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心理傾談真人秀「來都來了」有什麼感受/評價/期待/疑問?

喜歡這個節目。但是值得提出的問題是,當面對這鏡頭,周圍圍繞著那麼多工作人員,來訪者的心裡最真最脆弱的感受,真的可以如實表達出來嗎?難道不會自然地自我防禦一些不想流露出來的東西嗎?如果沒有如實地表達出最真的自己,這樣的來訪效果會受到影響吧。

我每一集都有認真收看。尤其喜歡第一集,似乎是覺得這個來訪者和其它集的相比最真一點,最滿沒有防禦一些(相比來說),所以也讓我觸動比較深吧。anyway對這個節目會一直看下去、支持下去,也支持松蔚老師。


習慣匿名,所以匿了

我覺得這個節目非常棒,因為我15年也是在學校的諮詢室基本做了大半年的諮詢,我感覺節目里的諮詢就像我現實中諮詢一樣,來訪者跟我很像,而李老師跟我的諮詢師很像,很有代入感吧。但是李老師跟我的諮詢師有一點不同,在於我感覺李老師經常打斷來訪者,而我的諮詢師基本不會打斷我,我有什麼話她都會聽我說完。或許這是因為節目時長限制?但我覺得這樣會不會有點影響來訪者的敘述完整性?

而且我也非常佩服來訪者的勇氣。一般來說,我是不願意把自己的問題暴露在鏡頭前的。。。。不知道這會不會影響來訪者的積極性或者其他的什麼東西?把來訪者用假名代替,隱去個人信息,會不會更好?

不管怎麼說,我覺得這個節目還是給我很多的啟示的,我也能看到除了我自己之外其他的諮詢者,也能把他們當成鏡子,或許我覺得這就是「鏡相」這詞的意義吧。。。感謝李老師、申老師,感謝鏡相團隊給我們帶來的這個節目。


拿來見人性不錯,知乎是擴寬你的眼界,而這個節目我覺得是在對話的過程中,讓你見識到人性的繽紛。

不知道為什麼覺得這個節目紅不了。。。。。。

沒點雞湯噱頭,老老實實做節目,就我這個觀眾看來,看不出來什麼出路╮(╯▽╰)╭


BGM很詭異,前四集來說各種背景音樂都不應景


我們不是一個人,我們在每一次談話中都看到自己的影子。


剛在《好奇心日報》的app上看到一篇報道:

當一位焦慮的連續創業者遇到一位知乎大 V

在折騰一系列新媒體項目前,申音是《創業家》雜誌的主編。從紙媒出走後,他做過不少事:出品過《蠻子文摘》、與央視前主持人王凱策划過脫口秀《凱子曰》、和羅振宇創立過《羅輯思維》,還獨自搞過真人秀《怪傑》。這裡面最成功的要數《羅輯思維》,但如你後面所看到的,他和羅振宇因為理念不合最終分道揚鑣。

最近申音做了一個新項目,叫作「鏡相」,包括一系列名為《來都來了》的互聯網視頻。如果你去網上搜索這個節目,你會看到一檔像上海東方衛視那個「老娘舅」那樣的節目——申音可能不太同意這個看法,不過從娛樂的視角看,兩者的內核相似度很高:觀眾看的大多是八卦。只不過《來都來了》把居委會一般的仲裁團隊換成了專業心理諮詢師,把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糾紛當事人換成了理性、剋制的年輕公司人。當然,申音的節目還有一些年輕元素——比如設置了一堵標籤牆、採用《康熙來了》式的大字幕,還請來了綜藝節目的導演。

這個節目的一個重要看點是李松蔚。在目前播出的 4 集里,他就是那個專業心理諮詢師。申音讓李松蔚坐在演播室里,對著攝像機和嘉賓一對一的聊天,單集節目長達四十分鐘,接近於紀錄片和真人秀,目前在騰訊視頻已播出了 4 集,已有超過 130 萬次的點擊。

「這次終於做了一個女性用戶比男性用戶多的產品(笑),挺有意思的。」申音對《好奇心日報》說。女性用戶多是好事,在投資人的語境里,女性用戶多意味著這個產品未來用戶可能產生的購買意願和消費頻次可能會很多。

在鏡相的公眾號里,它的簡介有些拗口——「這是一個邀請年輕人參與的、積極探索我們內心世界的新媒體實驗。呈現年輕人生活的煩惱和困境。」

節目中李松蔚和嘉賓對談

節目的宣傳圖

申音

李松蔚畢業於北京大學,是臨床心理學方向的博士,目前在清華心理中心任教,他是一個知乎大 V。用知乎式的說法,是「知乎萬贊答主」。

獲得這個稱號的過程是這樣的:2012 年,當時李松蔚正在寫博士畢業論文,很焦慮,就跑到知乎上回答問題來拖延時間。拖延症加上耐心的回答,讓李松蔚在知乎上獲得了 20 余萬關注者,後來他還出了本名為《一小時外》的電子書。

與申音合作前,李松蔚的活動範圍基本集中在校園。「那時我都在混高校,生活里不善言辭,甚至有些社交恐懼。申音剛找到我時,我還很吃驚,覺得他是不是找錯人了?」

故事還是要從申音說起。

那是 2014 年,這一年對於申音來說很不順利。出於各種原因,他沒能和王凱繼續合作,也和羅振宇分頭忙活自己的事情,更打擊他的是父親的去世。

「父親去世時我正在做《怪傑》。就是把擅長健身、花道、茶道、魔術的人攛掇在一塊兒,給他們拍視頻,也想做社群。但父親的離開讓我覺得生命最本質的東西逝去了。我開始懷疑炫酷生活方式的意義——登山插花那一套,在人生的那個時刻,有個毛用呢?」申音說。

申音所說的「炫酷生活方式」,指的就是《怪傑》。這是他離開羅輯思維 3 個月後推出的項目。分開後,《羅輯思維》在老羅的帶領下轉型升級,估值猛漲,申音則拿著 IDG 給的一筆啟動資金,迅速推出了新節目。他沒說這是不是為了證明什麼,但是在當時那個情況下,他要證明點什麼也再合理不過了。

他和團隊找來了各領域的達人,租下北京美術館后街的 77 劇場,為觀眾做演講、介紹炫酷的生活方式。按照申音當時的想法,等演講做大、有了一定的粉絲基礎,就可以將電商與粉絲經濟相結合,這是《怪傑》的生財之道。他覺得既然能包裝一個人,為什麼不能包裝一群人呢?然而現實很快戳穿了這個充滿理想主義的計劃,他發現聽完演講後實際行動的人少之又少——連那些聽完 TED 和一席演講後真正行動起來的人也不多。《怪傑》劇場做了 20 幾期的時候,他做不動了。加上父親的離世,申音對線下劇場的形式產生了懷疑,也就失去了判斷力。

但怪傑的失敗不完全是負面的。那半年裡,申音找跟各種人聊天,同時開始對心理學感興趣。這一切,要拜《怪傑》里那位心理諮詢師所賜。他沒什麼特別的本領,就是講講跟普通人聊天時的體會和感悟,但他的視頻卻是最受歡迎的。這人便是李松蔚。

「我以前太喜歡跟自己較勁了,總覺得只要努力、就能控制一切。但到了一定年紀,就發現很多事情不是想像中的樣子。人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我是跟李松蔚聊天后才學會這一點。」

李松蔚第一次見申音,就察覺到了對方的特點:「那時他有點焦慮,有點強迫,甚至還有些抑鬱。」而他自己的談話風格正好與申音相反——語速很慢,不抖腿,有時甚至是不動聲色。後來在《來都來了》的節目里也是這副樣子,沒什麼表情,音調始終控制在一個基準線上。

後來申音暫停了《怪傑》劇場,再次創業。他勸說李松蔚加入團隊,共同主創了這個都市年輕人心理健康實驗,就是「鏡相」。

其實心理訪談節目一向有穩定的觀眾群。「沒什麼比冬天縮在溫暖的被窩裡,哈哈鏡配紅酒,看狗血陌生人的涕淚人生更過癮的了。」作家姜立涵在看完幾集《來都來了》後,對它的評價還不錯,「(這節目)確保了有趣有品,和各 TV 生活頻道的家長里短拉開了距離。」

但也有很多人看了《來都來了》節目後,說它太沉悶了。「一個年輕人對著諮詢師講述自己的困擾,這一問一答竟然長達 40 分鐘,沒法堅持看完」。我們在開頭的時候說到過《老娘舅》。說實話,論戲劇性,《來都來了》完全沒有《老娘舅》里的居委會大媽吸睛。後者請大媽們用圓滑的處世經驗調解糾紛,嘉賓常常劍拔弩張或潸然淚下。相比之下,《來都來了》不喜歡讓嘉賓哭。只要嘉賓眼淚一打轉,李松蔚就說「我們停一停」,等對方調整好了情緒再繼續。這種專業和理性並不有益於節目效果,顯得單一、小心翼翼。

《來都來了》每周四播出一集,節目流程漸漸完善起來,分為畫相日(來訪者自述)、傾談日(與李松蔚對談)和鏡相日(視頻回看)三個環節。他們不寫腳本、不給嘉賓挖坑、不打斷來訪者。來訪者則有不少相似點:他們都是 20-35 歲的都市青年、理解能力很強。這是申音的提出的標準。他不喜歡節目變成一個裁判場,只給出狗血故事和廉價的同情。他們也排斥讓喜極而泣、抱頭痛哭、豁然開朗等橋段。申音覺得,「那些東西半毛錢意思都沒有。」

參加第一期節目的是一位叫 Chloe 的女孩。她男友反覆提出分手,事後又央求她和好,她不知該怎麼辦。完成紙質問卷和前期錄影后,Chloe 進入了與李松蔚的對談環節。聊了幾分鐘,李松蔚察覺到了女孩性格中軟弱的一面,就問她:「男友如此名目張膽,你為什麼不砍死他?」Chloe 愕然:「那不是我會做出的事啊!」

這期節目於 2015 年 12 月 31 號播出,在騰訊視頻上很快有了 20 萬次的播放量。但很多人看了這集節目,會覺得李松蔚不靠譜——他的建議沒什麼實質性意義,隱喻性太強。「我不是真的讓她拿刀砍男友。我只是給她提出一種可能性,讓她看到性格中缺失的一面。至於她願意學多少,不是我們這個節目、甚至不是心理諮詢管得了的事情。」

李松蔚始終覺得心理諮詢和電視節目是不同的兩件事。節目難免帶有娛樂性,而心理諮詢是很專業的。「很多人去做諮詢,都是抱著找大師、找高僧的目的——他們希望大師做出明確的指導:到底分不分,到底離不離。其實心理諮詢師沒那麼神。他提供的僅是一種服務,讓人在這種服務里以更多元的的視角去看待問題。他們會發現生活比想像的輕鬆自由得多。」

他沒有說自己打算和申音合作多久。

申音現在大部分時間都在自己的辦公室里待著,他的同事雪揚在《怪傑》待了兩年半,做市場和公關方面的工作。雪揚說,在做「鏡相」之前,申音大部分時間都在外面跑場子,參加各路新媒體活動,幫朋友站台。他還忙著寫書,給央視《贏在中國》、《對話》策劃節目。但現在這種忙亂的局面告一段落。申音說:「我想自己的這種變化也與自己的內心有關」。

2014 年 6 月份,那時幾乎每個人都知道了申音和羅振宇要分家了。羅振宇在微博上發了一條挺隱晦的狀態,「當時張偉平和張藝謀鬧分家,還在想張藝謀為什麼一言不發。時過境遷才發現,手藝人還是拿手藝說話。其他都是扯,張導牛逼。——看電影《歸來》有感。」申音則在微博上說得更直接一些,「僅一年半,羅輯思維就有 200 萬微信用戶,視頻也有過億人次觀看。由於對未來發展方向,各有各的想法,羅老師有意獨自運營這個項目,諸多事宜我們仍在一一協商。對於內容產業的未來,我仍然充滿期待,我堅信互聯網可以幫助更多有趣有料的人脫穎而出,只要初心沒變,一切玩法可以重來,這場十年的互聯網實驗現在才剛剛展開。」

這是申音作為一個運營和他那個「被運營」的對象羅振宇之間的分歧。分家之前,羅振宇是《羅輯思維》的產品核心,吳聲則是總策劃,而申音負責日常運作,類似於經紀人的角色。這個合作模式只持續了一年半,他們對未來的發展思路發生了分歧:羅振宇是品牌和社群的核心,而申音希望做去中心化的社群如果這個生意還要圍繞羅振宇做下去,申音自然沒有什麼理由待在那裡。

現在申音和李松蔚合作,依舊是把對方推向前台,申音倒是不擔心類似的情況再次發生,「李松蔚無意成為偶像或商人,他的個人志向是成為一名真正優秀的心理諮詢師。」 李松蔚也覺得自己和申音的分工很明確,自己並沒那麼重要。「在整個項目里,我的角色很單純,就是提供一雙專業化的眼睛。至於這雙眼睛如何使用、節目環節如何設定,是申音和他的團隊決定的。」在節目研發階段,節目組曾嘗試二對一的形式,即一位諮詢師共同面對兩位來訪者。效果不如一對一好,遂放棄了。不過接下來,節目倒是會有很多新玩兒法,可能引入新的心理諮詢師,輪番承擔李松蔚的角色。

所以這個節目到底以什麼為核心還不好說。它既不是包裝一群人——觀眾肯定不是來看心理諮詢師如何工作的;也不會走向八卦——有心理諮詢這種科學理性探討的前提在,任何狗血戲劇化都會顯得不合時宜;那個唯一的知乎大 V,則意不在此——那些慕李松蔚的名來看節目的人,能把對他的興趣轉移多少給心理學探討本身,值得懷疑。

知乎作者「酗酒師」說:「不知道為什麼,就是覺得這個節目紅不了……沒有雞湯噱頭,老老實實地做節目,就我這個觀眾看來,看不出什麼出路。」對此申音的解釋是:「如何慢下來做一個事情,我過去從沒有試過,因為心不定。現在做『鏡相』,算是立一面鏡子。」他補充說:「我們先是去製造一個場。這件事兒的命數,接下來再看。」

這話聽起來,也挺像是他對自己說的。從頭到尾,他一直在質疑各種過往和現實的意義,如果一件事要做下去,他可得找到一些意義才行。

原文鏈接:當一位焦慮的連續創業者遇到一位知乎大 V_娛樂


先持續關注。

申音老師在微博里說,他人就是自我的鏡子。

看起來就是這種感覺。

一點想法,關於李松蔚老師問的「你有什麼收穫」——

chloe的反應看起來是很熟悉的。我在參加諮詢的時候,經常會有這種感覺。參與了,交流了,感悟了,但是沒有具體的點醒或者宣告,所以心裡懸著的東西還是懸著。有益而無用,或許可以這麼說。(看了鏡相怎麼折磨一個心理專家的視頻之後明白了,諮詢前會有賴在你身上的傾向,想尋求外力自己舒服地度過困境。所以才會覺得無用)

進一步想,諮詢之前帶著自己著抽象的期望,卻想求得什麼具體的解答,也是不太應該。不,應該說不太可能。但諮詢是否可以具體地求得什麼東西,自己又該帶著怎樣的期望,諮詢了好久我也沒有結論。(雖然也形成了自己的模式)

偶有諮詢之後特別滿足的情況。大多是發現了看事物,完全不同的角度,看自己完全不同的角度。總之就是嶄新的發現。相比較之下,有益而無用的,似乎是自己潛意識早已摸熟卻沒說出來的發現。

不過自己最覺得有益而有用的一次,卻是最後一次諮詢了。當時發現了自己行動的動力,雖然沒有求得具體解法,但心底是實的。就是這次覺得最有益有收穫的諮詢,沒給我帶來發現的快感,反倒有些蕭索了。


一個很有啟迪性的節目,雖然叫心理傾談真人秀,但傾談的成分多,秀的成分少,不錯~~

美中不足,李老師的眉毛被畫得也太整齊了,還愛翹二郎腿

在第二期中 特希望李老師能給出男嘉賓怎樣為自己而活,活出自我的具體的建議,比如先和家庭拉開距離,電話先少接,大人的事先不管,先把自己抽出來,喘口氣。

第一期,感覺嘉賓女孩是一個很理性的女孩,但過於控制情緒,我猜她的男朋友覺得只有激怒她,才能看到她的情緒的反應。

第二期,嘉賓男孩不得不為別人而活, 因為為自己而活意味著對家人的遠離和放棄。


謝邀請。抱歉,沒有關注這節目


謝邀

沒看過


點進鏈接,看到大家提出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感覺好幸福。

不知道會不會有一種人,不覺的自己有什麼心理問題,但就是覺得過得很不好。

又或者是心理問題太多了,自己都找不到最大的那個。


每一集都在追,目前最多的一集看了四遍,還會再循環看下去,也推薦給了好友,目前節目還不算太火 看起來製作團隊比較辛苦 也沒什麼贊助 希望有眼光的贊助商快快來呀


給我的感覺是,看了很多別人的故事而已。。心理諮詢師像我見過的一樣,都是提問一些無聊的問題:可能業界卻評論為高明。因為諮詢師不負責解決問題,只是讓你說話而已。難道真正的來訪者缺少說話的地方?根本不是啊。對著沒人的地方也可以說話


求換掉開頭的和李老師獨白的B

GM,太不應景了!!!


這怎麼看起來像軟廣(??ˇ?ˇ??)

是我瞎了嘛?


推薦閱讀:

我女朋友吵架總動手打我,該怎麼辦?
如果告訴自己身邊的人自己是「性別認知障礙患者」會被歧視嗎?我應該告訴他們嗎?
當別人的行為困擾到你時,應該怎樣表達才不顯得沒禮貌?
怎麼樣才能讓一個手臂有嚴重燒傷痕迹的人不那麼自卑呢?
你有哪些關於【買房】的後悔事?

TAG:心理學 | 情感 | 心理 | 心理健康 | 真人秀 |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