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和基督教之前,歐洲的信仰是什麼?
如題,是像中國那樣信奉自然么?
題主竟然把天主教(Catholicism)和基督教(Christianity)分裂開談論,那我暫且認為你所說的基督教特指新教(Protestantism)。我先來說一說在天主教會和新教體系形成前的歐洲基督教歷史吧。先說說早期教會,這時候還沒有你說的天主教和新教,以下部分摘自wiki。
早期基督教可以分成2個不同的階段:使徒時代,第一代使徒仍然活著,帶領教會;後使徒時代,發展出早期的主教制度,並受到周期性的激烈迫害。羅馬帝國對基督徒的迫害直到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下旨認可基督教為止。隨後在公元325年召開尼西亞公會議,開啟前七次大公會議的時代。
初期教會是從耶路撒冷開始的,當時的信徒縱使受苦受難也不動搖,奠定當時教會的根基。初期的教會已經頗具規模(使徒行傳6:1-7)。猶太教不能接受耶穌的門徒,而在耶路撒冷發生迫害基督徒的事件,基督徒因著四散逃亡,反而讓福音開始傳到各地,是教會發展史上的一個大轉機。 公元四十九年基督徒在耶路撒冷舉行會議,決定外邦基督徒可以不受猶太教割禮。 隨後因著保羅的三次宣教旅程,使基督信仰傳至加拉太、馬其頓、亞該亞和亞細亞等各省。
加拉太、亞細亞在現在的土耳其,不屬於題主的歐洲概念,但是亞該亞和馬其頓現在屬於希臘,已經符合歐洲了。
教會一直不是統一的,請記住這句話
早期教會面對的異端有:尼哥拉黨:啟示錄提及的尼哥拉黨,是當時已存在了一段的期間。傳說尼哥拉是創始人,尼哥拉也是被使徒任命為執事。亞歷山太的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在『雜記』(Stromata)卷三記載,「尼哥拉有位美麗的妻子。耶穌升天之後,尼哥拉因妒忌被使徒責備。他指使妻子到使徒中間,並允許人娶她。這和他自己所說的一致,每個人都應該虐待肉體。那些接受他異端教訓的人,仿效這事,恣意淫亂、不感羞恥。
諾斯底主義:諾斯底是希臘文「知識(gnosis)的意思。這群比較強調行為。諾斯底主義強調人要靠某種神秘的「知識」才得救、靈界與物界的永恆。雖舊約的耶和華是造天地萬物的,可是物質既然邪惡,耶和華也就是次等的神罷了。阿里烏教派:尼西亞會議三百年來,為聖子基督是否和聖父完全一樣,具有神性,爭辯得最激烈的兩位領袖是亞歷山大教會的兩位長老,阿利烏和亞他那修。在激烈爭辯最高潮時,亞他那修不過是個年輕人,而亞流已是個愛主、敬虔、生活嚴謹、又有口才的長者─大致確定了耶穌與聖父同質的結論,但是這樣的結論有不少人反對。當初支持亞流的人做了修正,於是產生半亞流主義(semi-Arianism)。他們認為耶穌與父神有相似但是不相同的本質。半亞流主義在東方教會相當流行,他們受到俄利根從屬主義(subordinationism)影響認為聖子在聖父下。東西方教會三一論:西方教會受特土良影響忠於尼西亞會議結果。因而東西方教會產生兩種不同的三一論模式:一種是以希臘教父為代表的社會三一論,另一種是以奧古斯丁為代表的心理或實體三一論。奧古斯丁三一神的觀點著重闡釋神聖三一中的「三」,而反對一位一體論,解釋父、子、聖靈間平等關係,宣示父、子、與聖靈的同性同體。採用父、子、聖靈三位之間的關係,以人內在的心裡因素解釋神聖三一三者之間的關係,是所謂「心理學類比」,分別以存有、認識、及意願(記憶、悟性、行動)來說明父、子、及聖靈三者之間關係的區別。對西方神學、哲學發展影響殊深。聶斯脫里派:聶斯脫里精力過人,口才出眾,廣受人們歡迎及敬重,出身於安提阿修道院,強調基督的人性。 聶斯脫里在強調基督的二元性的教導上,被控告他主張基督是兩個人與「基督一位格」教義違背。聶斯脫里極力反對當時教會敬拜馬利亞,認為馬利亞只是耶穌的母親,否認她的神性基督一性說 (Monophysitism):基督的神性和人性協調有兩派主張:道肉的基督論(Logos-flesh)以亞歷山太學派為中心,祂的身體本身就是神的形像。道人的基督論(Logos-man Christology)以安提阿學派為中心,強調人性部分。區利羅宣告說基督只有一(That Christ is One),道成肉身只有一性,我們當作一個身體來敬拜。哈納克(Harnack)說區利羅是基督一性說,他卻沒說清楚定義,而是反對聶斯脫里的歐迪奇(Eutyches, 378-454)。亞波里拿留派:亞波里拿留派(Apollinarianism)是四世紀老底嘉主教亞波里拿留(Apollinarius, 310-390)創立的異端,否認基督具有人性,而以「道」於耶穌內代替人性。亞波里拿留分別在羅馬會議(377)、亞歷山太會議(378)、安提阿會議(379),及最後的君士坦丁堡會議(381)被定罪。 今天東方亞述教會 、科普替教會及衣索比亞教會仍然是基督一性說。君士坦丁大帝歸信基督教,於公元313年頒布米蘭敕令,承認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君士坦丁將羅馬帝國的首都遷往君士坦丁堡,引發了日後羅馬與君士坦丁兩地教會對教會領袖地位的爭執。
公元325年,教會召開尼西亞會議,確立了三位一體的教義。使徒們在世的時候所寫的福音書、書信被教會保存,到第二世紀末,已經形成《新約聖經》的基本形態,到公元393年的大公會議被正式定型。這時期著名的基督徒,在使徒彼得、保羅、約翰之後,有特土良、坡旅甲等。
大公會議(或稱公會議、普世公會議、普教會議)是傳統基督教中有普遍代表意義的的世界性主教會議,咨審表決重要教務和教理爭端。公會議英文是 英語:Ecumenical Councils 源自希臘文 Οικουμ?νη,意思是「普世性的」。而其中對基督教教義有深遠影響的基督教早期會議是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以弗所公會議和造成日後東西分裂的迦克墩公會議。在公元1054年,東西方教會大分裂。自此之後,東正教(即希臘正教)只信守首七次大公會議所確立之大公會議信條。雖然第四次君士坦丁堡會議是在教會大分裂之前舉行,卻不獲東正教承認。故此,今天的東正教只承認七次大公會議,而羅馬天主教則認為是八次。而教會大分裂之後的大公會議由羅馬天主教單方面舉行,所以內容不為東正教承認。
先說第一次會議: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 (325年)會議主要是解決亞歷山大教會中,耶穌與天父關係理解上的分歧:耶穌是否與天父同質還是類似。亞歷山大教會內一方的主教認為耶穌與天父同質,另一方則認為耶穌與天父類似。君士坦丁一世在議期間,曾多次出席會議。最後,何西烏建議以該撒利亞主教、教會歷史家優西比烏所提出的《尼西亞信經》為基礎,並採用了關鍵性字詞--「聖子與聖父同質」。尼西亞會議的決議否定了耶穌次於天父的從屬論觀點(在估計的 250-318 所有參加者中,最後只有兩人支持阿里烏教派即是亞流派)。信經在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施加壓力下通過,定為正統的教義標準,否定教義者被定為異端。會議同時制定了20條教會法規,擴大正統派主教的權力,並對羅馬帝國全境教會具強制性約束力。
這次會議把阿利烏派打成異端,但是後來的東哥特,西哥特王國,汪達爾王國都是信奉阿利烏派的,所以這裡可以回答一下歐洲在400-600年間的信仰,大體都是阿利烏派。
第二次會議: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381年)
第三次會議:以弗所公會議(431年)於公元381年在君士坦丁堡舉行的第二次基督教大公會議。此會議繼續討論聖父(即天父)及聖子(即耶穌)本質的教義。結果,此大公會議修訂了《尼西亞信經》的內容,做並獲得一致通過。進一步奠下三位一體的神學教義。
當時教會出現強烈敬拜瑪利亞的趨勢,故君士坦丁堡牧首聶斯脫利與其他人一同反對。此爭論涉及瑪利亞榮位和耶穌誕生方面的教義,為了維護當時教會的統一,故狄奧多西二世召開此次大公會議。聶斯脫利過分強調耶穌的人性,由此淡化了他的神性,這是基於其「基督分成神人兩性」的主張。同時,他不主張將瑪利亞稱為「天主之母」,只視之為「耶穌之母」,因為瑪麗亞賦予耶穌的為人性。會議將聶斯脫利及追隨者定為異端並革除職務。確定耶穌的神性和人性不能分割,瑪利亞所生為形作耶穌的天主,因此是名副其實的天主之母。
另外,此會議同時將培拉季教義(主張「無原罪,自由意志」)斥為荒謬主張。最後,會議確認第一次公會議和第二次公會議的決定,認為《尼西亞信經》是完整的,任何更改(不論是添加或刪除)是不允許的。此會議的結果沒有超過《尼西亞信經》的決議。
這裡主要是將聶斯托利派打成異教,涅斯托利派就沒有在歐洲傳播了,而是主攻亞洲,沿著敘利亞,巴格達,絲綢之路,再一路向東,最後抵達中國,就是古代的景教,這個和問題無關,不過作為背景陳述下。
第四次會議:迦克墩公會議(公元451年)於公元451年在迦克敦舉行的第四次基督教大公會議。與會的有東方教會的500位主教及教皇的數位代表。此會議產生了重要的基督論定義,界定了「基督的神人二性」。此會議將基督一性派定為異端。最後,會議制定了今天基督教著名的信經《迦克墩信經》。同時,鞏固了羅馬主教優越的權威地位。
東方正統教會和東方亞述教會從此和帝國教會分道揚鑣。
第五次會議:
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公元553年)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是於公元553年在君士坦丁堡舉行的第五次基督教大公會議。是次大公會議將「基督一性論」視為異端。教宗拒絕參加此會議,卻在其後核准了此次會議的結果。
由於第四次大公會議(即迦克墩公會議)的決議激起了「基督一性論」派的強烈反應,後來更引發暴動,公開反對正統教會。到公元543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在君士坦丁堡地區會議上更發表了十點反對教父俄利根的非正統見解,引發了與「基督一性論」的爭論。查士丁尼一世試圖調和矛盾,但卻因具體措施上猶豫不決而不成功。「基督一性論」派指出教會沒有指責觀點與涅斯多留相同的著名教會文章「三章案」。埃及和敘利亞的地方教會因支持「基督一性論」,從大公教會中分離了出去。為了解決分歧和試圖挽回分裂,查士丁尼一世決號召舉此大公會議。
三四五都是和聶斯托利派的愛恨情仇
第六次會議:第三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公元680年)由於教宗何諾利烏一世提出基督的人性意志和神性意志是「一個意志與行動的倫理一致性」,故被視為趨向「基督一志論」派。在君士坦丁四世和教宗阿加托會談後,決定安排召開此次大公會議。繼上一次之大公會議(即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後,此會議譴責「基督一性論」及討論其延伸的「基督一志論」,將「基督一志論」視為異端。何諾利烏一世並沒有被判為異端。另外,會議通過了有關教士等級及教規。
此大公會議得到當時教宗良二世的核准。其後,教宗本篤二世及第三次多雷鐸會議(684年)亦曾嘉許這屆大公會議的決定。
第七次會議:
第二次尼西亞公會議(公元787年)聖像崇拜開始流行於3世紀。古希臘教父伊皮凡尼烏也曾對圖像崇拜提出異議。後來,保羅派出現,並反對外表的聖禮、反對敬拜十字架、聖像和聖徒遺物等等崇拜行為。而猶太人和穆斯林也攻擊基督教徒供奉偶像。公元八世紀時,拜占庭帝國(或東羅馬帝國)皇帝里奧三世受到了伊斯蘭教和希臘思想的影響支持反對崇拜聖像,於是頒布諭旨禁止尊崇聖像。其目的是藉此打擊正統教會的權勢,沒收教會的財產以削弱教會的權力。之後國內出現了大規模的破壞聖像運動(Iconoclasm),反對崇拜聖像和聖徒遺物。其子君士坦丁五世繼續其父之意志反對聖像崇拜。在君士坦丁五世去世後,其妻子伊琳娜女皇攝政。由於聖像破壞運動情緒高漲,伊琳娜女皇與教會妥協,支持聖像派恢復對聖像的敬禮。為討論聖像崇拜問題,在教皇哈德良一世獲准下,於公元787年召開了此大公會議。
至此,聖像破壞者強勢登場,這是東方帝國教會的一次浩劫,從此加深和西方教會的敵意,之後就是大家喜聞樂見的東西方教會大分裂,分成了東方正統天主教會和大公教會。這裡才回到題主給定的時間,但是如果要扯到新教頭上,那就是中世紀晚期,近代開端的事情了。
附一張圖,可能會有更好的理解。
----------------------------------我是分割線----------------------------------以下不談基督教,我們來談談更古老時代的歐洲宗教,上面有人提及了猶太教,我覺得不妥,猶太教一直是在巴勒斯坦和衣索比亞地區發展的宗教,不應該歸類為歐洲宗教,當然有人鑽牛角尖,說也有歐洲國家信仰猶太教,不過那已經是中世紀了,我們就談論了。
那麼早期的歐洲人信仰什麼呢?
我們先來說說凱爾特人。凱爾特神話(Celtic mythology),是不列顛群島地區(包括愛爾蘭、威爾士)特有的一個神話體系。凱爾特神蘇克魯斯。主要來自於鐵器時代時候的宗教信仰。如同其他鐵器時代的歐洲人,早期的凱爾特人在宗教上同樣屬於多神崇拜,即德魯伊教。在凱爾特人與羅馬帝國接觸之後,他們(其他尚有高盧人、凱爾特伊比利亞人)的多神崇拜信仰不被羅馬人所接受,部分人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之下接受並成為了基督徒。未被羅馬統治的凱爾特人,也漸改宗基督教但曾一度有獨立的教會,到中世紀的後期漸被天主教所同化和吸收。古代的凱爾特神
馬特瑞斯(Matres、Matrones)三位一體的植物神與地母神。科爾努諾斯(Cernunnos)
狩獵神、多產神、萬獸之王、國家神及冥神,在古代不列顛地區受人崇拜。蘇克魯斯(Sucellus)酒神、農業之神、森林之神塔拉尼斯(Taranis)雷神愛爾蘭的神摩莉甘(The Mórrígan)摩莉甘是古代凱爾特-愛爾蘭三位一體的女戰神。她的集合體被稱為「摩莉甘」。可是她的神性與下列三尊也有關係,妮潘(Nemhain)、馬夏(Macha)和芭德布(Badb)。芭德布(Badb)或譯作「芭茲芙」,是愛爾蘭的女戰神,別名「黑烏鴉」、「冠鴉」,外型是只黑鳥,戰鬥時用尖銳叫聲喚起戰士們的亢奮狀態。
愛爾蘭人稱戰場為「芭德布之地」。梅德布(Madb)愛爾蘭的大地女神及多產神。魯格(Lugh)太陽神,達努神族的領袖努亞達(Nuadha)戰神,達努神族的領袖威爾士的神里安農(Rhiannon)威爾士的牝馬神,也相當於高盧(或羅馬)的艾波娜。
高盧的神[編輯]尼米多娜(Nemetona)高盧女戰神。艾波娜(Epona)高盧的馬神、騎士守護神和多產神。
如果上面有問題,歡迎指正,中文wiki畢竟謬誤之處比較多,英文維基內容太多,我看了下沒有太需要了解的,所以沒有貼出。
西班牙,法蘭西和不列顛的凱爾特人都是有文化親緣屬性的,我再貼一張圖方便了解他們的神話體系:
----------------------------------我是分割線----------------------------------日耳曼人的神話體系
待有時間就寫一寫
斯拉夫人神話體系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6%AF%E6%8B%89%E5%A4%AB%E7%A5%9E%E8%A9%B1希臘羅馬神話網上現成的資料也很多我就不贅述了。多神教,比如著名的希臘神話。對於希臘人來說,認同共同的神話體系,是除了血緣以外最重要的一種共同認同,尤其是後期希臘化時代血緣都不重要了。換句話說,因為古希臘從來沒有統一成一個國家國,判斷一個人是不是希臘人,或者判斷一個城邦是不是希臘城邦,除了看是否有共同祖先(實際上這一點在古代是不好確定的),主要就是看語言文化是否相識,以及關鍵就是是否有相同的神話體系。當時各個希臘化文化(受希臘影響,不一定屬於希臘文化)基本上都有自己信仰的神,再加上其他民族比如高盧人,蘇維匯人的信仰,中東地區兩河文明諸民族帶來的兩河神話體系內的諸神,歐洲信仰還是很雜的。羅馬神話基本上是希臘神話套個馬甲,在羅馬征服整個地中海文化圈的過程中,宗教上他們採取了吸收政策,具體說就是只要能認可被征服民族是相對文明的,就把他們的神吸收入羅馬萬神殿中,認可他們的信仰合法。所以後期羅馬萬神殿就是個大雜燴,多個體系混雜,雖然我們統稱它們為「多神教」,或者基督徒稱呼其為「異教(pagan)」,但是其實是相當多互不相同的地方宗教,混合了地方神話和地方風俗。啟蒙運動後的早期歷史學家往往把這種多神教視為一種寬容精神的體現,現在很多了解不深的愛好者往往也持有這樣的觀點,其實是把多神教抬得過高了。這種包容其實不是宗教本身的包容,而是羅馬出於統治需要採用寬容的政策。不被政府認可的宗教(最典型的就是一開始的猶太教和後來的早期基督教)照樣是遭到血腥鎮壓。而這種寬容政策的取消也是因為它已經不適合統治了。當基督徒佔據總人口的絕對優勢,和多神教的衝突也很尖銳,於是確立基督教為國教,取消多神教的合法地位,迅速瓦解的多神教此後不久就消亡了。
英語有個詞叫pagan,專指這些人。
pagan。N-COUNT 異教徒(舊時指不信奉基督教的人) In former times, pagans were people who did not believe in Christianity and who many Christians considered to be inferior people.天主教也是基督教的一部分。。。好了先不說這個~
最早肯定是無信仰,到後來有了萬物有靈的思想,出現了各種神話,甚至於後來還發展出神系。
歐洲的信仰也是一直在變化的,以羅馬早期帝國為例(從凱撒到五賢帝,1世紀、2世紀這段時間)
大致在羅馬帝國的範圍內,軍團里比較流行密特拉(波斯的太陽神)信仰,中近東有伊西斯崇拜,至於羅馬自身,他們對於各種宗教信仰基本是來者不拒的,所以也就有了萬神殿,每佔領一地,就會把當地的神靈迎接至此。其他地區,不列顛、高盧和西班牙部分地區應該還殘留著凱爾特人的宗教(比較有名的就是德魯伊了),德國和北歐就是日耳曼人的多神崇拜,北歐神話可以看做他的殘留,至於斯拉夫人的信仰如何,不太清楚,也許類似於日耳曼人。在羅馬帝國之前,情況大概是,地中海東部沿岸以希臘諸神和中近東的多神崇拜為主,地中海西部沿岸受到迦太基的影響,也會有些中近東的多神崇拜,凱爾特人居住區還是凱爾特多神教,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居住區和羅馬時代類似。
希臘和羅馬的神以及神話其實是類似的,都是古代印歐多神崇拜的發展,比如宙斯、朱庇特以及印度-伊朗的提婆其實都起源於原始印歐人的神,日耳曼、凱爾特和斯拉夫的多神崇拜也是原始印歐宗教的某種發展。
中東的多神崇拜說的比較少,其實在歐洲的某些部分也是有一席之地的,簡單介紹下好了:在基督教傳播之前,歐洲的中東多神教主要來自於迦太基人的影響,迦太基人是腓尼基人移居到北非的後代,信仰的是腓尼基諸神,也就是原始迦南宗教(猶太教興起之前巴勒斯坦黎巴嫩等地信仰的宗教)迦南宗教崇拜自然神,其主神厄勒神像,通常取坐姿,頭戴牛角,腳跨天地之間,象徵力量;次神巴力為「天空之主」、「履踏雲層」,年輕力壯,是迦南人崇拜的中心神。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後,也崇拜巴力。另外,還有穀物神大袞。繁殖女神阿瑟拉為厄勒之妻,諸神之母。阿瑟拉與巴力一樣,非某一神固有的名稱,各地各部落崇拜各自的巴力和阿瑟拉。繁殖女神還有安娜特和阿施塔特,它們的形象均為裸體,並帶有明顯的性特徵。較小的神靈還有瑞舍夫、哈隆、阿斯塔及日、月神等。(提一下,其實希臘眾神里也有許多來自於中東,古代文明的交流往往比想像中還要深入)各種多神教。希臘神系,北歐神系,還有凱爾特人信奉的德魯伊教。
古希臘有自己的宗教,比如宙斯之類的,但是在古希臘末期,「自然」派開始抬頭。
古羅馬是古希臘文化的繼承者,他們只是把希臘神換了個名字來供奉。
此外還有基督教的鼻祖——猶太教,另外還有古埃及的宗教,野蠻人應該還有泛靈論。最早有泛靈論和神話並存
(下面是想到的一些)泛靈論就不說了 最原始的信仰 萬物有靈 泛靈論的產生還是敬畏自然的時期後來就有脫離現實的神話故事產生了比如羅馬一開始的信仰是神話故事 但是信仰的神都是保護神 比如商人保護之神婚姻保護神等等我想說這裡的神話和基督等等相比 最大的不同在於羅馬的信仰 信保護神 就是為了好運 有的神會「參與」日常的生活 (比如婚姻保護之神 在她的神廟裡 吵架的夫妻一同進去 輪番向神像傾訴 一人傾訴一人傾聽 慢慢就和好了)而基督教天主教就摻雜了神明對於人道德上的約束 比如你不能幹壞事否則就要下地獄等等(有錯請諒解 非專業人士)這兩種信仰的目的其實就不太一樣或許是後者太過政治化推薦閱讀:
※英國社會有哪些外人無法熟知的人情世故和潛規則呢?
※在西方禮儀中親臉頰應該注意與拿捏哪些方面?
※有沒有什麼中世紀很感人的歷史或故事?
※曾經顯赫一時,左右世界政治的歐洲王室,如今境況如何?
※縱觀藝術史,歐洲有哪些景色被畫進名家藝術繪畫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