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智能硬體的時候消費者實際購買的是什麼?

產品功能不代表用戶需求。再強悍的產品,諸如iPhone,也需要不斷的推陳出新。但能吸引客戶持續使用產品的動力,或者我們叫用戶黏性、用戶活躍度、用戶忠誠度,一定不是功能帶來的。比方說,如果沒有App Store的各類層出不窮的應用服務,iPhone的使用壽命一定會大幅縮短。諾基亞就是一個更為典型的例子。

用戶購買的其實不是產品,而是滿足他痛點的需求。你有沒有找到目標客戶的痛點?你的產品有沒有解決目標客戶的痛點?如果這兩個最基本的問題你都回答不了,就不要指望有人會買你的產品,或者持續使用你的產品。千萬要注意的是,不要以自己假象的需求強加到用戶身上。就好像健康追蹤類的智能手環,你認為用戶戴上它就能運動起來,就能更加健康,那只是你的一廂情願罷了。事實證明,手環產品本身無法培養一個人的運動習慣。

對於e伴來說,從表面上來看,它是一款老人可穿戴設備。但實際上,e伴是給子女和老人提供的遠程親情關愛服務。e伴能夠讓子女很清楚地知道老人每天的行為變化,包括異常,並幫助子女改變老人的不良生活習慣,比如常見的老人作息不規律的問題,老人久坐的問題,老人步態異常的問題,老人活動量不足的問題,老人睡眠不合理的問題,培養老人建立適合自己的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促成子女和老人之間真正有效的親情溝通,把老人的安全和健康隱患降到最低,最終讓子女安心、放心和省心。對老人的安全健康隱憂,就是子女的痛點。e伴解決了子女的痛點,子女也就很願意接受e伴的服務,並為此買單。


延伸人的行為能力


物聯網浪潮下的產物,還不成熟,滿足了些許人高逼格的需求。


第一買的是與眾不同的優越感,第二買的是懶人有懶福的易用性,第三買的是快速做好很多事的高效率。


不凡的高科技、舒適生活、方便快捷、安全健康、社交分享等心理需求,當然還有的滿足幻覺、創意美感、更為合理的工業設計消費、高端服務內容、個人榮耀身份象徵、滿足更體貼入懷的人機交互需求、雲時代的產品多樣化、互聯互通的自由、數據共享、個人價值的最大化....etc


其他人不清楚,就我這種工科男生而言,就是感覺新奇,就是覺的厲害,然後就是買~買~買~


目前智能硬體並未有提供一些核心功能,智能硬體浪潮中,先行購買者買的是時尚,當購買完成,炫完後,其所謂的價值就消耗殆盡了。智能硬體的發展前景是很大的,但是現在很少人能夠看到未來。沒有對未來的的大膽暢想,沒有明確的系統發展路線,任何所謂智能硬體都是曇花一現。


解決現在不能解決的問題,然後再是精神上的需求


是為了更加便利的生活。比如我是個很討厭拖地的人,於是我買了iRobot,很方便,我現在只要清理它就行了。再比如我08年上大學的時候,因為銀行卡沒開網銀,第一次淘寶購物的時候使用的是貨到付款,而現在手機上支付寶錢包可以直接添加銀行卡,根本就不需要網銀了。


消費者只為客戶價值付費,所以,所有什麼硬體軟體天件地件,首先搞清楚自己的產品創造什麼客戶價值。注意,是客戶價值,不是自己覺得有價值,是客戶覺得有價值。

客戶就是人,人明白嗎,人的需求去看馬斯諾理論的幾個層次就好了,好好看看你的產品客戶價值在哪幾個需求層次。底層需求用戶廣,但是空間小,只能往用戶數多方向上去做,頂層需求用戶小,但是溢價高,要差異化人格化品牌化。


我覺得購買智能硬體是為了滿足人心理獲取信息的慾望,滿足想了解和掌握一切希望獲取的信息的慾望,購買更加昂貴的設備或者各種不同的設備,是為了因為覺得這個東西可能在將來會滿足自己某些潛在想法獲慾望。


要智能就是為了讓使用者感到這個東西有想法而且想的和他一樣。


智能硬體領域其實很廣,產品的形式很多樣。

銷售方式也不同。

就拿我們專業領域的雲無線平台,包含了雲計算,大數據平台,雲網關硬體,智能交換設備,雲AP等,我們買的就是平台服務體系給用戶。

而且用戶實際在使用的時候,享受的就是服務。


與互聯網連接的能力。

只要能上網,什麼都好說。不能聯網的,都是廢物。


推薦閱讀:

GeekPwn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多大牌贊助?360兒童衛士到底被破解了么?

TAG:消費者 | 智能硬體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