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梨亭真的愛楊不悔么,如何評價他們之間的感情?
楊不悔,殷梨亭,一邊是明教,一邊是武當,所以,兩人感情的背後是明教與武當的關係,這是問題的關鍵。
元末亂世,反元是大勢所趨,明教順勢而為,走在最前頭。
明教反元就要返回中原,殷天正出走東南,創建天鷹教代表的其實就是明教的選擇,否則難以在短時間裡形成氣候,後來馳援光明頂,與明教共存亡也說明殷天正與明教的矛盾本質上還是屬於人民內部矛盾範疇。
明教返回中原就要與名門正派搞好關係,否則發展起來阻力重重。但是,因為在歷史上與名門正派有過激烈衝突,而謝遜事件又時隔不久,所以,天鷹教在相當長時間裡非常孤立,甚至還面對海沙派這樣的眾多地方土著小幫派的壓力。王盤山揚刀大會說白了就是為了威懾海沙派等地方土著小幫派。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的卻是一大幫末流的江湖幫派,足以說明天鷹教當時孤立的窘境。
武噹噹時已經是江湖第二大名門正派,非常有號召力,而且,也以反元為己任,只是苦於經驗不足,資源匱乏。而明教反元經驗、資源無與倫比,所以,極具戰略意識的武當對明教也是頗有好感,願意合作。更加重要的是,武當崛起是在明教退出中原以後,歷史上雙方沒有衝突,所以,合作也就沒有包袱。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天鷹教與武當在俞岱岩事件之後就一直在積極接觸,終於因為張翠山、殷素素的婚姻而一度結成事實上的聯盟,所以,張三丰百歲壽宴上,武當居然站在了眾多名門正派的對立面上。從這個意義上說,張翠山、殷素素的自刎折射的是當時雙方合作面對巨大的壓力,條件並不成熟。
蝴蝶谷大會意味著明教已經成為當時最重要的反元力量,而時間正是在六大派圍攻光明頂不久,這樣一來,對於江湖名門正派而言,與明教合作才是順勢而為。引申而言,明教與武當之間的合作條件已經成熟。
當時,對於雙方而言,唯一的芥蒂就是當年的紀曉芙事件,於是,就有了楊不悔與殷梨亭的感情。
二人的感情出現得很突兀,但是,意義重大,所以,張無忌、楊逍雖然感到詫異,卻都極力促成。自此,明教與武當之間的芥蒂已經消除,雙方合作進入新階段。武當也成為明教與眾多名門正派建立普遍聯繫的紐帶,萬安寺大火,是俞蓮舟首先響應張無忌,才打消眾人疑慮,群起而效仿。經此一役,明教與名門正派之間的關係終於緩和,所以,張無忌濠州大婚,名門正派幾乎盡數到場,可見一斑,這也大大推動的明教領導的反元鬥爭的順利進行。
一句話,包辦婚姻敵不過自由戀愛的。肯定是真愛。
看小說前面部分可以看出,當年的殷梨亭年輕又感性,情緒激動時還會流眼淚,十足的大男孩,這個大男孩在感情上沒有敵得過風流瀟洒的楊左使,只能算上是錯誤的時候遇到錯誤的人了,更何況他連跟紀曉芙見面都很少,又會有多深的感情基礎呢。
而幾年後他與楊不悔在機緣巧合之下相遇,又在他傷重脆弱之時得到楊不悔的悉心照顧,他本性又是那麼感性,對待在這種時候陪在自己身邊的女人,又怎麼會不動心呢。
他念念不忘紀曉芙只不過是因為婚姻之約,可能還加上一點奪妻之恨;與楊不悔才是真真正正有了實實在在的感情基礎之後才產生的真愛。個人覺得殷梨亭還是《倚天》中蠻純凈的一個人,更願意相信是出於愛情。
殷梨亭最愛的人是他自己而不是別人。訂婚後明顯看得出他暗戀自己未婚妻,但是訂婚六七年紀曉芙都被拖到大齡剩女了,武當都遲遲不打算舉行婚禮,非要拖到百歲宴後。我問了元史專家關於這個時期訂婚和結婚的習俗。對方不斷問, 為何男方訂婚這麼久都不結婚?應該在女性15歲的時候就必須舉行婚禮了,訂婚超過了5年,男方還不沒有打算娶,那麼這個時候退婚是可以的。事實上是百歲宴之前武當拖婚,退婚按照當時的物價給50兩就差不多了。
金書中的女子向來痴情,楊不悔也不例外,但她深愛的殷梨亭也是個痴情人,這就比較少見了。
原著中的殷梨亭的性格是靦腆單純,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他與紀曉芙並沒有實質的感情,那場婚約不過是一場鏡花水月,使他多年不能釋懷的是他被滅絕師太所欺騙,誤以為紀曉芙是被楊逍所害,在這種狀況下,你讓他怎麼坦然忘記?直到光明頂上聽楊不悔說出真相,他才如夢初醒,這時又不幸殘廢,可以說是處於最絕望的境地。這個時候楊不悔卻來到他身邊細心照顧他,從原著中可以看出兩人是有交流的:「他要是一生一世動彈不得,我就一生一世陪在他床邊,侍奉他飲食,跟
他說笑話兒解悶。」楊不悔會哄他開心,給他講笑話,這樣美好的一個女孩子,殷梨亭怎麼可能不動心、不喜歡?這與容貌是否與紀曉芙相似是完全無關的,本身殷梨亭就是一個純凈單純的人,兩人所產生的感情自然也是單純的。
楊不悔可以說是殷梨亭絕望當中的唯一光芒和溫暖,一點一點的照亮他的心靈,從此這個心裡就只有楊不悔一人。
原著中,殷梨亭清醒以後,明知楊不悔不是紀曉芙,卻還是那樣看著楊不悔,是因為他太眷戀這份光芒和溫暖,他內心裡真正想留下的人是楊不悔,只是因為複雜的關係,他不能說出來,可仍然情不自禁的看著楊不悔。「楊不悔道:「不是的。你不明白,
我可知道。他後來清醒了,瞧著我的時候,眼光和神氣一模一樣,仍是在求我別離開他,只是不說出口來而已。」」殷梨亭本身是個痴心專一的人,若不
是真正喜歡楊不悔,又怎麼會接受這份感情呢?殷梨亭單純,楊不悔成熟,就心理年
齡而言兩人是一致的。而就兩人性格來說,殷梨亭想哭就哭
不掩飾喜怒哀樂,楊不悔坦率勇敢不矯情,同樣都是真性情的人。而楊不悔對殷梨亭的「由憐生愛」也並非是無知懵懂的可憐,從她在爭取婚事的果斷行事的作風來看,這是一個聰慧成熟的女子,她是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是真正愛殷梨亭的,她對殷梨亭的憐惜從一開始就和別人不一樣,而是一種心疼的愛惜。
「楊不悔搶著道:「我不是驀地動念,便答應了他,我一路上已想了很久很久。不但他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他,要是他傷重不治,我也活不成了。跟他在一起的時候,他這麼怔怔的瞧著我,我比什麼都喜歡。」」
「楊不悔道:「我的脾氣很執拗,殷六叔是我第一個喜歡的糖人兒,我再也不喜歡第二個了。」
從這段原著中可以看出,楊不悔對這份感情有著明白的認知,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一如她的名字,她是不會後悔的。
這是一種歷盡滄桑後的相濡以沫的溫暖愛情,與其把他們想成因果輪迴,不如想成是命中注定的相遇,是命定的愛情。
在殷梨亭中七蟲七花毒時,楊不悔神色泰然,可見其清醒冷靜,她會如此冷靜,是早已有了同生共死的決心,所以也不再懼怕惶恐,這絕不是一個普通小女孩能擁有的勇氣,正因為她具備這樣的勇敢執拗,才能收穫最幸福圓滿的結局。
至於那些質疑、抹黑悔亭這一對的,只不過是因為這份感情太過驚世駭俗,而很多人都無法跳出世俗的眼光去看待他們,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擁有小說人物那麼純粹的內心,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擁有小說里的愛情。
所謂污眼看人污,就是這個道理。
原著中為悔亭真心相愛給了最好的證據:「殷梨亭與楊不悔婚後夫妻情愛甚篤。」
沒有仔細讀過原著的人或者是選擇性忽視的人,當然不能理解這段超脫世俗的愛情。張三丰比郭襄略小,算郭襄弟弟輩,論武林輩分,郭襄的徒孫滅絕實際上比殷梨亭還小一輩,紀曉芙比殷梨亭小兩輩,楊不悔就比殷梨亭小三輩,所以楊不悔其實是嫁給了,太爺爺…
你搶我未婚妻,那我就拐走你女兒。是不是有了八點檔狗血劇的感覺。
推薦閱讀:
※倚天屠龍記是否寫了一半換了主角?
※張翠山武功高么?
※郭襄、滅絕師太、周芷若什麼關係?
※射鵰中黃蓉說:「乞丐何曾有二妻,鄰居焉得許多雞。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如何理解和反擊她的觀點?
※從楊康對穆念慈的感情來看,他算個好男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