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發明以後對歷史進程產生了怎樣的深遠影響?

系列問題:玻璃發明以後對歷史進程產生了怎樣的深遠影響?

激光發明以後對歷史進程產生了怎樣的深遠影響?

眼鏡發明以後對歷史進程產生了怎樣的深遠影響?錄音設備發明以後對歷史進程產生了怎樣的深遠影響?製冷設備發明以後對歷史進程產生了怎樣的深遠影響?


講故事時間

很久很久以前一艘運蘇打塊的腓尼基商船遇到颶風,被迫停在某不知名小港灣。水手們用幾塊大蘇打塊支起了鍋子做飯吃,第二天早上在爐灶殘骸中發現亮閃閃的東西。你猜這是什麼?

……我也不知道。但這種爐火的熱力根本不足以讓蘇打和砂礫化合成玻璃。

人們最初製造玻璃,是為了在陶器表面覆蓋一層光滑的釉,這樣喝水的時候不容易刮傷嘴唇,也不會臟(畢竟黏土的軟化係數為0)。後來一名法國地質學家在埃及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的木乃伊身上找到了保存長達5500多年的玻璃飾品,那時候的玻璃就已經有各種顏色,並且光輝奪目。那時候的玻璃製法複雜,基本被當做寶石使用。

1500多年前羅馬人掌握了吹制玻璃法,他們用玻璃製作一些花瓶,水壺之類的器皿,上面還有人頭和動物的雕像。其中網狀杯和夜光杯較為出名,網狀杯的工藝則更複雜,是上流社會的身份象徵。

當時的羅馬還沒有鏡子,大家只能從銅盤裡看到自己模糊的相貌。他們也沒有窗玻璃,沒有足夠清晰的眼鏡,只能使用打磨得非常薄的綠寶石放在眼前(按現在碎眼鏡的頻率大概30歲之前能碎一套湯臣一品的房子吧)。

600年前人們終於能夠用玻璃熔爐來製造清澈透亮的玻璃,玻璃製造的技藝受到異常的重視。據說只要你成了玻璃技師就可以加官進爵,你的女兒可以嫁給威尼斯的王公大臣(嗯……現在玻璃廠的工人應該沒法當很大的官吧……)。但同時,一旦你成了玻璃技師,你就受到威尼斯共和國的嚴密監視,技藝絕不許傳出國外。

但講真的,吹玻璃的工人長得並不好看。腦袋大,脖子粗,既不是大款也不是伙夫。兩頰下垂,就像沙皮狗。空氣鑽到耳朵里引起化膿,聽覺不靈敏。門牙因為要咬住吹管,於是常年突起在外。手掌發腫,肩部血管擴大,玻璃液反射的光線刺激他們的眼睛導致視力衰退。他們的平均壽命只有45歲左右。

(講道理這個酒杯除了尺寸精度以外,其他工藝完全可以跟現代技術媲美了)

因為時代的發展,玻璃的製造變得越來越簡單,從人工吹氣到機械製造,玻璃製品也越來越便宜。也由於科技的進步,1928年出現了第一部製造電燈泡的機器。這種機器每秒能製造12隻燈泡,一晚上可以生產燈泡100多萬隻,大約抵200名吹玻璃工人的工作能力。雖然這導致了大批吹玻璃工人的失業,也由此防止了更多人因為吹玻璃得嚴重的肺氣腫。

再講窗戶,在歐洲,他們用雲母片、油紙或塗蠟的白布蒙在窗戶上,俄國則用牛膀胱的薄膜(……夠味兒的),中國用紙。自從玻璃發明之後,人們在冬天就可以不用受凍也能看到太陽啦——雖然是凹凸不平的毛玻璃。

教堂更會折騰,他們不僅要玻璃,還要彩色玻璃。於是就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富麗堂皇的各種帶聖母圖案的大教堂窗戶。

第一面地道的鏡子,是這樣做出來的:把一塊錫熔化,倒在一塊平滑的大理石上,然後加註水銀成為汞合金。接著把一塊玻璃放上去,於是就鍍上了一層膜。這種鏡子在當時也是王公貴族專屬,作為禮品相當體面。但是打磨鏡子需要用細沙打磨60小時,再用特製的細粉磨光,大約70小時。後來這種鏡子玻璃又被應用在汽車玻璃上。

鏡子的發明引起了對光線折射的討論,一位醫師和一位馬戲班的吞劍魔術師配合完成了關於胃鏡的實驗。當時的胃鏡是一條狹長的管子,一端裝有一面小鏡子,另一端裝著一隻燈泡。(這一段槽點太多根本沒法吐)

後來胃鏡又啟發了潛望鏡,三稜鏡,凹面鏡等等對軍事及科學發展具有相當重要作用的玻璃製品。那時候英國由於玻璃廠砍伐太多樹木作為燃料,勒令他們用煤炭燒玻璃,於是燒出來很多黑色的玻璃。這些黑色玻璃加了鉛和碳酸鉀之後,透亮得像鑽石一般(……你彷彿在逗我),被稱為人造水晶(……施華洛世奇中槍)。這種水晶稍加改進,就成了我們現在儀器所使用的光學玻璃。這種發明被德國蔡司公司收買,基本我們現在看到的蔡司鏡片都是這種發明衍生出來的產物。

在說眼鏡之前,我們談談照片。1827年一位畫家達蓋爾在銅板上鍍銀,把它放到水銀蒸汽中,然後裝到攝影機上。片子上有光線的地方就變成黑色,這就是金屬相片。後來人們將感光物質塗在玻璃板或者賽璐珞片上,這才有了照相機。在那之後,顯微鏡、天文望遠鏡、電鏡、分光儀等等各式各樣的科學儀器紛紛問世,微生物學、天體學、物理學、化學等領域研究成果不斷湧現。1868年,法國人約翰遜和英國人羅開爾研究太陽面紅焰的光譜時發現了一條黃線——這不是鈉。羅開爾打算把這個物質叫「氦」,希臘文里就是「太陽」的意思。

哎呀這麼嚴肅好像在寫綜述論文啊

其實要知道玻璃的發明對人類歷史產生了多大的影響,可以直接就地環繞一周。好比我現在抬頭就能看到窗戶,左手邊放著玻璃杯和花瓶,右手有手機屏幕,面前電腦屏幕,抽屜里有眼鏡、溫度計,衛生間有鏡子,早上剛用了實驗室里那一堆瓶瓶罐罐,周末還去掃個SEM……

還有什麼問題嗎?

參考文獻:[玻璃的故事].(俄).斯韋什尼科夫


謝邀,主要是。。。。讓我們搬磚狗又了瓶子罐子可以用。


以本人這篇《了不起的玻璃創造大成就》來回答這個問題吧,鏈接:知乎專欄

原刊載於新材料在線。

對於玻璃,想必大家都是司空見慣的,生活中處處都有玻璃的蹤影,從門窗鏡子、白熾燈、眼鏡到照相機、電視機、各類觸屏等等,玻璃可謂無處不在。

然而,第一次真正注意到玻璃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發揮了重大貢獻,還是在讀了英國科學家馬克·米奧多尼克的《迷人的材料》一書以後。文中「透明的玻璃」的一章中介紹了玻璃的發展史,以及玻璃對科學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作用。還專設「中國獨缺的發明」一節談到提到玻璃在中國受到的冷落。羅馬帝國解體後,中國的材料技術(如紙、陶瓷和金屬等)發展領先了西方世界足足一千年,然而獨獨忽略了玻璃技術。這也導致未能發明望遠鏡和顯微鏡,因此作者提出是否因為少了這兩項關鍵的光學儀器,才未能如17世紀的西方般更進一步發生科學革命。

這一問題不由讓人想起另一個著名的提問,即「李約瑟難題」,由牛津大學著名科學家李約瑟最早於1944年提出:「儘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引發了中外科技界的深思。當然其中真正的原因很多,一直也不乏爭議。然而,這個答案或許也可以從玻璃的發展中找到蛛絲馬跡。

根據史料,玻璃的興盛和廣泛應用主要發端於歐洲。下面就主要結合玻璃發展的幾個關鍵階段時期來看看玻璃是怎麼推動科技進步以及改變人類的生活。

相傳玻璃於公元前三千年左右由腓尼基人在沙地燒火做飯時無意中發明。當然這是一個美麗的傳說,玻璃發源於古埃及更為貼切,不過那時用陶土罐子來燒制玻璃,工藝複雜且周期長,造出的玻璃製品還不甚美觀,主要用做玻璃珠、瓶子等。當然這在當時已經堪稱稀世珍寶了。

真正讓玻璃走入日常生活的還是古羅馬人。因為他們掌握了普通高溫製造玻璃的訣竅,那就是發現助溶劑泡鹼。一下子使得玻璃生產變得更加容易,也讓玻璃開始得到應用,比如用來做窗玻璃、玻璃器皿、玻璃鏡等。更為厲害的是,古羅馬人還掌握了玻璃吹制技術,薄壁酒杯等玻璃器皿應運而生。這可是一項了不得的技術,因為之前製造玻璃都是用砂芯法,工藝複雜,而且得到的都是不透明的玻璃。吹製法產生後,生產的玻璃色彩更加豐富細膩,而且透明度更高了,生產成本也低了許多,可實現大規模生產,玻璃逐漸步入尋常百姓家。

波特蘭花瓶(古羅馬),玻璃製品

可見,這一階段,玻璃的最大貢獻就是改善了人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例如,玻璃窗可以防風,薄壁酒杯可以一睹美酒之真容,增加了品酒的樂趣。另外,用玻璃製成的一些工藝品或裝飾品也受到歡迎,當然對於浮雕玻璃等那些精美的玻璃製品則只是富人們的享受。在很長一段時間,精緻的玻璃製品都是以奢侈品的身份擺放在宮廷或達官貴人豪宅的顯耀位置,凸顯主人的身份。

公元3世紀起,隨著羅馬帝國由盛轉衰直至滅亡,玻璃技術發展也開始了長達數個世紀的停滯。不過,基督教的興起以及擴散,為玻璃開拓了一個新的主要應用領域。玻璃主要是製成彩色玻璃窗,成為裝飾教堂的重要物品。絢爛迷離的玻璃圖案,既表達了宗教的教義,也使窗子遮蔽的教堂更顯得神秘莫測,誘使人們投入上帝的懷抱。

歐洲基督教堂的彩色玻璃窗

接著,玻璃的繁榮從12世紀開始,14-15世紀達到高峰。這一時期義大利威尼斯是歐洲玻璃製造中心,技藝高超的玻璃匠人們終於製造出無色透明的玻璃,以及水銀玻璃鏡。還發明了水晶玻璃,一種極薄也很輕的玻璃,幾乎沒有重量,也沒有顏色和瑕疵,可以做成各種精美的藝術品。正適逢文藝復興時期,各種精美的玻璃工藝品因滿足上流人士對珍奇物質的需求而得到大力追棒,也刺激了威尼斯玻璃匠人加強玻璃技術的開發以及促使玻璃工藝在歐洲的傳播。尤其意想不到的是,在玻璃的幫助下興起的透視畫法風靡一時。

威尼斯水晶玻璃製品

玻璃不斷滿足了人們對生活品質、對藝術和美的追求,但玻璃更廣泛的應用還未開發,不過已經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比如一些科學家實驗室已經有了玻璃儀器,在玻璃儀器的支持下實驗法也應運而生。到15世紀末和16世紀初,凹面鏡、凸面鏡、眼鏡、透鏡等以玻璃製造的光學元件也相繼出現,在這些玻璃儀器的幫助下試驗科學也誕生了。

有了前面的鋪墊,16-17世紀終於迎來了玻璃真正應用於科技發展的時代,推動了科技的突飛猛進。舉幾個例子就可以看得出來,從公元1590年到十七世紀初,詹森和李普希同時獨立發明了顯微鏡。1683年服裝商兼制鏡人列文虎克製造出了300倍的顯微鏡,並首次觀察到了細菌。1608年,荷蘭的李普塞發明了第一架望遠鏡。1609年伽利略使用均勻透亮的高品質玻璃製造了一台望遠鏡,藉助這台望遠鏡,他發現了木星的衛星、土星光環、太陽黑子等並證實了日心說。1666年,牛頓以玻璃菱鏡展示把太陽光散射成彩色之後發現了彩虹原理,並於1704年,寫下一本關於光的折射的書,改變了人們對光和顏色的認知。

列文虎克和他製造的300倍顯微鏡

顯微鏡和望遠鏡可是被譽為人類偉大的發明之一,對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沒有望遠鏡就不可能觀測到十分遙遠的星球,也不可能做出關鍵的天文測量,奠定對宇宙的理解。同理,沒有顯微鏡就不可能看見細菌之類的微生物,也不可能有系統地研究微觀世界,發展出醫療和各種工程技術。後來成為偉大科學家的伽利略、牛頓、笛卡爾、開普勒、列文虎克等正是利用這些玻璃儀器做出了卓越的成就。正如《迷人的材料》中所言「有多少諾貝爾獎是玻璃從旁邊推了一把?又有多少現代發明萌生於小小的試管中」。

由此可見,玻璃對科學實驗及破解宇宙奧秘、生命奧秘等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其中,光學研究是玻璃的直接受益者,其次是化學、生物等研究了。正是玻璃的應用,可以直觀觀察到化學反應的過程變化;耐熱玻璃最大地壓制了玻璃的熱脹冷縮,讓高溫的化學反應得以實現;彎曲的玻璃製得的複雜器具也讓各種真空、冷凝得以實現。試想一下,如果沒有了玻璃,那化學實驗室會是個什麼樣子呢?

化學玻璃儀器

19世紀以來,真空玻璃瓶和通電燈絲的結合產生了電燈泡,從此世界不再是一片黑暗。玻璃技術的發展和光影技術結合,催生了照相機和熒光顯像管的誕生。前者直接帶動了電影的發明,後者則讓人類進入電視機時代,為人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視覺享受和精神愉悅。此後,隨著玻璃工業化和規模化發展,各種性能和各種用途的玻璃製品相繼問世,成為日常生活、生產以及科學技術的重要材料。

可見,一直以來,玻璃在西方的發展可謂轟轟烈烈,16-17世紀更是一個小高潮。反觀我國,似乎又是另一番景象。雖然我國在春秋戰國時代已發明了鉛玻璃,漢代還有鉀硅酸鹽玻璃,這在當時也算是先進的技藝了。然而,可能由於我國陶瓷業的異常發達,玻璃始終沒能在我國古代材料史上佔住重要的一席,其發展也是一直倍受冷落,躊躇不前。就連玻璃這個名字在古代也是不曾有的,那時候稱之為琉璃。

戰國期的水晶杯,杭州博物館鎮館之寶

玻璃的冷落導致了顯微鏡、望遠鏡等那些打開科學大門的關鍵器材一直未能發明,相關科學的發展當然是無從談起。直至清代,由於傳教士的引入我國玻璃工業才算步入正軌,真正有了透明無色的玻璃。同時期,西方正利用玻璃儀器開展科技革命,然而那些滿清權貴和士大夫們僅僅滿足於用玻璃來製作鼻煙壺和一些工藝品,而不是更深入廣泛地推動玻璃的應用,甚至連傳教士引進的顯微鏡也只是當做把玩的奇器,玩物喪志之下最終使得整個王朝灰飛煙滅。

目前玻璃製造的儀器設備涵蓋了光、聲、電、磁、熱等各個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產或研究工具。值得一提的是,被譽為偉大發明之一的光纖,是今天信息化時代的紐帶,就是高純度的石英玻璃做成的。玻璃纖維則被譽為金屬的最佳替代材料,廣泛用于飛機製造等各行各業。人手一台的手機,其面板也是由一種鋁硅酸鹽玻璃構成。除此之外,還有其他TFT-LCD超薄玻璃基板、3D玻璃、曲面玻璃、抗菌玻璃、智能玻璃還在不斷地被開發應用。

智能全玻璃住宅套間(效果圖)

由上可見,玻璃的確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對科學技術的發展貢獻更是居功至偉。也難怪牛津大學科學史家羅姆·哈爾在其著作《偉大的科學實驗:改變我們世界觀的二十個實驗》(1981年出版)中對20個偉大實驗做例證分析,得出結論:「其中的十六個不使用玻璃設備將無法進行。」

未來的社會發展中,玻璃仍將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幾年前,有著160餘年歷史的美國康寧公司拍攝了兩集視頻「玻璃生活的一天」,生動地反映了玻璃將在數字世界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從卧室、客廳、浴室、廚房、汽車、戶外、辦公室、商場等,智能玻璃將無處不在,成為我們生活的重要幫手。也許,這就是玻璃締造的未來生活真實寫照,只是希望這一天快點到來。

主要參考文獻:

1. 艾倫·麥克法蘭,格里·馬丁.玻璃的世界[M].管可穠,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2.馬克·米奧多尼克,迷人的材料[M].賴盈滿 ,譯,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

3.斯維什尼科夫,玻璃的故事[M].符其珣,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2.


謝邀。因為沒有做過玻璃的課題,對玻璃也沒有太多深入的了解,就隨便從自己理解的學術角度閑扯幾句,不對之處還請各位高人指正。在凝聚態物理界,玻璃是一類寬泛材料的統稱:某種物理量(如原子結構)排列短程有序而長程無序,如傳統玻璃、金屬玻璃(原子結構),自旋玻璃(磁矩)。從高溫母相向低溫玻璃態的轉變,是一個物理量「凍結」的過程,對應的溫度被稱為「玻璃化轉變溫度」。一般來說,玻璃態是亞穩狀態,熱力學上的吉布斯自由能有無數小的「波峰」和「波谷」。在某個狀態下,玻璃態處於某個波谷,當外界因素(如外力,磁場)對它產生影響時,它會處於另外一個波谷。但當外界因素消除時,它回不到原來的「波谷」,即存在所謂的「遍歷性破缺」:能量類似於量子化的不連續狀態,不能經歷所有能量去找最穩定的值。儘管現代傳統玻璃應用已經非常廣泛,玻璃材料本身的物理機制還有很多未知的地方。這幾年金屬玻璃的研究比較火熱,但作為一種應用材料,限於其本身的一些致命缺陷(如延展性),金屬玻璃一直沒有得到大的應用發展。至於自旋玻璃,目前對它的研究在這40年里貌似沒出過實驗室,本人沒看到哪裡應用了。


先挖個坑,非常深遠,滲透幾乎所有行業。


謝邀,首先我主要做建築或者裝修方面的玻璃行業,玻璃應用太廣泛了...大大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反正我把我所了解的大概說出來、這些玻璃其實都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

1.辦公樓的玻璃幕牆高端大氣上檔次。

2.大家住的小區窗戶所使用的中空玻璃隔音隔熱保溫效果好,甚至有些鍍膜或者帶顏色的還可以擋住陽光的照射。

3.現在很多人家都有做陽光房,目前來說都是用夾膠玻璃來著,還有一些學校 醫院 公司的長廊頂上都是夾膠,公司醫院辦公樓等大門口的遮雨頂棚也是。

4.飯店的桌面 圓桌面

5.大家家裡洗澡常見的淋浴房 或者酒店賓館的淋浴房,直的 方的 斜的 弧形的都可以做

還有一些超市啊 便利店的家裡的推拉門玻璃 等等就不一一贅述了……

最後還有很重要的很重要的常見的玻璃就是....鏡子!為什麼我要放到最後說呢?因為我是個dancer嘛!鏡子是舞蹈練習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它對我來說比較重要我就放最後說!

再貼個鏡子里有我的圖,哈哈


謝邀。

第一次在知乎上被邀請,有些小激動呢。

要說玻璃的發明改變了什麼,我覺得是扼殺了人們的想像力。

比如,17世紀的某個荷蘭人,要不是因為發明了玻璃,他怎麼會製作出望遠鏡。要是沒做出望遠鏡,月亮在他們眼裡就不會是所看到的那樣表面高低不平,覆蓋著溝壑和山巒,那麼,沒準兒人家能想出比咱們嫦娥本月浪漫十倍的神話故事。

比如,如果沒有發明玻璃,就不會有顯微鏡,我們看不到細胞,細菌,晶粒,那麼,此刻我們還可以沉浸在生病求神的想像中。

再比如,如果沒有發明玻璃,就不會有明晃晃的鏡子,那麼此刻我們還可以對著模糊的銅鏡,想像著自己的容貌多麼姣好艷麗呢。

唉,這麼說來,玻璃真是個壞東西呢。


瀉藥。

玻璃真正意義的使用在12世紀之後,航海的望遠鏡直接決定探索世界的步伐。19世紀70年代前後,美國成功地制出了石英光學纖維並用於光通信。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也開展這方面的試製研究。80年代結合引進技術,中國光導纖維的生產水平大大提高,已能部分滿足全國光纖通信的需要,並形成了一個新興產業。此外,特種玻璃(包括激光玻璃、微晶玻璃、生物玻璃以及具有聲、光、電、磁等特性的功能型玻璃等)也在研究所和高等院校研究的基礎上逐步推向工廠生產,形成了相當規模的生產能力。

如果沒有玻璃,現在光纖上網,望遠鏡等無從談起!


謝邀

QAQ不會捅破窗戶紙了這算不算

其實我本人標籤是玻璃心


哎,誰邀請我來回答這個的?咋知道我干玻璃行業的?

我隸屬於曾今國內行業領先的一個玻璃企業,我覺得最大的改變就是對很多工具及建築使用起到了一個防護作用,讓人可以更方便的使用一些工具和建築,能更好的進行各項工作。比如我在的汽車玻璃,製造各種汽車擋風玻璃,你想啊,要是汽車沒有擋風,那你開車一定是這樣...

圖片網上找的...


謝邀

對這方面一竅不通也從沒想過這麼深刻的問題

其實對於歷史進程已經有了很明顯的改變 身邊大大小小的玻璃及各種以玻璃為原材料的製品隨處可見 相比玻璃還沒出現的時代 現在對我們的生活是有很大的影響

突然腦補電視劇里的窗戶都是紙質的一戳就破了 哈哈哈

這個問題還讓我想到了玻璃心 畢竟本人實屬玻璃心一枚 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沒有什麼安全感吧 玻璃是很脆弱但是也有堅強的那種 玻璃心不同 可能一碰就碎了 然後需要自我救贖般的自己粘好

玻璃也有一定的危險性 在意外發生時對肉體上的傷害也是很大的

事情都是有利有弊 方便了生活卻也有可能傷害了自己

筆芯


謝邀,玻璃知識小白,對玻璃的歷史跟應用都沒有很專業的研究。單從普羅大眾的眼光來看,這個發明就像蝴蝶的翅膀,現在看來存在的理所應當跟毫無新意,但是對人類文明(這個說的有點兒虛,其實就是人類的生存方式跟看世界的視角)的貢獻卻是顛覆性的。就因為它太常出現在我們身邊,大家都習以為常了。但越是意識不到它的存在,它其實也就越重要,不是么?^^

比較好奇題主對這個題感興趣的原因?:)


謝邀,可惜我並不學玻璃。大概,我國的窗紙消失也是怪玻璃吧


謝邀

作用就是玻璃心越來越脆弱


有玻璃才有電視,包括現在的LED,過去的CRT,才有適用於iphone的大猩猩玻璃(參考資料:喬布斯傳),才有現在的普遍應用,基於此,才有知乎。


玻璃對未來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有那麼重要嗎?沒多大價值的,我們學校玻璃專業的活重工資低,畢業後基本無人再從事這個行業的。


只說說建築方面。

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築》很適合這個問題。

如果簡單的說,就是

玻璃和鏡子以及毛玻璃的發展

使得人們的居住空間開始與外界對話

空間開始流動,變化

這改變了人們對空間的認識

進而改變了人們對生活狀態的認識

譬如

人與人的交往變得更加透明

宗教建築的威壓感消失(相比於科隆大教堂,顯然金字塔給人的死亡的感覺更甚)

人的社會生活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當年,在新材料技術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柯布提出的口號就是:沒有新建築就要革命。


具體就不多說了。給樓主推薦一本書吧。

艾倫麥克法蘭的著作,《玻璃的世界》

這位人類學家對玻璃相當執著啊。。。。


謝邀(為什麼要邀請我_(:з」∠)_我不是搞玻璃的。。。。只是一個普通的化學競賽生)

看到前面說實驗器皿,我覺得玻璃對物理化學生物實驗的發展起了很大幫助。對於化學實驗,玻璃強度比陶瓷高,比陶瓷和金屬密度小,耐受除熔融鹼和含氟酸以外的幾乎所有物質,而且對於現在的工業水平來說玻璃更便宜


謝邀,第一次被邀請唉。

可是我對這個沒有了解啊

大概就是使人類生活更方便啊,促進科技發展唄,這類的


玻璃心越來越多了


玻璃心越來越多了


推薦閱讀:

焊接,尤其是激光焊接的基礎知識有哪些?求推薦書目。
腈綸起球么 什麼材質的毛衣不起球?
超導風機真的能研發出嗎?
為什麼國外的書比國內輕?
光學超材料(metamaterial)距離大規模生產和應用還有多遠?

TAG:化學 | 玻璃 | 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