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約瑟夫·坎貝爾的《千面英雄》?


我只看了兩章的東西,也沒看完,試著回答下吧

1.這本書非常艱澀難懂,想看明白,得先信基督教,了解聖經,新約舊約這個級別的知識,社會學,希臘神話,心理學統統都必須了解過,才會看得不那麼難懂,我看一章要查的東西幾乎快有一個冊子那麼多了

2.從兩章推一下,大概是借神話故事,敘述1949年的人(此書1949年出版)的心理需要一類的知識。(原諒我了解有限)

3.此書對後世英雄題材的影視作品影響深遠,比如:星球大戰、哈利波特等


當故事書看就挺好


打破下規則,再回答一個。

這本書主要根據神話和宗教講的,如果你不了解歐美神話和宗教,就需要查資料,不容易看懂。

推薦看作家之旅,源自神話的寫作奧義。是去神話版本。

就是講一個冒險者英雄,從平時環境中出來,在導師和環境的督促下,通往未知的世界,在未知的世界中找到朋友和敵人,在朋友的幫助下和敵人作鬥爭,在努力中獲得知識,自尊自信和神器。忍受折磨,在鬥爭過程中,自己的一部分死掉了,但是另外一部分會復活變得更強,最後獲得自由解脫,回到平凡世界的故事。

從神話學,編劇寫作,人生哲學上都有很大的可借鑒的價值。

這是高度精鍊的,別的不懂,我就說下我對這個在人生哲學的感受吧。

1盡量不要呆在舒適區,在可以承受失敗的範圍內接受挑戰。

2尋求朋友和導師的幫助。

3明確誰是我們的敵人,我想要什麼。

4忍受磨難,接受自己的一部分會死掉一部分會變得強大的事實。

5成功不一定要打敗敵人,只要自己感覺到安全自由欣慰就可以。

6神話之旅的目的地是一個人自由高興地回到以前處境中,而不是別的。所有的經歷都會促進人的成長。

7了解這個故事的循環,但是也要盡心儘力。

8這是風格,不是套路。現實很複雜,但是要明白這個事情的規則,成不成問心無愧。


《電影類型與類型電影》鄭樹森著

俄國學者弗拉基米爾·普洛普( Vladimir Propp) 用結構主義方法來研究俄國民間文學中的流行故事, 並試圖以《民間故事形態學》 ( Mythology of Russian Folktales) 一書來歸納俄國民間流行故事的形態學。普洛普提出功能說, 認為民間故事 中的人物是有功能的, 並歸納出菜單; 每個故事、每個情節的連接, 就是功能的相加。這是具有命定論式、決定論式性質的討論, 即認為某類故事就必然有某些特色。由於所處理的材料主要是神話或民間故事, 所以它們確實是在歷史性累積下的民間集體創作。這些民間故事雖然各自成篇, 背後卻有相當久遠的繼承脈絡, 在故事情節與人物 上互相借用及重疊。這與諾思羅普·弗萊 ( Northrop Frye) 的原型學說很相似, 他提出「英雄的千人一面」 (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 的 說法, 用探索( quest) 加上啟悟, 把人物的經歷分成三段過程———分隔( separation) 、考驗( initiation) 、重回社會(return) 。雖然弗萊列舉了很多例子, 但這個公式其實並不容易落實到對文學作品的具體分析上。

原型學派學者約瑟夫·坎貝爾( Joseph Campbell) 在 20 紀 50 年代出版的《千面英雄》 (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 中提出, 開創性神話的英雄主角表面上各有不同, 其實都是同一個人。他認為所有神話中的英雄都經歷三個階段的考驗: 第一階段是離群索居 ( separation) , 要與原本所屬的群體分離; 第二階段是經歷考驗 ( ordeal) ; 第三階段是通過考驗以後復歸( return) 本源。《搜索者》中的 主角為拯救侄女而離開家庭( separation) , 在搜索過程中面對不少困難和危險( ordeal) , 通過了重重考驗後, 最終把侄女救回( return) 文明社會。這個過程正是約瑟夫·坎貝爾所說的英雄要經歷的追尋 ( quest) 過程。從這個角度來分析西部片的英雄人物, 便會發覺他們都有以下特點: 第一, 英雄都是孤獨的個體; 第二, 英雄總是離開群體 去進行某些行動; 第三, 英雄復歸以後, 最終還是要離開群眾, 每次完成任務後, 文明社會最終還是會排斥個人英雄。

綜上,有兩個要點:

  1. 原型學派語境——產生於20世紀新媒體浪潮;試圖以神話、傳說、童話為研究資料提煉集體無意識當中的人物和故事原型;
  2. 約瑟夫·坎貝爾著作《千面英雄》的局限性——消費主義浪潮席捲歐美,當代影視產業和當代小說創作剛剛起步,創作者急功近利,追求搭建理論模型;

根據思想肢解作品是一種結構主義的解讀方式,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方式存在無法深入細節的缺陷。比較好的一點是,《千面英雄》主要研究民間神話,因而可以單純以功能和情節來解讀作品。但是對於其他類型的具體作品,通過《千面英雄》,只能獲得一種單一的解讀視角,並容易忽視掉重要的細節問題。並不是說不要去讀《千面英雄》,而是要注意不能全部依賴於原型學派的視角。

另外,如果是創作者,應研讀《千面英雄》,同時推薦配套閱讀《金枝》《作家之旅》。

by西北大學創意寫作班 文淵齋小組

歡迎關注西創文淵齋微信公眾號喲~


坎貝爾「英雄」的四個節拍

美國比較神話學家約瑟夫·坎貝爾出版了一本關於神學的著作——《千面英雄》。這本著作通過研究東西方的神話,總結了:「一個故事結構」和「一個英雄」。

坎貝爾比較研究後發現神話英雄遵循的一個故事結構是這樣的:啟程-啟蒙-考驗-歸來。

啟程:離開現在的地方,進入新的領域或地域,開始歷險和挑戰模式。

啟蒙:在過程中遇到某一衝擊或啟示,幡然醒悟。

考驗:故事的高潮,進入險境,尋求逃生,解決困境,直面問題。

歸來:故事的結尾還是回到原來的起點,以「回家」畫上句號。

《星球大戰》的導演盧卡斯曾表示,坎貝爾是他的創作導師。他說:「我為這個作品寫過很多草稿,後來無意中看到了《千面英雄》。我第一次真正開始有了焦點……《千面英雄》是第一本將我憑直覺一直在做的事情聚焦到一起的書。」

據資料顯示,J.K.羅琳在構思《哈利.波特》的故事情節時,也收到坎貝爾的啟發。

除此之外,迪士尼的動畫片《花木蘭》和《功夫熊貓》,都有著類似的故事脈絡。

花木蘭替父從軍,由起初的初出茅廬,女扮男裝在軍營摸索著生存,到後來的幾經沙場拼殺,抗擊匈奴,救戰友和帝王於危難,最後凱旋歸鄉,和家人團聚,正是遵循著千面英雄的模板。

《功夫熊貓III》里的阿寶,已經成為神龍大俠的他在一開始和親生父親重逢,離開熟悉的家和村子,回到本來的家鄉——熊貓故土。同時他們要面對反派天煞,阿寶的處境迫使他學著迎難而上,苦練功夫,團結熊貓家族,各展所長,去和神秘的邪惡力量對抗,最後,它如願悟道武功的最高境界——「氣」。

英雄,在文學、影視作品中的發展情節,和神話故事中的英雄誕生模式如出一轍。英雄起初只是平凡的小人物,經歷迷茫、無助、畏懼和內心的搖擺,這是無序和混亂前奏。

曾飄泊現代都市的游吟詩人萊昂納德·科恩(Leonard Cohen)在他那首名為《Anthem》的歌曲里唱道:「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 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進來的地方)」。

起初不安的窘境和黑暗因照進了一絲光,改變了裂縫後面的世界,它因此被點亮,「啟蒙」隨即降臨在主人公身上,英雄的基因這時被喚醒。

於是,我們意識到自身的軟弱和無力,我們學著克服和反抗,在對抗命運和反派的過程中,我們戰勝了過去的自己,也追尋到自己曾缺失的另一半。

如此,圓滿。

何帆教授在解讀英雄神話的時候這樣總結:「神話其實跟人心是相通的,我們的人生其實也是這樣的英雄之旅。我們每個人都想當英雄,你必須要經歷這些磨難,最後才能 『得道』。」

「千面英雄」,說到底,萬般英雄最終彙集一體,也就只有一個「英雄」模型,這也正是《千面英雄》這本書名字的由來。

事實上,真正的英雄,只有一個,那便是我們自己。也正因如此,我們對英雄故事才會莫名地追捧和認同。其實,這也是我們人性的驅使和內心的選擇,我們在自我實現過程中需經歷的一連串起起伏伏…


他是基於西方神話的基礎研究的,起碼絕大多數材料是西方神話,雖然中西文化的規律有類似的地方,但是他提煉出來的東西有可借鑒的地方,也有不合」中國國情「的地方……


這是非常牛逼的書,我看了兩年,看了三四百小時,手抄幾萬字了。

講了你做減肥健身學習創業等冒險事情時,應該如何做好。

簡單說你去做的話,肯定有恐懼,也可能會有失敗,你要意識到這是正常的,依然要用純理智。

而各種宗教經典就是翻來覆去講你如何去面對這種沒有註定成功的冒險,並且保持純理智。


推薦閱讀:

普羅米修斯預言宙斯將與一位女神生下後代,此後代將取代宙斯成為主神。這個後代究竟是誰?
希臘神話有哪些特別逗比的情節?
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神話人物?
為什麼在很多故事裡森林、精靈和鹿都有一定的聯繫?出自哪裡?
屈原為什麼在《九歌》歌頌這幾位神靈?

TAG:遊戲 | 文學 | 神話 | 英雄 | 千面英雄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