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era360轉型,應往哪一方向走?
01-21
補充問題:工具類APP應用有哪些發展模式?
說實話,這個問題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我現在在一家小公司實習,專做面向海外的圖像類APP。
由於坐的位置比較感人(老闆旁邊),所以常常和老闆聊這些問題。
我們倆達成的共識是:單純的工具是沒有前途的。工具類APP的用戶黏度是非常非常低的,我們得到用戶,根本上說是因為用戶的需要。但是當一個滿足用戶需要的APP出現後,就會有許許多多的跟風之作出現,用戶的選擇變多之後,比拼的就是運氣、口碑和實力。是的,最重要的就是運氣。比如最近AppStore上推薦的Darkroom,1.00版本上線第一天,就直接獲得了AppStore上124個首頁推薦,這簡直就是小說里龍傲天的待遇。提到社區,自然就要提到Instagram。中國的互聯網從模仿起家,發展到如今,已經不是簡單的抄襲歐美就能換來成功,但是在國內模仿國Instagram的並不少見,最終卻沒有哪家公司能做成這個東西。
橫在中國市場上圖片社交的最大阻礙恐怕就是微信了。在目前這個市場情況下,任何一個妄圖建立起熟人社交的產品都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要做就只能做弱社交關係的社區。說到圖片類的弱社交關係,這一點上,我覺得做的最好的就是Nice了。Nice最富創造力的一點就是標籤可以點擊,試想一下,通過一個可以被點擊的標籤,就可以實現從現實到虛擬再從虛擬到現實的閉環,這廣告質量比Facebook的高的多……
但是一個Nice還是不夠的,我個人認為,Instagram最重要的是明星,而這一招已經被新浪微博用過了,而且確實取得了成功。所以真的要做一個成功的圖片社區,應該是明星+O2O。O2O在這裡就是要把圖片中的真實世界與互聯網中的數據連接到一起,而明星則是一個圖片類社區能夠火爆的根本要素。我們這些普通人的社交和照片,還是留給微信吧。我始終覺得,工具類的App就是要把工具做純粹,不斷完善工具的使用體驗,適當添加增強工具實用性或效率性的功能。這個添加一定要是合情合理並且適量的。舉個栗子。
正點日曆和Calendars 5,依據我的使用感受,正點日曆這種大而全的日曆App剛開始使用的時候會很安心,想用一個App解決所有日程上的問題,還附帶星座等等等。但是時間長了我就覺得,為什麼我要放棄那些設計很好,並且體驗乾淨清爽的諸多小工具來選擇一個繁複的大工具?所以最後還是會選擇多個工具配合的解決方案。這裡有個問題,全面性的App到底好不好?答案是全面性的肯定好,但是就目前的實現情況來看,全面性會不可避免的帶來使用的複雜,降低使用體驗。
說回題主的Camera 360,從純拍照功能到目前雲功能的加入,整個工具的性質並沒有大的改變,當初雲的加入是明智的,現在連小小的倒數日App都要加入iCloud的同步功能,雲絕對是趨勢,只是照片同步和雲相冊服務可選擇性那麼多,會有多少用戶選擇Camera 360的解決方案?也未可知。
Camera 360作為拍照類工具,他的全部發展必定要依託於本身相機功能的不斷完善,我們再就此舉個栗子。
這兩款App比較相似,只是VSCO是偏重後期處理,而Camera 360是所拍即所得,單純拋開VSCO的神濾鏡不提,你會選擇哪個?儘管Camera 360已經做到足夠純粹,但是和VSCO的流暢體驗相比還是略差一些。可能是內置廣告的影響,不過這是國內App消費形式的問題,暫且不提。Camera 360加入輕量照片分享社區功能也是可以的,發展一段時間後可以按興趣在社區中投放質量好一些的廣告,也是目前Camera 360在無內購廣告盈利模式下的可行方案。個人想法,歡迎批評指正。我可以添加一個答案嗎?照片圈才是camera360轉型的新方向。多圖預警
精美的瀑布流廣告,個性化照片定製服務。
推薦閱讀:
※在功夫熊上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如果把 Airbnb 模式拿到中國來,需要注意中國市場的哪些特殊性?如何調整?
※快速地推除了發傳單還有哪些形式?
※VC寒冬之際,再談汽車後市場未來發展模式?
※朱嘯虎改口:ofo、摩拜合併才能盈利代表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