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定要減少貧富差距?

沒有理想的市場經濟,市場經濟唯一不能實現自動平衡的就是收入分配領域,這個領域的不平衡將毀了整個市場經濟的發展前途。

首先,貧富分化加劇,導致「馬太效應」,富愈富,窮愈窮,直接的後果就是消費能力的整體下降和投資能力的總體上升。很顯然這會造成資本過剩的狀況——富人的資本用於投資,而窮人則無力滿足消費需要。這必然導致利潤率的持續下降。也就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連續爆發。

比如當下,全球都是貧富分化日益嚴重,結果就是資本嚴重過剩。需求萎縮,整體經濟萎靡不振。政府搞量化寬鬆之類,減稅讓利等等,無一是解決需求的分配問題,長遠都是讓經濟更加無望的措施。何也?就是因為政府里沒有勞動者的人,而地緣的政府無力與全球資本對抗。必然後果如此。長期發展就是債務經濟,國家財產喪失,人民淪為債務奴隸。

當然,這種貧富分化對共產主義革命有利,人們漸漸喪失對資本制度的希望,最終走向了絕望。不再是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對立了,它更嚴重了一步——債奴階級與債權階級的對立成了根本。私有制由此喪失了對勞動階級的全部吸引力,淪為了金融寡頭的特權工具。它勢必會被公有的革命終結。

所以,你說貧富分化有什麼後果么?當然有。它的根源是私有制,私有必然帶來馬太效應,金融需求與市場需求脫節,市場需求又與個人的實際需求脫節,誰矯正誰?我能看到的,是私有制的顛覆。

資本主義想要維護自己,避免被共產主義革命,就得考慮縮小貧富差距。此非天心人意乎?不是,目前的態勢是連政府都難以做到縮小貧富差距,懸崖無以勒馬,未來希望所在,仍舊是共產主義的世界革命。

公眾號:eziv587


現代經濟學建立的一個邏輯前提是:人都是理性的。從這一個前提推衍出無數個推論,其中就包括題主在問題里提出的——社會上的貧富差距由個人能力、所掌握的資源、信息、資本等導致,而非社會不公——這一假設。

遺憾的是,人並不總是理性的。社會人之間的博弈模型也並總是資源、信息、和資本在牌桌上說話,窮人看似一無所有但其實擁有著中產階級和富人最害怕的籌碼,暴力。馬克思他老人家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經說過,無產階級已經沒什麼好失去的,他們失去的將只有鎖鏈。任由貧富差距擴大,階級壁壘固化,教育和醫療資源的分配差異,加劇的只是階層和階層之間的仇恨,並在某個特定的時間節點爆發成暴力的狂風暴雨。

還記得那個在西安用U型鎖砸穿無辜市民腦袋的蔡姓青年么?

貧富差距不斷擴大,會使低收入階級孳生出自毀傾向,並將這種傾向燒向整個社會。起初可能只是孤狼式地暴力犯罪,嚴重一點的會出現運動式的打砸搶,惡化到不可逆轉時,整個社會都變成一個火藥桶,只等哪個煽動家出現擦著火柴。

縱觀中國古代,流民最多的時候也是土地兼并最劇烈的時期。明中期就出現了大規模流民,擾亂社會治安,明朝甚至最終就滅亡在失地流民之手。

減少貧富差距符合全社會的共同利益,但減少貧富差距的方式絕不能簡單理解成對富人徵稅,這是另外一個問題,不展開講。


即使剝削大多數人,把剩餘價值集中於少數人的社會制度,是最有效率的社會制度,作為多數人的被剝削者,仍然沒理由支持這樣的制度。

狼要吃兔子,因為餓嘛,兔子要逃避狼的追捕,因為要活命嘛,兩者的行為都很合理,正因為存在這樣的生存競爭,兔子和狼之間才形成了穩定持久的生態均衡。但這個道理只能作為人的你我說,作為捕食者的狼可以說,但作為被平衡的兔子不該這麼說。若是狼在抓捕兔子之前,給兔子講上一堆生態平衡的大道理,兔子就真的如醍醐灌頂,心甘情願送給狼吃,那這兔子並不是深明大義,而是24K純傻逼。

兔子的目的從來都不該是生態平衡,而是活下去,同樣的,屁民們也壓根不該優先考慮什麼社會的最大效率,而是保證自己不被剝削的太慘,日子能有奔頭,在此基礎上再談效率。

縮小貧富差距也好,追求民主也好。這些都不是為了追求社會效率的措施,而是其本身就該是代表多數人利益的目的。

民主不能保證富強,但那又如何,富豪往往願意買豪宅名車,買名車豪宅也不能保證人變的更有錢,為什麼大家還是希望能有呢?因為更舒適的居住環境、更體面的出行方式本身就是人追求富裕的目的之一。

縮小貧富差距,還有民主制度就是那個豪車,他不管富強、不管效率、不包治百病,實際上,民主往往表現的沒有獨裁統治那麼有效率,但這種制度,是屁民們作為社會多數人不讓自己變的那麼慘的慾望,是百年來流血和不流血的鬥爭之後,實際上的統治階級與泥腿子們妥協後的結果,是無數人的目的,和這樣的目的比,損失一部分效率都是小事了。

何況獨裁的高效率實質是把把雙刃劍,讚美獨裁高效的人,往往只看到了蘇聯、中國五年計劃時的高效,看到一聲令下全國建起高鐵高效。卻沒看到蘇聯大清洗時,斯大林同志一聲令下,遍布全國的古拉格集中營便建立起來,幾百萬人受害,數十萬人被處決或「失蹤」,十分高效;沒看到紅太陽一聲號召,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就在全國「紅火」展開,五七幹校也很快建滿全國,數億人口、整個社會被捲入狂熱的紅色潮水,無數人生命歷程被改寫,這也很高效。獨裁意味著權利缺乏制約,這讓個別天才領導人的好政策可以迅速突破阻力,表現出高效,也讓領導人犯錯誤時缺乏反制,帶來迅速的災難。把一國的命運寄託於一人的個人水平,這種高效本身就是建立在賭博的刀鋒上。

今天有一部分人,就和那個傻逼兔子一樣,明明自己是被剝削被專制的一方,卻帶頭反對爭取自己的權利,反對縮小貧富差距,讚美著獨裁專制和叢林法則。讓我不由的想起那些反對解開小腳的女人、反對割下辮子的漢人、反對奴隸解放的忠僕、反對土地改革的貧農。彷彿小白兔在反對其他兔子逃命、大肆讚美狼的生態作用的時候,恍惚中,自己也成了狼群的一員。


原題如下:

在理想的市場經濟體系中,社會上的貧富差距由個人能力、所掌握的資源、信息、資本等導致,而非社會不公,這樣的社會有必要減少貧富差距嗎?為什麼?

答:

理想的市場經濟,本身就是不公的。所謂「個人能力、所掌握的資源、信息、資本等」,除了個人能力,其他都是不公的。即使個人能力一項,也不能成為分配財富的依據,因為能力強的未必工作,愛因斯坦如果天天睡大覺,能力再強也不該享受高福利。

真正公平的制度有兩種:按勞分配和按需分配

按勞分配是現階段乃至可預見的未來的最好的分配製度。個人分配的財富,完全由個人對社會的貢獻說得。多貢獻多收穫,少貢獻少收穫,不貢獻不收貨。

一般來說,個人的貢獻與其工作能力、工作時長、工作積極性正相關。

當然,即使是按勞分配的制度,一般也會輔以部分的按需分配製度。因為個人能力理論上也是不完全公平的,有人天生殘疾,有人發生了事故。

按需分配,不是指誰需求就分配給誰,需求多少分配多少,那現在還遠做不到……

現階段的按需分配,是指誰更需求,就分配給誰。孤寡老人肯定比知名企業家更有吃飯的需求,那麼在需求上就要向弱勢群體傾斜。

隨著生產力的提高,按需分配的比重可以逐步加大,但以我國當前的生產力,按需分配還應該只是極少數,更多應該強調按勞分配。

還沒學會走,談跑就太遠了。


古語有云:不患寡患不均。

大家可以一起窮,但是一旦有貧富就會分裂,達到一定程度,衝突不可避免。

歸根結底是因為:窮的人覺得自己虧了!

吃虧了,在公司就辭職。

在社會就搶就殺地主分土地。

一個部門,年底發獎金幾十萬,經理買賓士,副經理拿5k獎金,主管分得3k,是你走不走?

放到社會上就不一樣,工業革命初期,英國工人每天工作14小時,每周工作七天,基本活不過30歲,那時還發布「企業家宣言」,呵呵,無數工人罷工遊行才掙回的福利。

在中國直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了。

減少貧富差距,其實是為了保護富人。


這個問題我個人感覺很有價值。減小貧富差距一直以來似乎都是現代社會的一個「政治正確」的觀念,連中國春秋戰國的時候都已經有了「不患貧而患不均」的思想。但是為什麼貧富差距大的社會不好呢?學界對於這個問題顯然已經有了非常充足的討論,但是在相關領域以外這個概念的內涵似乎很少被討論。

我個人不喜歡把知乎上的發言寫得像論文一樣有標準範式。所以就隨便想到哪兒說哪兒了。

先佔坑。


1其實現代貧富差距在加大

而正是許多不公導致的,因為有錢人掌握了媒體的聲音,有好的律師

更好的關係,甚至許多可以修改避免法律

這些不公正在加劇

許多人生而貧窮

許多人出生就被卵巢決定了

「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各方面的條件就很優越。我的家庭環境很好,因為家裡人談論的都是趣事;我的父母很有才智;我在好學校上學。我認為,我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這非常重要。我沒有從父母那裡繼承財產,我真的不想要。但是我在恰當的時間出生在一個好地方,我抽中了『卵巢彩票』。」巴菲特認為,父母的影響和家庭熏陶對他的一生影響極大,他在恰當的時間出生在一個恰當的地方,就好像他抽中了「卵巢彩票」一樣。

這句話來自巴菲特

大部分一出生就決定了自己的階級

下面是英國紀錄片,很不錯,大家可以看一下

英國《56up》紀錄片,記錄十四個孩子的不同人生! - 閱讀精選

最後應該有一項數據

大概14個人中有一個人會靠著自己跨越他的階級

香港富豪體驗窮人生活,再不提奮鬥! - 實修驛站

名字叫做窮富翁大作戰

主人公田北辰,是香港的江南四大家族董、唐、田、榮中田元灝家族的成員。田北辰的父親田元灝曾是香港紡織界的頭面人物,人稱「一代褲王」, 田北辰的母親榮志文是香港的江南四大家族榮氏家族後人。田元灝與妻子榮志文生下田北俊及田北辰兩個兒子。

虎父無犬子,田家兄弟不僅馳騁商界,而且都是政壇猛將。哥哥田北俊現任香港自由黨榮譽主席、立法會議員。這裡分享一件趣事,田大少曾將高級超市CitySuper等同於「街市」,被香港市民譏諷「不識民間疾苦」。

現年65歲的田北辰曾留學美國,在哈佛大學取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回港後他先是協助父親管理制衣生意,後自立門戶,開創以牛仔褲為賣點的奔騰品牌,1985年奔騰改名為縱橫2000,G2000現坐擁全球700多間店鋪。

在節目中億萬富豪田北辰將體驗底層百姓的生活,做清潔工,每天只有幾十元零用錢。節目開頭,田北辰樂觀地說:「我始終信奉自由市場,淘汰了很多弱者。只要你有鬥志,弱者亦可以變強者。」

諷刺的是,節目末尾他卻說:「我每天努力工作只是為了吃一頓好的。」隻字不提如何依靠鬥志變成改變命運之類的話。

身為香港「一代褲王」的兒子,一生衣食無憂,在節目中將住在老弱貧苦的社會底層人士生活在罐頭似的「貧民窟」——籠屋裡。籠屋,一張張床位被鐵絲網或者鐵皮團團圍住,猶如一個個籠子,「籠子」裡邊除了床具外,還有各種生活用品。

籠屋裡面居住的多為老弱病殘的長者,沒有工作,全部依靠領政府綜援(相當於低保)生活。同屋長者說,住這裡談不上什麼環境,沒有選擇,過一天算一天。田北辰為此感嘆:很慘,沒意思,好像等日子過,(等死)一樣,沒有盼望。

不想上班遲到,田北辰唯有下樓問路,平時出入都由司機接送的他,不知道如何搭乘公共交通。6:15AM上班只有通宵巴士,車費要十三塊多,而他每天只有五十港幣生活費,田北辰由此感嘆:交通費扼殺了窮人的生存空間。

 被節目邀請的,不止是成功的中年富商,還有青年精英。25歲的香港律師周國豐出生於富裕家庭,自小生活無憂,現在一家三口住在香港豪宅區貝沙灣,他已擁有80後年輕人夢寐以求的所有東西。但在《窮富翁大作戰II》里,他將變身只有初中學歷的畢業生。

  在節目的第一天,周國豐一大早便四處找工作。沒有經驗的他,到處碰釘,最後在節目安排下只好當上速遞員及珍珠奶茶店的店員,每日工作9小時,時薪24港元。周國豐坦言,在英國留學時,曾當過義工和苦力,最初以為自己能夠應付勞動性的工作,誰知賣珍珠奶茶的第二天,做了4小時便開始覺得頭暈。「客人叫奶茶一杯又一杯,忙得我根本沒有時間停下來,不要說坐著休息一會,連喝水的時間也沒有。但我看身邊的同事,他們卻已習慣這種工作壓力,好像連廁所也不用去!」

  周國豐與同為80後的同事聊天,發現大家一想到將來,都會感到絕望,因為縱然他們怎麼努力工作,晉陞機會也很小。經歷了數天的基層工作,他有感而發地說:「其實很多80後的青年並不怕辛苦,他們最怕的是人生沒有前景、沒出路。但在目前社會,他們天天工作,只夠糊口而已,更不用說買房了。」

  4天體驗生活結束後,周國豐回家便病了數星期。被問到假如真的成為貧窮青年,他坦言,自己可能撐不住。

這些都證明了,其實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孩子會打洞

大部分人一出生就決定了自己的階級

很少有非常優秀的人可以跨越

跨越2個階級,在英國你要成為200個人中最優秀的

跨越3個階級,在英國你要成為2750個人裡面最優秀的

跨越4個階級,在英國你要成為38400個人裡面最優秀的

很難,很難

中國沒有這方面的調查,但很明顯階級慢慢被固定

流動性在減少這是不爭的事實

現在即使清華北大的學生許多28歲之前很難在北京靠自己買房

這是中國最優秀的學子啊,但大部分不能靠自己,或者很難考自己在北京買房

大部分人一出生就決定自己的未來社會你位置

許多覺得自己比父母工作好,自己坐辦公室的原因是

因為社會工作的變化,以前是種田的,工人

現在變成了秘書,文員,工程師等等

其實不是你變優秀了,而是社會分工變了

回到為什麼統治階級要減少貧富差距

因為大家會反對啊

下面人會有想法啊

為什麼美國人現在國內各種運動非常多

從佔領華爾街起就不斷

因為美國貧富差距在加大

1989—2013年,美國前10%家庭擁有的財富佔全國所有家庭財富的比重從2/3增加到超過3/4,中間40%(51%—90%)家庭擁有的財富佔比從30%下降到23%,後50%家庭擁有的財富佔比從3%下降到1%。

2015年,美國收入最高的5%富裕家庭總收入為2.2萬億美元,是美國收入最低的20%底層家庭總收入的7倍。在收入不平等急速加劇的情況下,美國出現民粹主義抬頭和社會不穩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而且因為富人擁有更大的權利

美國低收入階層和中產階層的聯邦稅率總體呈上升趨勢,而最富有的5%人口的聯邦稅率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明顯下降,其中最有錢的0.01%人口的聯邦稅率1990年比1960年下降了一多半。

實際上稅收許多是中產在承擔

2015年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甚至低於1999年的水平。

2015年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甚至低於1999年的水平。

2015年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甚至低於1999年的水平。

意思是16年過去了,實際上一半美國人收入是在降低的

這是窮人不努力嗎,不是的

因為生而貧窮

因為你出生就決定了你的價值,你的階級,你未來的收入,你的未來

而這種趨勢全球來看是在加大

一旦加大,中國前2000年告訴我們

一但土地兼并嚴重,就會發生起義

現在不會這樣,

但全世界看,如果一個國家貧富差距加大

各種遊行示威,強姦搶劫等等往往會變多

即使上層社會也會受到威脅

社會會有許多惡性報復事件

這些也嚴重影響社會穩定,經濟發展

更重要的是也許會政變,甚至武裝政變

阿根廷就是很好的例子

結果國家反覆政變

最後各種動亂

現在發展真心不怎麼!

人民的安全,甚至生命受到嚴重威脅

更可怕的是經濟因為政治動亂常年不發展

甚至倒退

這下環境就更惡劣,國家更加動亂

在這個圈子國家爬不起來

故減少貧富差距,非常有必要

一旦到達閥值

那麼社會也許會用武力重新分配財富

這樣更加麻煩

也威脅到有錢人

所以縮小貧富差距

不僅有利於窮人

更長遠看有利於富人


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選自共產黨宣言


其它答主都是從實現社會資源最優配置的角度出發的。絕對公平其實是非常不公平的。但貧富差距大的一個最重要的弊端是,寒門再難出貴子。

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

而這種情況事只會造成窮人更窮,富人更富。而事實上世界範圍內的貧富差距近幾年也已經變的越來越大。快要接近什麼程度了呢,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水平......有些人渴望改變現狀,就是有可能採取一些手段的。

我們再來看貧富差距產生的原因。

財富主要產生依靠兩種方式,一種是勞動,一種是資本本身。而勞動造成的貧富差距比資本造成的貧富差距小多了。

知道問題在哪了嗎……

富人越來越有錢,富人的子子孫孫越來越有錢於他們的能力沒有關係。只是因為他本身很有錢而已。而這些靠資本產生的財富,知乎上的你我他,至少是百分之九十以上,就算奮鬥一輩子也沒有辦法達到。

另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隨著貧富差距不斷加大中產階級會不斷減少。現在世界上已經有這種趨勢了....

總結來說,貧富差距不加制止的擴大不合理的原因有二,

第一,這件事和絕對公平一樣,不公平。

第二,當某些人生活難以為繼的時候,會引起社會動蕩。


貧富差距的概念具體是指什麼呢?

如果指的是錢的多少,只要錢是通過創造財富獲得的,而不是詐騙、掠奪來的,那錢的差距擴大沒有什麼問題,這是正常的、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因為每個人創造財富的能力不一樣,那麼能獲得的報酬也就不一樣。讓這樣的差異真實地體現,有利於提高人們為他人創造財富的積極性,從而提高社會財富總量,提高人們生活水平。

錢≠財富。

財富就是滿足人的需要的東西。我們創造出來的東西滿足了自己的需求,也就是增加了自己的財富;我們創造出能滿足他人需要、能解決他人問題的東西,被人購買,也就增加了他人的財富。商業的本質為他人創造財富,通過滿足他人需要的方式提高滿足自己需要的能力,即合作與交換。

貧富差距,並不是指錢的差距,而是人擁有的財富的差距,也即人的需求被滿足程度的差距,也即人們生活水平的差距。

這個差距在擴大還是縮小?我認為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市場經濟的普及,社會總財富是在增加的,人與人之間差距是在縮小的。以前窮人和富人之間的生活差異互相之間完全無法想像,而現在大家的生活大同小異,主要差距只是體現在生活用品的品牌不同,以及背後的細微品質差異。

例如食物,以前是「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是普遍現象,現在絕大多數人都能吃飽吃好,差距只是所謂檔次和品質而已。以前是10分和90分的差距,現在是90分和99分的差距。實際生活水平的差距也即真正的貧富差距當然是縮小了。

貧富差距在擴大是錯覺。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錯覺?因為雖然已經縮小但還客觀存在的差距被金錢放大了無數倍

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貨幣持續濫發,另一方面大量貨幣確實集中在少數人手裡。我們需要用品牌、用情懷、用故事、用場景、用任何方式想方設法讓有錢人大把大把地花錢,越是非必須品越要花大價錢。

錢只有花出去才會變成自己的財富。而花費同樣的錢,窮人獲得的財富遠超富人。因為財富是指對自己需求的滿足,花同樣的錢窮人獲得滿足的程度(生活水平改善的幅度),遠遠超過富人。所以富人的錢不值錢。

綜上, 如果是錢的差距,沒必要人為刻意縮小; 如果是財富的差距,隨著文明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和商業的發達,社會財富總量在快速增加,只要建立公平的環境,嚴厲打擊並杜絕詐騙和掠奪他人財富的行為,人們生活水平之間的差距自然就會縮小。

而無論是權貴的強取豪奪(包括濫發貨幣),奸商的坑蒙拐騙(包括操控市場),還是流民的偷竊搶劫(包括劫富濟貧),本質上都是掠奪他人的財富。這才是我們最需要警惕、最迫切要解決的問題。


就是單純的為了緩和階級矛盾罷了。


因為窮人會造反


對於窮人來說追求的第一要求是有飯吃,沒有飯吃就很可能造反

對於富人來說追求的是安全之上的更多娛樂享受,但安全上是前提

貧富差距過大,窮人很可能吃不上飯,他們就要造反

一旦窮人造反,富人將喪失安全這個前提

為了富人能夠安穩的享受生活,富人也應該支持保證窮人基本的生活條件

富人中的大多數會明白這個道理

但是富人中的大多數仍然會利令智昏,為個人的一己私利而不顧窮人的死活

於是窮人造反,社會大亂,富人也喪失了美好的生活,

血流成河之後,人們會總結貧富分化造成的惡果。

所以,人們應該達成共識,減少貧富差距。


為什麼一定要減少貧富差距?

一定要明白,是國家決定了資源的分配

決定貧富差距不只是能力,也是資源的分配。

在北京的房子一套值一個億,在你老家農村一套房子最多值十萬塊。

這是為什麼,是因為所有的資源都集中到了北京。

好的學校、好的醫院,好的交通、好的投資、好的政策都集中到了北京。

在這個時代,不是拼能力的時代,也是拼資源的時代,用自已能力賺到錢,遠遠是趕不上資源佔有賺錢的能力,你很努工作,一個月都很難掙到一萬元,可是人卻可以靠佔有的資源,獲得到幾萬甚至幾十萬的收入,一間房子租出去收幾萬的房租,一間商鋪租出去收租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如果那些頂尖人才,畢業北大清華的高才生,奮鬥一生都在北京買不起一套房子,請問這些人才可以看到希望嗎?還不要談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了。

不減少貧富的差距,這個國家的人他們就會失去奮鬥的動力。

因為從他們一出生,他們就知道,不管自已多麼努力,自已都不能改變自已的命運,都註定只能窮一生。

都看不到希望了,就選擇不結婚,不生孩子,因為他們知道,把他的孩子生下來,註定會貧富一生,過著苦日子。

請問這樣的國家還有希望嗎?

人們不想結婚,不想生孩子。

靠精英這個國家就可以生活的很好嗎?

沒有底層窮人為他們工作,他們可以高高在上嗎?喝著茶,玩著金融就把錢賺了。

一個國家,人們都不想生孩子,這個國家就沒有希望,這個國家在未來一定會走向滅亡。

現在的窮人都是物質是的窮人,因為他們都讀過書,懂了很多道理,他們的思想不保守,他們都不想窮孩子,讓孩子跟自已受苦。

窮人看不到希望,這個國家就會走向滅亡。

因為階層不能流動,人們就看不到希望,越固化,到最後就會成為死水。


不減小貧富差距,就會出現劫富濟貧的事。

但是回頭想想,誰的錢是大風刮出來的呢,將心比心,減小貧富差距,大家都好。


貧富差距太大上層容易被均貧。


因為普通人對貧富差距的麻木和冷漠其實就是對官僚資本家剝削下層人民的幫凶。


  • 因為理想的市場經濟體系從來都不曾存在

——————————

理想的市場經濟體系當中,無論是生產者還是消費者,應該全部都是「理性人」。

然而你要知道什麼叫「理想」——不是實際的,才叫理想。實際情況是:現在並沒有[隔絕人情],並沒有[階級流動性]。而且這個問題也許將來很長時間(或者永遠)都解決不了。

  • 什麼時候不需要減少貧富差距呢?

我想過很多種能讓人從感情上勉強接受的詭辯邏輯,來說服人們接受貧富差距。比如:

1.當每個月全世界所有新生兒都集中到一起,分作一個批次的競爭者,[由全人類共同撫養]——也就是打破血緣關係,打破家庭關係。每一對父母不必、也必須不對自己生育的孩子負責;同時作為人類整體,要對全世界每一個新生兒負責。

2.資源分配嚴格按照每個批次中每個人的評價來進行,分配機製為動態浮動,打破「資歷」觀念,取消「養老」觀念;每一個人可能18歲的時候是國家領導人,19歲的時候就變成了洗碗工,20歲的時候又成了國家領導人,60歲的時候還是洗碗工。

似乎這種時候接受貧富差距也勉強說得通?

  • 然而這裡有兩個難題。

第一個難題——做不到。

1.你覺得你能做到把你親生孩子扔一邊,對隔壁老王和你老婆生的孩子疼愛有加?

2.你覺得就算你能做到,全世界能做到這個的人所佔百分比是多少?

3.你覺得到手的利益你能輕易吐出去?如果其它人死會讓你更上層樓你會不會期待他去死?

4.你覺得就算你能做到,全世界能做到這個的人所佔百分比是多少?

要知道,現在的社會可是那種「因為某地一直高考作弊都沒人管,突然這一年哪個監考抓幾個作弊考生,考生家長會往死里打這個監考」的社會,你確定這種情況下會有理想的市場經濟

第二個難題——憑什麼。

1.現在的家境是靠運氣,但是每個人的天賦難道就不是靠運氣?都是運氣為什麼天賦就高人一等,家境就低人一等?兩個部落里的新生兒,一個普普通通生在周圍都是漿果的安逸的森林、一個天生神力卻生在荒蕪的沙漠,為什麼都是運氣,後者就比前者更高貴?

2.貧富差距來自於分配比例不均。那麼如何決定這個不均更加傾向於誰?誰來Judge?誰來評價每個人?誰來充當全知全能的上帝角色?

簡單來想幾個問題:一群人去郊外遊玩

情況A:小張發現了一棵蘋果樹,他宣布這些蘋果是屬於他的,然後分給大家吃蘋果,但是要求晚上住最好的帳篷。

情況B:小張幾年前種了一棵蘋果樹,他把大家領到蘋果樹的位置,然後分給大家吃蘋果,但是要求晚上住最好的帳篷。

情況C:小張的爺爺發現一棵蘋果樹,把位置告訴了小張,小張領著大家到那個地方分著吃蘋果,但是要求晚上住最好的帳篷。

情況D:小張的爺爺種了一棵蘋果樹,小張領著大家到那個地方分著吃蘋果,但是要求晚上住最好的帳篷。

情況E:小張具有野外生存知識,能快速有效的找到蘋果樹,他靠著知識找到了蘋果樹,然後分給大家吃蘋果,但是要求晚上住最好的帳篷。

情況F:小李用前半輩子總結了一套野外求生的方法,小張機緣巧合學到了,然後利用這種知識找到了蘋果樹,然後分給大家吃蘋果,但是要求晚上住最好的帳篷。

情況G:小李用前半輩子總結了一套野外求生的方法,並且指出某處有蘋果樹,還沒等去呢,小張靠蒙已經找到了這棵蘋果樹。然後小張分給大家吃蘋果,但是要求晚上住最好的帳篷。

……

你拿什麼來認定情況A就是小張差勁?情況E就是小張應得的?情況F就是小張應該給小李專利費?

你又如何來確定情況到底是A~G中的哪一種?誰來當這個做Judge的上帝?

  • 在沒有想好人類社會的[契約關係]和[物權形式]之前,先別想著讓貧富差距合理化了。
  • 因為為了合理而去做的合理,其實就是最大的不合理。


純理性角度來說,貧富差距並沒有錯。甚至於窮人去死也沒什麼錯。但是,這樣一來第一反人類,第二會動搖統治,畢竟任何當權者都是通過大多數人支持才能坐上這個位置。你把大多數人得罪了,還想坐得穩?分分鐘揭竿起義。

所以這個問題不應該簡單的用經濟來討論。


因為貧富差距過大的社會都被起義推翻了

理想經濟人只是一個假設而已

不管公不公平,當人與人之間分化到一定程度時,矛盾就是不可調和的,而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你是打算分點財富還是願意抱著你的錢跟他們一起自爆?


高層怕掀桌子。

怕中高層能人巧匠有掀桌子的旗號。

別總以為高層就鐵桶一個,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有這個心思的人不少。

窮人的作用是啥知道不?

窮到一個程度,他們可以用五塊錢做五百塊錢的事,做五千塊錢的事,做五萬塊錢的事。

不然你以為蔣介石是怎麼被打到台灣的?

富人想過更好的生活,掙更多的錢。

一句話,有的花才有得掙。

窮人?

窮人還講社會達爾文,那就是腦子瓦特了,智障了。

就醬。


有必要的,貧富差距發展到一定地步,就是窮人揭竿造反,流血革命,最後重新洗牌。無論何種原因造成的貧富差距(可以把由智力,天賦,出身等叫做良性原因,把腐敗,特權和社會不公等叫做惡性原因,其實人類歷史上基本都是兩種原因結合,共同作用)。

另一個意義,就本人理解。如果貧富差距過大,政府的公共政策,比如自來水,通信和公交車定價等等就會非常難辦,定高了窮人不滿意,定低了起不到作用,還會造成富人搭窮人便車的情況。這其實就是階級矛盾在公共政策上的反應。不同人群對價格的敏感程度千差萬別。包括全民熱議的房價,其實本質問題也不是價格本身,而是價格背後嚴重貧富不均。


這道理很簡單,因為我們泥腿子急了,是會造反的!


人類糾結於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意識形態相互交鋒,均模擬了兩種極端狀態來否認對手。第一種私產的作用無限放大,一代代傳承,結果富裕的人擁有一切生產資料,平窮的人缺乏一切,不可否認人的價值是需要靠工具來展現的,如果沒有工具,人在野外中會被大多數頂級獵食者殺戮。但是工具只有人才能操作。在文明這個集合中,人是前面的1,而所有生產資料都是後面的0。單一的1在文明這個大集合面前非常渺小。所以社會上的人均注重於後面的0,反正1太多了,人多得是了。所以少部分人在私產神聖的法律下會逐步相互兼并,所有的生產資料也就是0將歸於少部分人手中,然而大部分人將只會是1,在那樣的社會中只有被給予操作生產資料的資格才能創造價值。而賦予操作生產資料創造價值的權力,在少部分人手中。

所以這種極端的情況證明了私產神聖的法則應用於社會主要生產資料的不合理性?

並沒有,因為另一種極端的情況被資產神聖派所假設出來,而且被共產派在實踐中證明阻力巨大。資產派推崇的是個人財富不可侵犯,他們認為這個財富是人創造出來的,鼓勵人們擁有財富,才能讓整個社會更好的創造財富。社會因此有向上的動力。他們假設一切財富都均分的話那麼這是暴民搶奪有產者的盛宴。共產共妻,財主家女人大家分享。

後面這個假設是造謠,但是在當初時代,無產者長時間匱乏社會資源的投入,沒有文化,在均分財富的混亂無秩序情況下,這些罪惡會發生。

如果秩序建立之後呢?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因為生產資料的界定,無人知曉該怎麼界定,鋼鐵生產廠,機械廠造船廠,鐵路,甚至生產糧食的土地,毫無疑問都是生產財富的資料,被國家公有制,然而紡織廠,生產鍋碗瓢盆的民用品工廠也是賺錢的也會被指定為需要控制的生產資料。

人啊,很容易走極端,只有在極端面前觸碰了霉頭才知道過了是不好的。隨後是個人家庭的生產,凡是不在國家計劃的社會化生產中,均被認為是不公平私產制度。私產神聖者假設的情況出現了,沒人可以依靠生產資料的優勢來剝削其他人了。但是也沒人願意主動生產了。

最後是折衷了一下,巨型製造體系掌握在國家手裡,然後小型製造業依靠人們的積極性來推動。國家產權和私人的產權成比例安排來解決這個問題

國家的管理最後混雜了。資本自由派認為他們能夠依靠財富統治階層有責任的協商制度將社會演化畫上句號,而共產制度,認為當生產力逐步發展到極致,一切慾望滿足了,社會必須依靠人的希望來推動的時候,共產主義就會到來。

資本自由和生產資料自由之爭的問題,其實是一輛需要很多人推動的推車,怎樣方便眾多人來推的問題。推車的方式是否優劣,取決於推動的人群推動的力量。只要有人推,推得人多,就是正義的。拉著車想讓車拖著自己走,活著直接躺在車上靠著別人來推,這就是錯誤的。

當生產資料無人推動時,而其他決定推動生產資料進步的人決定取得該生產資料的所有權時,這就是正義。而該生產資料有人在推動,其他人卻想要,奪取生產資料的權力,這就是阻礙時代的雜草。

挺長的,給個贊吧


貧富差距大和公平不公平其實關係不大。但是貧富差距越大,不同階層的隔閡就越嚴重。隔閡越嚴重了解就越少。就像常有人會覺得富人窮人人的三觀差距像是兩個星球的。

一旦差距變大了,就會產生常說的階級固化,窮人進行階級跨越的機會就越少道路就越窄,自然會產生不滿。一旦到了某個臨界點,底層人民發現無法用文明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地位,甚至連生存都不被允許的時候,他們就會拿起刀.......


我想先問題主一個問題,那就是貧困真的是因為能力不足而導致的嗎?

很早之前我看過一篇國外的論文,後來好像還被拍成紀錄片過。論文講的就是在美國,有很多窮人,每天都需要連續工作至少16個小時才能保證自己的溫飽。試問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是你,摸著良心說,你真的還有心情花時間提高自己的能力然後努力脫貧嗎?尤其是根本看不到脫貧的光芒的時候。所以有的時候貧困並不是因為這些人不夠努力,而是社會結構所造成的必然結果。

我們回過頭再看看中國,退一萬步說,題主只是覺得中國的窮人是因為能力不夠而導致的貧窮。那麼我們把眼光往西邊移動一下。在大西北,甘肅陝西的黃土高坡上,有著無數的小村子,有的可能只有幾戶人家(我曾經徒步考察過一些村子)。在這些村子裡有這麼幾個問題:首先,基礎設施不過關,對於有的存自來說,孩子上學需要徒步跋涉好幾公里的山路,有的路一邊是峭壁一邊就是懸崖,冬天還得摸黑走的情況下可想而知上學的困難。其次,雖然黨和國家執行著計劃生育的政策,但是因為農村的特殊環境,很少有執法者真的抵達這些地區宣傳執法。在很多農村,人們依然覺得人口就是勞動力,家家戶戶都在可勁兒生孩子,你給他們講什麼是馬爾薩斯陷阱他們也聽不懂,在這麼一個環境下每家每戶能夠供得起一個孩子上學就已經十分不錯了。有的人可能會說現在不是九年義務教育嗎?不花錢。但是在這些缺乏監管的地方學雜費又是多少?最後,國家的資源永遠是集中在幾個地區,國家稅收中央(北上廣)佔大頭,地方稅收省會佔大頭,農村什麼都沒有如何吸引人才去開發?

我為什麼要一直提到上學這個問題,我想有一點大家應該都明白,就是一個人的能力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和教育程度成正比的。在農村這樣的情況下,很多很聰明的孩子都是因為得不到應有的教育而深陷貧困線以下。(暫且不說城市,畢竟城市人口的窮人比例其實不高,而窮人是一定會存在的。)

所以我先解決了一個問題,就是貧困並不一定是因為能力的問題導致的。

現在我們來聊一聊我們為什麼要縮小貧富差距。前面很多答主都說的很好,什麼貧窮會擾亂社會甚至造反,什麼貧富差距太大導致人們不思進取。這些說的都很好。

我就在這裡說說我的淺見好了:消除貧富差距最大的受益人是我們中產階級。

雖然我國現在走的是市場經濟加國有企業的路子,但是我國的市場經濟因為種種原因導致了一個略微畸形的發展。中國目前在我的觀察下只有省會沿海北上廣發展起來了,甚至在中位數收入和基礎設施建設上不輸發達國家。現在各大城市房價不斷上漲,西部卻有出現房屋滯銷的狀況(具體數據我找到再說吧,手機碼字)。前些日子我記得還有個新聞就說東北的大學生可以免首付按揭買房,當我看到這條新聞的第一反應就是東北也出現了滯銷,需要擴大需求量了。那麼我們回過頭想,為什麼會出現大城市房價暴漲而小地方房屋滯銷的情況呢?這隻能說明流動人口都在流向大城市,從而導致大城市房屋需求越來越高,而小城市沒有多餘的需求。可是大家為什麼又願意往大城市跑呢?很簡單,就是因為大城市能提供你想要的東西,就比如知乎上的各位,大城市久很輕鬆的為你們提供了互聯網。說到這裡如果我說大家買不起房是因為貧富差距太大大家還覺得意外嗎?更往細里說,因為貧富差距的問題,導致各個地區的基礎設施的建設有差距,而這個差距導致了貧窮的地方吸引不到人才去開發,從而建設更加落後,差距更大。而大城市則相反。因為大城市一直在吸引人才,導致生活標準越來越高,房價也越來越高。如果有一部分人能夠分散到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房價下跌會是必然。

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講,一個國家如果出現混亂,受影響最大的一定是中產階級。對於無產階級而言,他們本身就沒錢,即使國家混亂他們也丟不了什麼,反而可能會翻身做主人(請參照g黨的發跡史),富人也沒什麼影響,因為他們有錢,可以通過各種渠道避難。只有中產階級會在混亂中被洗牌。

我相信題主是生活在一個相對富裕的家庭中,看到自己的或者自己父母的稅金被交給窮人感到很不公平,但是題主要知道,穩定的國家和政權才是對大家最好的保護。題主的這些疑慮和質疑都是和平年代的必然產物,我也理解題主的這些複雜的感覺,畢竟其實除了題主還有很多人有著相似的顧慮。不過我想說的是雖然這些不平等會給題主帶來很多不爽,但是相較於這些內心的不平等,失去現有的階級才是更可怕的一件事,為了維護自己現有的階級,這些不平等和不爽都只算是很小的代價了,我相信題主繞過這個彎就能夠意識到雖然自己也有犧牲,但是這點犧牲相較於獲取的利益來說微不足道。只有縮小貧富差距才能更好的解決題主看到的這些問題。相較於去考慮為什麼要養窮人這個問題,幫助他們脫貧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說了這麼多廢話,還是摺疊我吧。


貧富差距越大,社會內部不穩定的可能性越高。或者說,貧富差異是一種激化矛盾的計劃劑,讓原本就複雜的問題變得更複雜且更極端。

我們單獨看差距,假如差距大到是生與死的差別,一個組織和社會就不能夠內部穩定了。幾乎可以斷定,無奈選擇死亡的那一方是有強烈反抗動力的。

那麼回來說貧富差距,我們再舉一個例子,在可治癒疾病範圍內,兩個人得病,因為貧富差異,一個人死了一個人被治癒。當這個差距足夠大、廣、深,假如一種疾病造成5%人群感染(可治癒的疾病),95%的人群是潛在人群。5%的感染者中,窮人死富人生。那你說,剩下95%的人要怎麼做?假如95%的人群中10%的人是窮人,會不會反抗?應該有反抗動力,但是由於人數不足,就忍耐下來了吧。但是規模如果是80%的人呢?暴亂的可能性很高吧。你看,如何防禦疾病這個問題還存在著,但是由於貧富差距導致問題更加複雜更加極端了!對吧。

有人說,極限問題很少,但其實不然。社會上的極限問題和情況很多。比如說,飢餓,饑荒類。比如說,擇偶類(窮人沒法繁育),再比如,就業機會機會再再比如教育機會(這個涉及到未來人生走向也涉及到未來資源分配,說的通俗點兒就是涉及人生命運)。

貧富差異不僅是宏觀的,也可以很微觀。比如說,一群學生爭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公派留學+回國解決工作」,「優秀保研+分配」,「某個解決戶口+薪資不錯的崗位」),你認為會如何?假如,學生階層中有較大的貧富差異,那麼這個競爭的過程可能會異常「豐富多彩」,人性考驗的案例估計就要出現的多了吧。假如,這群學生,都還差不多,不窮也不富,競爭的過程就會比較平和。

大家都希望一個平和的世界吧?那還是努力貧富差異小吧。因為世界本就如此複雜,就不要再複雜且極端了。


推薦閱讀:

從經濟學角度來說貧富差距過大會造成哪些不良影響?
經濟發展和貧富差距在多大程度上是對立的?
工業革命中,知識精英和普通民眾何者獲取的收益更大?
為什麼牛奶放在方盒子里?可樂放在圓瓶子里?
為什麼實證研究中不顯著的結果一般不能發表?

TAG:社會學 | 經濟學 | 資本主義 | 貧富差距 | 共產國際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