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漢書·藝文志》篇首所記西漢年間府庫圖籍的散佚?

「漢興,改秦之敗,大收篇籍,廣開獻書之路。

迄孝武世書缺簡脫,禮壞樂崩,聖上喟然而稱曰:「朕甚閔焉!」於是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下及諸子傳說,皆充秘府。

至成帝時以書頗散亡,使謁者陳農求遺書於天下。」

從漢初到成帝,不足200年,中間兩次檢視宮廷藏書,就發現頗有散佚,這種散佚的程度和速度實在很令人吃驚……歷史上圖籍曾失傳於秦火和戰亂,可以理解,但這時只是和平地存放在宮廷里,為什麼會有如此嚴重的佚失呢?

是君主乏於重視而使得圖籍雖藏於秘府卻無人問津,而漢政府的人員疏於管理,加之自然條件(蟲豸、老鼠的「批判」)的侵襲的緣故嗎?

如何看待這種情況呢?


一句話:

大量竹簡帛書的良好管理需要合理的制度、專門的機構、稱職的官員、充足的經費,一旦制度成為虛設、機構管理混亂、官員放任盜取、經費挪用虧空,要不了幾年就能書缺簡脫。其實放在現在也一樣,去古舊書店看看,蓋著「XXX閱覽室藏書章」的舊書滿地都是,而時間也不過幾十年而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以前我看到漢書這一段的時候竟然沒有注意到。

西漢府庫書籍散佚至今已兩千年有餘,無數宮廷風雲、閨闈秘事的真相塵封於故紙堆中難以辨別,眾多人物的人生軌跡尚籠罩在重重迷霧中,遑論古代典籍散佚流失不知所終。延長時間軸縱觀歷史,書籍大範圍損毀、亡佚的事情並不鮮見,即便是藏書宮中托以皇家管理也難以避免書籍的大範圍流失。

我們先來看看兩次書籍損毀的時間跨度,參照《漢書藝文志》原文,從西漢高祖建國起至武帝時,已「書缺簡脫」,中間歷高祖,孝惠帝即位,呂后專權(呂雉統治期間實行黃老之術與民休息的政策,廢除挾書律,下令鼓勵民間藏書、獻書,恢復舊典),文景治下黃老之學盛行,竇太后專權等事。

第二次的時間跨度是從武帝至成帝,歷經昭、宣、元、成。

下面我先從最簡單的幾點來為解釋西漢年間府庫圖籍的散佚提供幾種可能性的思路:

1.自然不可抗拒因素

包括但不限於蟲蛀霉爛、水火風災等因素。

先談蟲蛀霉爛,參觀過一些景點看過一些古書陳列的都有個印象,我們看到的書籍基本上都是陳列在玻璃櫃中,燈光、溫度、濕度都有專門的規定,然而書籍在古代在自然條件下儲存,蟲蟻、老鼠的蛀蝕,微生物分解等因素都會導致書籍殘缺而濛漫不可辨認。

再說自然災害,雖然藝文志原文未提及藏書地歷經百年來經歷,但參考《漢書五行志》中四百多條關於災異現象的記錄(含兩漢以前)也可推知,西漢年間所采書籍受此災害也是極有可能的。

2.簡牘載體易散失

直至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向漢和帝獻紙以前,古籍大多以絲帛、竹簡為載體。從出土的秦漢竹簡看,通常每枚竹簡只容納三十或四十個字左右。即以四十個字算吧,一篇一萬字的文章就需要二百五十枚竹簡,這就是說,一部五十萬字的書,就需要一萬二千五百枚竹簡,這無論從體積上說還是從重量上說,都是十分可觀的。這就決定了當時的書籍,只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古籍的單篇流行,帶來了下列後果:一個作者的書,讀者所得篇章有多有寡,不相統一;一部完整的書,由於單篇流傳而容易散佚,而且大都是整篇整篇的散佚。比如西漢司馬遷《史記》一百三十篇,至東漢班固藝文志載已經是十篇「有著無書」了。

3.人為管理因素

西漢時期的書籍管理官員制度答主才疏學淺說不上來(捂臉),只能就漢武帝以來被列為官方指定教輔書目的經學類書籍來看,

西漢武帝設五經博士傳授儒家經典,宣帝時增至十二博士,西漢末年十四博士,東漢延熹二年漢恆帝(159年)設置秘書監,它的職責就是負責管理全國及其皇家的「圖書秘記」,專門「掌典圖書、古今文字、考核異同,以其掌圖書秘記,故曰秘書」。「秘書監綜理經籍,考校古今,課試署吏,領有四百人,宜專其事。」

官府對書籍制度、人員配置逐漸完善,歷代對書籍的整理保護是一個隨時代發展經驗積累逐漸摸索的過程,因此漢初剛歷經楚漢之爭,高祖忙於消滅韓信、彭越、英布、臧荼等異姓諸侯,又裂土分封九個同姓諸侯王等事,鞏固中央集權,書籍雖收入宮中卻疏於管理也在情理之中。


推薦閱讀:

戴望舒的《雨巷》里,提到油紙傘。那時的油紙傘到底是怎樣的,材質、工藝、設計有哪些講究呢?
生產力發展到最高度(不需要人工),是統治者擺脫人民,還是人民放棄統治者?
《何新在北大演講》一文的描述是否屬實?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西漢 | 古典文獻學 | 漢書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