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國外的電影開始前或書籍的扉頁都會寫上:「謹以此書/片獻給xxx」,這有什麼淵源嗎?
好像國內會提到這個的比較少。。。
貌似還真有淵源。
在歐洲中世紀,或者說在「現代版權」意識流行之前,藝術創作(比如畫畫、寫作、作曲)是一件虧本的買賣。比如以典型的寫作為例,書賣得不好,作者自然吃虧;書賣得好,盜版橫行,作者還是吃虧。谷登堡發明推廣活字印刷,更是為盜版大開方便之門。再加上很多出版商會對書的行情進行預估,如果不看好銷量,作者還要先出錢墊付出版費用。總之,那時候的作者如果想自食其力,估計就要給餓死了。
腫么辦?有一個辦法是尋找贊助人。由贊助人出一大筆錢,給作者包吃包住,條件是書籍扉頁要寫上贊助人的大名:謹以此書獻給XXX公爵/伯爵夫人/皇帝陛下等等等等....這是一件互利互惠的好事:作者解決了衣食之憂,可以安心創作;贊助人則獲得了「榮耀」,滿足了虛榮心,何樂而不為?像伏爾泰,連普魯士皇帝腓特烈大帝都爭著搶著當其贊助人,這是何等的榮耀?
有大量的藝術工作者獲得了贊助,比如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們、近代以降的巴赫、海頓、貝多芬、席勒、歌德、伏爾泰....那些混的好、名利雙收的藝術家,都有後台過硬的贊助人。而希望自食其力的人比如莫扎特,結局就很悲慘...
綜上,贊助人傳統可能是扉頁獻詞由來,我只是提出一種可能。望輕拍。這種行為應該要追溯到18世紀的西方。那個時候,出版商是不付錢給作者的,作者的收入來自贊助商或比較有勢力的人。所以基本上,寫這種dedication對於作者已成為一個慣例,用來感謝贊助他們的人,或直接點,付錢給他們的人。
現在的作家在扉頁上寫這種dedication通常都是比較個人的,通常是謝家人,謝編輯,謝摯友,謝啟發者等等的。
想起個段子:
To my wife Marganit, and my children Ella Rose and Daniel Adam, without whom this book would have been completed two years earlier.(獻給我的妻子Marganit,以及我的孩子Ella Rose和Daniel Adam,沒有你們,這本書兩年前就可以完成了。)受到啟發或者幫助吧,啟蒙老師、恩師什麼的;還有情人啊,靈感的來源等等。當然贊助、出版商的原因也是很客觀的,我個人比較偏向自己前面的理解。
推薦閱讀:
※《忽然七日》這本書 作者的含義?
※有什麼好的產品經理的書可以看?
※為什麼看完《四世同堂》後並沒有產生對日本人的仇恨,而是憎恨那些漢奸,是否我也如「北平」人一樣的性格?
※關於學習魔術和解說魔術有哪些書籍值得推薦?
※沒有十分明確借書目標時,怎麼在圖書館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