姐字是 假開三麻上精 韻母部分分別是 蟹開二佳和假開三麻(上圖小字「麻蟹韻母的異同」也就來源於此,麻韻三等和蟹攝二等),這兩個讀法自然是不一樣的,想要直觀地了解的話可以藉助中古漢語的擬音來看

解字多被擬成kai或者kae 姐字則被擬為tsia

而後來在由於種種原因北京話中此兩類韻母合併了,沒有區別了,這也為普通話所採用,而還有很多方言像題主你一樣還是區分的。

如果題主想要聽將解等字讀如jiai的現象,可以聽聽京劇。京劇中失街亭的街字就讀如jiai,鞋字讀如xiai等等。所謂上口字。

上圖需要配合下圖一起食用才能品嘗到完整的味道

====牢騷的分割線====

發個牢騷,有一些說尖團音的,可是題主沒說到聲母差異呀…


老國音裡的「解」、「姐」讀音的確不同,現在此現象仍存在廣大漢語族中其它語言及部分非漢語語言借入語中。下面用老國音標出普通話中「jie」音常用字的讀法:

ㄐㄧㄞ(jiai):街解介戒屆界皆芥階

ㄐㄧㄝ(jie):結傑劫竭秸偈羯潔揭

ㄗㄧㄝ(zie):節姐藉接借截捷


其實題主提到的這幾個字在山東方言(至少是遼膠官話和冀魯官話)里讀音確實是不一樣的。我稍微整理一下這一系列普通話讀jie和xie的字在山東方言中不同讀音的常見字:(排列純屬意識流順序,因避免混亂,所以以下列出使用繁體字)

jie讀音(不分音調):接傑傑姐借節潔結(及其同聲旁字,如詰等)捷(及其同聲旁字,如婕等)截劫揭(及其同聲旁字,如羯等)等

jiai讀音(不分音調):皆(及以其為聲旁的字,如階等) 戒(及以其為聲旁的字,如誡等)解街界介屆等

xie讀音(不分音調) :寫(及以其為聲旁的字 ,如瀉等)謝(及與其同聲旁的字 ,如榭等)些歇(及與其同聲旁的字,如蠍等) 楔邪血泄斜協(及與其同聲旁的字,如脅等)卸挾 等等

xiai讀音(不分音調):鞋蟹(及與其同聲旁的字, 如懈等)械(及與其同聲旁的字)等等

以上讀音包含的字都非常多,我只是憑記憶想出幾個有代表性的來,沒來得及按照音調仔細整理,將就著看吧。另外還有少數在普通話讀jie、xie 而山東方言讀其他音的,就不一一列出了。另外,qie和qiai也是有區分的,只是不這樣明顯。

實際上這些字本來在山東方言中就是嚴格區分讀音的,只是近來由於普通話教育的盛行,使我們意識中把這些字的讀音給混同了起來,而方言教育又得不到提倡,實際閱讀時我們的潛意識又會把他們區分開來念,所以題主才會產生這樣的疑惑感。

另外多說幾句,這系列普通話中的同音字之所以在山東方言中產生這樣的分化,是因為中古漢語中它們就不同音,如鞋之前讀作hai(至今仍有大量南方方言及西北方言這樣讀),而聲母顎化之後自然就讀xiai了。所以在山東方言中區分韻母的這一系列字,其實本身韻母就是不同的,如今讀(i)ai韻母的,中古就讀ai韻母,只是聲母由g k h顎化為j q x,(或者一部分來自現代的尖團合流)。而如今讀ie韻母的,分聲母討論,如今山東方言中的jie一般由入聲字giet發展而來,至今山東仍有地區將其讀作入聲jiet,而xie的來源就多了,既有入聲hiet發展的,也有其他舒聲e韻尾發展來的,就不一一區分列舉了。 而普通話把上述幾種源流發展而來的字全部混同了,都讀作了ie,其實讓人感覺非常難受的。

我在說普通話的時候仍會保持原來的習慣區分這些字,但實際上在普通話中聽起來確實像是同一個音。我覺得這可能是由於普通話音值較高造成的,說不定北京話之前也是區分的,但在高音值下將其區別給掩蓋了,所以後來發展成了同一個音。而山東話音值很低(越往東越低),兩種韻母的區分仍然能夠達到聽覺閾限,所以一直以來還是區分的。 半夜看到這個問題就跑來隨便說兩句了,沒有按照一定思路寫,想到哪裡說哪裡,也沒有嚴謹地去查資料。我是沂蒙地區的人,正好方言位於冀魯、中原、遼膠三者交界處,所以三種方言的典型特點都能說上來,而且可能由於深處山區,這系列字中的入聲在我們方言中是有保留的,而且老人講話還要分尖團。比如說完「傑」字,舌頭會不自覺地上翹做t塞音尾,所以對題主這個問題的感受可能比純粹的青島人更深一點。


老家膠東,這倆字讀起來確實不一樣 ,長這麼大確實以為就應該不一樣啊,街解介戒這幾個,小學老師講拼音的時候還說,雖然寫出來也是jie,但其實應該是ji(下e上^) ,然後說這個讀jiai,這麼多年了我依然印象很深刻,難道都是錯的嘛。。。

別人發音都是一樣的嗎?那八戒和八姐呢?不考慮聲調也是一樣的嗎?


試著說了一下,我說的時候確實感覺不一樣,不過感覺不是聲母的區別。感覺是發韻母的時候,解發音感覺更靠後一些,在腮的部位,姐的發音靠前一些,在嘴唇部位。蟹和謝也是。


有區別,分尖團音,姐是尖音zia,解是jia,


jai解 jie姐


粵語(普通話類似發音)

姐 (jie)

解 (gai)


陳小春那首《算你狠》最後那幾句,不了解唱的就是不了改。


德州人來支持一下題主。我們方言這幾個字讀法跟題主完全一樣。不過說到普通話里都是「姐」(積一惡)和「謝」(西一惡)的讀法 不再讀「積一挨」和「西一挨」了


湖南人

gai三聲 解

jia三聲 姐


尖團音的區別,全國一半人讀成不同音,比如河北中南部

解讀jie

姐讀zie

另外山東濟南,濟寧等地不分尖團音,河南山東河北都只是部分地區區分,並非全部


湘語:解gai 姐jie


解手,四川人都讀作」「改手「。這個不知道算不算。


這不就是尖團音的區別嗎?

在普通話里,這倆字讀音一樣,都為團音。而老國音和現在某些地方的方言中,這倆字是有區別的:「解」讀為團音,「姐」讀為尖言。

我所知道保留尖音的地方有北京部分地區、河南(尖團音區分最明顯)、山東,雲南保山(西南官話)等地。京劇里也保留尖音。

類似「解」和「姐」的還有:「效」和「笑」(《爸爸去哪兒》里黃磊他閨女黃多多就把「笑」讀作尖音,你好搞笑siao啊!)、「堅」和「尖」、「九」和「酒」、「期」和「七」等。


推薦閱讀:

同樣是方言,北方話與南方話在聽覺上土不土這個問題上有什麼不同呢?
「燙手」里的「燙」的反義詞是什麼?
「作」如何譯成粵語?
除了「話說」,各地漢語方言還有哪些發語詞?
如何看待「懟」字的使用?

TAG:方言 | 調查類問題 | 漢語 | 漢語方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