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焰在《講武堂》提到日軍的地域動員制,就是一個師團都是同鄉,一個小隊甚至是同村的,請問一下利弊?
解放軍是不是盡量避免這種情況?
分而治之,從來都是封建半封建化軍隊的治兵方略。
這種思想,尼赫魯在《印度的發現》里就總結過:英國人「在印度陸軍中保持均勢和對稱的政策被有意地推行著,各個集團都被巧妙安排,一邊防止他們中間任何民族團結的情緒滋長。」英國人通過強行劃分地域和民族,破壞了軍隊統一的認同感與歸屬感,製造各部隊間的疏遠和摩擦,實現對龐大印度陸軍的有效控制。
英國政府大力表彰在1857年大起義中對起義軍痛下殺手的廓爾喀和錫克軍人,排斥參與起義的孟加拉人,並建立拉加普特、查特等民族聯隊,由英國人親自掌握威力強大的野戰炮兵,將英印軍打造成互相牽制的僕從軍。
即使今天,印度在加強正規陸軍建設的同時,也一樣「強幹弱枝」,建立起複雜臃腫、疊床架屋的地方准軍事部隊體系:邊境警衛由邊境保安部隊、印藏警察部隊、北方邦特別警察、阿薩姆步槍隊、海岸警衛隊等,地方治安有後備警察部隊、鐵路保安部隊、邦武裝境警察、家園衛隊、中央工業保安部隊、國防保安部隊、鄉村衛隊、鄉村志願隊等,另有邊境公路組織、土地軍、全國治安衛隊、拉達克偵查部隊等等。
日本也是一樣,近代日本天皇政權就是由藩兵擁立的,藩閥絕不會放棄自己擁有的軍權,為平抑保守派和藩閥的反對,日本軍隊的建設保留了大量封建殘餘,以地緣為基礎的軍隊編製就是例子。文官政府控制軍隊的願望促使他們進一步分裂日本軍隊,地域動員在便利日本軍隊動員的同時,進一步加強了軍隊組織結構的封閉化,來自不同地區的軍官組成小圈子,實際上破壞了軍官團進行大規模秘密串聯反對政府的能力,同時通過現代化軍校向軍隊安插來自中央的新式軍官,進一步稀釋舊軍隊藩兵血統(軍校軍官到最後在秘密結社和反文官政府方面做得比老軍頭們還過分,但那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軍隊按地域編組,當然是有利有弊:
——利
1.增強了軍隊尤其是軍官集體的凝聚力,同鄉同袍的情誼更加深厚;
2.同鄉編組便于軍官監視士兵思想言論,防止士兵叛變逃亡;
3.方便在役軍人與在朝政客的轉變,軍人退伍後容易被地方接納;
4.動員兵報道歸建時間短,提高了動員速度;
5.與其他部隊形成隔閡,鎮壓叛亂時心理包袱小;
6.軍隊內部相互掣肘,容易被文官政府控制。
——弊
1.軍隊被人為分割和疏遠,戰時配合不便;
2.人事調動必須考慮籍貫,指揮隸屬關係轉換困難;
3.同鄉軍人形成強大的集團,干預政治;
4.軍隊有分裂的隱患。
一仗下來一個村斷了根,參考英軍一戰以後為什麼混編。
可能是偏見原因,日軍(只說部隊不說體系)同鄉的弊端被人為放大了。當時世界各國普遍同鄉動員(除了精銳部隊,如傘兵,山地兵 海軍陸戰隊)。一戰德軍就是同鄉動員,巴伐利亞的軍隊還不歸王太子使喚呢,從沒人批。二戰德軍也是地域招募,招募範圍大的黨衛軍元首團成員都全部來自奧地利。德軍是後期部隊損失太大,才統一補充的。美國陸軍和英國陸軍在建立時也都是同鄉的人在一個部隊里
日軍好像搞鄉土聯隊制度,很有名的有大阪師團、仙台師團等,類似的有貴清湘軍、淮軍各個營,優點是能凝聚本鄉作戰意志但缺點有軍隊內部地域歧視的問題
推薦閱讀:
※二戰時的日軍中有沒有真正「有素質」的軍人,即不殺平民、俘虜,不三光、不奸淫擄掠的軍人?
※如果二戰時日本跟德國善待被佔領區,那麼有可能贏得戰爭嗎?
※日軍的「三光」政策為什麼失敗了?
※二戰時期日本軍帽後面的帘子是做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