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核心除了「仁」有哪些?
後人的「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是出自哪裡呢?還有為什麼有的地方說的跟這個不一樣呢,比如只有「「仁義禮智信恕忠勇讓」,而且其中的順序也不太一樣。有沒有哪本權威的書中專門提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
拋磚引玉,說說我粗略的認識,還希望有真正懂的人回答。
我覺得,那種「仁義禮智信」之類的口號都是表象。談到核心,恐怕不能用這麼幾個字來簡單概括。
儒家最早的起源是周文化。三代之中,我們的社會實行的是一種分封制度,諸侯大多數都是天子的子侄親戚,諸侯的下級士大夫階層又是諸侯的親戚。整個國家,其實是家族的擴大版。
在這樣一個社會裡,靠冷酷無情的法律是不行的。在三代人文思想最發達的周代,周公設禮作樂,用一種比法律溫和一點的禮來管理。在中國社會裡,對禮的尊重實際是對公認的社會秩序的一種尊重,地位相當於西方對法律的尊重。(對比西方:古希臘時期多是小城邦,除了奴隸平民大都是離散的公民,所以西方會更傾向於用契約或者法律這種「不近人情」的東西來管理。)
在人際關係上,人會首先對自己的家庭成員關心,然後將心比心,對他人也關心。你看到乞討的小孩、老人,想到自己的孩子父母,會去可憐他們。這就是中國人關愛他人的思想來源,也就是孔子所說的「仁」。(對比西方:羅馬帝國基督教興盛。人人都是上帝下的子民,愛他人實際是出於一種宗教情懷。)儒家的一次較大的變革是在漢代。自秦始皇統一以後,三代的家國同構制度就瓦解了。此時的儒家配合新的社會形態創造了一些新的理論,比如天人感性,綱常倫理。「天」成為一種至高無上的主宰。君主一方面由天受命具有權威,另一方面又受到天的制約,比如要有罪己詔之類的。而臣民的行為也需要符合綱常倫理的要求。插一句,人常以「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來批判儒家,其實沒有道理。綱者,表率也。儒家本身的思想就是對貴族的要求,所謂「君子」,本義就是「君之子」,也就是貴族。越是身居高位,道德上的束縛就越多,唯恐史書上有不好的記載。
儒家一次更大的發展是宋明理學。我看到一些說法,這是由於佛教傳入中國引起的。開始唐儒為了捍衛本土文化抵制佛教,但無效。後來宋儒學聰明了,將佛家很多好的思想融合進入儒家,也就有了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這些學說實際從天理人心的哲學角度,給了儒學一種新的解釋,並發揚了一整套道德修鍊的方法。可以說這是春秋戰國之後,中國思想界的第二次高峰。對近一千年的東亞,影響都是極其深遠的。
只是粗知,以上很多東西沒說的太細緻,否則該漏怯了。
歷史上儒家大師的觀點不盡相同,發展變化也較多。但不變的核心,大概有這麼幾個方面(可能有些話有的朋友會看不懂,慢慢體會):1. 儒家是一種發自於人心(區別於宗教)的道德體系,也是世界上唯一個不用宗教的成熟發達、並經過實踐檢驗了的體系。正因為這一點,儒家和西方的很多思想不同。也正因為這一點,儒家較重視「人」,而與更關注power的法家不同。2. 儒家重視傳承,在儒家的世界觀里這個世界不但是我們的,以前為我們奮鬥過的祖先、以及以後生活在這片土地的子孫,都是要考慮的對象。我們會在史書上記錄祖先的名字,評價他們的功過,並發自內心地被他們的精神感召。我們也希望自己能夠在世界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獲得生命的延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便將天地、先人、生民、後人說遍了。這一點,也體現在儒家對文化的重視上,因為文化是可以代表一個民族的傳承的,而且文化的傳承顯然比血統的傳承更高端、更包容。3. 儒家要求人們積極地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這一點和道家不同。傳統的中國人,都是艱苦奮鬥自食其力,我們會瞧不起有手有腳的乞丐。甚至近代反儒家的那些人,其實他們無非是出於一種社會責任感,認為自己身為知識分子應該對國家負責任,這些都是儒家教他們的。
儒家精義就在一個「權」字,人之為人也在能「權」
儒學是以人心人性為本位的學問,認為人的心性是絕對獨立、自由的主體和實體。所以,儒學就是心性學。
心性是人的本質,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他有心性。唯有意識到心性的獨立,將心性看成絕對獨立自由的主體和實體,人才能真正獲得獨立人格,人才是真正的人。
然而,回顧整個人類文明史,可以發現,在人類所有思想流派、宗教教派中,唯有儒家做到了這個點,儒家之外的任何思想和宗教派別,都不是將人的心性作為獨立的主體和實體,而是將心性的衍生品當成獨立的主體和實體。這些衍生品在宗教時代是神學的理論體系,是神,而在現代則是科學的理論體系,是科學真理。科學的理論體系與神學的理論體系一脈相承,科學真理和神也並無本質區別。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在此前的一篇文章曾指出,在整個全球文明史中,唯有儒家思想主導時代的中國人真正實現了人格的獨立,是真正的人。相對那時的中國人,任何文明的任何時期都沒有實現真正的人格獨立,都不是真正的人。當然包括信奉科學真理的現代歐美人,也包括盲目崇拜現代歐美的現代中國人。
目前對現代歐美文明存在的最大誤解是,認為在人類文明史中,唯有這個文明才講人的自由,才講人格獨立。實在大謬,連心性獨立都沒有意識到,連人是什麼都沒搞清楚,它怎麼可能知道何謂自由,何謂人格獨立。既然連知道都沒做到,又如何去實現。
事實上,象基督教時代認為人的自由需要由上帝來保障一樣,現代的歐美人認為人的自由需要科學真理來保障。也可以這麼說,歐美人一直沒有擺脫心靈的依附性、依賴性,基督教時代依附依賴於上帝,而現代則依附依賴於科學真理。西方人之所以重視神學和科學,原因就在於認為它們左右人類的自由,是人類自由的保障。正因為如此,他們開發出繁雜恢弘的神學理論體系和科學理論體系。
現代歐美人已經意識到神學體系是錯誤愚昧的,然而卻認為科學體系是正確理性的。事實上,在儒家看來神學和科學一樣的錯誤愚昧。因為神學和科學都是人造之物,都源自人心,內在於人心,用孟子的話說,都是「義內」的。它們都不是獨立的主體和實體,真正獨立的主體和實體是人心。
人的本質是心性,心性的本質又是什麼?答案是權,或行權。所以儒學可以叫心性學,更可以叫「權學」。「權」是儒家的最核心的要義,是儒家之精義。所謂的心性獨立和自由,就是學會權、行權。一個只有真正明白了權,他才是真正的人。
不理解「權」,就無法理解儒家和中國文明。儒學就是「權學」,中國文明就是權的文明。現代我們學習儒家就是學習儒家之權,研究中國文化就是研究權的文化。
要理解儒家的權,先學習下面五段話。
第一段,《論語》子罕篇第3章孔子說:
「可與共學,不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大意是,可以一塊學習的人,並不一定可以一塊求道;可以一塊求道的人,並不一定可以一塊守道和行道;可以一塊守道求道的人,並不一定可以一塊行權。
孔子認為,人生有四件事:學、道、立、權。按重要性和難度排序,這四者依次遞增。權不僅高於學,也高於道,是人生最重要的,也是最難的事。
第二段,《孟子》離婁篇第17章:
淳于髡(kūn )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孟子曰:「禮也。」 曰:「嫂溺,則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
本段大意是:一個叫淳于髡的人和孟子辯論,他說,男女之間傳遞東西時不能肌膚接觸,這難道不是禮的規定嗎?孟子說當然是啊。淳于髡於是想將孟子一軍說,自家嫂子落水了,是否要伸手拉他。孟子回答說,不伸手去拉落水的親嫂子,那是禽獸不如。男女授受不親固然是禮,但當親嫂子落水時不應因為有這個禮而不去伸手拉她,這是權。
象孔子認為權高於道一樣,孟子認為權高於禮。
第三段,《孟子》盡心上篇第26章記載:
孟子曰:「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子莫執中。執中為近之。執中無權,猶執一也。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
本段大意是:楊子墨子這兩人在面對世界的態度上,處於兩個極端。楊子主張做事僅僅考慮自己的利益,對自己沒好處的事不幹,使自身利益受損的事更是絕對不能幹。即便一件事對整個天下有大利益,只要它讓自己的利益受損,哪怕是損失一根寒毛,也堅決不做。墨子則相反,主張做事主要考慮天下的利益。一件事,只要對天下有利,自己的付出再大也要做,哪怕自己累得頭髮掉光,腳後跟磨破,也在所不惜。而當時一個叫子莫的人,認為楊子墨子的主張有問題,但他的做法卻僅僅是對二者進行折中和妥協,選擇了一個中間立場。孟子對這種憑藉在兩個極端之間進行折中妥協,而選擇一個中間立場的做法提出嚴厲的批評。「執一」就是死守一種選擇,是極端主義,墨子、楊子均是。「執中」並非是對兩種極端進行折中,那樣會形成一個新的極端,也是「執一」。正確是「執中」是去權,即對事情的本身進行研究分析,然後做出判斷和選擇。
第四段,《周易 繫辭下》第8章:
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其出入以度,外內使知懼。又明於憂患與故,無有師保,如臨父母。初率其辭,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虛行。
本段大意:《易經》這本書不可遠離,要常看,它揭示的道理是,這個世界是不斷變化的。《易經》是通過卦象來揭示這種變化的。64卦的每一卦說的都不是一個定態,都是一個變化過程。譬如泰卦,並非說世界存在一個靜態的、定態的「泰」的狀態,「泰」中是包含著「否」的,也必然會向「否」卦轉化。每一卦中的這種變化又是通過六爻的變化來實現的。《易經》的每一卦是由6爻組成,爻又分陰爻陽爻。象64卦並非靜態的一樣,《易經》的陰陽爻也非靜態的。陰爻並非靜態的純陰的,而是包含著向陽爻轉化的趨勢,陽爻亦然。明白了這些道理後,你就不會對世界對生活固守執著於某種定態。你會開放胸懷,接納變化,適應變化。同時,《易經》也會告訴你如何應對生活和世界的持續不斷的變化。儘管生活和世界是永遠變化的,而面對這些變化的方法卻是恆常不變的。但是,只有明白這些道理的人才能正確做到。
如果對《易經》沒有很深的了解,這段話就很難理解,所以我做了更詳細一些的解釋。這段話包含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告訴大家,生活和世界是永遠變化的,是複雜的。第二層意思是告訴大家,面對這些變化的方法卻是恆定不變的,是簡單的。
第五段,《周易 繫辭下》第1章說:
吉凶者,貞勝者也。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日月之道,貞明者也,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
本段大意:無論是面對吉的環境,還是面對凶的環境,你只要做到「貞正」就夠了。在吉的環境中,你做到貞正了,吉的狀態就會更長久地保持。在凶的環境中,你做到貞正了,凶的狀態就會向吉轉化,實現逢凶化吉。天地之道就是「貞正」之道,天地就是時時刻刻保持貞正的天地。天地把自己的貞正展示給人,人也應該通過對天地貞正的觀瞻,領悟到貞正的道理,努力做到貞正。太陽和月亮也是貞正的,通過這種貞正,永遠給人類光明。世界、宇宙都是貞正的,因為貞正而存在。
這段話和上段一樣,不深入了解《易經》就很難理解,所以我也做了發揮,儘力讓還沒有讀過《易經》的人能讀懂。
這段話關鍵詞是「貞」,事實上,「貞」也是一部《易經》的關鍵詞,甚至是整個儒家思想整個中國文明的關鍵詞。不理解這個「貞」就不能理解《易經》,不能理解儒家思想和中國文明。
《易傳》自己說,貞就是正,就是守正。但關鍵的問題何謂正和守正?
正就是自然、本然的狀態,就是本性。人和事物的本性就是正,保持本性就是守正。說天地、日月是貞正的,就是說天地會永遠堅持自己的本性。天地、日月的本性是什麼,是生態循環、自然循環。日出日落會永遠持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四季循環會永遠持續,這就是天地、日月在堅守自己的本性,在貞,在守正。
人象天地、日月一樣也有自己的本性,也應該象天地、日月一樣,堅守自己的本性。這麼說,不是基於對天地、日月的崇拜,而是基於對人自身福利的考慮。人堅守自己的本性,在任何情況下是對自己最有利的,因為這樣可以或者讓吉的狀態更長久,或者可以逢凶化吉。
天地、日月的本性在生態循環、自然循環,而生態循環、自然循環養育了萬物,一切動物植物是依賴生態循環、自然循環而存在的。所以,《周易 繫辭》又說,「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
也就是說,天地、日月的本性是善的,絕對的善,因為它生養萬物,生養人類。
人類的本心也象天地日月的本性一樣,是善的,絕對的善。也正因為人類的本性是善的,所以才要堅守。性善論並非起於孟子,自《易經》出現起,就在中國存在了。
好,學習了以上五段話後,就可對儒家之權進行定義了。
權是人心人性的核心屬性和功能,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天生的具備權的屬性和功能。
權也是面對生活和世界的正確態度和方法,就是時時刻刻對自己所面臨的環境進行觀察、分析、判斷、選擇。生活和世界是時時刻刻在變化的,人要在這樣的生活和世界中生存,必須要時時刻刻的去權,去對新變化進行觀察、分析、判斷和選擇,而不能固守執著於某一種定態。
當進行權時,進行觀察、分析、判斷選擇時,就需要一個判斷標準和選擇機制,這些標準和機制來自哪裡?不是來自人心、人性之外,而是內置、內在於人的心性。這就是孟子所說的「義內」。當我們去權時,去對不斷變化的生活和世界進行判斷和選擇時,依據的不是外在的標準,而是我們自己本心本性中的標準。促使我們去選擇的機制也非外在的,而是我們內心之中 「善善惡惡」的秉性。
所以,中國人一直認為衡量一個行為正義與否的標準就是自己的「良心」。一個人做事,能「憑良心」就是一定是善的。一個人做惡就在於他不憑良心,沒有良心。
良心從哪裡來?孟子認為,是生而就有的,是「不學而知,不學而能」的「良知良能」。明朝的王陽明學問的核心也是「致良知」。孟子認為,人的本心是絕對完美的,是絕對善的。但是,人會因為後天環境的影響而偏離本心,失去本心。所以,人應該設法找回這個被流放的本心,即「求放心」。孟子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王陽明的「致良知」和孟子的「求放心」是一個意思。
人的本心之所以是絕對完美和絕對善的,就在於它能權,具備行權的一切要件。它不僅會判斷和選擇,而且提供判斷的標準和選擇的機制。這體現在孟子為人心所構造的「四端之心」模型。人心是有四個部分所組成: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都覺著我們如何去選擇行動,構成了選擇和選擇機制,是非之心則包含了判斷何判斷的標準。
所謂的「四端」,就是四個發端。四個什麼的發端,仁、義、禮、智的發端。仁義禮智是什麼?不僅是一個人品行的外在表現,而且是善的表現,也是一個社會秩序的表現,而且是善的秩序。一個表現為仁義禮智的人就是一個善人,一個表現為仁義禮智的社會就是一個善的社會。仁義禮智是從人的內心長出來的,意味著個人的善良行為和誰的善良秩序都是從人的內心長出來的。只要人人都按自己的本心去生活,都去順應本心去行權,人人都是善良的人,社會也就是善良的社會。
與儒家不同,在全球文明史中其他任何思想流派和宗教教派,都沒有認識到獨立的心性的存在,當然更意識不到權的存在。他們都不鼓勵人們去權,而是要麼鼓勵人們去「信」,要麼鼓勵人們去「服」。「信」就是對某種理論體系去信。宗教時代,就是對神學、哲學的理論體系去信。現代則是對科學的理論體系去信。「服」則是對武力、暴力的「服」,不服就打你殺你。
現代歐美文明不是基於「權」的,而是基於「信」和「服」。讓你信科學真理,包括所謂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就是那些所謂的自然規律,社會科學就是那些所謂的社會規律。社會規律的核心是權利、民主、法制的規律。「服」就是服從國家的暴力,警察和軍隊是合法的暴力機構,不服就開槍射殺你,或原子彈轟滅你。對於所謂的法律來說,你不信也得信,因為它的背後是子彈和原子彈,不信你也得服,不服的下場就是毀滅。
據說美國是人類歷史至今最文明的國家,最講人性、最尊重人熱國家,然而這個國家卻擁有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殺人武器,可以毀滅全球幾十次。這實在太滑稽。一個時時刻刻在製造和儲備殺人武器的國家,時時刻刻在準備殺人的國家只能是一個絕對邪惡的國家。美國不是人類歷史上最文明的國家,而是人類歷史上最邪惡的國家。(微信公共號:新心性主義)
關於儒家的知識,建議參考維基百科 儒家
個人以為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大學》中那一句話和那八個詞
1,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2,格物 致知 誠意 正心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保安大叔提出的三大人生難題」你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沒有人能答得出
佛陀指明了一個方向
老子指明了一個方向孔子也指明了一個方向人生何處,唯自思之...我的理解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它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圍繞著仁,又發展出孝、悌、忠、恕,以及禮、義、知、勇、恭、寬、信、敏、惠等概念體系。其中又以孝悌忠信最為基礎。 孝悌是做人的底線,是仁的根本。孝是對父母還報的態度,悌是對兄弟姊妹友愛的態度。尤其重視孝。孝者順也,孝子尊重君長,遵守秩序。這是和諧的基礎,所以天子以孝治天下。
忠恕是做事的底線。夫子說,吾道一以貫之。曾子解釋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是儘力為人謀。恕是推己及人,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人們做到了孝悌忠恕四個字,就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社會就和諧了。 個人見解,請達者指正。儒家思想是從道不從權,其核心是民本思想!
誠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等級制度和大一統思想。
等級制度就是你不該說和做跟你的身份不符的事情,大一統思想就是你不該說和做跟別人不同的事情。推薦閱讀:
※從政治的角度看,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根本區別是什麼?
※如何理解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在中國,佛教和道教的差異在哪裡?
※關於儒家的一些想法。不避諱,是為了反儒黑。歡迎儒黑批判,儒黑們怎麼看呢?