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心理傾談真人秀「來都來了」有什麼感受/評價/期待/疑問?
第一期《來都來了》的視頻:來都來了的個人頻道。(《來都來了》由鏡相實驗室(公眾號:hereandnow_jx)出品,資深媒體人申音和心理學工作者李松蔚共同發起,呈現和解讀都市年輕人的生活煩惱與現實困境。)
鏡相之鏡
——寫在《來都來了 》第一季結束之際
- 申音
我有一個習慣,每天早晚洗漱的時候,對著鏡子發愣一小會兒。鏡子里那個人,不管他是元氣滿滿,還是疲憊不堪,抑或坦然欣喜,要麼焦躁煩惱,都在呈現某種當下的狀態。雖然我明明知道他就是我,可又總感覺有那麼一點點陌生。
時不時地,我會擠出一個鬼臉來打破沉默的尷尬;有時候,又會握緊拳頭和鏡中人一起加油;看到他無精打采會抽自己一個嘴巴;偶爾,也會張開大嘴吼兩聲。
這大概算不上什麼怪癖,我猜很多人都跟我一樣。自從人類能從水邊凝視自己的倒影以來,照鏡就成了某種意義上的精神剛需。
可我們總想讓鏡子里的那個人看起來更好一點,難免得要修飾打扮裝模作樣一番。等我們一走出家門,又會意識到,外面的世界也像一面大鏡子。你時刻把感覺到的外在世界映射到大腦中去,然後由大腦來指揮、應對和評價日常生活。你的面前展現什麼,你就習得什麼。
久而久之,什麼是「真正的自己」,居然就成了一個問題。
「鏡相」這個新媒體實驗,說是「積極探尋我們的內心世界」。其實,就想為你我創造一面看見「真正的自己」的鏡子。多說一句,老有童鞋把我們寫成「鏡像」,可所謂的鏡像,只是一模一樣的複製而已。
相由心生。禪語有云,「根身器界一切鏡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計較,徒增煩惱」。鏡相,或許既是我們自討苦吃的來源,也是我們找尋答案的過程。
《來都來了》視頻第一季結束了,「鏡相」這個事兒才剛剛開始。
對於一個沒有任何大明星製作費超低更沒捨得花一塊錢推廣費的節目,長達45分鐘還誘人多看幾次,我們在騰訊視頻上能有700萬人次的觀看,能有1400多位報名者願意參與,每天有數百位用戶在微信上跟我們互動。我們最初的想法已經得到了很好的驗證。
這是一個「既不好看也沒有什麼卵用」的節目。感謝有那麼多人肯信任李松蔚老師和我們,我理解,要在公眾面前去講述自己的困惑與痛苦,甚至去揭開那些多年未曾觸碰的秘密,是一件需要極大勇氣的事情。
希望我們沒有辜負第一季15位來訪者的信任。我們也計劃在接下來的合適時間,去探訪你們的變化。
在問答網站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叫:你對心理傾談真人秀《來都來了》有什麼感受/評價/期待/疑問(你對心理傾談真人秀「來都來了」有什麼感受/評價/期待/疑問? - 情感),每一個答案,我都會跑去看一看(反正害怕打臉的李松蔚老師是堅決不肯看的)。
很多答案都對我們的後續工作產生了幫助,很多問題我們也還在解決中。其中,一位叫「蘑菇姑姑」的用戶幫我們解釋了「鏡相」的含義:
一,諮詢師是鏡子,他不負責評論或給答案,只負責通過提問,帶你去呈現自己的真實,帶動你自我探索就是帶動你看自己的內在圖景。
二,每個來訪者自己也是鏡子,通過時間的反芻,再回來看自己的訪談,看介入談話在時間的維度里給自己的啟示,觀察自己的當時以及現下的變化和狀態,照出自己的樣子。
三,觀眾與視頻里談話的人互為鏡相,他們談的問題也是自己的感受,每個人又通過自己的眼睛去看到屬於自己的那部分,什麼人就能照到什麼,這是一個未被定義但能觸發心底深處的東西。
她說得挺好,我照搬就行。的確,沒有真正的自我覺察,就不會有改變的意願。更不會有互助和陪伴的行動。
我知道,有一些了不起的內容創作,不僅只是在提供一面照見時代生活的鏡子,而且還能做到輕鬆有趣,引人入勝。就像《瘋狂動物城》,你是不是可以從狐狸尼克或者兔子朱迪身上,看見自己的矛盾、怯懦、糾結和勇氣。
相比之下,我們還是做的有些沉重,一些試圖輕鬆的嘗試反而弄巧成拙,真心跪求更多有想法有能力的人給予我們幫助。
《來都來了》是鏡相的第一個內容產品,但肯定不會是唯一。明確地說,「鏡相」現在和將要做的所有內容產品,歸根結底都是一件事:我們就是在創造不同的可以照進我們內心世界的「鏡子」。
我們想做出更好的「鏡子」讓用戶「看見」。看見某種下意識的行為,看見生活的碎片,看見變化的過程,看見認知的障礙,看見偏見的高牆,看見階層的隔膜,看見雙重的標準,看見親密關係的複雜,看見同一段感情的兩方……
沒有看見,又何談改變。
「鏡相」這個事兒,能不能像我自己說的那樣做十年甚至更長,靠的顯然不是我們自己的一廂情願。我們的用戶,才是「鏡相」的鏡子。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我們這支團隊有著不同的背景,帶著各自的經驗、包袱和想法。
我們願意傾聽無意說教,敢於提問不設答案,我們只想創造體驗,讓你我親身來感知體悟。
但我們常常擔心,自己說的和做的背離。或許離得太近反而視而不見,沉浸其中所以不會發覺。因為我們自己,也都是帶著困惑前行的人,也需要自我覺察的能力。
就像我學打太極,拳館裡有整面的玻璃牆。開始的時候,只顧低頭,怎麼順溜怎麼來,卻姿勢難看,有悖拳理,這大概也是所謂的「自動化思維」吧。真對著鏡子,一板一眼,沉住氣做到位,竟是要咬牙才能堅持。
但凡我們走在對的路上,請各位幫忙安利,邀請更多的朋友支持鏡相和《來都來了》。如果我們誤入歧途,也請務必用最猛烈的批評罵醒我們。
《來都來了》第二季的籌備和報名已經開始(鏈接參見下面的圖文),會有更多新的互動嘗試,我們也需要更多積極的參與者。如果一切順利,希望在今年夏天的時候,《來都來了》第二季可以和你再次見面。如果你們有好的節目建議,也請後台留言告訴我們。
用戶thezxz在知乎上回答時,引用了羅曼羅蘭在《約翰?克利斯多夫》里說的一段話:「當人們知道世界上受苦的不是只有自己,就會減少痛苦,也會在絕望中燃起希望。」就像孤身一人在茫茫雪地中獨行,光是看到他人留下的足跡,就能給人帶來莫大的慰藉。
這是不是對於在困惑中前行的你我的最好勉勵。
小時候,公園裡有種很廉價的娛樂活動。
一間小屋子裡,放上十來面凹凸變形大小各異的鏡子。花上一毛錢就可以進去,看著鏡子里忽高忽矮忽胖忽瘦的自己,雖然那一個人並不像平時的你,更不是期望中的你,但就連那些平日里一本正經的大人也會發自內心地哈哈大笑。
換個角度想想,我們大可以不必那麼嚴肅,把「鏡相」也當成一個輕鬆的遊戲好了。
看見並不「簡單」
申音
今天是農曆除夕,「鏡相」上線剛好41天 。
雖然生活明明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可我們這些普通的人類,總愛人為地劃定一些界線,並賦予每條線不同的意義。於是這一日和下一天,似乎就有了某種儀式感的不同。
這讓我想起了《來都來了》視頻裡面的標籤牆,每位來訪者需要從超過300個標籤中挑選3個標籤(xx星座是最多人選的),偶爾也有人會另外手寫新的標籤。至於這些標籤,到底準不準確,究竟是「自己眼中的自己「,還是「別人眼中的自己」,或者「自己希望別人眼中的自己」,並沒有多少人認真想過。
其實,標籤牆只是一個有意為之的小遊戲。人類的大腦,就是這麼偏愛簡化思維。我們喜歡歸納總結貼標籤,我們試圖給每一個事情都找出理由,我們要讓每一個行為都有合理解釋,我們相信有果就有因,我們需要清晰的數字和明確的目標,我們發現問題恨不得就要解決問題。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TA們只願意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或許這也是生存策略的一部分。
於是,原本最簡單的「看見」反而變成了最難的事情。
作為「鏡相」實驗的一個入口,「來都來了」在騰訊視頻上已經播出了五集,近180萬人次觀看了我們的節目,好些朋友給我們寫來了數百甚至上千字的觀後感。
視頻里的每一位來訪者,都帶著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困惑和自己的講述,有的人希望得到幫助,也有人並無所求。
毫無例外,每一位來訪者都會激起一些人的同情,和另一些人的厭惡。大家喜歡評判對錯,追問原因,但這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還有人質疑我們,來訪者那麼明顯的「問題」,你們幹嘛不用「當頭棒喝」的方式去「解決」。是不是這個心理諮詢師太「無能」了。
可從一開始,我們就很明確,我們所做的只是儘可能準確地「呈現」。
按松蔚自己的說法,他在節目中的作用,只是在「提供一雙專業化的眼睛」。一個心理諮詢師的日常工作,原本也只是傾聽、提問和引導。
美國作家保羅奧斯特在他的自傳中這樣寫道:「要進入另一個人的孤獨,我意識到,是不可能的。如果我們真的可以逐漸認識另一個人,即使是很少的程度,也只能到他願意被了解的程度為止。那個人會說:我覺得冷。或者他什麼都不說,我們會看見他顫抖。不管哪種方式,我們會知道他覺得冷。但假如這個人什麼都不說也不顫抖呢?當一切都無跡可循,當一切都與世隔絕,全無蹤影的時候,人們能做的就只有觀察了。但人們能否從觀察到的東西里找出意義,則完全是另一回事。」
我看過一個紀錄片:《7年》(7up),BBC拍攝的。他們跟隨一批來自不同階級的英國孩子,從ta們7歲開始,每隔7年採訪紀錄一次ta們生活的變化,到現在,這些二戰之後出生的孩子已經56歲。
這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真人秀,不同於明星耍寶遊戲或者小人物的夢想成真。它的意義,不在於我們對別人的窺視,而在於我們是否在別人身上認識了自己。
解鈴還需系鈴人。
改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對於那些在《來都來了》傾談過的來訪者,自我的改變,是從他們下決心報名開始。至於此後兩個月乃至更長時間裡發生的變化,我們並不意外。我們真正好奇的反而是,看者是否感同身受,並萌生自我改變的意願。
「鏡相」,接下來想做的事情,是把每個個體自我改變的意願,聚合成一種陪伴和互助的力量。至於如何開始,我們也在撓頭之中。如果你們有好的建議,也請在「鏡相」的微信後台留言告訴我們。
最後,祝大家過年好。
「來都來了」到底是個什麼鬼?申音新年第一天的下午,說好的霧霾並沒有來,我一個人坐在並沒有童鞋加班的辦公室里。
作為一個言而有信的人,我答應了來都小朋友,每兩周為「鏡相」公眾號寫點什麼?但這篇稿子已經拖了蠻長時間,我猜她們恨不得要扎小人了。
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倒數第四天,「鏡相」上線。緊接著,「鏡相」實驗室出品的視頻《來都來了》,也開始在騰訊視頻上播出。我在八個月前做最初設想的時候,根本沒想到會要用這麼長時間,更料不到會長成現在這個模樣。
好吧! 「鏡相」,一個積極探尋我們內心世界的新媒體實驗。每個詞都不難理解,但組合起來這到底是個什麼鬼?
它既不是一個心理諮詢公開課,也不是一個雞湯自媒體,更不是一個靈修社團。
我們只是邀請了一些有勇氣的來訪者(鏡相上線之後,報名居然已經有小500人,可惜我們目前接待能力有限),願意坦誠地公開自己內心的煩惱、困惑和糾結,(抱歉,我們不會提供任何面具或者打上馬賽克),並接受我們的影像和文字紀錄。
接下來,ta要和一個自己也很緊張的心理工作者(李松蔚童鞋),把一些過去只能在心理諮詢室里1v1時交流的事情,通過傾談以一種更透明的方式分享出來,但不要期待有任何一針見血的解答。
我們還要求ta在一個相對比較長的時間裡,持續反饋給我們ta生活的變化。
這個實驗並不是針對某一個個體,我們也並不預設這個參與者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我們想實驗的是通過如實紀錄這一全過程,呈現給更多的人,最後能不能影響到ta們,所以這個實驗必然是社會化的。
想一想看,其實我們所害怕面對的所謂終極問題,無外乎「孤獨、自由、生死、意義」這麼幾個。變化的只是我們的環境、社會、和日常生活,最終會影響到每個人身上,呈現出具體而微的煩惱、慾望、困惑和糾結。
我們努力想把個體呈現的更豐富,讓更多的人看見,感受,認識,改變。這大概就是所謂的一滴水中看世界的意思。
在「鏡相」實驗里,《來都來了》的定位就是這樣的一個入口。我們把它描述成為一個輕鬆但不令人愉快的心理傾談真人秀。
講真,到現在為止這還是一個既不好看又沒有什麼卵用的節目。我有朋友說,「四十多分鐘,時長太長;太真實,看慣了真人秀,受不了純真的了。」
我們沒有什麼錢搞大製作,不需要身殘志堅、苦大愁深的來訪者,也拒絕奇情狗血的故事,不過是一些都市年輕人想要美好生活而被現實阻礙罷了。我們很排斥讓他們在鏡頭前喜極而泣、抱頭痛哭、豁然開朗,廉價的同情半毛錢意思都沒有。
對了,《來都來了》的宗旨和松蔚童鞋的態度一致。我們不拒絕正常人類,不負責解決問題,不承諾明天更好。
我們寧願他們帶著問題進來,又帶著一些新的困惑離開。好像並沒有給到什麼實質性的解決方案,也許只是呈現了一個鮮活的人,幫助ta換個角度繞到了問題的背後。
要若有所思,或許你得多看幾遍。很奇怪,儘管不好看,可《來都來了》第一集視頻我就看了不下十遍,要知道《教父》我也只看了三遍。
我看微博上,有童鞋@鏡相hereandnow ,看《來都來了》第一集看了四遍,我想也是夠了。看微信後台,第一集看完之後,有上百人給我們留了很長很長的言,用手機敲字得多累呀!
前一陣我看徐皓峰的電影《師父》,心頭大爽。中國的功夫片拍了那麼多,但看這一部總覺得哪哪都有一點不同。於是又追看他談這部電影武打設計的散文集《坐看重圍》。裡面說到:
「我做武打設計,是順著拳理拍的方法,百分之九十的設計時間是在參悟拳理,不畫設計圖,不做預演,延遲到拍攝現場,才出方案。」
與我心有戚戚。
如何慢下來做一個事情,我過去沒有試過,因為心不定。現在做「鏡相」,也是給自己給團隊立一面鏡子。我們怎麼為人,就該如何做事,拳有拳理,事有事理,心有心理,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個實驗才剛剛展開一點點,我們想儘可能做得長一些,時間不是我們的敵人,內心是我們的朋友。至於未來的形式變化,我們無法預知,是需要我們的用戶來指點迷津的。
好吧,寫到最後一句話的時候,是2016年的1月12日中午,你看居然我還是在最後期限前把這個工作搞定了。
鏡相這個名稱的含義:
一諮詢師是鏡子,他不負責評論或給答案,只負責通過提問,帶你去呈現自己的真實,帶動你自我探索就是帶動你看自己的內在圖景。
二每個來訪者自己也是鏡子,通過時間的反芻,再回來看自己的訪談,看介入談話在時間的維度里給自己的啟示,觀察自己的當時以及現下的變化和狀態,照出自己的樣子。
三觀眾與視頻里談話的人互為鏡相,他們談的問題也是自己的感受,每個人又通過自己的眼睛去看到屬於自己的那部分,什麼人就能照到什麼,這是一個未被定義但能觸發心底深處的東西。
鏡相節目的魅力:
一時空的開闊。
生活里的溝通是達成共識,結論僵化固定才有成效;談話的意義在於用問題開啟一個手電筒,讓覺察的光照到心靈的黑匣子,諮詢師和來訪者共同去完成光照的指向,來訪者用心靈之眼去看,體驗到的,覺察到的,遠比用語言定義出來得多。過程遠比結論重要,即使拒絕被光照到的反應也有意義,比如第五期那個完美女王。談話的巨大創造性在於結構一個廣闊的空間,有什麼發生了,你說不清楚,但看見或者說感到,就已經觸發了某種效應。好像一次談話放了些酵素進心裡,只要靜等時間發酵,就能嘗到你那個心靈環境下釀的美酒。而觀看日正是在傾談日結束後的幾十天里又讓來訪者再回來,我們在視頻面前去品嘗發酵過後酒的濃度和香度。這設計是里充滿了無為而又精確的安排。
二解決問題重要嗎,不重要。
這裡沒有人承諾問題要解決,儘管來訪者來時都困惑滿身,然而你會發現最終也沒有得到一個答案。沒有人在這裡許諾尋找到一個答案,不過是關照追尋答案的你的生態。 從名字也可以看到鏡相這個名字是克制的,不是什麼超級心理大師。 但看完節目,你又獲得了很多力量,可能呈現問題本身就是解決問題。 因為生活本身就是未完成的,每個人都有課題要做,正常的庸碌者就是帶著問題負重前行,時間會自然完成一部分工作,比如有一天會發現解決不了的,突然已經不算問題,而另一部分更頑固的問題可能要糾纏一輩子,你成長的變化僅僅在於,要麼你可以面對這個問題,要麼你可以換個角度看這個問題,要麼你僅僅是忽略、不再當它是個問題。一部分交給時間,一部分交給對問題的解釋和角度,在這個解釋里找到開闊的空間,接納與比對問題本身對我們的意義。
三,精確的溫暖,剋制,柔情。
在一個快時代里,這是個又克制又慢又不炫的視頻節目。
沒雞湯喝,但就沒正能量嗎。不一定。
它的藝術性在於精準,剋制,簡約。鏡頭裡表達深度心靈世界,需要庖丁解牛般的解剖心靈的技術去做呈現。而在匠人純熟的技巧外,除了是如實展現外,它帶給觀眾每個人一直個態度,就是接納,接納來訪者和問題本身。因為在前因後果的真實敘事中,不知覺中觀眾有代入和共情,鏡頭裡說的也是每個人自己的故事,我們也是在體會自己的內心。這些故事就是時代側影的一部分,每個人都是拼圖,都是歷史,也是共同經歷的人,一體感讓觀者和述者彼此都獲得了慰藉。
印象最深的代表性問題:
承擔過多家庭責任的早熟IT男,如何把能量收回自我關註上來。
想呼喊男友名字的女孩,如何叛逆成功找到自己和父母的正常距離,真正釋放自己的個性主張。
離異的兩口子互為鏡相,在離婚這個危機事件中與彼此曾經的過去在內心達成理解,如何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之路。
總是不能養活自己的職場小白怎樣看待與父母關係,敲開自我保護的殼兒,找到勇敢敞開的人際模式。
分手總被發好人卡的完美女王,如何在人際交往中不再防衛。
……
禮物環節:
PS:每集最後禮物環節是驚喜,節目組可能是全世界最會送禮物的一群人了。有一期李松蔚指令送不好拿的,需要來訪者坐火車一定自己搬回家的東西,結果送來訪者一盆蘭花,還必須自己拿回家,還有一期,送萬能機器貓,有一期有送一個掃地機器人。送什麼為什麼,想必都有特定含義,至於答案嘛,這是個大彩蛋,來訪者和觀眾一起好奇,你就自己去想吧不請自來,我就是12期的小雨。
關於節目本身,我寫了兩篇文章,在我的專欄里,主要是談節目過程和體驗,感興趣的朋友自行翻閱吧,我不太喜歡貼鏈接的做法,總感覺象在賣瓜自誇。因為認識松蔚老師和申音老師都是通過知乎,了解到來都來了這個節目也是通過知乎,所以緣起於此,對於相關的感想也都想通過知乎做以交代。正如節目最開始的題字所講:這是一個需要多看幾次的節目。即便對於我這個親身參與的人也不例外。昨天,12期發布,我自己看了一遍,也發給我媽媽看了。算上之前的參與,這是我第三次看這個視頻了,確實是每次感受都不一樣。
當天錄製之後的感受,現在回想起來是一種釋放,很久沒有把這種深層次的問題拿出來和人分享。我媽媽昨天給我打電話的時候用了一個詞叫「家醜」,其實特指的就是抑鬱症和父母之間關係的問題,但我其實並沒有當這些事情為所謂的「家醜」,這就是我的經歷、我的生活、我的故事,既然來到這個節目里,就是願意去講、暴露、分享,而且一如我在視頻最後說的話一樣:看似個性的問題,其實都是別人故事的翻版,我並不覺得自己的經歷有什麼不同,恰恰相反的是,我認為我的經歷可以引起一些人的共鳴,所以這種發聲不管是對我個人還是對於和我相似經歷的人來說,都蠻重要的,至少讓大家知道這世界上確確實實有那麼一些和你一樣的人存在,你既沒什麼特別的不好,也沒什麼特別的好。鏡相日的感受,對於當天錄製中的一些細節的回溯,讓我有了一些新的發現,最大的發現就是看完視頻和最後一段訪談中間休息的時間裡,我鬼使神差的回憶起那段「哭鬧著求父母買玩具一整天而沒人理我」的過往,而且細節非常清晰——對面是一堵牆,應該是剛刷過大白,非常的白;還有身後的寫字檯,抽屜和柜子里是我所有玩具的收藏;還有冰涼的地板革和屋外狹窄的過道......所有的細節,就在中間休息的那幾分鐘里像電影快鏡頭一樣飛過,全都想起來了,可在這之前我都以為自己忘了。此外就是關於和父母之間關係的思考,結合我所經歷的諮詢案例,以及那段時間海賢老師寫的一篇有關父母與成年之後孩子之間關係的文章,於是有了節目最後的那段結論。
昨天第三次看節目,對於松蔚老師的畫外音理解的更透徹了,對自己的認識也更清晰了。其實,不管是心理訪談還是職業生涯諮詢,都不是以解決問題為目的的,而是以幫助來訪者獲得發現自身問題並調節問題的能力為導向的,一個詞概括就是「自我覺察的意識與能力」。從這個定義出發,直到第三遍看完後,我才算真正的開始接近這個問題的真相,即松蔚老師在傾談日中場所說的——到底是什麼讓我長成了這樣。
到底是什麼?可能一切都起源於那次「玩具事件」。
兒童早期成長中,父母(尤其是母親)的回應,對於一個人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個觀點是從弗洛伊德的理論中得來的。不過後來這哥們講的都是俄狄浦斯情結之類的東西,好像就不是那麼嚴謹了。但這個觀點我還比較感同身受。「玩具事件」對於我的影響,肯定不是在那一瞬間「秒懂」了什麼道理(畢竟年齡還很小),而是在潛意識裡埋下了一顆種子,這顆種子叫「任性無用」;這顆名為「任性無用」的種子慢慢發育,衍生出一系列的小嫩芽,它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凡事靠自己」,求人無用;後來,這些小嫩芽在一次次重大經歷中不斷印證了自己的正確性,長成了粗壯的枝幹,這些枝幹也有一個名字,叫「能力就是一切」;所以:任性無用——靠自己的能力——變得更有能力,就成了我的模式,但這並沒有什麼不好,相反我覺得這是催人上進的苦口良藥。但是,再後來,小樹枝繁葉茂,成了一個能經得起風雨摧拉的大樹,但這還不夠,因為它必須繼續長大,長成一棵參天大樹,這樣才有能力抵抗更大的風。它不能指望有別的樹在周圍幫我遮風擋雨,也不能任性的求人來幫我加固枝幹,因為任性和求助是無能的表現,是可恥的。這個模式的背面,指向的是:任性求人是無能的表現,是可恥的。節目雖然談的是責任,其實和責任並沒有什麼太多的直接關係,一切的問題都在「能力」上。這一點,松蔚老師最開始設計諮詢思路的時候,切入的角度是很準確的。心理學中有一種說法,叫做「穿過演繹看真相」。停留在意識、思維、行為和語言層面的很多東西,其實都是加工過的「演繹」,真相和本質都被掩蓋了。我口中的「責任」其實就是一種演繹,問題的真相其實在「能力」上。我所說的「想要承擔責任」,其實是「想要通過承擔一個責任來證明自己的能力」;我說「但我又害怕承擔責任」,其實害怕的是「承擔不起責任而被判定為無能」。表面上糾結的是「責任」問題,內心裡其實是在糾結「有能」和「無能」的問題。對我而言,已經放棄了任性,如果再承認自己「無能」,簡直就是世界末日。松蔚老師說我「怕被指責」,沒錯,更具體的說我是怕被指責為「無能」,尤其是自己對自己的指責;很多時候我逃避承擔責任,也不是不負責任,而是杜絕那個可能會看到自己「無能」的情況發生;對於我來說,放棄了任性,人生只有唯一的退路——變得有能力。所以對我而言,失敗的結局不是失敗,而是面對失敗的結局我無力應對、無能應對,那才是對我而言真正意義上的失敗。於是,在節目中我有了這樣的結論:如果我無法處理好母親和妻子之間關係的話,我就會宣告婚姻失敗。我的成與敗、進與退、好與壞,都跟「能與不能」息息相關,或者乾脆就是由「能與不能」決定的。所以對於那些我做不到的,或者做的不太盡如人意的事情,我可能會習慣性的給自己找一個理由,來避免自己產生「無能」的判斷。松蔚老師給我的最後一個問題:如果有人宣布我媽媽的抑鬱症已經徹底痊癒,這會對我的生活有什麼改變?其背後的意思應該是:卸下我給自己設定的那些「不得不背負的責任」,任性一點生活的話,我會怎麼過?
我的答案是:沒變化。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放棄眼前工作追求夢想?重拾創業的想法從零做起?還是和媽媽做一次懇談,告訴她我可能真的會離開她不在她身邊?或者在完全不參考父母意見的情況下找個女孩結婚?恐怕都不是。戒掉任性太久,已經不知道怎麼任性了。但另一方面,我也一直在任性:松蔚老師和我談攢錢的問題,結論是攢錢這件事對我來說還沒那麼緊急,其實並非如此。月光和不儲蓄,本身就是我任性的方式。我一直在用這種方式的任性抵抗那個既定的、我不想要的生活——攢錢、買房、回老家、結婚、生子.....到這裡,一切就說得通了。儘管沒有解決什麼具體的問題,但能讓我看到這個問題的真相,就是一個好的開始,所以發自肺腑的再次感謝 @李松蔚 老師、 @申音 老師和整個鏡相實驗室的團隊。當然,這種訪談的收穫還是因人而異的,我覺得可能在內省、自我剖析和有關心理學與諮詢的知識方面,我有一些儲備,所以收穫相對大一些。但從整個節目的設計的初衷考慮,我覺得是達到了預期效果的。最後再謝謝松蔚老師送給我的樂高積木,我現在每天晚上有半小時的樂高時間,開心的不得了!很喜歡這檔節目,給澎湃新聞寫了篇稿子:雖然是一檔既不娛樂又沒用的節目,但我還是想推薦,澎湃登出來時刪減了我一些內容,下面是無刪減的原稿:———_(:3」∠)_我是正文分割線———
對心理諮詢師這個職業,人們總是存有很多的想像。我曾見過有人這麼描述他認為的心理諮詢師工作場景:來訪者躺在一張躺椅上,諮詢師BALABALA問一些問題,來訪者BALABALA回答之後,諮詢師再BALABALA解釋分析一番,然後來訪者「嗷」一聲恍然大悟一個鯉魚打挺,心中疑慮煙消雲散,掏出錢包付錢走人。
作為一個看過一些心理諮詢師(例如歐文亞隆)著作的人,我自己更喜歡下面這個笑話:一個心理諮詢師會如何換燈泡?他會搬把椅子坐在旁邊和燈泡聊天,然後等待燈泡自己產生想要被換下來的念頭。
當然,我對心理諮詢師工作的全部了解都僅僅是來源於各種文字,以及結合自己某些過往經歷的腦補。所以一直以來都期待可以觀摩下心理諮詢師的工作,本以為除非哪天我自己作為治療對象否則這輩子是沒什麼機會了,沒想到《來都來了》滿足了我這個念頭。因此去年年底時即便節目根本沒播出,我也只看過預告片,完全不知道會是一個怎樣的節目,依然馬上就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做了推薦。
一方面是因為我意識儘管肯定和實際諮詢場景有很大不同,但這個節目多多少少可以滿足我窺探心理諮詢師工作的心愿。另一方面是作為 @李松蔚 的忠實讀者,我也很好奇他會如何將自己文章上的那些理念也好道理也罷,去落實到與來訪者的實際溝通之中。要知道寫文章只是一個人自說自話,而諮詢是面對面與活人溝通,這兩者之間的距離比我和李松蔚的知乎粉絲數之差還要大好幾個數量級。
這個在宣傳語中說「不負責解決問題,不承諾明天更好」、每周四晚上在騰訊視頻上線的「心理傾談真人秀」從一月開始已經播出了五期,大家對它最直截了當的質疑是這樣的:如果既沒娛樂效果,又不能解決問題,對來訪者來說它有什麼意義?對觀眾來說它又有什麼意義?連出品人 @申音 自己都說《來都來了》是個「既不好看又沒什麼卵用」的節目。
不過我還是覺得這節目挺有卵用的。你若問我到底意義在哪兒,我的回答是:它向我們真實展示了人們的生活與自身生存策略之間的衝突,同時也呈現了自我改變最初始的一步——看見。
我們每個人生來就是產品經理和碼農,所謂長大,其實就是不斷在給自己撰寫應對外界種種情況的流程圖和批處理程序的過程。或有意或無意,我們會給自己設定許許多多的生存策略、信條和技巧,來應對生活拋來的難題也好壓力也罷:怎麼和喜歡的人相處?需要公開場合演講怎麼辦?當別人對我們表示失望不滿該如何應對?怎麼去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
對於這些問題,我們都有著自己的一套標準流程和處理模式。大多數時候一旦遇上,就會「咔」一聲打開開關,進入自動化處理,跑完一圈流程搞定收工。啊,多麼貼心,多麼人性化!唯一的問題就是:現實中的程序都有一堆程序猿攻城獅產品狗們跟在後面除BUG以及不斷迭代升級,而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生存策略和應對模式,則很少能得到這種待遇。
離得太近反而視而不見,沉浸其中所以不會發覺。我們看待他人應對外界的方式,早已化成了我們的血和骨,深深地烙印在每個念頭和一舉一動之中,如此地渾然天成無聲無息,以至我們根本不會察覺它們的存在。所以我們大多時候不爽不開心,便會將原因歸咎於某個外界事物或現象,以為只要它消失了就會得到解脫。
以前我也是這麼想的,但現在不了。我曾經被口吃的問題折磨了20多年,然後當我自己真正走出它的陰影時才發現,原來我所感受到的痛苦,99%都來自於我對於「口吃」這件事的「看法」,而非「口吃」本身。正是這些「看法」讓口吃這件事情徹底壓倒了我的生活,吞沒我對其他事物的熱愛和樂趣,讓我和它不斷地扭打在一起,直到把生活打得七零八碎,變成一座廢墟。我在《給Ponoy姑娘的一封信》(http://zhuanlan.zhihu.com/thezxz/20213985)一文里對自己如今的想法這樣總結過:
從小到大,咱們受到的教育都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模式,如果問題沒法解決,那麼一定是自己的問題。社會崇拜那些不斷克服重重難關的人,將他們迎上舞台站在聚光燈之下,讚美他們的智慧與勇氣。不過Ponoy姑娘,這世界上還有另一種智慧和勇氣值得我們大聲讚美,就是承認這爛攤子自己搞不定,但就算搞不定這爛攤子,我也要咬緊牙關好好活下去,打死都不能讓它毀了我的生活。
所以當我在《來都來了》第二期里看到李松蔚的這段獨白時,真的有一種被老禪師大慈大悲千葉掌擊中的感覺:
心理諮詢師有時候也會解決問題,但更多時候我們會去想有沒有可能這些問題擋住了我們的視線,以至於我們有可能會對於生活之外的其他事情視而不見。如果我們把這個問題拿掉,我們的生活會發生什麼,我們是否會看見更豐富多彩的東西,這個轉化是我們這個職業非常關注的。
這段話,再加上偶爾在片中一閃而過的那句「看見,是改變的開始」,便是我解讀《來都來了》的鑰匙。
自稱社交恐懼症患者的李松蔚在《來都來了》里扮演了一個非常稱職的傾聽者角色。在與來訪者對談過程中,他很少去表達自己的觀點,更極少進行是否對錯的價值判斷。絕大部分的時間裡,他都在很認真地思考與提問,用問題去引導來訪者真實而具體地呈現自己的現狀和困惑。然後再將這些碎片重新組合成更完整的圖景,用另外一些問題去引導來訪者,從而讓他們「看見」自己所採取的生存策略,以及它是如何與外界發生摩擦,同時提供一些看待現狀的新視角。
這種以「共情」為主的溝通模式,我以前只在心理學書籍中看到過的。親眼目睹之下,說實話還是蠻有衝擊力的。以後拿來追妹子或刷別人好感度一定很實用!
這種溝通方式也緩解了這麼一個難題:當來訪者被數十人的製作團隊所包圍,當來訪者知道他所談的內容將被無數人所觀看乃至評論時,如何才能讓他儘可能真實地呈現自己?李松蔚的傾聽與共情技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來訪者在鏡頭前卸下防禦心理消解壓力與緊張情緒。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很佩服所有願意上這檔節目的人。在公眾面前去講述自己的困惑與痛苦,甚至去揭開那些多年未曾觸碰的秘密,是一件需要極大勇氣的事情。
當然也有失敗的時候,比如引起最多討論乃至批評的第五話。這一話的來訪者F從始至終都把自己防守得嚴嚴實實滴水不漏,李松蔚提出的每個問題都被她輕鬆帶過然後又把話題拋回給了李松蔚。許多看節目的人都能感受到,她來這裡的唯一目的就是完成一個承諾儘快度過這段時光,並無任何想要打開自己談點什麼的心思。她用一套清晰縝密的生存策略把自己包裹得密不透風,所有指向她本人的話題都會被消解掉。
不過換個角度,也可以說這期和之前幾期一樣,同樣是呈現了來訪者一種應對外界的生存策略。只不過這次它與外界的摩擦以一種更加直觀且激烈的方式展現在了觀眾面前。我和大多數人一樣,都不喜歡F。但我並不認為她需要改變,僅僅因為不喜歡別人就認為別人要改變,這種想法也忒把自己當回事兒了。既然她的生活很好,自己也認為並不需要改變,那確實就沒改變的必要。正如開頭那個笑話一樣,除非燈泡自己覺得有必要被換下來,否則沒任何人能把它換下來。
除了上面說的這些,《來都來了》另外一個意義在於,它告訴人們:那些我們埋藏在心底的,以為只有自己獨自品嘗著的苦惱和痛苦,也許並不是那麼的獨一無二。還有許多人都和我們一樣為同樣的事情所煩惱著,困惑著。
知道這樣一個事實,對解決問題並無任何幫助,但正如羅曼羅蘭在《約翰?克利斯多夫》里說的那樣:「當人們知道世界上受苦的不是只有自己,就會減少痛苦,也會在絕望中燃起希望。」就像孤身一人在茫茫雪地中獨行,光是看到他人留下的足跡,就能給人帶來莫大的慰藉。
PS1.在知乎上看到出品人申音老師說過這個節目有一個長期回訪計劃,去記錄來訪者參加節目之後生活的變化,我很好奇這一部分內容會以怎樣的形式呈現?希望有機會可以看到。
PS2.這節目春節期間停播三周,25日才會上線第六期,有興趣可以關注下他們的微信公眾號「鏡相」,有不少節目話題相關的文章會推送。
PS3.估計有人又會咕噥這篇是不是軟文,真是沒眼光,這怎麼可能是軟文?這分明是真愛安利硬廣文,愛看看不看拉倒!
感觸最深的是第5期,李松蔚很坦然承認自己負面感覺,害怕,緊張,弱小,不完美,能夠體現出他的真實和自我接納,不過我好奇的是,他處理不了自己的社交恐懼,他是怎樣處理來訪者的社交恐懼呢?--------------------------------------------------------------------------- 更新 2016.6.1看了下面大家的回復,有如下類比一個有社交恐懼的諮詢師,是怎麼治療社交恐懼來訪者呢?一個有抑鬱症的諮詢師,是怎麼治療抑鬱症來訪者呢?一個有焦慮症的諮詢師,是怎麼治療焦慮症的來訪者呢?如果能治,為什麼諮詢師不用他的方法把自己治好呢?能醫不自醫?還是諮詢師做到接納自己有病就完事了?就像我有感冒,OK,我接納自己有感冒,並且幫助來訪者接納他們有感冒但感冒本事是否治癒,反倒是其次? 或者說,是否社交恐懼症是不能被治癒的?做到最好的結果是接納和諧相處@李松蔚
我訝異於人的承受能力的。當新的一年到來的時候,改變於我來說,成了一件愈加艱難的事。相比之下,接受倒變成了一件不足輕重的事,當心底的波瀾過了,就對自己說,那就這樣吧。更年輕的時候,我急於向這個世界發言。我察覺到這個社會不公的時候,我吶喊,我抱怨,我相信只要努力,明天起來,我就有能力改變這一切。我和朋友聊天,說起人心冷漠,說起規則盛行,說起人類根植的歧視與偏見。上學時我與老師吵架到整棟樓里的人跑來看,回到家我對著父母說,你們真是太迂腐。二十三歲,卻在每一天問自己,這一切有何意義。每天堅持跑步有何意義?每天堅持看書有何意義?不情願還要努力完成工作有何意義?我現在所做的種種有何意義?小時候,我不懂父母為何能在工廠的流水線上每天工作十小時,每天做些同樣的事情,面對同樣的人,一轉眼就是二十年。我不懂爺奶躬身在日出日落的田地里,一耕一鋤就是一輩子。他們不覺得無聊嗎?他們為什麼不去改變呢?生活就是這樣,讓人可以不死不活的走下去,難過的時候給你一點驚喜,你疼的時候,塞給你一把糖。我仍害怕那一天的到來,拋卻了所有的不甘與孤傲,對著後來的人說,你們只是太年輕。然後在三十歲的時候,靈魂就在這世上悄悄死去。我也是這個時候接觸到《鏡像》的。我最喜歡開頭的那句,看見,是改變的開始。裡面每個人經歷如此不同,我卻從他們身上看到另一個自己。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距離,我時常感受到了因果。松蔚老師在裡面說,我只能陪你完成這個過程。這是我喜歡的一句話,如同山河故人里說,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只不過,這一次我把想要改變的情緒放在心裡,我知道明天醒來可能一如今天,我無法馬上達成心愿,也謝謝你,陪我走過風雨一程。
我是在知乎上先看到這個問題才去看節目的,不得不說知乎安利大法好(????ω????)。之前一直關注著李松蔚老師,作為一個心理學門外漢但是是愛好者,總希望可以從從業者身上學習到一些東西,這個節目也是讓我第一次見到了李老師的真容~和想像的還是很不一樣呢。看完六期,感受很多。可能是個人的原因,前四期的來訪者,我總能在他們身上找到,或者映射出自己的一些相同的想法,這讓我很觸動。看到李老師的一些交流和溝通,感覺自己也有了一些新的角度。也是我一直追這個節目的一個原因。這些固然很好,但我更想說說的是第五期。第五期的來訪者和之前的明顯差別很大,自我信念十分強大,對自己的概念堅信不疑,完美主義者的具現。之前因為看了知乎答案,有點小劇透,所以我把這一期放到了最後再看。我對這個來訪者最深的印象就是「為什麼呢」,她從不輕易接受他人的概念,特別是與其概念相衝突的地方。並且嘗試著從李老師措辭中找出一些不是那麼嚴謹的概念,向李老師輸出自己的想法,從而佔據談話的重心。並且由於李老師是處於諮詢師的位置,給人感覺會有一種必須對來訪者起到引導作用的刻板印象,這也許也是李老師一開始壓力的一方面。當然這都是個人的推論,歡迎指正啊~其實我想說的是,或者說想給這個節目點個贊的是,他們沒有退避,而是把這個真實的情況表現了出來。有位知友之前的答案說不太喜歡這個來訪者,說這個來訪者本身也有點「沒教養」。其實說實話,我對她也是沒什麼好感的,感覺像是她在故意刁難節目組一樣。但我後來一想,其實我們的真實社會就是這樣,每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都不一樣,你不能說每個來訪者都是一種完全放開給諮詢師進行引導的人,總有那種十分謹慎防禦姿態的人,諮詢師也不是一定能解決一切人的問題。本來如果按照一般節目的尿性,只招一些比較容易引導的來訪者來做節目,回訪的時候稍微暗示性的表達自己的改變,觀眾們心裡不免就是一種「心理諮詢師好牛」「心理學好厲害」的樣子,節目效果也達到了,李老師說不定預約的人數又能多上不少。但這種真實的情況,才是我真的想看到的,正如節目開頭說的那樣「我不能幫你解決這個問題,我只能陪著你解決這個問題」。心理諮詢師也不是神,他也是人,他也會緊張,焦慮,這樣真實的反應,才是我想看到的心理諮詢的模樣。同時也讓我有了這樣的想法:其實並不是每個心理有些疑慮的人都需要心理諮詢的幫助,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在心理諮詢下得到問題解決。一個不完美的心理諮詢,看起來才更科學和有意義。感謝節目組,我會繼續追更的。祝節目越來越好。
因為喜歡李松蔚老師,所以從15年底就知道鏡相實驗,一集不落地看完了《來都來了》,每周四晚上都在期待著新視頻,那種心情就像等待著一個侃侃而談的老朋友,你可以放鬆地和他暢談,無需擔心被評價,而他總能給你一點新的角度和啟發。
發現來都節目,我覺得很難得呢!在互聯網海洋中,再沒有看到過第二個節目,是這樣慢吞吞地展開,堅持著聊普通人的煩惱,聊著聊著卻又發現這煩惱是眾生共有,來訪者就像一面鏡子,清楚地照出自己的自卑、自負、不接納自我、完美主義、苛刻、不安、孤獨,也照出自己的成長和家庭。
而來都節目最棒的一點,是給這一切以時間。從最開始的採訪,到與李松蔚老師面談,到來訪者回看自己的視頻,這當中可以間隔一、兩個月,甚至更久。生活是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最初TA抱著怎樣的困惑而來,後來又產生了怎樣新的想法,在經過一、兩個月後,或許生活也發生了很多變化,TA現在又是怎麼樣的呢。
有時候我們過於強調生活的結果,卻不在意結果是如何來,在這途中是什麼因素在影響,又是如何改變了我們的想法和偏見。來都就是一個把過程呈現給我們的節目。
自從開始大四找工作,我斷斷續續地接受過5個月的諮詢,是自己比較晚慧吧,好像逐漸間才發現要認識自己啊,我過去從來沒有一個清晰的自我覺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要什麼、為什麼開心、為什麼落淚,所以盲目地羨慕別人,羨慕他們有好的工作、好的親密關係、好的人生,卻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無法做到。直至諮詢起,正視自己的成長經歷和現在的行為、情感模式,才發現這些求而不得是內在心理力量的結果。
而我相信,這不是只有我一個人在經歷的過程。每一個人都會經歷自我認知的覺醒。
以前大家並不強調個人,不關心個人的想法、困惑,只是注重集體、家庭,強調從眾和順服。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選擇也日漸增多,那麼在面對無窮多可能性面前,需要依靠自己的想法自己做決定。對於十幾二十年都是乖乖念書的我們,對於自己是怎樣一個人、為什麼會成為這樣的人都認識不清,哪來自己的想法呢?哪來自己的喜好呢?
所以這就是來都、鏡相的意義和價值,積極地探索我們的內心世界,讓我們認識自己。
不過看完了十二集,有幾個感受,也略提一些不成熟的建議:
第一是來都團隊的商業化有些不足,尋找飲品贊助商找了一季都沒有找到啊,我都有些著急……其實可以不必如此局限,找一個全節目的冠名贊助商或者松蔚老師的服裝贊助商(哈哈哈),並不影響我對來都的支持,很理解團隊盈利的需求。
第二個是節目的字幕處理,字幕過於跳脫和變化,能理解是在面對語境時做出突出和強調、聯繫和區分,但對於部分新觀眾而言無法接受,建議正常字幕為主,特殊字幕為輔。
第三個是節目對於新觀眾不友好,新觀眾不知道節目開始後的進程,可能會因為開頭的平淡而放棄,如果能大致用幾句話介紹一下節目的三個部分,對於新觀眾的理解來說,會友好很多。
我很喜歡這個節目。節目的定位和性質,用申音老師自己的話,或者用李老師自己的話來說,這就是一檔輕鬆但不令人愉快」心理傾談真人秀「,這個節目」不拒絕正常人類,不負責解決問題,不承諾明天更好。 「那麼這個節目還有什麼意義呢?我覺得這個節目最大的意義就是」真實「它努力呈現一個真實的人,一個人的真實。同時,這個人或者這個人身上的事情,我也發現我身上有時也有這樣的影子。也許就是那一個點,就能讓我撥開雲霧,發現原來也有人有這樣的困惑。原來,這不是困惑;原來,我們都是這樣生活的。真實的世界,是最美好的世界。所以,申老師他們把這個節目作為一個叫做」鏡相「實驗的入口。而對這個實驗,或者節目,我的理解就是」以人為鏡「。
一個人一小時。放在正規的心理諮詢里,也不過第一次諮詢中諮詢師讓來訪者背靠沙發自由聯想的時間,也只夠諮詢師對來訪者做出初步的判斷。再者第一次諮詢中來訪者本就不會毫無保留的暴露問題,更意識不到自己有防禦機制的問題。所以建議能否一位嘉賓可以多錄幾期,更深入的展現出心理諮詢的魅力。
重新寫下這個回答,今天看了兩期,一期一期補。
這兩天一直在想第三期那個拖延症女孩,剛剛又看了一遍,做了些筆記。這次看又有一些好玩的東西出現:李老師的談話方式真的很犀利,但又覺得很溫暖,切入要害,而且沒有什麼先入為主的東西在申總的聲音很軟,很好聽鏡相這個節目,我看每一期都能從主人公身上看到我自己,看他們猶如在看自己的一部分
拖延症看完後,我思考了下最後那個問題,我想那樣我會開始學,同時我對「完蛋」這兩個字印象很深,其實你不會死,但是你會感覺你在被凌遲,每天都帶著內疚感過日子,去觸摸遙不可及的那根胡蘿蔔,同時又不敢回過頭來看自己。李老師說的那種家庭,父母給你東西,很好的東西,你很開心,但是他們緊接著又會加一句說,你看,我們為你付出了多少,你要報答我們,你要努力。我覺得那是父母的生活環境讓他們有這種感覺,我們給出的愛都是要有條件的,就如同每次考完試,我們在開心呢,老師就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看的真是感觸很深,此處省略8000字我覺得鏡相這個節目非常棒,於我而言真的像在照鏡子最後我看到那盆花的時候,我也想買一盆,就是想看著它自如的生長。想到一句話,降低一點期待,一直在路上,想停下來也沒有關係,只要你還在行動因為知乎的這個問題以及下面的答案去看了「來都來了」。一氣看了五集。
看前四集的時候,我覺得觸動很大,我之前隱隱感到一點:一個成年人的想法是他幾十年的經歷和他的本性修來的。如果你想說服別人,就像要用你的修為和別人的修為打一架。從這個角度就能說明為什麼我們(一般人)總是很難說服別人,因為你們難分勝負或者根本就打輸了。所以說服(沒有被說服)並不意味著某一方更正確。所以我想如果你想影響一個成年人,也許更穩妥和有效的方式是漸漸的,一點一點的影響,也就是溫水煮青蛙。然並卵,因為每個成年人選擇的理念都是自以為經過了幾十年各種驗證下「最好」的,接下來的時間(如果不出意外)只要堅持下去就好。但是選擇一片樹葉往往意味著丟棄一片森林。而人到中年,想重新選擇是很難的,比較簡單的是堅持,對大多數人而言,堅持不是選擇而是被逼無奈,毫無退路。而這個堅持抵消了那些不溫不火的影響。
當然我也隱約感到也許你可以啟發別人從不同的(我們的)角度去觀察自己的觀點或者困惑之類,找到自己的(和我們相近的)答案。但是不得其法,貌似總是無功而返。前四集讓我對這種談話的方法有點啟發。
第五集我看的有些鬱悶,來賓並無任何困惑,只是答應了朋友來做一期節目。她勉強提出的問題自己根本沒想得到什麼解答,或者說她早在心中有了答案,只是想借主持人嘴裡說出來,她最多的期望是想看他說的妙不妙罷了。我覺得這也是某種程度上的「沒有教養」,起碼是不尊重別人吧,面對一個心理諮詢類節目,如果沒有需要諮詢的就不要勉強「諮詢」,如果有,就拿出乾貨來,至於能不能解決那是另一回事。節目做到最後兩人都有些尷尬,就像一個肚子不餓的人跑到麥當勞里要了一碗雜醬面。也許她也是無意的,正如大多數「沒教養」的行為都是無意的一樣。
寫了這麼多,貌似對付琦有什麼很大意見似的(然並卵),其實只有一點點,有點不舒服,她浪費了自己的時間,但是與完成了對朋友的承諾相比她是願意的,主持人是干這個的,不得不願打願挨,但是對觀眾似乎有些不公平。
我反思自己,也可能是作為懶癌晚期患者對於自律的完美人生有一種本能的厭惡感,瑾以此自勉,也以此文表達對節目的喜歡吧。如果你看到這裡有種我第五集看完的失望和鬱悶,在此致歉。一直等多想想再評論,可馬上要到第九期了,不能忍著。我要向天空大喊:我好喜歡這個節目,喜歡每一位努力認真呈現普通人的普通煩惱的《鏡相》創作參與者。
確實此前是因為看了李老師的專欄開始追看節目,在連看四期後,馬上寫了報名申請。可慢慢我沒有這麼執念,理解了「看見是改變的開始」,也理解了訪談對象都是年輕人的原因。
鏡相里出鏡的,沒出鏡每一個人我都看見了。李老師在不同的嘉賓面前表現的內向拘謹的形象,和在心理學你妹的電檯面對朋友時的幽默有些反差,讓我能想像到為什麼李老師的文章總是甬長迂迴(抱歉用了負面的詞)。休息期間的問話的畫外音可能是申音老師,調整了對象的情緒。打字的妹妹沉靜的氣質,我想每一次字幕的如實錄入所花的功夫不是常人能忍耐的。還有飲料、禮物環節很特別。最最喜歡看的是團隊成員在公眾號推送的文章,引起對視頻過程的更多反思。
我熱烈地向朋友推薦,可無奈地發現很少人能沉下心看40-50分鐘平凡人的對話,就更別說每次推送。也許我這個年紀(75前)的人已經忘卻了這些年輕的煩惱,忘卻了曾經的掙扎。是的,問題總能面對,時間將會磨平一切。可如果當年有這麼一個師父該多好呀。謝謝你們。
最後希望你們能堅持下去,走出自己的路。沒有多少錢支持,但打賞的錢還是願意出的。正如【鏡相】這個名字一樣,從大部分來訪者的身上可以看到些許自己的影子,我也會有和他們完全一樣的困惑。恍然發現其實人都是帶著各種各樣的困惑在生活著,可以說它無處不在,不分年齡不分背景。
這個節目讓我學著去把有困惑當做一件平常事來對待,不要過度放大它,不要給它貼上太多負面的標籤。如果可以解決,那就想辦法。如果不可以解決,就像李老師說的那就不要談論了。
李老師在節目里的角色像是一個幫助你了解自我的人。對,他並不負責解決問題,很少給來訪者提供所謂的解決辦法。只是幫你探尋困惑的根源,就像朋友之間的聊一聊。
很高興能看到這樣的節目。
作為一個小地方的新手心理老師,深深地感受到了人們對心理學的神化和惡意。 你不是學心理學的嗎?這個問題你居然解決不了?你難道不能給我提一些好的建議? 你來搞個講座吧,最好多玩點遊戲,遊戲氣氛熱烈。 來做個演講吧,沒事,演講你也可以讓他們玩遊戲。不切合主題?沒關係,有遊戲簡報做出來才好看。不好意思,我啥時候改行娛樂節目主持了? 在這個心理學很容易被當做噱頭的環境,在這個越來越難以走心的環境,很樂意看到這樣不浮誇的節目。 雖然它的受眾以目前來看還比較少,但是總會讓多一些的人願意靜下心來關照自己的內心,也總會讓多一些人了解心理學這個東西。另:特別喜歡「不承諾明天更美好」這句話。關注李松蔚老師很久辣。一口氣把現在出來的五期都看完了,這個真人秀的出發點很棒,「以人為鏡」,在了解別人心裡的感受同時審視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手機打字邏輯不清楚的地方還望見諒
在這裡我只想說一說第三期受訪者王蕊姑娘,她是五期節目里唯一給節目組準備禮物的受訪者,看出來她是一個很體貼很有禮貌的姑娘,而且笑容也是溫暖純真,性格大大咧咧,但是隨著看她的採訪卻發現這個看起來這麼歡脫的姑娘內心竟然是這樣敏感悲傷的(???????????)
訪談里李松蔚老師談到了一個詞「懂事」,並且定義一個「懂事」的人意味著盡最大努力不給別人添麻煩,自己背負著所有的一切,姑娘面對所有的事情包括是她的錯也好不是她的錯也好都選擇了自責,永遠把問題歸結到自己身上,對自我要求極高,似乎有一點「討好型人格」。她覺得「懂事的人能自己照顧自己,不需要別人照顧」,所以太懂得照顧別人了,總是對周圍事物的反應太敏感以至於自己產生內疚或者虧欠心裡,換做別人傷害自己的時候卻選擇不去計較。
會認為「別的東西我改變不了那我就想辦法自己接受,自己麻痹自己去看到它身上好的地方」,造成她這樣的思維方式是因為「從來都是她一個人,在她身後沒有人幫幫她,而她會因為害怕帶給別人麻煩而做出不需要別人的姿態」,真的心疼。在節目中王姑娘說到自己從小的成長過程時,看的出來她對父母還是有埋怨的,母親把她放到親戚家,沒有給予她童年時需要的陪伴只是告訴她「要聽話,要乖,不要麻煩別人」,於是這個小女孩就壓抑著自己本來童年時候調皮的天性隱忍著。
如果往深處發掘,其實大多中國家庭里,兒童童年時期愛的缺失是很多家庭的通病,中國人表達愛的方式是含蓄而內斂的,由於父母不善表達,孩子也因為年幼而無法從細枝末節捕捉到愛意,所以會造成很多孩子內心是敏感、脆弱甚至是自卑的。小時候缺愛的話,長大之後是真的會不顧一切去愛別人的。可以愛上所有人卻沒有辦法做到去愛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低,別人稍微給一點點好就會受寵若驚感激涕零那種。
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成年人一切的做事方法、態度,婚戀關係和權錢慾望均和童年有關。在台灣極流行的靈修學,也主張成年人遇到人生困惑,一定要回溯過往,在與父親或者母親的相處關係上找到答案。童年的經歷和烙印會深深著影響著未來孩子成年後的思考方式、思維邏輯、心態、待人接物等等等等,這所有的一切像毛細血管一樣布滿全身,潛在地影響到人的交友、工作、愛情和權錢慾望,甚至他的運勢。
但說歸說,我相信沒有誰的童年是完美的,大家都有人性的弱點和性格的缺失,我也是,很感激我出生在爸爸媽媽很相愛的家庭里,家庭氛圍也是輕鬆融洽的,但我還是沒放棄努力,我還是在努力地把自己改造成一個更美好的人。這個姑娘還有一點打動我的是,她會因為自己的過往不如意的成長經歷而堅定以後絕對不會讓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自己受到傷害留下的傷疤就會提醒自己不能做,我相信她以後會是一個合格的家長。
特別想對這個姑娘說,再學會愛人之前先要愛自己,要愛自己,要愛自己。儘管別人或許很難站在你的角度去理解你的想法,但是姑娘,你不必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別壓抑自己,定期和愛你的人面對面真誠的交流溝通,讓他們知道你的想法,一起分享你的喜怒哀樂,告訴他們你需要他們。
最後的最後希望她幸福,希望所有和她一樣的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